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树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85315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树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植树方法,特别涉及组合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树方法为一个树坑栽一棵树苗,其存在的问题是1、一个树坑栽一棵小树苗的成活率不强,抗逆功能极差,禁不住暴风雨的折腾以及人为的破坏和动物的损伤;一个树坑要是栽一棵大树苗,成活率低、不易缓根,又加之树体大,因此极不稳固,有时城市里栽大树苗,要用三根或四根木棍把大树苗支住,再用草绳捆绑牢固,操作麻烦,而且木棍易丢失,根本起不到支柱作用。2、一个树坑栽一棵树苗,生长的速度特别慢,一般树种得经几十年才能长成大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合树的栽培方法,该组合树的栽培方法成活率高、树体牢固、生长速度快、便于管理、栽培省时省力省水,可充分利用空间,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绿化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取2~15棵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所取树苗的胸径为1~2厘米,在树坑里栽植,株距为20~50厘米;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每隔20~30厘米处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树苗组合点,细孔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苗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各树苗组合点即合成一体,生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将组合树苗载植在树坑后,在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形成组合树。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所说的树苗按照大垄双行的方法排列,且垄宽为80~100厘米。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所说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或组合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苗为竖直状。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组合树苗为平直网状时,株距为20~30厘米。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所说的树苗为同种树或不同种树苗。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至少取三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植在树坑里,按照等边形布置,使各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首尾相邻的两棵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二棵树苗穿在一起,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合成等边形组合树。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在首尾相邻的组合树苗之间栽植一棵连接树苗,所说的连接树苗与相邻的二棵树苗上对应位置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上述三棵树苗穿在一起,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
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
本发明的优点是1、由于组合树的主根多、根系发达,因此组合树根部的支撑点多,支撑面大,所以组合树树体特别牢固,这对山区造林和防治土地沙漠化具有明显的效果。
2、由于组合树的根系发达,所以吸收营养和水份的功能强,又因组合树都是幼龄树,组合后会以很快的速度增加韧皮部和形成层的总面积,所以组合树的生长速度特别快,对我国的林业和城乡绿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把多棵树苗培育成组合树苗,再栽到一个树坑内,其实就是将多棵树苗进行了统一的管理,这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节省大量用水和地面,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4、把多种开花的树组合成一棵组合树,这棵组合树就能在一年内的多个月份分别开出不同种的树花来;如果把多种生长果实的树组合一棵组合树,那么这棵组合树在一年中就有多个月份分别结出不同的果实;如果把多种彩色叶片的树组合成一棵组合树,这棵组合树就可长出多种颜色的树叶;由于组合树的生长速度特别快,所以组合树就可长成最高、最粗、最美的新树种,观赏性强,绿化效果好,尤其适合城乡观赏绿化。
5、组合树苗成活率高,将多棵组合树苗栽到树坑内,其中有一棵或两棵树苗死了,剩余的树苗照样能长成参天大树,而且组合树在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强。


图1是平板束状组合树苗(三棵)的栽种示意图;图2是平板束状组合树苗(五棵)的栽种示意图;图3是平板束状组合树苗按大垄双行排列示意图;图4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九棵)的培育示意图;图5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按大垄双行排列示意图;图6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七棵)的培育示意图;图7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种成平板形组合树示意图;图8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种成方形组合树示意图;图9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种成六边形组合树示意图;图10是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种成八边形组合树示意图。
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取3棵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所取树苗的胸径为1~2厘米,树苗可选榆树或垂柳或家柳或其它树种,且各树苗可为同种树或不同种树苗。将树苗按照大垄双行的方法排列在树坑里栽植,三棵树ABJ、KCL、DEM、FNO、GHP、IQR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株距可为20~50厘米,本实施例为25厘米,行距为40厘米,垄宽为80~100厘米;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本实施例为1.3米,每隔20~30厘米钻细孔,本实施例为20厘米,形成平板束状树苗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苗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组合处呈平板状,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沿纵向共组合二次~四次,本实施例以组合二次为例;再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经过浇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止病虫害等育苗管理,各树苗组合点即合成一体,生成组合树苗;将组合树苗载植在树坑后,在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树干组合处呈平板状,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长成组合树。
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取5棵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所取树苗的胸径为1~2厘米,树苗可选榆树或垂柳或家柳或其它树种,且各树苗可为同种树或不同种树苗。将树苗按照大垄双行的方法排列在树坑里栽植,五棵树ABCJK、LMNDE…呈五边形分布,株距可为20~50厘米,本实施例为30厘米,行距为40厘米,垄宽为80~100厘米;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每隔20~30厘米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树苗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苗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树苗组合处呈平板状,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沿纵向共组合二次~四次,本实施例以组合三次为例;再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经过浇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止病虫害等育苗管理,各树苗组合点即合成一体,生成平板束状组合树苗;将组合树苗载植在树坑后,在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树干组合处呈平板状,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形成组合树。
实施例3如图4和图5所示,取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所取树苗的胸径为1~2厘米,树苗可选榆树或垂柳或家柳或其它树种,且各树苗可为同种树或不同种树苗。以每组组合树苗取9棵树苗为例,按照大垄双行的方法排列在树坑里栽植,9棵树苗排列为ABCDEJKLM、FGHINOPQR…,株距和行距为20-50厘米,本实施例为20-30厘米,垄宽为80-10厘米;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每隔20~30厘米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苗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苗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组合点呈平直状,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沿纵向共组合二次~四次,本实施例以组合三次为例,组合后树苗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苗为竖直状;再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经过浇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止病虫害等育苗管理,各树苗组合点即合成一体,生成平直网状组合树苗。组合树苗栽在树坑中,在每组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组合点呈平直状,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组合后相邻的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干为竖直状。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形成平板形组合树。
实施例4如图6和图5所示,取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所取树苗的胸径为1~2厘米,树苗可选榆树或垂柳或家柳或其它树种,且各树苗可为同种树或不同种树苗。以每组组合树苗取7棵树苗为例,按照大垄双行的方法排列在树坑里栽植,7棵树苗排列为ABCDJKL、EFGMNOP…,株距和行距可为20-50厘米,本实施例选为20-30厘米,垄宽为80-10厘米;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每隔20~30厘米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苗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苗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组合点呈平直状,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沿纵向共组合二次~四次,组合后树苗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苗为竖直状,再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经过浇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止病虫害等育苗管理,各树苗组合点即合成一体,生成平直网状组合树苗。
如图7所示,取四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在树坑中,所说的树坑呈直线分布,每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每组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使组合点呈平直状,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组合后相邻的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干为竖直状;同时,在分别属于不同组且相邻的两棵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上述二棵树苗穿在一起,将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形成平板形组合树。
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4所述方法,培育七棵平直网状组合树苗。
如图8所示,取四组培育好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布置在呈正方形排列的树坑内,使各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每组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上部树干共做三次组合,组合后相邻的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干为竖直状;同时,在分别属于不同组且相邻的两棵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首尾相邻的二棵树苗穿在一起,将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则自然育合成方形组合树。
实施例6按照实施例4所述方法,培育七棵平直网状组合树苗。
如图9所示,取六组培育好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布置在呈六边形排列的树坑内,使各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每组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组合后相邻的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干为竖直状;同时,在分别属于不同组的二棵相邻的竖直状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上述三棵树苗穿在一起,使相接组合处呈平直状,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六边形组合树。
实施例7按照实施例4所述方法,培育七棵平直网状组合树苗。
如图10所示,取八组培育好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布置在呈八边形排列的树坑内,使各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每组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组合后相邻的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干为竖直状;同时,在分别属于不同组且相邻的二棵竖直状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上述三棵树苗穿在一起,使相接组合处呈平直状,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八边形组合树。
实施例8上述实施例4~实施例7中,将培育好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布置在呈树坑内,使各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首尾相邻的组合树苗之间栽植一棵连接树苗;在每组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组合后相邻的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干为竖直状;同时,在所述连接树苗和与其相邻的二棵竖直状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上述三棵树苗穿在一起,使相接组合处呈平直状,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否则不利于组合树生长),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组合树。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取2~15棵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所取树苗的胸径为1~2厘米,在树坑里栽植,株距为20~50厘米;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每隔20~30厘米处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树苗组合点,细孔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苗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各树苗组合点即合成一体,生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将组合树苗载植在树坑后,在组合树苗的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细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经过生长期,则自然育合成一根树干,形成组合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树苗按照大垄双行的方法排列,垄宽为80~10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上部树干共做二次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或树干交替为竖直状和“S”型,且两侧的树苗为竖直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组合树苗为平直网状时,株距为20~3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树苗为同种树或不同种树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取三组平直网状组合树苗栽植在树坑里,按照等边形布置,使各组组合树苗依次首尾相邻,在首尾相邻的两棵树苗上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二棵树苗穿在一起,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铁丝或细绳缠绕,育合成等边形组合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首尾相邻的组合树苗之间栽植一棵连接树苗,所说的连接树苗与相邻的二棵树苗上对应位置钻细孔,形成与组合树苗上的平直网状组合点相应的相接组合点,所说细孔的直径为1.5~2.5毫米,然后用通过相接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上述三棵树苗穿在一起,在相接组合处用枝条绳或细铁丝或细绳缠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如果用细铁丝或细绳缠绕树干组合点,当各树枝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拆除细铁丝或细绳。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树的栽培方法,取2~15棵定植后二年生的树苗在树坑里栽植,在树苗上位于地径往上1~1.5米处开始每隔20~30厘米处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树苗组合点,用通过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苗组合处用枝条绳或铁丝或细绳缠绕;经过一年的育合生长,生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组合树苗;将组合树苗栽植在树坑后,在组合部位上部生长的树干处按照每长高1~1.5米位置钻细孔形成平板束状或平直网状树干组合点,用通过树干组合点的细竹条或金属丝把树苗穿在一起,在树干组合点用枝条绳或铁丝或细绳缠绕,经过生长期,育合成组合树。优点是成活率高、树体牢固、生长速度快、便于管理、栽培省时省力省水,可充分利用空间,观赏性强,绿化效果好。
文档编号A01G23/04GK1748466SQ20051004722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王贵杰 申请人:徐岱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