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药渣为原料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蛋白菌体饲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32533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药渣为原料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蛋白菌体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黄芩等植物药废渣通过微生物固体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中药制药企业每年生产数千万吨的中药药渣,国内90%以上的生产厂家均将药渣作为废料垃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植物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湿料药渣未及时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黄芩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需求数量很大,国内70%的中成药都含黄芩,针对传统中药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大量黄芩药渣,关于如何使废弃的黄芩等药渣变废为宝迄今为止没有文献报道。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蛋白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饲料源特别是高蛋白饲料已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饲养业的需要,菌体蛋白在提供蛋白质方面起着很重要的补充作用,各国均在积极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农副产品废弃物生产菌体蛋白。
目前我国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多采用固态发酵法,所应用的原料主要是含有淀粉或糖的农副产品及其渣粕类及工业废渣,而以植物药的废渣为原料发酵生产菌体蛋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植物药黄芩的废渣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生产高蛋白菌体饲料。该工艺操作简单、加工成本低而且蛋白含量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将黄芩药渣烘干后粉碎并以稀硫酸(0.5-15%)煮沸1-5h进行预处理,使黄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可被发酵菌种利用的单糖。
2、将1中所得药渣加水,含水量为30%-150%,调至PH值为4-7.5,按发酵干物质的质量,加入1%-50%的麸皮、1%-50%的玉米浆、0.1%-50.0%的玉米面、0.1%-20.0%的尿素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培养基。
3、酵母菌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1%-30%,在15-37℃培养12-120h。
4、将发酵产物进行低温(40-85℃)干燥、经造粒得菌体蛋白饲料。
本发明采用固态发酵法,对黄芩等植物药废渣进行综合利用,有助于提高药渣的附加值,提高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为开辟新的蛋白饲料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该方法变废为宝、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提高微生物蛋白含量、产生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加工成本低、过程无污染、易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四)具体实施实例下面举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将烘干粉碎后的黄芩药渣以2%的稀硫酸煮沸2h进行预处理。将经预处理后的药渣加水,其含水量60%。调至pH值为5,按发酵干物质的质量加入15%的麸皮、5%的玉米浆、2%的尿素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培养基。然后接种酵母菌液体种子,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15%。在35℃h进行发酵培养,培养36h后再进行低温干燥,即得到菌体蛋白饲料。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药渣为原料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蛋白菌体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芩等药渣烘干后(或不烘干)粉碎,并以稀硫酸(0.5-15%)煮沸1-5h进行预处理。(2)、将1中所得药渣加水,含水量为30%-150%,调至PH值为4-7.5,按发酵干物质的质量,加入1%-50%的麸皮、1%-50%的玉米浆、0.1%-50.0%的玉米面、0.1%-20.0%的尿素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培养基。(3)、酵母菌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1%-30%,在15-37℃培养12-120h。(4)、将发酵产物进行低温(40-85℃)干燥、经造粒得菌体蛋白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药的废渣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黄芩等植物药废渣是中药厂提取黄芩药材中有效成分后未经任何加工的新鲜的废药渣,或将新鲜的废药渣烘干或用其他方法处理的后的废药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等植物药废渣综合利用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生物发酵黄芩等植物药废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该方法以黄芩等植物药废渣为原料,经稀酸简单处理后,添加适量的麸皮、玉米浆、玉米面和尿素,采用酵母菌进行固态发酵,在15-37℃培养12-120h,得菌体蛋白饲料。该方法变废为宝、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提高微生物蛋白含量、产生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加工成本低、过程无污染、易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文档编号A23K1/14GK1887105SQ2006100102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杨威, 梁金钟 申请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