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6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蟑螂等昆虫的捕获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引诱捕获蟑螂等昆虫、适于进行驱除或杀虫的捕获器。
背景技术
在房屋、粮仓、大厦等设施中生存的有害昆虫中,特别作为繁殖能力强且难以驱除的昆虫,蟑螂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为了捕捉驱除蟑螂,以往研制了各种捕获手段。
在蟑螂的捕捉中,大多使用毒饵或涂覆粘贴物质的捕获器等。例如,采用的方法有在蟑螂的栖息地布置毒性物质,以消灭食用、接触这些毒性物质的蟑螂。或者,广泛使用这样的捕获器,该捕获器利用蟑螂喜欢阴暗场所的特性,在遮挡了光的收容部内涂覆粘着物质,用收容部内的粘着面来捕获从侵入口侵入的蟑螂。
在这类捕获器中,蟑螂必须到达毒性物质的布置场所或收容部内的粘着面等规定场所。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捕获效果,在蟑螂可到达的场所积极引诱蟑螂。具体来说,以往研究采用了蟑螂的引诱物质。例如,大多采用将食饵引诱物或外激素等引诱物质放置在蟑螂捕获器的粘着面上,与对蟑螂有毒的物质混合。另外,利用蟑螂聚集在温暖场所的习性,还开发了例如在收容部中设置加热器等热源的技术。
作为其它引诱方式,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参见特开2000-270749号公报),即通过采用设有气流发生装置的捕获器,其中该气流发生装置能够产生从捕获器的侵入口向外部流动的气流,以此利用沿气流方向引诱蟑螂的性能,将蟑螂引入收容部内。
另一方面,以前,往往使用利用了荧光灯和水银灯等的诱虫灯来引诱苍蝇等飞虫。现在,作为既不消耗电能而又可引诱害虫的方法,提出了使用荧光物质(参见特开平7-313036号公报)。另外,在蟑螂中,已知日本蟑螂可以被具有特定波长(大约370nm)不可见的光引诱。
但是,如上所述,在单独使用引诱物质、热源、气流等情况下,蟑螂的引诱效果不一定另人满意,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捕获。另外,用不可见光进行引诱时,仅限于蟑螂中的日本蟑螂等特定种类,对于如德国小蠊这样的忌避不可见光的种类而言,即使使用诱虫灯也没有什么效果。
这样,由于在蟑螂等昆虫的捕获、驱除中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希望提供引诱效果比以往高的捕获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以有效引诱、并有效捕获蟑螂等昆虫的蟑螂等昆虫引诱捕捉器。
本发明人在对上述课题的解决问题进行了研究后,着眼于通过气流的流动方向来引诱蟑螂等昆虫。另外,还利用蟑螂等昆虫喜好在阴暗的场所等处活动,并具有喜欢进入缝隙的习性,以及通过视觉辨认缝隙存在的特点。而且,在设置能够产生从捕获器侵入口向外流动气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同时,还在侵入口的周边设置了发光部,以产生视觉缝隙效果,从而能确保有效地将蟑螂等昆虫引入侵入口内,并有效地捕获这些昆虫,以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结构为蟑螂等昆虫捕获器,其设有用于收容蟑螂等昆虫的收容部,所述昆虫侵入所述收容部的侵入口,其特征在于,设有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用于产生从所述侵入口向所述收容部外部流动的气流,同时还在所述侵入口周边设置了发光部。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术语“蟑螂”包含例如德国小蠊、美国蟑螂、日本蟑螂等,但不应局限于此。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蟑螂等昆虫”是指能通过视觉辨认缝隙的所有昆虫,除了上述蟑螂以外,还包括例如蚰蜒、蜈蚣、拟步行虫、窃蠹等。
在本说明书中,“捕获器”是运用捕获、杀虫的手段,来消灭昆虫中害虫的用具。
本发明通过利用蟑螂沿气流流动方向被导引的习性,设置产生从侵入口向外部流动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从而,有效地将蟑螂等引入侵入口内,有效地进行捕获。
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中,所述气流的流速范围最好为1厘米/秒(cm/sec)~300cm/sec。该流速在未达到1cm/sec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气流的效果,若速度大于300cm/sec,则所消耗的电能较大,且装置花费增大,同时,风压能够抑制蟑螂等昆虫的进入。由于特别在100cm/sec左右能够获得较强的效果,因此,10~200cm/sec的范围是较理想的,50~150cm/sec的范围更理想。
另外,通过在本发明的侵入口周边设置发光部,从而能够通过视觉容易地辨认作为气流发生源的侵入口。进而,通过使发光部具有条纹状,能够强调确认侵入口为蟑螂喜好的缝隙。在特别黑暗的环境下,该确认效果较高。其结果是,蟑螂等经侵入口易于进入收容部内。因此,易于捕获收容部内的蟑螂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光部最好由条纹状布置的多个发光体构成。
这样,由于发光体和发光体之间的非发光部作为缝隙的暗部,因此易于将蟑螂等引入侵入口。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进行捕获。
在以条纹状布置多个发光体的情况下,条纹状的间隔最好为1~30mm。若大于30mm,则会加宽发光体和发光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不能将非发光部确认为间隙。另外,若小于1mm,则应强调的非发光部宽度太狭窄,不会引起注意。
作为本发明中的发光体,虽然可以使用荧光管或发光二极管等,但是最好使用荧光物质。
这样,由于可以不消耗电能而使用,因此,节省了能源,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即使在没有电力设备处也能够使用。
另外,由于可通过涂覆或印刷,或者通过粘贴涂覆或印刷胶带等方式,在所需要的场所、以所希望的面积布置荧光物质,因此,能够有效地形成条纹状等。
所述荧光物质是通过照射光能发出荧光的物质。在本发明中,虽然可以使用无余辉性的荧光物质,但是为了即使在暗处也能够使用,因此,希望使用具有余辉性的荧光物质。作为具有余辉性的荧光物质,可选用含有SrAl2O4或ZnS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由于含有SrAl2O4的荧光材料余辉时间长,因此特别适于使用。
另外,对莹光物质的设置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涂覆、印刷、或者贴附涂覆、印刷等形成的胶带等方法均可。
这样,由于通过使用荧光物质,可在不消耗电能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即使在无电力设备处也可使用。
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中,设有用于处理侵入所述收容部内的所述昆虫的处理装置。
作为所述处理装置,虽然使用了通常在杀虫、驱除等中使用的装置,但是也可以采用从粘着剂、杀虫剂、电击、加热、冷却、紫外线照射、饥饿、干燥等方式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方式。
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中,布置有将蟑螂等昆虫引入所述收存器内部的引诱剂。
作为所述引诱剂,例如可选用食饵引诱物质、外激素等的引诱物质。
另外,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的收容部中,一旦捕获了蟑螂等昆虫,便通过被捕获的昆虫体或粪便中发出的引诱物质、即外激素与从侵入口向外部流动的气流一起向外放出,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蟑螂等昆虫的捕获效率。因此,在收容部中捕获的蟑螂等昆虫越多,捕获效率就越高。理所当然,与这种状态相比,在收容部内还未捕获的情况下,捕获效率较低。
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中,如上所述,设有用于产生从侵入口向外部流动的气流的气流发生装置,和设置在侵入口周边的发光部。与捕获器中未设置气流发生装置及发光部的情况相比,分别设置单个气流发生装置或发光部能够提高蟑螂等昆虫的捕获效率。然而,如本发明那样,通过设置气流发生装置及发光部两个部件,能更大提高捕获效率。即,能够以大于仅设置气流发生装置所提高的捕获效率和仅设置发光部所提高的捕获效率之和的方式提高捕获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中,在设置上述气流发生装置和发光部的同时,通过在收容部内布置引诱剂,能够显著地提高捕获效率。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引诱捕获器能够有效地引诱蟑螂等昆虫,从而能进行有效地捕获。


图1为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引诱捕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要点,而不是对本发明的特别限定。
图1作为涉及本发明的蟑螂等昆虫引诱捕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显示了蟑螂捕获器的侧视图。标号1显示了蟑螂引诱捕获装置(下面简称为“捕获器”)。这种捕获器1设有收容部2、侵入口3、设置在侵入部3附近的发光部4、用于产生从侵入口3向外流动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5。
另外,在收容部2内部的底部涂覆有捕获侵入收容部2内部的粘着剂6。
在这种捕获器1中,作为气流产生装置,由于使用了通过干电池驱动的电风扇,因此,通过使用单独2个碱电池,便能使从侵入口3向外流动的气流的流速处于10-150cm/sec的范围内,并能够连续运转几个月。
另外,设置在侵入口3附近的发光部4由5mm宽莹光体4a-4f的磷光带,以5mm间隔的条纹状贴敷构成。这些发光体4a-4f是由SrAl2O4制成的荧光涂料涂覆在基纸上构成的。
下面,对使用图1所示的捕获器1的蟑螂捕获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预计蟑螂栖息的场所附近设置捕获器1。由于捕获器1设有设置在侵入口3附近的发光部4、和产生从侵入口3向外部流动的气流的气流发生装置5两个部件,因此能够有效地将蟑螂引诱入收容部2内,从而能够有效地捕获蟑螂。
在捕获器1中,作为处理侵入收容部2内的蟑螂的处理方式,虽然使用了利用粘着剂6进行捕获的方法,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毒饵、接触毒药等杀虫剂、紫外线照射、堵塞气门窒息致死的油、表面活性剂等处理方式,且不应特别局限于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捕获效率,可以在收容部2的内部设置引诱蟑螂的引诱剂。作为引诱剂,例如可以选用食饵引诱物、外激素等引诱物质。
实施例下面,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这一例子。
试验例1在纵向1.73m、横向1.73m约3m2大的室内中央布置潜伏有100只蟑螂的掩体(纵向13cm、横向6.5cm、高度1.5cm),在其上布置含水脱脂棉和固体饲料。在室内的一个角落处设置一个供试验用的捕获器1,在与其成对角相对的位置处设置用于潜伏蟑螂的空掩体。在温度25℃、湿度70%的阴暗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计算出捕获器内捕获的蟑螂数量。
供试验用的捕获器可使用图1所示的捕获器1以及从捕获器1除去发光部4这两种形式。
在未产生通过气流产生装置5产生的、从侵入口3向外流动的气流以及产生风速50cm/sec这两种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即,通过发光部有无、气流产生装置有无的组合进行4种条件的试验。
分别进行两次各种条件的试验,调查各个捕获器的捕获率,即捕获数量/供试验用的数量(100个)×100%的平均值。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种条件下捕获器的蟑螂捕获率(%)

由表1可知,与未产生气流且无发光部的捕获器的捕获率17%相比,捕获器中仅设有气流产生装置时,其捕获率上升7%,达到24%。而在捕获器中仅加设发光部设置的情况下,与未产生气流且无发光部的捕获器相比,捕获率上升16%,达到33%。在具有既产生气流又有发光部的捕获器中,与未产生气流且无发光部的捕获器相比,捕获率上升40.5%,达到57.5%。
因此,虽然通过在捕获器中设置气流产生装置,以及通过设置发光部,能够分别单独提高捕获率,但是通过同时设置气流发生装置和发光部,显然能够以大于各捕获率提高程度之和的方式提高捕获率。
试验例2在供试验例1试验的捕获器1的收容部中,配置以在1克硅酮中含有合计质量为20%的德国小蠊集合外激素成分和诱饵成分的蟑螂引诱剂(宜家利消毒株式会社制造)作为引诱剂,调查在与试验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的4种条件的捕获率。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在各种条件下捕获器(带有引诱剂)中蟑螂的捕获率(%)

由表2可知,与在捕获器内配置有引诱剂的条件下,采用无气流产生及无发光部的捕获器时的捕获率为36%相比,当在捕获器中仅使用气流产生装置时,捕获率上升12%,达到48%。而在捕获器中仅加设发光部的情况下,与没有气流发生且无发光部的捕获器相比,捕获率上升4.5%,达到40.5%。在设有气流产生装置及发光部的捕获器中,与没有气流发生且无发光部的捕获器相比,捕获率上升34.5%,达到70.5%。
因此,虽然在捕获器中配置引诱剂时,通过在捕获器中设置气流产生装置和发光部中的任意一个,能够提高捕获率,但是通过同时使用气流发生装置和发光部,显然能够以大于单独使用时捕获率分别提高程度之和的方式提高捕获率。
比较表1和表2的结果,不应拘泥于引诱剂的有无,同时使用气流产生装置和发光部时的捕获率的上升程度大于单独使用时捕获率分别上升程度之和,其上升程度会在配置引诱剂时加大。
配备引诱剂时,在任意情况下均能提高捕获率,特别是与气流发生装置、发光部、引诱剂均未设置的捕获器的捕获率17%相比,在同时使用气流发生装置、发光部、引诱剂的情况下,显然捕获率大大提高至70.5%。
试验例3在图1的捕获器1中,对于使从气流发生装置5中产生的气流流速改变的捕获器而言,与试验例1进行相同试验,计算捕获的蟑螂的个体数。供试验的捕获器采用的方式是除去设置在捕获器1的侵入口3附近的发光部4。另外,通过变压器来调节用于驱动气流发生装置5的电风扇的电压,将从侵入口3流向外部的气流流速设定为0、50、100、200、300、400cm/sec6种。分别进行两次各种流速条件下的试验,调查各个捕获器的捕获率,即捕获数/样品数(100只)×100%的平均值。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捕获器开口部的气流流速和蟑螂的捕获率

由表3可知,与在未产生从侵入口3向收容部2外部流动的气流的情况下,其捕获率为14%相比,在产生50cm/sec流速的气流时,捕获率上升至24%。虽然在产生50~300cm/sec的任意条件下的捕获率均会上升,但是在100cm/sec时,捕获率最高为50.5%。
因此,通过从侵入口向收容部的外部产生气流,能够提高捕获率,在50~300cm/sec的范围内,能够明显提高捕获率。
权利要求
1.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其设有用于收容蟑螂等昆虫的收容部,和所述昆虫侵入所述收容部的侵入口,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用于产生从所述侵入口向所述收容部的外部流动的气流;和在所述侵入口周边设置的发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的流速为1cm/sec~300cm/se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蟑螂等昆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光部由以条纹状布置的多个发光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体以1~30mm间隔的条纹状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发光部中使用了荧光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收容部内部布置有用于引诱蟑螂等昆虫的引诱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蟑螂等昆虫的引诱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用于处理侵入所述收容部内的所述昆虫的处理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蟑螂等昆虫捕获器,其可以有效引诱蟑螂等昆虫,并有效地提高其捕获效率。所述蟑螂等昆虫捕获器设有用于收容蟑螂等昆虫的收容部,和所述昆虫侵入所述收容部的侵入口,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用于产生从所述侵入口向所述收容部的外部流动的气流;还在所述侵入口周边设置有发光部。
文档编号A01M1/02GK1483317SQ02142738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0日
发明者黑泽聪树, 富冈康浩, 柴山淳, 浩 申请人:宜家利消毒株式会社, 社团法人农林水产技术情报协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