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打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99阅读:19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棉花打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具,特别涉及一种棉花打顶机。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对棉株的顶芯修剪,熟称打顶。以往进行打顶都用手工完成,即用手指掐去顶芯。这种打顶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效率特别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用手工操作,能够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的棉花打顶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剪口的基板、马达、刀片、电池盒、提手,马达位于基板上面靠近剪口处,其轴垂直并穿过基板,在该轴端有一与其垂直的刀片,该刀片延伸至剪口,电池盒固定在基板上面的中部,在该电池盒两侧是与基板连接的提手,在电池盒上有电源开关。
所述的基板为等腰三角形,在其顶角是剪口;所述的提手与基板之间为活动环连接。
所述的基板为矩形,在其一个长边靠近两端处各有一个剪口,在其附近各有一个马达;所述的提手与基板为固定连接,在基板的下面没有剪口的长边两端附近连接向下的后轮支架,该支架中部靠在一起,下部又分向两侧,并与一轮轴固定连接,在该轮轴两端各有一个后轮;在基板下面靠近有剪口的长边的中部有向下的前轮支架,该支架中部弯向后轮支架中部并与其连接在一起,其下部向前倾斜,在其端部有一轮叉及其内的前轮。
在所述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与基板之间通过一个与基板垂直连接的调节杆连接,在该调节杆上均布有3-5个圆孔,在所述的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的上端有两个与调节杆上圆孔等距的螺孔,用螺钉将两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机器打顶,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剪口手持式的实施例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剪口车式实施例的结构后侧视示意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参见
图1和图2,包括一个带有剪口1、基板2、马达3、刀片4、电池盒5、提手6,马达3位于基板2上面靠近剪口1处,其轴垂直并穿过基板2,在该轴端有一与其垂直的刀片,该刀片延伸至剪口1,电池盒5固定在基板2上面的中部,在电池盒5的两侧是与基板2连接的提手6,在电池盒上有电源开关7。
所述的基板2为等腰三角形,在其顶角是剪口1;所述的提手6与基板2之间为活动环8连接。
参见图3-5,是另一实施例,其基板2为矩形,在其一个长边靠近两端处各有一个剪口1,在其附近各有一个马达3;所述的提手6与基板2为固定连接,在基板2的下面没有剪口的长边两端附近连接向下的后轮支架9,该支架中部靠在一起,下部又分向两侧,并与一轮轴10固定连接,在该轮轴两端各有一个后轮11;在基板2下面靠近有剪口的长边的中部有向下的前轮支架12,该支架中部弯向后轮支架9中部并与其连接在一起,其下部向前倾斜,在其端部有一轮叉13及其内的前轮14。
在所述的前轮支架12和后轮支架9与基板2之间通过一个与基板2垂直连接的调节杆15连接,在该调节杆上均布有3-5个圆孔16,在所述的前轮支架12和后轮支架9的上端有两个与调节杆上圆孔等距的螺孔,用螺钉17将两者连接。
通过与调节杆15不同位置的圆孔连接,可以调节基板2的高度,以适合对不同高度的棉花苗打顶。
权利要求1.一种棉花打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剪口的基板、马达、刀片、电池盒、提手,马达位于基板上面靠近剪口处,其轴垂直并穿过基板,在该轴端有一与其垂直的刀片,该刀片延伸至剪口,电池盒固定在基板上面的中部,在该电池盒两侧是与基板连接的提手,在电池盒上有电源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等腰三角形,在其顶角是剪口;所述的提手与基板之间为活动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矩形,在其一个长边靠近两端处各有一个剪口,在其附近各有一个马达;所述的提手与基板为固定连接,在基板的下面没有剪口的长边两端附近连接向下的后轮支架,该支架中部靠在一起,下部又分向两侧,并与一轮轴固定连接,在该轮轴两端各有一个后轮;在基板下面靠近有剪口的长边的中部有向下的前轮支架,该支架中部弯向后轮支架中部并与其连接在一起,其下部向前倾斜,在其端部有一轮叉及其内的前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花打顶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与基板之间通过一个与基板垂直连接的调节杆连接,在该调节杆上均布有3-5个圆孔,在所述的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的上端有两个与调节杆上圆孔等距的螺孔,用螺钉将两者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棉花打顶机,包括带有剪口的基板、马达、刀片、池盒、提手,马达位于基板上面靠近剪口处,其轴垂直并穿过基板,在该轴端有一与其垂直的刀片,该刀片延伸至剪口,电池盒固定在基板上面的中部,在其两侧是与基板连接的提手,在电池盒上有电源开关。通过机器打顶,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01D23/00GK2489565SQ0122499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4日
发明者杨发展 申请人:杨发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