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花瓶鱼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釭。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缸多在鱼缸底铺设细沙或小石子,种植景观植物,循环水泵设置在 鱼缸内,其排水管连接设置在鱼缸水面以上的过滤装置,过滤后的循环水通过 出水通道进入鱼缸内。这样的鱼缸内景观植物只能选"t奪水生植物,建立生态系 统平衡难度较大,稳定性不强。还有的鱼缸将景观植物种植在鱼缸上部的假山 上,这样的景观植物虽然可以选择一定的陆生植物,但是由于种植空间有限, 植物同鱼缸内水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不容易控制,同样选择的植物种类也很有 限,鱼缸结合植物景观的整体观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观感强、选择景观植物多样性好且生态 平衡容易建立和保持的花瓶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花瓶鱼缸,包括鱼缸和花瓶,所述花 瓶位于所述鱼缸上方,且其底部设有与所述鱼缸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花瓶内 部设有冰花状无土营养体,所述鱼缸设置在内置有循环水泵的鱼缸座上,所述 鱼缸底部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循环水泵入口的出水孔,循环水泵的出水管道从所
述花瓶外側延伸至其开口处。
鱼缸和花瓶叠置,花瓶内部填充冰花状无土营养体,其底部设有与鱼缸内 腔相通的通孔,鱼缸底部出水孔连通循环水泵,循环水通过出水管道排至花瓶 内,渗过无土营养体后通过通孔进入鱼缸内,鱼缸内的水通过循环水泵抽至花 瓶处,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由于使用冰花状无水营养体,起到支撑植物根系的 左右,可以种植包括陆生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选l奪多样性好,而且可以起到 初步过滤作用,使水体中生物产生的粪便等固体物质停留在花瓶内,作为植物 的营养来源,很容易建立和保持生态平衡。将花瓶和鱼缸叠放,上面是植物景 观,下方是水体景观,其整体观感强,造型别致,极具强烈的观赏装饰效果。
在所述出水孔和所述循环水泵入口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一 侧设有活动桶盖的过滤桶,其内部设有分隔隔网,靠桶盖的一侧腔体与所述出
水孔相通且其内部^:有生化棉,另一侧腔体内设置所述循环水泵,设置过滤装 置可以过滤鱼缸内过多的固体物质,保持循环水质,使用生化棉还有利于水生 有益细菌附着,改善循环水质,更有利于建立和稳定生态平衡,使用带桶盖的 过滤桶,方便清洗或更换生化棉。
所述花瓶底部设有槽形缺口,当花瓶放置在鱼缸上时,该槽形缺口可成为 鱼缸内与外界连通的通道,用于向鱼缸内冲更方文食物。
所述通孔处i殳有灯泡总成,可用于鱼缸内的照明,同时可以起到加热循环 水的作用,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
所述出水孔的上方设有格栅式进水盖,用于阻挡鱼缸内较大固体物质进入 过滤桶内,阻塞生化棉的水流通道。
在所述通孔上方设有格栅式支架,用以防止花瓶内的水花状无土营养体进 入鱼釭内。
在所述格栅式支架下方的腔体内设有过滤棉,可以起到过滤作用,保证鱼 缸内进水的水质。
在所述通孔部设有加热棒,可用于循环水的加热,以提高循环系统的生态 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花瓶和鱼缸叠放,上面是植物景观,下方是水体 景观,可以种植包括陆生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选择多样性好,水体生物产生 的固体物质作为植物的营养来源,很容易建立和保持生态平衡,其整体观感强, 造型别致,极具强烈的观赏装饰效果。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1、鱼缸,2、花瓶,3、鱼缸座,4、通孔,5、无土营养体,6、循环水泵, 7、过滤桶,8、出水孔,9、隔网,10、桶盖,11、生化棉,12、进水盖,13、 出水管道,14、灯泡总成,15、支架,16、过滤棉,17、导线,18、景观ii物, 19、变压器,20、接线母端子,21、接线公端子,22、开关,23、密封橡胶盖, 24、加热棒,25、槽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花瓶鱼缸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鱼缸 座3、鱼缸1和花瓶2,花瓶2位于鱼缸1的上方,其底部设有与鱼缸l内腔相 通的通孔4,花瓶2内部设有水花状无土营养体5,可支撑种植的景观植物18。 该无土营养体5尺寸一般可在0. 5 ~ 3. 5厘米之间,自身可以吸附适量的水分子, 根据种植的景观植物18选择合适的尺寸,该无土营养体5也可事先使用植物生 长用营养液浸泡,吸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需要,在使用中由于可以吸附少量 循环水,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相对高浓度的营养环境,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 花瓶2的底部设有槽形缺口 24,当花瓶2放置在鱼缸1上时,其底部周边与鱼 缸l顶部周边相互贴合,槽形缺口 24则成为鱼缸1内与外界连通的通道,可用 于向鱼缸l内^i文鱼食。
鱼缸1设置在内置有循环水泵6的鱼缸座3上,在鱼缸1底部设有连通其 内腔和循环水泵6入口的出水孔8,循环水泵6的出水管道13伸出鱼缸座3外 并从花瓶2的外侧延伸至其开口处。在出水孔8和循环水泵6入口之间设有过 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为一侧设有活动桶盖10的过滤桶7,其内部设有分隔隔网 9,靠桶盖10的一侧腔体与出水孔8相通且其内部设有生化棉11,循环水泵6 设置在另一侧腔体内,通过出水孔8进入的循环水先经过生化棉11过滤,吸附 固体物质后,通过隔网进入循环水泵6的入口 ,由于循环水泵6位于水循环的 最低位置上,可以省去吸水管。设置过滤装置可以过滤鱼缸内过多的固体物质, 保持循环水质,使用生化棉还有利于水生有益细菌附着,改善循环水质,更有 利于建立和稳定生态平衡。过滤桶7的一侧设置活动桶盖10,方便清洗或更换 生化棉11,另外在桶盖10上设置带孔的密封橡胶盖23,可以穿过循环水泵6 的导线。
在出水孔8的上方设有格栅式进水盖12,用于阻挡鱼缸内较大固体物质进 入过滤桶7内,阻塞生化棉的水流通道。该进水盖12内的空腔内也可设置过滤 设备,可以减轻生化棉11的过滤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选用孔隙较大的过 滤材料,防止造成循环水泵6吸入压力过低,影响水循环的正常运行。
在花瓶2底部的通孔4处设有灯泡总成14,可用于鱼缸内的照明,使用热 光源还可以加热流经的循环水,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为进一步提高生态平
衡的可维持性,在通孔4部设有加热才奉24,可加热直4妾循环水,用于调节水温。 灯泡总成14和加热棒24的导线设置在出水管道13内,充分利用现有空 间,避免过多引线造成花瓶鱼缸整体观感不佳。
在通孔4上方设有格栅式支架15,可以支撑无土营养体5,防止其掉入进 入鱼缸1内。在格栅式支架15下方的腔体内设有过滤棉16,可以起到过滤作用, 保证鱼缸内进水的水质。
鱼缸和花瓶叠置,花瓶内部填充水花状无土营养体,其底部设有与鱼缸内 腔相通的通孔,鱼缸底部出水孔连通循环水泵,循环水通过出水管道排至花瓶 内,渗过无土营养体后通过通孔进入鱼缸内,鱼缸内的水通过循环水泵抽至花 瓶处,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由于使用水花状无水营养体,起到支撑植物根系的 左右,可以种植包括陆生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选择多样性好,而且可以起到 初步过滤作用,使水体中生物产生的营养物质停留在花瓶内,作为植物的营养 来源,很容易建立和保持生态平衡。将花瓶和鱼缸叠放,上面是植物景观,下 方是水体景观,其整体观感强,造型别致,极具强烈的观赏装饰效果。
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6、灯泡总成14和加热棒24可使用直流电,可以降低 能耗,通过变压器19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循环水泵6、灯泡总成14和加热 棒24的导线分别连接接线公端子21,相应的变压器19设有接线母端子20,直 接将两种端子对接,实现电连接。其中在灯泡总成14的导线上设有开关22,实 现对灯泡总成14的单独控制。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 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花瓶鱼缸,包括鱼缸和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瓶位于所述鱼缸上方,且其底部设有与所述鱼缸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花瓶内部设有冰花状无土营养体,所述鱼缸设置在内置有循环水泵的鱼缸座上,所述鱼缸底部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循环水泵入口的出水孔,循环水泵的出水管道从所述花瓶外侧延伸至其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孔和所迷循环 水泵入口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一侧设有 活动桶盖的过滤桶,其内部设有分隔隔网,靠桶盖的一侧腔体与所述出水 孔相通且其内部设有生化棉,另一侧腔体内设置所述循环水泵。
4、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瓶底部设 有槽形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处设有 灯泡总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上 方设有格栅式进水盖。
7、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上方 设有格栅式支 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栅式支架下方的 腔体内设有过滤棉。
9、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花瓶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部i殳 有力口热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瓶鱼缸,包括鱼缸和花瓶,所述花瓶位于所述鱼缸上方,且其底部设有与所述鱼缸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花瓶内部设有冰花状无土营养体,所述鱼缸设置在内置有循环水泵的鱼缸座上,所述鱼缸底部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循环水泵入口的出水孔,循环水泵的出水管道从所述花瓶外侧延伸至其开口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花瓶和鱼缸叠放,上面是植物景观,下方是水体景观,可以种植包括陆生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选择多样性好,水体生物产生的固体物质作为植物的营养来源,很容易建立和保持生态平衡,其整体观感强,造型别致,极具强烈的观赏装饰效果。
文档编号A01K63/06GK201199855SQ200820046298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
发明者黎溢荣 申请人: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