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苗木繁殖的技术,具体为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树莓是一种高产出的经济林木,现实需要大面积种植,因此,需要对树莓苗木进行组培快繁。现有的树莓苗木组培繁殖方法是在实验室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形成生根的快繁苗木,将进行组织培养的试管盖打开,进行室内瓶内炼苗2-3天,再在温室或网室把试管苗木移栽到营养钵内的基质中30天以上,并用遮阴网遮阴、保湿,成活后的苗木再移栽到苗圃田,再进行短时间的遮阴保湿,成活生长为所需的经济苗木。上述的现有方法由于在移栽过程中,组培试管苗要在营养钵中和田间进行二次移栽,苗木根系长出第二茬新根才能确保成活,所以,整个移栽过程时间太长,试管苗本身较弱,经过两次折腾,成活率较低,有时不足50%,而且费工、费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树莓苗木组培繁殖法存在的时间长、费工、费时、成本高且成活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包含在试管中进行树莓组织培养,生成树莓组培生根苗,将树莓的组培生根苗直接栽入苗圃地,苗上进行覆盖保湿25-30天。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的区别是树莓组培苗不经过移栽营养钵,而直接将组培苗入土苗圃移栽,并进行较现有方法时间较长的覆盖保湿。树莓经组织培养并生成树莓组培生根苗的技术内容属于一般苗木的组培快繁技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属公知技术,这种技术内容(包含培养基的制备、组织的选取等)不但在树莓苗木的繁殖中采用,在其它可经组织培养进行苗木繁殖的树木或植物上也普遍采用(见1996年,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第三章果树试管苗快繁及脱毒,四、树莓。115页),因此,本发明对树莓经组织培养生成树莓组培苗这部分技术内容未作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本质特征在于组培苗的直接入土的移植方法。
苗上进行覆盖保湿,可在每个苗上加盖一次性口杯。
苗上进行覆盖保湿,也可整片苗木覆盖距地面20-25cm的塑料膜。
本发明所述的树莓苗木繁殖方法,省去了现有方法中树莓组培苗营养钵移栽的步骤,直接将组培苗移栽苗圃地,不但简化了操作过程,而且缩短了缓苗时间,移栽15天后就长出新叶、新根,25天后就旺盛生长,关键是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包含在试管中进行树莓组织培养,在试管中生成树莓组培生根苗,这部分技术包含如下的步骤;树莓外植体(茎尖或腋芽)先用Hgcl2消毒10分钟后,采用培养基(MS+蔗糖30g/L+琼脂6.5g/L+6-BA(6-苄基氨基嘌呤)0.5mg/L+NAA(萘乙酸)0.20-0.25mg/L)进行增殖继代培养,增殖试管苗用生根培养基(1/2MS+蔗糖30g/L+琼脂6.5g/L+IBA(吲哚丁酸)0.2mg/L)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的组培苗木进行移植。
整好苗圃地并施用肥料,打开试管瓶盖,使试管内的树莓组培生根苗在苗圃田炼苗1-2天,然后将试管苗洗去根部培养基,按一定的株、行距栽入苗圃地,覆土到主根部(不能太深),每个苗上加盖一次性口杯或者整片苗木覆盖塑料膜(距地面20-50cm),一次性浇透水,遮阴网覆盖所栽苗木的上空(高度50-200cm),20天取掉遮阴网,25-30天去掉口杯或塑料膜,移栽苗木成活到长成经济林木。
权利要求
1.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包含在试管中进行树莓组织培养,生成树莓组培生根苗,其特征为将树莓的组培生根苗直接栽入苗圃地,苗上进行覆盖保湿25-30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为苗上进行覆盖保湿,可在每个苗上加盖一次性口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为苗上进行覆盖保湿,可整片苗木覆盖距地面20-25cm的塑料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涉及植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苗木繁殖的技术,具体为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该方法包含在试管中进行树莓组织培养,生成树莓组培生根苗,将树莓的组培生根苗直接栽入苗圃地,苗上进行覆盖保湿25-30天。苗上进行覆盖保湿,可在每个苗上加盖一次性口杯,也可整片苗木覆盖距地面20-25cm的塑料膜。本发明所述的树莓苗木繁殖方法,省去了现有方法中树莓组培苗营养钵移栽的步骤,直接将组培苗移栽苗圃地,不但简化了操作过程,而且缩短了缓苗时间,移栽15天后就长出新叶、新根,25天后就旺盛生长,关键是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文档编号A01H4/00GK1430878SQ0310479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日
发明者李燕娥, 张林水, 李志民, 李波, 吴霞, 上官小霞, 杨广东, 翟小菊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