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搅拌式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
背景技术:
由EP 0 751 830B1已知一种该类型的搅拌式研磨机。在这种搅拌式研磨机中,支 承着笼架的最后一个搅拌盘与相邻的搅拌盘之间的距离显著小于其余的搅拌盘彼此之间 的距离。原因在于,除最后一个搅拌盘之外,搅拌盘之间的 距离的大小为使得能够形成所谓 的辫状流动(Zopfstr6mung ),S卩,由于搅拌盘施加的切向动量,在搅拌盘邻近,研磨物
连同助磨介质一起向外流;在相邻搅拌盘之间的中部区域中,研磨物和助磨介质向着搅拌 轴回流。为了能够形成前述的辫状流动,相邻搅拌盘之间的距离必须足够大。该距离也可 通过两条线之间所夹的所谓分离角/夹角(Trermwinkel)来定义。其中,一条线在搅拌盘 的在搅拌轴上的径向内端部之间延伸。另一条线平行于搅拌轴的轴线延伸。为了形成这种 辫状流动,分离角应当在30°与60°之间。为了使助磨介质一包括尚未充分磨碎的研磨 物颗粒一与研磨物很好地分离,最后一个搅拌盘与相邻的搅拌盘之间的距离被显著减小, 以使得在分离装置的上游处进行初筛。由此要实现至少大部分助磨介质和尚未充分磨碎的 粗研磨物颗粒不会进入分离装置,然后在该分离装置中进行余留的助磨介质和粗研磨物颗 粒的二次分离。这具有这样的缺点,即这些措施使得有效的研磨空间减小而总的分离区域 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设计这一类型的搅拌式研磨机,使得能够进行更大强度的 研磨和分散处理而不会增加整个装置的长度,同时实现助磨介质与研磨不充分的粗研磨物 颗粒的良好分离。按照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中的特征来实现。通过本发明的措 施,使得在最后一个搅拌盘与相邻搅拌盘之间也能进行大强度的研磨和分散处理,其中在 该区域中也能形成进行所述处理所需的辫状流动。这是由最后一个搅拌盘中的一侧封闭的 凹陷部(Vertiefimg)造成的。在分离装置内,助磨介质和尚未充分研磨的粗研磨物颗粒在 前述的切向加速度下进行分离,其中,助磨介质和尚未充分研磨的粗颗粒基本上穿过笼架 中的穿通部径向地离心分离,而经细磨的分散的研磨物在笼架内偏转并通过筛子排出。从属权利要求包含有利的实施例。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说明中,可得知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优点 和细节。附图中图1示出搅拌式研磨机的部分剖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示出搅拌式研磨机的出口区域的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搅拌式研磨机的出口区域的第二实施例,图4示出搅拌式研磨机的出口区域的第三实施例,图5示出搅拌式研磨机的出口区域的第四实施例,图6示出搅拌式研磨机的出口区域的第五实施例,图7示出搅拌盘的透视图,图8示出具有笼架的最后一个搅拌盘的透视图,图9示出搅拌盘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0示出具有笼架的最后一个搅拌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图11示出沿着图10中的剖切线XI-XI剖开的最后一个搅拌盘的部分剖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中所示的搅拌式研磨机具有机架1,研磨容器2可拆卸地固定在在该机架上。 在该机架1中设置有驱动电机3,该驱动电机通过带传动装置4驱动搅拌器6的搅拌轴5。 搅拌轴5在机架1中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轴承7中。在研磨容器2中、尤其是在研磨容 器的与机架1相对的端部上,搅拌轴5没有被支承,即,搅拌轴5悬臂式地支承在机架1中。研磨容器2通过盖件8相对于机架1密封,搅拌轴5穿过该盖件,其中密封通过轴 密封件9来实现。在盖件8的区域中,研磨物入口 11通入由研磨容器2包围的研磨室10 中。研磨物排出口 13在研磨容器2的与研磨物入口 11相对的端部从封闭研磨室的底部12 通出。设计成搅拌盘14形式的搅拌工具安装在作为搅拌器6的一部分的搅拌轴5上,其 中搅拌盘14的外围区域中具有开口 15。相邻搅拌盘14之间的、在搅拌轴5的轴线16方向 上的距离a都相同。仅紧邻盖件8的搅拌盘14离盖件8的距离小于该距离a。如图2所示,搅拌器6的邻近底部12的最后一个搅拌盘17借助于紧固螺钉18紧 固在搅拌轴5上。该搅拌盘17离相邻的、搅拌器6的倒数第二个搅拌盘14的距离a’等于 前述的、各相邻搅拌盘14之间的轴向距离a。所有搅拌盘14的直径b和搅拌盘17的直径 b’也相等。筒形笼架19形成在最后一个搅拌盘17的外周上,该筒形笼架可与最后一个搅拌 盘17—体地形成。所述笼架具有分布在其外周上的多个穿通部20。最后一个搅拌盘17中 的、形成在搅拌轴5邻近的通道22通入由搅拌盘17和笼架19包围的分离室21中。在分离室21中,筛装置23以与轴线16同心的方式设置在底部12上。筛装置23 尤其是以使得该筛装置23在从底部12拆下之后能被向外拉出的方式安装在底部12上。 亦即筛装置23以不可转动的方式与研磨容器2相连接。研磨物排出口 13从筛装置23的 内部空间24通到外面。筛装置23能够通过在其柱形外周上以已知的方式相互间以小的间 距设置的环形盘来形成。因而搅拌盘17的内侧、笼架19以及筛装置23形成分离装置25。 邻近于搅拌盘17,筛装置23具有封闭的盖板26。从而筛装置23的内部空间24仅经由筛 装置23与分离室21相连接。在搅拌盘17中面向最邻近的搅拌盘14形成有一侧封闭的凹陷部27,该凹陷部具 有如搅拌盘14中的开口 15相同的形状,所述一侧封闭的凹陷部具有与开口 15相同的横截 面,但不通入分离室21中。所述凹陷部在径向上位于通道22的外侧。
工作方式如下在工作过程中,用助磨介质28将研磨室10填充到可观的程度。通过研磨物入口 11,借助于未示出的泵将可流动的研磨物连续地泵送通过研磨室10。在所述操作中,搅拌器 6由驱动电机3旋转驱动。研磨物向着由研磨物排出口 13形成的研磨物出口的方向流过研 磨室10。在此流动期间,研磨物受到助磨介质28的强剪切应力作用,由此将研磨物颗粒磨 碎,此外还使研磨物均勻化。该过程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即分别在相邻的搅拌盘14之间以 及14与17之间形成如图1和2所示的辫状流动29。它们可以这样来解释研磨物和助磨 介质28在各个搅拌盘14或14和17邻近处受到的切向动量,比在两个相邻的搅拌盘14之 间的中部区域中的强。这使得邻近各搅拌盘14或14和17的助磨介质28和研磨物更强地 向外流,而在两个相邻搅拌盘14之间或14和17之间的各中部区域中,助磨介质28和研磨 物朝向搅拌轴5向内回流。该研磨和均勻化过程在所有的搅拌盘14之间以及14与17之 间都相同,因为这些搅拌盘14、17的距离a和a’相同、直径b和b’相同、且转速相同。凹 陷部30确保最后一个搅拌盘17’与相邻搅拌盘14之间的所述的辫状流动29也与上述的 辫状流动29相同。对应于每单位时间流过研磨室10的研磨物的量,在辫状流动29上叠加一穿过研 磨室10的轴向流动。在邻近搅拌轴5处,研磨物和助磨介质28的分流从倒数第二个搅拌 盘14与搅拌盘17之间的最后一个辫状流动29流出,穿过搅拌盘17中的通道22进入笼架 19内的分离室21中。这些分流的总和基本上对应于通过研磨物入口 11输入并通过研磨物 排出口 13排出的研磨物体积流。这些分流在由搅拌盘17和不转动的盖板26形成的间隙 30中相对于轴线16沿径向向外偏转并沿切向加速。由于搅拌盘17的转动,研磨物和助磨 介质28在间隙30中再次得到向外指向的、特别高的加速度,其中对于助磨介质28和可能 的仍然残留的特别粗的研磨物颗粒尤其如此。这些研磨物颗粒和助磨介质28通过笼架19 的穿通部20被向外离心分离。因此,助磨介质28和未充分磨碎的粗研磨物颗粒重新返回 到辫状流动29中。不穿过笼架16离心分离出去的、经研磨的研磨物在盖板26的外周26b 与笼架16之间的环状间隙26a中沿轴向流动方向偏转并通过筛装置23排出。助磨介质28 以及可能的粗研磨物颗粒的分离因此仅在分离装置25内进行。根据图3的实施例与之前所述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盖板26’在径向上延伸 超过筛装置23,直到到达笼架19附近,从而使间隙30’更近地接近笼架19。根据图4的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筛装置23’的轴向延伸长度 比前述实施例中的小,从而使间隙30”的轴向宽度比前述实施例的大。因此,研磨物连同助 磨介质28在形成在间隙30”中的离心场中停留更长时间,从而使研磨物和助磨介质28具 有显著的径向速度。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盖板26类似于图4实施例地设置;另外,在搅拌器6上 在搅拌盘17’与盖板26之间安装有一中间壁,所述中间壁随着搅拌器6转动并界定了间隙 30”,在该间隙中研磨物与助磨介质28的混合物沿径向向外加速的程度比在前述实施例中 的情况强。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中间壁31借助于紧固螺钉18固定在搅拌轴5上,而在根 据图6的实施例中,中间壁31’借助于绕周缘分布的翼状间隔件32直接安装在搅拌盘17 上。中间壁31和31’分别在径向上至少延伸超过盖板26,即c彡d,其中c是中间壁31和31’各自的直径,d是盖板26的直径。优选地,c > d,其中相应的中间壁27’ 一直延伸到离 笼架19很近的距离内。由于中间壁31和31’分别随着搅拌盘17、17’ 一起转动,因此在这 种情况下研磨物和助磨介质28的加速度特别高。在根据图5和6的实施例中,不穿过笼架16离心分离出去的、经研磨的研磨物在 中间壁31或31,的外周31b或31,b与笼架16之间的环状间隙31a或31,a中偏转成沿 轴向流动方向并通过筛装置23排出。为了说明与辫状流动29的形成有关的、搅拌盘14、17、17’的直径b与它们的轴 向距离a、a’之间的关系,应当指出,定义了所谓的分离角α或β。分离角α或β形成 在两条线33和34之间。线33从搅拌盘14的在搅拌轴5上的内端部35延伸到相邻搅拌 盘14的外边缘36。另一条线34是平行于轴线16的线。分离角β是最后一个搅拌盘17 或17’与离它最近的搅拌盘14之间的角。为了形成所述的辫状流动32,分离角应当满足 30° < α <60°和30° < β < 60°。换言之,这意味着即使在距离a和a’不相等的情 况下,最后一个搅拌盘17或17’与最邻近的搅拌盘14之间的分离角β也使得能形成所述 辫状流动29。尽管在所述各实施例中搅拌式研磨机都具有水平的轴线16,但本发明自然也可应 用于具有竖直轴线的搅拌式研磨机。如图7所示,搅拌盘14中的开口 15可具有圆形横截面。搅拌盘17中的凹陷部27 相应地也设计成圆形,如图8所示。根据图9,搅拌盘14中的开口 15’可具有近似于向外扩宽的梯形横截面。因此相应的搅拌盘17中的一侧封闭的凹陷部27’也是如此,如图10所示。最后,搅拌盘17、17’中的通道22可以设计成主动输送的(fdrderaktiv ),如 仅在图11中示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通道的壁部37不是平行于轴线16延伸,而是逆 着转动方向38并在流动方向39上一即在朝向盖板26或26’,或者朝向中间壁31的方向 上一与轴线16的平行线成一角度Y地延伸。因此,研磨物和助磨介质28特别强地被拉 入通道22中并穿过该通道被推入间隙30中。因此,上面提到的分流的总量实际上近似相 当于通过研磨物入口 11输入并通过研磨物排出口 13排出的研磨物体积流的总体积流量, 其中在此区域中,因为存在辫状流动29,因此在研磨物中存在正常浓度的助磨介质28,所 述助磨介质也一起被沿着通道22输送。在上述实施例中,角度Y满足Y = 0°。对于主 动输送的通道22的实际的实施例,满足0° < γ <45°。
权利要求
一种搅拌式研磨机,具有-研磨容器(2),--所述研磨容器包围一研磨室(10),--研磨物入口(11)在一端部通入所述研磨容器内,而--研磨物排出口(13)在另一端部从所述研磨容器通出,-布置在所述研磨室(10)中的搅拌器(6),所述搅拌器(6)具有--具有轴线(16)的、能被驱动旋转的搅拌轴(5),--直径为b’的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安装在所述搅拌轴(5)上并邻近于所述研磨物排出口(13),以及--直径为b的搅拌盘(14),所述搅拌盘安装在所述搅拌轴(5)上、设置在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的轴向上游处、以轴向距离a彼此隔开,--其中彼此相邻的上游搅拌盘(14)确定一分离角α,而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与相邻的搅拌盘(14)确定一分离角β,--其中每个分离角α、β由一搅拌盘(14,17,17’)的在所述搅拌轴(5)上的径向内端部(35)和一相邻的搅拌盘(14)的外边缘(36)之间的连线(33)与平行于所述轴线(16)的线(34)形成,并且--其中满足30°<α<60°,-邻近于所述搅拌轴(5)地形成在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中的通道(22),所述通道通入分离装置(2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与相邻的搅拌盘(14)之间的分离角β也满足30°<β<60°,在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的面向相邻的搅拌盘(14)的一侧上设有凹陷部(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7)在所述通道 (22)的径向外侧形成于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 )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7)与开口(15)具 有相同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有搅拌盘(14,17,17’)的直 径b都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17,17’) 距紧邻的搅拌盘(14)的距离a’等于所有的上游搅拌盘(14)彼此之间的距离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有搅拌盘(14,17)的直径b、 b’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2)设计成沿着所述 搅拌轴(5)的转动方向(38)地朝筛装置(23)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式研磨机,该搅拌式研磨机具有研磨容器(2)和以能被驱动旋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研磨容器中的搅拌轴(5)。在搅拌轴(2)的一端部处安装有最后一个搅拌盘(17),在所述最后一个搅拌盘上安装有具有贯通部(20)的基本上为筒形的笼架(19)。筛装置(23)布置在笼架(19)内。倒数第二个搅拌盘(14)与最后一个搅拌盘(17)之间的距离使得能够在避免将研磨物从助磨介质(28)和粗研磨物颗粒中预筛出来的情况下形成辫状流动(29)。在最后一个搅拌盘(17)中形成有通道(22),研磨物连同助磨介质(28)一起穿过该通道,然后在由最后一个搅拌盘(17)与笼架(19)形成的分离室(21)中分离出助磨介质(28)与粗研磨物颗粒。在最后一个搅拌盘(17)中形成有凹陷部(27),该凹陷部促进了位于最后一个搅拌盘(17)与相邻的搅拌盘(14)之间的辫状流动(29)的形成。
文档编号B02C17/16GK101808746SQ200780100273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
发明者N·施特尔 申请人:比勒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