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326249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参的育苗方法,尤其是一种可提高苗种质量、防病、环保、绿色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为″海产八珍″之一,性温味甘,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的功效,含有五肽及三萜糖苷等抗肿瘤、抗炎和溶血成分,对人体的生长、愈创、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特殊功能。
随着世界范围内海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引发了近年来海参的过度捕捞,尤其在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种群数量日益减少,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为此,海参的人工养殖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中国、日本等国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养殖业。
我国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海参虾池和浅海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室内人工育苗也迅速发展。现有海参室内人工育苗是在室内模拟自然生长环境培育受精卵,具体培育方法是依靠能源纳水及保持池水温度、窗帘遮光调整池水透明度以及直接向池水投入饵料的方法。现有室内海参育苗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消耗大量能源,导致育苗成本居高不下。只能通过盲目加大育苗密度来增加利润,如此以来,参苗活动空间减少,造成参苗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病害猖獗;2.直接向育苗池中投放饵料,过剩的饵料及其它废物(排泄物等)无法氧化还原得以清除,只能经常换水,为此需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使育苗成本进一步提高;否则将由于养殖水体污染而滋生病原,同样会引起病害猖獗;3.为了防治病害,人们只能广泛使用化学药品(漂白粉等)对养殖水体消毒和采用抗生素灭菌,不但造成海参体内药物残留,品质下降,而且目前的养殖水体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严重污染环境,以海参室内育苗的用药量计算,全国每年约有440.5t化学药品注入大海;4.人为地减少了自然选择,保护了病、弱者,降低了苗种的生存力,苗种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苗种生存力下降、病害猖獗、污染环境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苗种质量、防止病害猖獗、环保、绿色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有如下步骤a.建砂石底土池塘;b.干法清塘后注入过滤海水,水深为1.2~1.5m、水温14-26℃;c.池水消毒;d.施肥培养天然饵料;e.池水透明度为40~45cm时投入洗过的海参受精卵;f.添加海水保持池水水深为1.2~1.5m,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40~45cm,培育幼体;g.生成樽形幼体后放置附着基;h.向池水中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35cm,培育稚参;i.收集幼参。
所述的b步骤的干法清塘是将生石灰以70~150kg/666.7平方米的用量撒入池塘;所述的c步骤是用中药水与池水混合,中药水为黄芪、银翘与羧甲基纤维素的水煮液,每立方米池水所使用的黄芪、银翘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分别是1.5~2.5g、2.5~3.5g、18~22g。
所述的d步骤为向池水中投放氮肥或磷肥。
所述的投放氮肥或磷肥是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尿素、人尿或发酵的鸡鸭粪类。
所述的f步骤还包括向池水中按每立方米投入1~1.2mg的敌百虫杀虫剂。
所述的g步骤为放置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纳潮换水,无须用电抽水,无需能源模仿自然生态环境,降低了育苗成本,按照正常育苗密度即有较高的利润,因此,参苗活动空间大,生长速度快,避免由于育苗密度过大而引起的病害问题;2.通过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可使海参幼体所产生的排泄物等废物参与氧化还原,无需经常换水即可清除废物,克服了直接投放饵料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同时可通过藻类等天然饵料的浓度调节养殖水体的透明度,而无需采用其他遮光手段,简单、方便;3.合理的育苗密度、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使海参幼体很少产生病害,无需施加抗生素等化学药品进行防治,采用纯天然的中草药制剂对海水消毒,在海参幼体内没有药物残留,即使水体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也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问题,真正做到环保、绿色,完全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4.海参苗种生长在天然环境中,遵从自然选择规律,“优胜劣汰”保持了物种的优良,提高了苗种的质量及海参的成活率,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的成本对比如下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a.在可以纳潮换水的海边建土池塘,土池塘底应为砂石等硬底,池塘以5-15亩为宜,面积太小,成本高;面积太大,水质不易控制,操作不方便。
b.每年6~7月,海水水温达到14-26℃时,亲参基本成熟期,干法清塘后注入经80目筛网绢过滤的海水,水深为1.2~1.5m。水太浅,温差大,如遇大雨,盐度变化大,不利于幼体变态且风易搅起池底污物;水太深,不易繁殖饵料。最好在亲参排幼前15至20天进水,并用中草药水或其他消毒液药与池水搅匀,对池水消毒。
c.向池水中施以氮肥或磷肥,在一般光温条件下,通常3-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产生了藻类等天然饵料。
d.通常5~7天后,海水透明度为40~45cm时,投入洗过的海参受精卵。海参亲参的选择、蓄养、催产、洗卵、受精及海水洗受精卵等可同现有技术。
e.2~3天后,受精卵生成小耳幼体,用吸潮纳水的方法添加海水保持池水水深为1.2~1.5m,所添加的海水也应过滤、消毒;应观察水透明度,以追肥增加天然饵料的方法保持池水透明度为40~45cm,培育幼体;
f.当小耳幼体长成樽形幼体后放置附着基;g.向池水中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35cm,培育稚参;h.收集幼参(苗种)。
实施例2其它同实施例1,只是b步骤的干法清塘是将优质生石灰以70~150kg/亩(666.7平方米)的用量撒入池塘。
实施例3其它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c步骤是用中药水与池水混合消毒,中药水为黄芪、银翘与羧甲基纤维素的水煮液,每立方米池水所使用的黄芪、银翘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分别是1.5~2.5g、2.5~3.5g、18~22g。即每立方米池水用黄芪1.5~2.5g、银翘2.5~3.5g、羧甲基纤维素18~22g进行配比,并按常规方法熬制,所得中药水与池水混合。
实施例4其它同实施例3,所述的投放氮肥或磷肥是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尿素、人尿或发酵的鸡鸭粪类,可以单独投放,亦可混合投放,投放量为硫酸铵20-25g/m3或硝酸铵15-20g/m3或过磷酸钙3g/m3或尿素15-20g/m3或人尿200g/m3或发酵的鸡鸭粪类200g/m3,混合使用时,可根据肥效进行用量调整。
实施例5其它同实施例4,在幼体培育过程中,需经常观察水质,可向池水中按每立方米投入1~1.2mg的敌百虫杀虫剂,以杀灭桡足类甲壳动物等虫害。
实施例6其它同实施例5,放置附着基为放置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更便于幼参附着。
将检测,本发明实施例所产海参苗平均个体重1.47g,苗种体深褐色,体质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a.建砂石底土池塘;b.干法清塘后注入过滤海水,水深为1.2~1.5m、水温14-26℃;c.池水消毒;d.施肥培养天然饵料;e.池水透明度为40~45时投入洗过的海参受精卵;f.添加海水保持池水水深为1.2~1.5m,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40~45,培育幼体;g.生成樽形幼体后放置附着基;h.向池水中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35,培育稚参;i.收集幼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的干法清塘是将生石灰以70~150kg/666.7平方米的用量撒入池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步骤是用中药水与池水混合,中药水为黄芪、银翘与羧甲基纤维素的水煮液,每立方米池水所使用的黄芪、银翘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分别是1.5~2.5g、2.5~3.5g、18~22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步骤为向池水中投放氮肥或磷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放氮肥或磷肥是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尿素、人尿或发酵的鸡鸭粪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步骤还包括向池水中按每立方米投入1~1.2mg的敌百虫杀虫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步骤为放置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参土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建砂石底土池塘;干法清塘后注入过滤海水,水深为1.2~1.5m、水温14-26℃;池水消毒;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池水透明度为40~45cm时投入洗过的海参受精卵;添加海水保持池水水深为1.2~1.5m,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40~45cm,培育幼体;生成樽形幼体后放置附着基;向池水中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35cm,培育稚参;收集幼参,具有育苗成本低、可提高苗种质量、防止病害猖獗、环保、绿色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D19/00GK1817117SQ20061004611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
发明者王吉桥, 芦孟桦, 李飞, 王文辉 申请人:王吉桥, 芦孟桦, 李飞, 王文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