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杀菌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该杀菌剂组合物能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病菌,对作物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表现出极强的抗菌和杀菌活性。本发明属于农业植物保护领域。本杀菌剂组合物有别于现有的其它杀菌剂。
背景技术:
稻曲病又称绿黑穗病,通常在中、晚稻上发生,在杂交稻、优质稻上发生较普遍,该病主要危害穗部,减产严重的可达10%-20%。随着水稻种植粳稻化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稻曲病由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稻曲病不仅影响产量,且其病菌是一种含有对人、畜、禽有毒的物质及致病色素C9H607。对于此类病害,施用化学药剂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通常使用的药剂为甲基托布津、井冈霉素、三唑酮、多菌灵等常规药剂,由于这些药剂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面积推广,长期连续高剂量地使用品种或作用方式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影响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抗药性真菌发展等问题。据江苏镇江农科所2003年研究发现,沿江地区水稻稻曲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相比较1995年平均增加2-3倍,由此带来的后果则是加大施药量、增加施用次数、防效降低等不利因素。氟环唑与咪鲜胺都是农业生产上非常有效的杀菌剂。氟环唑是一种新型的重要三唑类含氟杀菌剂,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较佳内吸活性,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使病害侵染立即停止。由于该化合物导入氟离子,所以对于水稻稻曲病具有特别高的杀菌活性,但由于氟环唑成本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咪鲜胺为广谱性杀菌剂,是氨基甲酰咪唑类中活性最强的品种,具有良好的传导性能,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等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水稻稻曲病也有比较好的防效,而且价格适中,易于推广,但长期施用,真菌抗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于此类问题。目前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筛选出不同活性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通过此方法可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不足之处,通过将氟环唑、咪鲜胺(或其农业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类化合物)等两种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组合,并辅以农药助剂,提供一种对于防治水稻稻曲病病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同时降低了施药量,减少了施药次数,而且氟环唑与咪鲜胺之间无交互抗性。
咪鲜胺(英文通用名称Prochloraz),化学名称(式I)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 适合于本发明的咪鲜胺金属盐类化合物的金属离子可以选择元素周期表中第一至第二过度族元素,尤其是锰、铁、锌、铜;还有第二主族元素,尤其是钙和镁的离子;以及第三和第四主族元素,尤其是铝离子。若合适的话,金属离子可以以它们可能呈现的各种化合价存在。例如,选择金属离子锰的盐类化合物(如式II),即,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氯化锰。
氟环唑(英文通用名称carbendazim),化学名称(式III)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一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病菌的二元杀菌剂组合物,由下述组分组成氟环唑与咪鲜胺(或农业上可接受的其金属盐类化合物)以及农药的常规助剂组成。
适合于本发明的咪鲜胺金属盐类化合物优选咪鲜胺锰盐、咪鲜胺锌盐、咪鲜胺铜盐等其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包含5-88重量分的活性成分(优选8-85重量%),以及95-12重量分的农业领域中可接受的助剂组成。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咪鲜胺与氟环唑重量比为0.05~50,优选为0.08~45。
本发明的混合物以组合物的形式使用,使用时通常与其他载体、表面活性剂等常用助剂一起施用。
合适的添加剂和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它们通常是剂型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质,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矿物质,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或肥料。
应用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植物生长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叶面施用)。使用频率和施用量取决于病原体的生物学和气候生存条件。
本发明的组合物能以不变的形式使用,或者优选地与配置工艺中通常使用的添加剂一起使用,因此这些化合物能以已知的方式进行配置,例如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根据这些组合物所具有的性质,可以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选择如喷雾、弥雾、撒播、泼浇等之类的施用方法。
作为固体形式的组合物,可提及的有下列几种水分散粒剂(其活性成分的含量一般比较高,通常在50%-90%之间),通常是通过可湿性粉末型组合物在合适的颗粒体系中的附聚作用加以制备,制得该剂型。
可湿性粉剂一般用这样的方法制备,即以使其含有20-95%的活性成分为准,除固体载体外,它们一般含有0-7%的湿润剂,3-10%的分散剂,必要时,再含有0-10%的一种或多种其它的添加剂。如染料、着色剂、渗透剂、粘合剂或抗结块剂等。
悬浮剂是以如下的方法来制备的,即以得到不形成沉积物的稳定的流体为准,它们一般含有10-85%的活性成分,0.5-45%的表面活性剂,0-10%适当的诸如染料、着色剂、抗泡沫剂、防蚀剂、稳定剂和渗透剂及粘合剂等的添加剂,载体可以是水或有机液体,活性成分难溶或不溶于水中,可将某些固体有机物质或无机盐溶于液体中以便有助于沉积物形成或作为水的防冻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有效成分施用量通常是70-600克/公顷,优选80-650克/公顷。
可用已知的方法制备各种剂型例如将有效成分与填充剂,如溶剂、固体载体,需要时可以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均匀混合、研磨。
适合于发明的溶剂可供选择的有芳香烃,优选含8-12个碳原子,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类,如酞酸二丁酯或酞酸二辛酸,脂肪烃类,如环己烷或石蜡,醇和乙二醇和它们的醚和酯,如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基;酮类,如环己酮,强极性的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植物油或植物油,如大豆油。
适合于本发明的固体载体,如用于粉剂和可分散剂的通常是天然矿物填料,例如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或活性白土。为了管理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分散性硅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合适的粒状吸附载体是多孔型的,如浮石、皂土或膨润土;合适的非吸附载体是例如方解石或砂。另外,可以使用大量的无机性质或有机性质的预制成粒状的材料,特别是白云石。
根据本发明两组分的化学性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二丁基萘磺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胺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还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酸聚乙二醇醚缩醛,山梨醇酯,木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可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当共同施用两组分时,出现叠加(等于增效)的效果。此组合物的活性比使用单个化合物的活性预期总和,以及单个化合物的单独活性更为显著。增效效果允许表现为施用量减少、作用效果见效快、更持久的防治效果、通过仅仅一次或少数几次施用能更好的控制植物有害真菌。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表现出的其它特点主要表现为1、本发明的组合物持效性长,在水稻始穗期(病害发生严重的可在齐穗期再喷药一次)施药一次,即可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发生,降低了用药次数及节约了劳力成本;2、由于水稻稻曲病发生在孕穗或灌浆期,此时期施用其它一些药剂(如,三唑酮)防治,可能直接影响到水稻的品质,而本发明的组合物由于其防效高,有效成分利用率高,残留小,大大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下面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而只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来实现的。
实施例一、剂型制备实施例1、水分散粒剂咪鲜胺 30.0重量份氟环唑 10.0重量份聚乙烯醇 5.0重量份月桂硫酸钠 7.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 11.0重量份高岭土 47.0重量份2、悬浮剂咪鲜胺 37.0重量份氟环唑 8.0重量份丙二醇 3.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 10.0重量份聚丙烯酸钠 5.0重量份辛基酚聚乙二醇醚(11-14摩尔环氧乙烷)5.0重量份水 32.0重量份将磨得很细的有效成分与助剂彻底混合,得到的悬浮剂可用水稀释成任何需要浓度的悬浮液。这样的稀释液可通过喷洒,泼浇或浸渍方法用于处理生长的植物和种子,保护它们免受微生物侵染。
3、可湿性粉剂咪鲜胺铜盐 9重量份氟环唑 46重量份烷基聚氧乙基醚磺酸盐 5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 4重量份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8-9摩尔环氧乙烷)3重量份高岭土土 33重量份有效成分与助剂彻底混合,并将其在合适的磨中彻底研磨,得到的可湿性粉剂可用水稀释成需要浓度的悬浮液。
二、应用实施例4、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本发明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共毒系数试验方法利用实施例4、实施例5采用菌丝干重法测定药剂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力。
在每个三角瓶中移入已在PDA上预培养7天的稻曲病菌的菌落边缘的菌片(直径6mm),移菌后的三角瓶在27℃、140rhm/min条件下培养12天。用已烘干称重的滤纸滤出菌丝,在50℃下烘干菌丝至恒重,在1/10000克天平上称取菌丝干重。与对照处理的菌丝干重相比较,计算各处理浓度的抑菌百分率。各浓度处理重复5次。
用浓度对数-抑菌率机率值法计算各浓度的抑菌活力回归式和抑(%)。用机率值法计算供试药剂的毒力回归式和E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表明两混剂共毒系数均明显大于100,表示该混剂对水稻稻曲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咪鲜胺锰盐与氟环唑复配样品对水稻稻曲病病菌的共毒系数
5、利用实施例3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在盐城市川东农场水稻移栽田中进行,水稻品种为盐稻9号。每小区面积为115m2,随机排列,重复四次。在水稻孕穗初期施药,小机全株喷雾,喷药量以水稻叶面和稻杆滴水为止。21天后开始调查防效,分级计算病株率、相对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表2.实施例3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权利要求
1.一种对于防治水稻稻曲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由两种活性组分及农业上可接受的农药助剂组成,其中活性组分a为氟环唑,活性组分b为咪鲜胺(或其在农业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类化合物)。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0.03~65,优选为0.05~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是由8~85%重量份的活性组分与92~15%重量份的农药助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咪鲜胺金属盐类化合物选自咪鲜胺锰盐、咪鲜胺锌盐或咪鲜胺铜盐等其中的一种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有效成分施用量为70-600克/公顷,优选80-650克/公顷。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由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真菌病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两种活性物质以及农业上可接受的农药助剂组成,其中,组分a为氟环唑,组分b为咪鲜胺(或其在农业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活性组分中,氟环唑和咪鲜胺的重量比为0.03~65,优选为0.05~55。该杀菌剂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病菌。通过将组分a与组b分进行复配的组合物,对于延缓真菌抗性、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并表现出极强的杀菌活性。试验证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使用成本低、对植物以及环境使用安全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N47/10GK101019544SQ20071002061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仲汉根 申请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