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地区使用的植树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旱地区使用的植树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特别是涉及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使用的一种植树筒。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年降水量不足400mm,蒸降比大于3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缺水,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比较低。在植树实践中,有些地区在围绕树干的地表覆盖一块塑料薄膜,起到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和汇集雨水的作用,也有在土壤中拌入高吸水树脂等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浇水或降水后土壤水分向侧面扩散,根部土壤湿度下降较快,在持续干旱又无力浇水的情况下,树苗成活率和保存率受到影响。申请号为01122261.1的“干旱地区隐形蓄水保墒植树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用于大规模植树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浇水困难甚至于无法浇水的条件下,提供一种充分利用雨水和深层土壤毛管水来提高树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称作植树筒的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植树用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水分不能透过且地下掩埋符合环保要求、对植物无损害的材料制成


图1、图4所示的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型,上、下口形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以及适合于播种植树的长方形、椭圆形等,以下均称为喇叭筒1,其下口面积大于上口面积,喇叭筒1高度H与其颈部高度h及树苗主根垂直高度(见图3)的关系为H≥h>ht(图4所示筒体h=H,Φ4=Φ2),筒壁厚度以其能满足直立且中间填土轻夯时不会破裂即可,若用再生塑料母料配适量生物降解母料制作喇叭筒1可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在喇叭筒1上口粘接一块与其中心相重合的形状如图2的塑料薄膜2(外沿形状可为方形或圆形,面积为喇叭筒1上口面积的10倍以上),中央开孔(降水入口及通气孔)形状与喇叭筒1上口形状相似,面积为喇叭筒1上口面积的1/25~1/2,中央开孔周围4~8条开缝的截止点不超过喇叭筒1的上口边界,塑料薄膜材料应满足不透水汽和日照环境下不易老化的条件,若用光降解材料制作塑料薄膜2可减少环境污染和后续工作量;粘接喇叭筒1和塑料薄膜2应使用非水溶性胶粘剂,也可用热熔粘接法将两者粘接。图3为本实用新型及其使用状态示意图(土壤中小圆圈的密与疏表示湿度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含水量极低的表土层(如图3,以下称作G层)厚度大约10~40cm左右(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此厚度有所不同),本实用新型就是力图将树苗根部始终置于潮湿的土壤中,采用喇叭筒1阻断了浇水和降水后水分的侧向扩散,并将下口处向上作毛细管运动和蒸发的水分通过扩口部聚积到截面积较小的树根所在段(颈部),而上口处覆盖的塑料薄膜可保证喇叭筒1内的大部分水分不会蒸发到地表外面,同时也起到减少覆盖面以下其它部分土壤水分蒸发和汇集雨水的作用,由于塑料薄膜中央留有通气孔,不会影响树的呼吸。使用本植树筒遇小雨量降水,可将其保存在喇叭筒内土壤中,若遇暴雨可将多余重力水排入喇叭筒下方土壤中,不会使树根处于积水环境。本实用新型与只有塑料薄膜覆盖或拌入高吸水树脂方法相比,可提高降水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增大树根所处环境的土壤湿度,如下口与上口的面积比为4倍时,树根所在处单位截面自下而上通过的水分可提高为近4倍,而面积比为9倍时,此值可接近9倍。由于喇叭筒1颈部较细,可促使大部分树苗根须快速向下部生长,尽早进入含水量多的深层土壤,在喇叭筒1完成使命后,树苗也能保持较高的保存率。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沙漠地区,G层可表示为干燥的表面沙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在给树苗浇水或汇集雨水后,大部分水分能保持在不影响树呼吸的半封闭喇叭筒内土壤中供树根(或种子)吸收,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尤其能有效利用小雨量降水,遇暴雨不积水,有利于树苗的成活和存活;2、由于各种原因,在无法浇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除可汇集雨水外还可持续不断地将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向上聚积,树根(或种子)处的土壤湿度得到改善,使得树苗成活率提高成为可能;3、树苗根须较快进入深层土壤,既使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树苗的保存率也较高;4、若用生物降解再生塑料制作喇叭筒1、光降解材料制作塑料薄膜2,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后续工作量;5、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法用符合环保要求、埋入地下1年至2年以后才开始降解的可降解塑料制成
图1或图4所示(或上、下口形状为方形、椭圆形等)的喇叭筒1,也可用陶土或两面均涂防水涂料的薄纸板制成喇叭筒1,喇叭筒1颈部高度h应大于树苗主根垂直高度ht,下口面积最好为上口面积的4倍及其以上;用非水溶性胶粘剂或热熔粘接法对中粘接在喇叭筒1上口的塑料薄膜2,可以用耐用期1年以上的光降解塑料地膜制作,中央开孔形状与喇叭筒1上口形状相似,中央开孔面积为喇叭筒1上口面积的1/25~1/2,辐射状开缝(4~8条)截止点不超过喇叭筒1上口边界,塑料薄膜面积为喇叭筒1上口面积的10倍以上,最好为0.3~1.0m2。
以在G层厚度约30cm左右的地方种植侧根围径小于9cm,基径小于2cm,主根垂直高度ht小于20cm的树苗为例如
图1,用埋入地下1至2年后开始降解的生物降解再生塑料制作喇叭筒1,壁厚约0.1~0.3mm,Φ1=10cm,Φ2=30cm,Φ3=9cm,Φ4=12cm,H=30cm,h=20cm;如图2,用外沿边长为60~80cm的正方形塑料地膜(耐用期1年以上,最好为光降解塑料)制作,Φ5=2cm~5cm,L=9cm,将塑料薄膜2按要求粘接到喇叭筒1上口处。
植树筒使用方法(1)挖好深约60cm,底部直径约30~40cm的树穴,挖出的潮湿土与G层土分开堆放,为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尽快进行下面步骤;(2)将植树筒放置在树穴底部,用挖出的潮湿土通过上口填入喇叭筒内,(揭起塑料薄膜)填土到喇叭筒外部,并用锹把将筒内外土壤轻轻夯实,在筒内土壤填到距上口约等于树根垂直高度时,可以撒入营养剂,将树苗根部放入筒内,继续按上述方法填土轻夯,直至筒内外均填满,填土时优先满足筒内全部为潮湿土,筒外先用潮湿土,后用G层土;(3)按图3所示,树穴上口扩为漏斗状,展开塑料薄膜,将其边沿部分用土掩埋;(4)若条件允许,浇入适量的水;(5)在围绕树干十几厘米范围内,撒几厘米厚的虚土;(6)塑料薄膜降解时(或非降解塑料开始老化破碎时,将其清除),在树干周围撒10~20cm厚的虚土。
在播种植树时,与植苗法不同点在于喇叭筒1上、下口形状和塑料薄膜2中央开孔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或椭圆形,使用其植树时,在填满土的喇叭筒1内距上口几厘米处均匀播入数粒种子。
权利要求1.一种干旱地区使用的植树筒,其特征在于在用不能透过水分材料制成的下口面积大于上口面积的喇叭筒1上口处,对中粘接一块有中央开孔并在其周围有辐射状开缝的塑料薄膜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筒,其特征在于喇叭筒1的高度H大于树苗主根垂直高度ht。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筒,其特征在于塑料薄膜2面积为喇叭筒1上口面积的10倍以上,中央开孔形状与喇叭筒1上口形状相似,面积为喇叭筒1上口面积的1/25~1/2,中央开孔周围的辐射状开缝截止点不超过喇叭筒1的上口边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干旱地区使用的植树筒,其组成为一块中央有开孔并有几条辐射状开缝的塑料薄膜2对中粘接在一个用不透水分的环保型材料制成的下口面积大于上口面积的喇叭筒1上口处。使用其植树时,能汇集雨水,减少水分蒸发和侧向扩散,将向上作毛细管运动和蒸发的水分聚积到树根(或种子)所处土壤中,改善了湿度条件和根须的生长,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若用生物降解再生塑料、光降解塑料制作植树筒,可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01G9/10GK2610637SQ03243779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9日
发明者曹启平 申请人:曹启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