专利名称:无冬眠养蝎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养蝎技术。
全蝎的一种名贵而又常用的药用动物,也是出口药材之一,其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价值很高。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多年探索,现在全蝎又被做成许多高档食品,营养液、罐头、酒以及各种名菜受到国内外食客的高度赞美。“中华蝎子宴”已在北京推出向海外发展。蝎毒开发已进入新的阶段,提取蝎毒用于农药、用量极微、杀生力极强,且不污染环境。
蝎子药名全蝎、全虫。临床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中药古典《开宝本草》中记载,全蝎“疗诸风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涩;手足抽”;《本草纲目》中叙述,“蝎的干燥体、气味甘辛、性平、有毒孱孤有效成份是蝎毒素,有显著的解痉作用,是治疗大骨节病及麻风病的良药”。《玉揪药解》称“全蝎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本草求真》、《本草衍》等中国古代药书及现代医药著作《中药大辞典》均对全蝎的药用价值作了充分的论述。
目前,用全蝎配制的中成药已达30多种,如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牵正散”,治疗蛇伤的“南通蛇药片”、以及一些特效药,如“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止痉散”等,全蝎还可以与其它中药配制出70多种药方,治疗急慢性惊风、偏正头痛、关节疼痛、破伤风、高血压、牙痛、动脉硬化、顽症恶疸、烧、烫伤、癌症、风湿麻痹、小儿惊风、淋马结核等多种疑难病症,目前用于戒毒、治疗淋病更有奇效。
全蝎作为一种名贵而又常用的药材,同时也是出口药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用途将更加广阔,用量也越来越大,国家医药部门每年只能收到所需量的20%,缓解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人工养蝎。
近几年来,由于全蝎由单纯药用发展到保健食用,出口、提毒等新的领域,使其用量剧增,价格也由91年的260元/公斤上升到97年的920元/公斤。据有关部门预测,10年内全蝎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涨势态。随着农药、化肥的普通使用,陈墙、旧房的拆迁;交通和建设的大量征地,以及人工大量捕捉,蝎子的自然生态已遭到严重的破坏,野生资源已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国家科委已把人工养蝎列入“星火项目”,大力推广。
蝎子的生活习性遂气温而变化,0-10度时处于冬眠状态。当温度升到15度时开始复苏活动,20度以下捕食活跃,30至38度生长、发育、交配、繁殖最快,温度降到0度以下开始冬眠,5-7度适合冬眠,长期低于0度蝎子被冻死。
现在的人工养蝎方法有房养、池养、缸养、箱养、坑养、架养,但对大面积养蝎而言,难以保证有10度以上的环境使蝎子不冬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冬眠养蝎房,它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的优点,可以大面积无冬眠的饲养蝎子,一年可繁殖2-3次蝎子。
本发明的无冬眠养蝎房,它有四壁和顶面,房内有蝎池或类似内凹状蝎息物,其特征在于在四壁和顶面的内侧有密闭塑料布。
如上述所述的无冬眠养蝎房,其特征在于四壁塑料布直接以四壁为支撑,顶层塑料布距地面1.5-2.2米。
如上述所述的无冬眠养蝎房,其特征在于内凹状蝎息物的盆口周边有7-15CM宽的玻璃带或塑料带。
蝎子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是在31度。生长、发育、交配的适应温度是25-35度,温度达不到30度,蝎子一般不繁殖,根据蝎子对温度的要求,若采用恒温饲养要尽可能使温室保温、恒温,温度保持在30左右,若温度长期超过38度时要开门,开窗通风降温,防止蝎子受高温而致。温度低时,应即时生火给养蝎房升温,由于在养蝎房内使用了塑料布,因而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仅用极少的能量就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养蝎,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直接以四壁为支撑可以最大限度的简化结构,节约成本;顶层的高度以1.5-2.2米为宜,这样既方便工作,又可以减少加温的空间,从而减少能耗。
在内凹状蝎息物的盆口周边,设置7-15MM的玻璃带或塑料带,其光滑表面可以有效的防止蝎子爬出凹盆,同时又可以给蝎子较大的活动空间。
本发明的无冬眠养蝎房可以大面积的养蝎,每年可以繁殖2-3次蝎子,特别适合于农村个体户养殖用,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
权利要求
1.无冬眠养蝎房,它有四壁和顶面,房内有蝎池或类似内凹状蝎息物,其特征在于在四壁和顶面的内侧有密闭塑料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冬眠养蝎房,其特征在于四壁塑料布直接以四壁为支撑,顶层塑料布距地面1.5-2.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冬眠养蝎房,其特征在于内凹状蝎息物的盆口周边有7-15CM宽的玻璃带或塑料带。
全文摘要
无冬眠养蝎房,它有四壁和顶面,房内有蝎池或类似内凹状蝎息物,其特征在于在四壁和顶面的内侧有密闭塑料布。本发明的无冬眠养蝎房,它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的优点,可以大面积无冬眠的饲养蝎子,一年可繁殖2—3次蝎子,特别适合于农村个体户养殖用,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315131SQ00114448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0日
发明者李国元 申请人:李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