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9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秧机。
技术背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插秧。虽然现在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进口或国产的插秧机,但由于诸多因素,造成推广量不大。 如进口插秧机机械虽然性能稳定、油耗低、操作灵活、但结构过于复杂,价 格太高,农民难以接受;而国产插秧机虽然便宜,但对机手操作技术和插秧 前整地要求较高。并且工作时,国产插秧机还存在着插秧均匀度不高,损秧、 漂秧严重、作业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秧机,以解决现有插秧设备所存在的结构 复杂,易出故障,价格高,损秧、漂秧严重、作业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它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尾部设有插秧辊,在插秧辊上径向并均匀等距的 设有若干拨杆,在拨杆的端部设有弹性秧叉,所述插秧辊的前面设有弧板, 该弧板的内弧面上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弹性秧叉位于滑槽内,弧 板的外弧面的上端邻接有移动平板,该移动平板紧贴输送带的表面,在输送 带的上方设有放苗框。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平板上方还设有一移动挡板,该移动挡板通过其两端 的连接杆与移动平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插秧辊的后下方还设有若干覆土杆,所述两相邻覆土杆之 间形成一可通过秧叉的空隙。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还设有整土杆,该整土杆的前方设有去辙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效率高、性能可靠稳定等特点。通过弹性秧叉不间断地移动,可将水稻秧苗均匀整齐地插入稻田中,并且无 损秧、漂秧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 的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所示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由图1并结合 图2可知,它主要由机架5、插秧辊2、输送带7、传动机构等构成。机架5 为方框构造,其前端安装在拖拉机14的后部。插秧辊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 5的尾部,在插秧辊2上设有若干列拨杆21,每一列又有八个拨杆21,这些 拨杆21径向并均匀等距的环绕插秧辊2圆周设置,拨杆21的端部设有橡胶 弹性秧叉22,弹性秧叉22的表面有一凹口。在以上构造中,两相邻弹性秧叉 的距离为水稻秧苗15的行距,而拨杆列宽则为水稻秧苗15的穴距。在插秧辊2的前面设有一弧板3,该弧板3的上端与插秧辊2轴心同高, 下端则接近于地面。紧靠弹性秧叉22的内弧面上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滑槽31 , 其两相邻滑槽31之间的长度与两相邻弹性秧叉22之间的长度相等,插秧辊2 上弹性秧叉22可一一对应的落在滑槽31内。弧板3的外弧面的上端邻接有 可以往复移动的移动平板6,该移动平板6紧贴输送带7—端的表面,输送带 7套在一对输送辊8上,由输送辊8带动;在输送带7的上方设有苗框10, 水稻秧苗15放置在输送带7上,由苗框10框住,防止其倒伏。移动平板6 上方还设有一移动挡板61,该移动挡板61与移动平板6基本垂直,并通过其 两端的连接杆与移动平板6连接。插秧辊2、输送带7、移动平板6可由拖拉机后部的动力输出轴11来驱动。 其传动机构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插秧辊2的一端装有副链条轮23,输送 辊8的一端装有副齿轮81;副链条轮23通过链条4由主链条轮9传动,副齿 轮81则由主齿轮91直接传动。主链条轮9和主齿轮91固定于一转轴92的 端部,转轴92的另一端固定着伞齿93,该伞齿93则由动力输出轴11上的伞 齿94传动。移动平板6的一端与一连杆62连接,连杆62与曲柄63连接, 曲柄轴64则由输送辊8通过减速器82传动。工作时,动力输出轴11驱动插秧辊2顺时间转动,同时驱动输送带7逆 时间转动。图3是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所示B处局部放大 图。由图3、图4进一步可知,水稻秧苗15在输送带7上慢慢送向插秧辊2, 当送到弧板3的滑槽31 口时,转动的弹性秧叉22压触水稻秧苗15的根部, 将水稻秧苗15带入滑槽31中,经过滑槽31后,将水稻秧苗15插入水田中, 这样随着插秧辊2连续的转动,其弹性秧叉22源源不断的经过滑槽31,将水 稻秧苗15陆续插入水田中。在插秧辊2转动的同时,移动平板6也在横向往 复运动,其上所载的水稻秧苗15也跟着移动,当与滑槽31 口对位时,水稻 秧苗15便会落入滑槽31中,由弹性秧叉带入并插于水田中。这样经过一个 来回后,位于移动平板6上水稻秧苗15都能落入滑槽31中。插秧辊2的后下方设有若干覆土杆1,该覆土杆1由连接杆固定于机架5上,两相邻覆土杆1之间形成一可以通过弹性秧叉22的空隙。当水稻秧苗15 插入水田里后,覆土杆1随机架5前进,将水稻秧苗15两边的土壤向秧苗15 中间堆积,以培固水稻秧苗15的根基。为了防止拖拉机14的轮子在水田里形成车辙印,所述输送带7的前下方 设有与插秧辊2同长的整土杆12,该整土杆12的前面设有去辙板13,该去 辙板13位于拖拉机14轮子的正后方,拖拉机14前进时,去辙板13将车辙 印抚平,然后整土杆12将插秧辊2之前的田块平整,以便为插秧辊2插秧做 好准备。权利要求1.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尾部设有插秧辊,在插秧辊上径向并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拨杆,在拨杆的端部设有弹性秧叉,所述插秧辊的前面设有弧板,该弧板的内弧面上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弹性秧叉位于滑槽内,弧板的外弧面的上端邻接有移动平板,该移动平板紧贴输送带的表面,在输送带的上方设有放苗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移动平板上方还设有一 移动挡板,该移动挡板通过其两端的连接杆与移动平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插秧辊的后下方 还设有若干覆土杆,所述两相邻覆土杆之间形成一可通过秧叉的空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是在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还设 有整土杆,该整土杆的前方设有去辙板。
专利摘要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尾部设有插秧辊,在插秧辊上径向并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拨杆,在拨杆的端部设有弹性秧叉,所述插秧辊的前面设有弧板,该弧板的内弧面上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弹性秧叉位于滑槽内,弧板的外弧面的上端邻接有移动平板,该移动平板紧贴输送带的表面,在输送带的上方设有放苗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效率高、性能可靠稳定等特点。通过弹性秧叉不间断地移动,可将水稻秧苗均匀整齐地插入稻田中,并且无损秧、漂秧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1163880SQ20082006520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日
发明者刘后祥 申请人:刘后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