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

文档序号:315919阅读:1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该方法是将构树由野生变为人工种植,其中包括种苗的组织培养、插扦繁殖及栽种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Vant)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时呈藤本状,雌雄异株,根系发达,叶互生,宽卵形至距圆状,卵形,长7-10厘米,宽6-15厘米,缘具粗锯齿,不裂或不规则3-5深裂,上面密被短梗毛,粗糙,下面密被长柔毛,分布于冀、晋、陕、甘、两湖、两广、云、贵、川等20余省。木材松软可制做器具,茎皮纤维长,为造纸原料,树皮、叶、果,均可入药,补肾利尿,强骨明目,树皮浆汁外擦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可为城镇绿化树种。近年来,科学的研究证实,构树叶还可用于生产优良畜禽饲料。
到目前为止,构树都是自然繁殖生长,自生自灭,从未有人工种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该培植方法包括种苗培育,栽种及矮、密、早、丰栽种管理技术,可使苗木2-3年成林,使采叶周期由原来的80天缩短到40多天,一年可采摘叶5-6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其要点在于使用组织培养法繁育种苗,采用无菌操作方式,截取所述构树嫩枝顶端胚芽,截取胚芽长度为0.3-0.5厘米,将截取的胚芽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第一周暗光培养,第二周开始日光光照下培养,培养周期为30天,培养的环境温度为20-30℃;当所述的胚芽发育成约5厘米高小植株后,将其移入营养钵中继续培养20-30天,待所述小植株根系发育成熟,将其植入大棚苗圃继续培养,当自然环境达到20-30℃时,可露天栽种,植株的行距10-15厘米,每亩苗圃可栽种1.5-2万株树苗,当所述植株高度达到30-50厘米后育苗完成;将所述植株移出苗圃,进行育林期的栽种,植株的行距1-1.5米,每亩育林田可栽种400株构树,所述的育林期为2-3年,育林期内所述构树的高度控制在2米以下;当所述的育林期结束后,进入采摘期,可进行树叶采摘;所述的营养钵是装有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的育苗容器。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发明采用组织培养法繁育种苗,实行矮、密、早、丰栽种管理技术,可实现一年种树,第二年见成效,第三年进入丰产期,一年内可采摘5-6次。
2、采用本发明,一个农户栽种2亩构树,每亩每年可采干叶2吨多,制成的饲料可育肥猪30头,纯收入过万元,并且增加有机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3、采用本发明,荒山种树绿化,坡地、堤防种树加固,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使用组织培养法繁育种苗,采用无菌操作方式,截取所述构树嫩枝顶端胚芽,截取胚芽长度为0.3-0.5厘米,将截取的胚芽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第一周暗光培养,第二周开始目光光照下培养,培养周期为30天,培养的环境温度为20-30℃;当所述的胚芽发育成约5厘米高小植株后,将其移入营养钵中继续培养20-30天,待所述小植株根系发育成熟,将其植入大棚苗圃继续培养,当自然环境达到20-30℃时,可露天栽种,植株的行距10-15厘米,每亩苗圃可栽种1.5-2万株树苗,当所述植株高度达到30-50厘米后育苗完成;将所述植株移出苗圃,进行育林期的栽种,植株的行距1-1.5米,每亩育林田可栽种400株构树,所述的育林期为2-3年,育林期内所述构树的高度控制在2米以下;当所述的育林期结束后,进入采摘期,可进行树叶采摘;所述的营养钵是装有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的育苗容器。
种植构树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严,长江上下,黄河南北,平原山区、河堤沟旁,田边地角,房前屋后,一年四季都可栽种。挖穴、施农家底肥,浇底水,将种苗埋入坑中,跳实,再浇足水。扎根后一般不需浇水,2-3年成林,根系可施展直径10米,生长中要及时铲除根蘖小苗。
当所述的育林期结束后,进入采摘期,在采摘期内,为尽可能多地采摘树叶,要加速树叶生长速度,并保证再生树叶营养成分不降低,需要定期向所述构树叶面喷洒植物生长营养调节液调节其生长速度。
植物生长营养调节液的用法是,每次采叶后,用所述的营养调节液100毫升/亩,稀释100倍,喷洒于叶面。使采叶周期由原来的80天缩短到40多天,一年可采摘叶5-6次。
本发明可实现第一年种树,第二年见效,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如果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树叶采摘周期长,且第二茬树叶的蛋白质含量会下降10%以上。
本发明采用的营养液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氨基酸溶液96份,磷酸盐0.1份,铁盐0.1份,钾盐0.1份、赤霉素0.1份。其中,氨基酸溶液是采用动物毛发(猪毛、鸡鸭毛等),在100-120℃高温下水解成氨基酸溶液,其中,氨基酸含量为10%。该营养液具有给构树补充营养和促进其生长速度的双重作用,本实施例采用的培养基可以是普通的White培养基,也可以采用改进的培养基,即由通用的植物组织White培养基添加如下物质组成甘氨酸2.0-3.0毫克/升、烟酸0.5-1.5毫克/升、泛酸钙0.5-1.0毫克/升、维生素B1、B2各0.5-1.0毫克/升、NH-N 5-8毫克/升、Fe(SO4)20.5-0.6毫克/升。其中NH-N是氨—氮,Fe(SO4)2是硫酸亚铁。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使用枝条插扦法繁育种苗,截取所述构树1-2年生枝条,截取枝条长度为15厘米,该枝条保留4-5枚叶芽,将截取的枝条植入大棚苗圃培养,当自然环境达到20-30℃时,可露天插种,植株的行距10-15厘米,每亩苗圃可栽种1.5-2万株树苗,当所述植株高度达到30-50厘米后育苗完成;将所述植株移出苗圃,进育林期栽种,植株的行距1-1.5米,每亩育林田可栽种400株构树,所述的育林期为2-3年,育林期内所述构树的高度控制在2米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组织培养法繁育种苗,采用无菌操作方式,截取所述构树嫩枝顶端胚芽,截取胚芽长度为0.3-0.5厘米,将截取的胚芽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第一周暗光培养,第二周开始日光光照下培养,培养周期为30天,培养的环境温度为20-30℃;当所述的胚芽发育成约5厘米高小植株后,将其移入营养钵中继续培养20-30天,待所述小植株根系发育成熟,将其植入大棚苗圃继续培养,当自然环境达到20-30℃时,可露天栽种,植株的行距10-15厘米,每亩苗圃可栽种1.5-2万株树苗,当所述植株高度达到30-50厘米后育苗完成;将所述植株移出苗圃,进行育林期的栽种,植株的行距1-1.5米,每亩育林田可栽种400株构树,所述的育林期为2-3年,育林期内所述构树的高度控制在2米以下;当所述的育林期结束后,进入采摘期,可进行树叶采摘;所述的营养钵是装有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的育苗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由通用的植物组织培养基添加如下物质组成甘氨酸2.0-3.0毫克/升、烟酸0.5-1.5毫克/升、泛酸钙0.5-1.0毫克/升、维生素B1、B2各0.5-1.0毫克/升、NH-N 5-8毫克/升、Fe(SO4)20.5-0.6毫克/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育林期结束后,进入采摘期,在采摘期内,定期向所述构树叶面喷洒植物生长营养调节液调节其生长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枝条插扦法繁育种苗,截取所述构树1-2年生枝条,截取枝条长度为15厘米,该枝条保留4-5枚叶芽,将截取的枝条植入大棚苗圃培养,当自然环境达到20-30℃时,可露天插种,植株的行距10-15厘米,每亩苗圃可栽种1.5-2万株树苗,当所述植株高度达到30-50厘米后育苗完成;将所述植株移出苗圃,进育林期栽种,植株的行距1-1.5米,每亩育林田可栽种400株构树,所述的育林期为2-3年,育林期内所述构树的高度控制在2米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树的人工培植方法,使用组织培养法繁育种苗,采用无菌操作方式,截取所述构树嫩枝顶端胚芽,截取胚芽长度为0.3-0.5厘米,将截取的胚芽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第一周暗光培养,第二周开始日光光照下培养,培养的环境温度为20-30℃;当所述的胚芽发育成约5厘米高小植株后,将其移入营养钵中继续培养20-30天,将其植入大棚苗圃继续培养,植株的行距10-15厘米,当所述植株高度达到30-50厘米后育苗完成;将所述植株移出苗圃,进育林期栽种,植株的行距1-1.5米,每亩育林田可栽种400株构树,所述的育林期为2-3年,当所述的育林期结束后,进入采摘期。
文档编号A01H4/00GK1443443SQ0210409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1日
发明者刘尚文, 汪红 申请人:刘尚文, 汪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