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82813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缓释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施用的一种缓释性复混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发明相同的缓释性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现有的复混肥,都是将未经包裹的不能缓释的N、P、K单独造粒后混和而成的。这种肥料虽然考虑到植物所需的营养配比,但由于易溶于水的N、K肥农作物来不及吸收使之在土壤中流失、分解,而真正为农作物利用的不足35%,肥料损失严重,污染环境。N、K流失后仍造成严重的不平衡。虽然肥料生产厂考虑了平衡配肥,农民也平衡施肥,但农作物无法平衡吸收利用,最终土壤中N、P、K以及中微量元素仍不能保持施肥时原有的平衡。国内多数地区虽按比例使用N、P、K,但最后土壤中仍出现P过量,则说明此种复混肥的缺点。
本发明是用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配制的复混肥料,而现有技术的缓释肥企图利用一种包膜剂的孔隙大小调节其释放速度,这种包膜剂技术要求高,孔经大小和包膜厚度不易掌握,生产成本相当于普通复合肥的2-5倍。美国专利([19][11]专利号5,645,624[45]专利日期1997年7月8日)是由多层膜组成的颗粒化肥,即在同一颗粒中具有不同分解速度的膜控制其释放速度。此种缓释肥的缺点在于各层包裹的肥料量难以控制,多次包膜、多次烘干、能耗大、设备多、成本高。本发明使用的缓释肥采用不同的包裹剂和粘合剂先分别制成短、中、长期的缓释肥颗粒,然后按不同植物在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要量进行配制,这样配的结果可降低缓释肥的生产技术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施肥的次数,使农作物一生只施一次肥。
配制本发明复混肥的关键是配制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先制成四种不同释放速度的肥料。
1.快速释放肥。以N、P、K肥料造粒后不用任何包膜剂,施入土壤后即能溶于水而被农作物吸收。
2.短效缓释肥。制成缓释时间在15-30天的缓释肥,此种缓释肥以淀粉、明胶、田菁胶等动植物胶作为粘合剂,用量0.1-6%,以磷肥作包裹剂造粒,因为动植胶在短期内即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分解,一般在15-30天内粘合剂将被细菌消耗结束,包膜破裂过程中易溶于水的N、K肥释放出来。
3.中效缓释肥。控制缓释时间在30-60天内,此种缓释肥的粘合剂以水溶性合成高分子,如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酸、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纳等作为粘全剂,用量0.1-0.2%,以稳定性较高的硅肥作为包裹剂。
4.长效缓释肥。控制缓释速度在60天以上,以硅肥为包裹剂,最外层以高分子塑料包膜,用量为0.1-0.3%,该缓释肥采用的包膜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高分子物质及其废料。由于硅肥本身比较稳定,以硅肥裹在次外层,最外层再喷涂塑料膜,由于塑料化学稳定性高,短期不会分解,该肥料可保持较长时间才开始释放。
制成不同缓释速度的N、P、K以及中微量颗粒肥料以后再按不同农作物的需要配制复混肥(BB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工艺先生产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这种缓释肥可以是单一的N、P、K中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以是多种常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配制的缓释性复合肥。由于不同土壤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营养成份差别较大,本工艺制成的各种类型的颗粒缓释肥,可以按当地的土壤以及不同的农作物所需肥料的特点灵活配制。
2.采用不同的包裹剂和粘合剂生产出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生产工艺简单,设备简单,采用一般复合肥生产设备即可生产该肥料。
3.由于采用不同缓释速度的复合肥配制缓释型复混肥,该肥料营养成份的释放可与植物吸收营养的速度同步。由于易溶的N、K及中微量元素的溶解速度得到控制,减少了肥料的流失,真正达到平衡配肥、施肥、农作平衡吸收的目的,避免了因肥料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
4.农作物一生需多次施肥,劳动强度大,尤其是中、后期的追肥,田间行走困难,更给施肥带来麻烦。采用本工艺生产的缓释型复混肥从播种到收获,只需施一次肥,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也便于施肥的机械化。
实施例1先制取不同缓释速度的颗粒复合肥,再进行复配。
1.速效颗粒肥A,将常量元素、中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按照N15%、P2O515%、K2O15%中量元素Si、Ca、Mg、S、10%微量元素Fe、Cn、Mn、Zn、B、MO1%的比例配制混和后于造粒盘造粒,喷入清水粘合,造粒后送入烘干窑烘干,制成普通颗粒肥A。
2.短效缓释复合肥B,将常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按上述比例配制、混和均匀后,输送至造粒盘造粒,在造粒盘上方喷入1.5%氧化淀粉胶作粘合剂,每吨复合肥用量为100Kg,造粒后烘干并过筛,制成短期缓释复合肥B。
3.中效缓释复合肥C,将N、P、K和微量元素按照N15%、P2O15%、K2O15%,微量元素螯合物1%的比例配制混合造粒,粘合剂采用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用量为复合肥的10%,浓度为1%,将已造好的颗粒移入第二造粒盘,加入粉状硅肥,使已制好的复合肥表面包裹一层稳定的硅肥,硅肥的用量为复合肥的10%,包裹后烘干,制得中效缓释复合肥C。
4.长效缓释肥D在已烘干的中效缓释复合肥C的表面喷涂一层脲醛树脂胶,用量为复合肥的0.5%。喷涂是在VSH系列悬臂双螺旋锥形混合机中进行的。喷涂后烘干即制得长效复合肥D。
5.将上述制取的A、B、C、D四种不同缓释效果的复合肥,按照A20%、B30%、C40%、D20%的比例配制,混和均匀后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通用型缓释掺混肥。
实施例2将N、P、K中微量元素肥料用不同稳定性的粘合剂分别造粒后再包裹稳定的硅肥,制成水稻专用缓释掺混肥。
1、在N、K肥中分别混和7%的凹凸棒土或硅藻土,拌和均匀后挤压造粒,造粒后将颗粒置于造粒盘包裹钙镁磷肥,粘合剂使用1%的淀粉胶,用量为钙镁磷肥的10%,包裹后烘干,即为短效N、K缓释肥A。
2.按照短效N、K缓释肥A的方法分别制取N、K颗粒,造粒后将颗粒置于园盘造粒机上包裹粉状硅肥,硅肥的用量为10%,粘合剂采用1%浓度的Na2SiO3,用量为硅肥包裹剂的10%,包裹硅肥后烘干即为中效N、K缓释肥B。
3.按照中效N、K缓释肥的方法分别制取N、K颗粒肥,造粒于园盘造粒机上包裹粉状硅肥,并在硅肥中加入10%的硅藻土,粘合剂采用聚乙烯醇醛缩甲醛与Na2SiO3的混和溶液,配制方法是在1%的聚乙烯缩甲醛胶中加入浓度为30%的水玻璃10%搅均,用该粘合剂与粉状硅肥配合造粒、烘干。即可制得长效缓释肥C。
4.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造粒后不作缓释处理。
5.将上述制取的缓释N、K肥按A∶B∶C=1∶2∶3的比例进行复配,同时加入颗粒磷肥35%,即为本发明的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混肥(BB)肥及其生产特征是将N、P、K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制成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然后按照不同植物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肥料的需要量与未经包裹的N、P、K颗粒肥进行配制,生产一种智能型的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肥,其特征在于用不同包裹剂在土壤中的不同稳定性以及包膜本身的致密性来控制易溶肥料的释放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裹剂是以枸溶性的磷肥、硅肥为原料,配制0.1-5%的粘合剂制成的。所用粘合剂分三类(1)无机盐,如Na2SiO3;(2)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明胶、天然树脂胶、田菁胶等;(3)不易分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丙烯酸纳、羧甲基纤维素、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上述粘合剂在包裹剂中的用量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可以是单一的N、P、K以及中微量元素分别制成的缓释肥,也可以将N、P、K以及中微量元素经混匀后制成复合肥再包裹缓释剂制成的缓释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混肥(BB)肥及其生产方法。是将N、P、K以及中微量元素制成不同缓释速度的缓释肥,按不同农作物在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要量进行配制。该肥料降低了制作缓释肥的难度,解决了缓释肥如何控制缓释速度的技术关键,克服了目前国外缓释肥成本高,推广难的问题。本发明生产的缓释肥料,在施肥初期由未经包裹的N、P、K颗粒肥提供养份,中后期则由缓释肥供应。而缓释速度不是由同一包膜的不同孔径来控制,而是由包膜的原料和粘合剂的稳定性控制,该工艺生产的复混肥技术难度小、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配制灵活,效果好,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C05G1/00GK1371891SQ01103979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
发明者邵建华 申请人:邵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