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烯菌酯与三唑类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5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氰烯菌酯与三唑类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病原真菌,尤其适用于防治各类镰刀菌。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小麦赤霉病的病原为禾谷镰刀菌。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菌源量以及温度、湿度、雨日、日照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尤其小麦抽穂扬花期间,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将非常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水稻恶苗病的病原为串珠镰孢菌。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4艮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本田发病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植株逐渐枯死。湿度大时,枯死病抹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嚢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随着水稻栽培技术改革和品种更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瓜类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M类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黄瓜、西瓜、冬瓜发病最重。黄瓜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80%—90%。对生产造成的损失据病情轻重和发病期早晚不同而异。瓜类枯萎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引起。以上三种病害均由镰刀属病原真菌引起,在镰刀菌病害的防治上,主要依赖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监测的结果表明,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同时药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对食品安全也造成不利影响。为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寻找具有预防和延緩抗性产生并能有效对付抗性病原菌的防治办法显得尤为重要。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病原菌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但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筛选1万~1.2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上病原菌抗性产生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氰烯菌酯为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如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串珠镰刀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西瓜枯萎病等。三唑类杀菌剂为甾醇类生物合成抑制剂,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对子嚢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性。三唑类杀菌剂除抑菌作用外,还对植物具有生理调节功能,如使植物叶色增绿,增加产量等。三唑类杀菌剂包括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腈菌唑、苯醚曱环唑、氟环唑、氟硅唑、己唑醇、丙环唑等。目前,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应用于防治病害尚无人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其中的活性成分为氰烯菌酯和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所述三唑类杀菌剂包括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腈菌唑、苯醚曱环唑、氟环唑、氟硅唑、己唑醇、丙环唑、粉唑醇、腈苯唑、环丙唑醇、氧环唑、联苯三峻醇、叶菌唑、戊菌唑、灭菌峻、四氟醚唾、丙石危菌峻。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业病害上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作为活性成分,添加一定辅料配制成一定剂型的农药组合物,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2)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緩或克服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3)本发明组合物防治镰刀菌病害的同时能兼治其它病害。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申请人在对小麦赤霉病抗药性研究中,发现氰烯菌酯对抗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小麦赤霉病菌活性较高,通过进一步将氰烯菌酯与其它已知农药成分复配,发现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病菌和敏感病菌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来防治多种植物上的病害,尤其是镰刀菌病害,更尤其是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孢菌、尖孢镰刀菌等。本发明组合物以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为活性成分,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份数比在30:1~1:50,进一步优选为1:5~1: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料,制剂中有效成分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累积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80%。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将含有效成分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原药与适当的辅料制成农业上可用的任意剂型;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根据所需防治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类因素,优选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辅料包括溶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pH调节剂、防冻剂、赋形剂、填料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才艮据需要选择不同辅料配制成相应剂型。上述辅料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是农药制剂加工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实施例1将原药(本申请文件中原药指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以下不再赘述)、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配制成可湿性粉剂。例如如下配方氰烯菌酯8%腈菌哇40%十二烷基石危酸钠(表面活性剂)2%白碳黑(填充剂)5%乙烯吡咯烷酮(粘合剂)4%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凹凸棒石(填料)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腈菌唑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试验地点为湖北仙桃。取上述可湿性粉剂按照2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3.47%,并能同时防治小麦白粉病。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12.5%乳油腈菌唑500倍的防效分别为84.25%、73.51%。实施例2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配制成可湿性粉剂。例如如下配方氰烯菌酯30%烯唑醇1%茶枯粉(表面活性剂)5%聚乙烯醇(^t粘合剂)8%木质素磺酸钠(分敉剂)9%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试验地点为安徽安庆。取上述可湿性粉剂按照1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32%,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12.5%歸唑醇可湿性4分剂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5.17%、76.65%。实施例3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性粉剂。例如力o下配方氰烯菌酯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配制成可湿25%苯醚甲环唑25%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2%白碳黑(填充剂)5%乙烯吡咯烷酮(粘合剂)4%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膨润土(填料)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苯醚曱环唑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西瓜枯萎病,试验地点为海南陵水。取上述可湿性粉剂按照2000倍稀释喷雾并灌根,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5.18%,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25%苯醚曱环唑乳油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3.45%、76.73%。实施例4将下列成分按照相应比例混合均匀氰烯菌酯25%丙环唑5%农乳500号(乳化剂)8%农乳700号(乳化剂)3%丙酮(助溶剂)8%二甲笨(溶剂)补足至100%溶解后即得到透明状30%氰烯菌酯'丙环唑乳油。采用本实施例氰烯菌酯.丙环唑乳油进行防治病害实^s防治对象为黄瓜蔓枯病,试验地点广东肇庆。取上述乳油按照1500倍稀释喷雾并灌根,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27%,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和25%丙环唑乳油IOOO倍的防效分别为84.15%和75.38%。实施例8将下列成分按照相应比例混合均匀:氰烯菌酯5%4分唑醇15%农乳500号(乳化剂)8%农乳700号(乳化剂)3%丙酮(助溶剂)8%二曱苯(溶剂)补足至100%溶解后即得到透明状20%氰烯菌酯.粉唑醇乳油。采用本实施例氰烯菌酯*粉唑醇乳油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水稻恶苗病,试验地点湖北监利。取上述乳油按照1000倍浸种(旱育秧),防治效果为97.21°/。,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和12.5%粉唑醇乳油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5.69%和76.35%。实施例6将下列成分按照相应比例混合均匀氰烯菌酯15%氟硅喳0.5%农乳500号(乳化剂)8%农乳700号(乳化剂)3%乙醇(助溶剂)8%二曱苯(溶剂)补足至100%溶解后即得到透明状15.5°/。氰烯菌酯氟硅唑乳油。采用本实施例氰烯菌酉旨.氟硅唑乳油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黄^4古萎病,试验地点广东江门。取上述乳油按照800倍稀释喷雾并灌根,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3.47%,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和40%氟硅唑乳油2000倍以同才羊的方法处理,防效分别为84.61%和75.32%。实施例7将原药与粉状载体、润湿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经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氰烯菌酯.己唑醇水分敉性粒剂。例如如下配方氰烯菌酯2%己喳醇78%十二烷^i^克酸钠4%聚羧酸盐8%硫酸铵4%高岭土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己唑醇水分散性粒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豆角根腐病(镰刀菌病害),试验地点为海南三亚。取上述水分散性粒剂按照3000倍稀释喷雾并灌4艮,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5.18%,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250克每升己唑醇悬浮剂IOOO倍按同样的施药方式,防效分别为86.39%、77.52%。实施例8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氰烯菌酯3%苯醚曱环唑30%十二烷^i^危酸钠4%聚羧酸盐8%硫酸铵4%膨润土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乙嗜酚水分散性粒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水稻恶苗病,试验地点为湖南岳阳。取上述水分散性粒剂按照1500倍浸种,药后14天防治效果为96.31%,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25%苯醚甲环唑乳油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7.72%、76.49%。实施例9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氰烯菌酯30%氟环哇1%十二烷基好b酸钠4%聚羧酸盐8%硫酸铵4%凹凸棒石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氟环唑水分軟性粒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试验地点为江苏扬州。取上述水分散性粒剂按照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17%,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IOOO倍、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5.33%、77.45%。实施例10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到砂,磨釜中,进4亍研细,制成悬浮剂。配方如下氰烯菌酯30%粉唑醇2%甲基M酸钠甲醛缩合物(M剂)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3%硅酸镁铝(助悬剂)0.5%乙二醇(防冻剂)7%ii磷酸三丁酯(消泡剂)2%硅油(消泡剂)0.2%水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粉唑醇悬浮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水稻恶苗病,试验地点为广东韶关。取上述悬浮剂按照1500倍浸种,药后14天防治效果为96.15%,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12.5%粉唑醇乳油IOOO倍浸种的防效分别为87.32%、78.61%。实施例11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O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氰烯菌酯5%氟硅唑25%甲基萘磺酸钠曱酪缩合物(分散剂)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3%硅酸镁铝(助悬剂)0.5%乙二醇(防冻剂)7%磷酸三丁酯(消泡剂)2%硅油(消泡剂)0.2%水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氟硅唑悬浮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西瓜枯萎病,试验地点为广东湛江。取上述悬浮剂按照1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5.17°/。,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40%氟硅唑乳油2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4.37%、76.29%。实施例12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O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氰烯菌酯0.5%烯唑醇25%甲基萘磺酸钠曱醛缩合物(分散剂)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3%硅酸镁铝(助悬剂)0.5%乙二醇(防冻剂)7%磷酸三丁酯(消泡剂)2%硅油(消泡剂)0.2%水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B旨.烯唑醇悬浮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小麦赤霉病,试验地点为湖北荆州。取上述悬浮剂按照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21%,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6.38%、77.54%。实施例13将原药、溶剂、乳化剂等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氰烯菌酯.己唑醇^f效乳剂。配方如下氰烯菌酯2.5%己唑醇2.5%乙醇(溶剂)4%农乳500号(乳化剂)2%可溶性淀粉(乳化剂)1%环氧大豆油(稳定剂)0.5%蓖麻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乳化剂)0.5%水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己唑醇微乳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冬瓜枯萎病,试验地点广西梧州,取上述微乳剂按照500倍稀释喷雾并灌根,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3.08°/。,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和5%己唑醇樣i乳剂500倍的防效分别为84.27%和75.43°/0。实施例14将原药、溶剂、乳化剂等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氰烯菌酯'糠菌哇微乳剂。配方如下氰烯菌酯4.5%糠菌唑0.5%乙醇(溶剂)4%农乳500号(乳化剂)2%可溶性淀粉(乳化剂)1%环氧大豆油(稳定剂)0.5%蓖麻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乳化剂)0.5%水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烯菌酯'糠菌喳微乳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豆角根腐病(镰刀菌),试验地点广西北海,取上述微乳剂按照500倍稀释喷雾并灌根,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5.45%,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IOOO倍和25%糠菌唑乳油500倍的防效分别为86.71°/。和78.59%。实施例15将原药、溶剂、乳化剂等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氰烯菌酯'氟硅唑微乳剂。配方如下氰烯菌酯0.1%氟硅唑4.9%乙醇(溶剂)4%14农乳500号(乳化剂)2%可溶性淀粉(乳化剂)1%环氧大豆油(稳定剂)0.5%蓖麻油聚氧乙蜂聚氧丙烯醚(乳化剂)0.5%水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氰歸菌酯'氟硅唑微乳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甜瓜枯萎病,试验地点广东珠海,取上述微乳剂按照500倍稀释喷雾并灌根,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17°/。,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和40%氟硅唑乳油2500倍按同样的处理方法,防效分别为86.34%和77.47%。系列试验表明,上述配方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生物活性测定1、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对象小麦赤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西;^4古萎病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生物测定技术》(陈年春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在无菌操作台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ml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C)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脏,每个培^J^倒入带药培养基lOml。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五个重复。以不含药剂有效成份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mm的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亚盖。上所有梯: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放在26土0.5。C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5d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以各个处理有效成份浓度(ng/m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防效转化成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使用专业数据统计软件DPS处理,计算毒力切归方程式、单剂和混剂的EC5。。依孙云沛法计算出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1.1小麦赤霉病菌((沾&^//0^^)室内离体生物活性测定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l、表2。可以看出,氰烯菌酯与烯唑醇、三唑酮等在30:1~1:50之间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CTC均大于12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2氰烯菌酯和三唑酮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离体试验结果药剂及配比抑制中浓度ECso(ug/ml)共毒系数(CTC)氰烯菌酯(A)0.035/三峻酮(B)0.470/A:B(30:1)0.023156.86A:B(20:1)0.025146.45A:B(10:1)0.029131.78A:B(5:1)0.033125.41A:B(1:1)0.048135.73A:B(1:5)0.057268.46A:B(1:10)0.073302.28A:B(1:20)0.089331.75A:B(1:30)0.12279.58A:B(1:40)0.15240.45A:B(1:50)0.17222.291.2水稻恶苗病菌(T^san'wwwow7z/orme)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M3、表4可以看出,氰烯菌酯与丙环唑、三唑醇等在30:11:50之间混配,对水稻恶苗病菌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CTC均大于,120)。表3氰烯菌酯和丙环唑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离体试验结果药剂及配比抑制中浓度ECso(ug/ml)共毒系数(CTC)氰烯菌酯(A)0.053/丙环峻(B)0.526/A:B(30:1)0.048152.16A:B(20:1)0.053139.72A:B(10:1)0.059130.61A:B(5:1)0.065127.63A:B(1:1)0.078160.401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表4氰烯菌酯和三唑醇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离体试llr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1.3西瓜枯萎病菌(尸.aiys;7onM尸./2/Vew/z;)室内离体生物活性测定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5、表6、表7。可以看出,氰烯菌酯与苯醚曱环唑、己唑醇、氟硅唑等在30:1~1:50之间混配,对西似古萎病菌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CTC均大于120)。表5氰烯菌酯和苯醚曱环唑复配对西似古萎病菌的离体试验结果药剂及配比抑制中浓度EC50(ug/ml)共毒系数(CTC)<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表6氰烯菌酯和己唑醇复配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离体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表7氰烯菌酯和氟硅唑复配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离体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活性成分为氰烯菌酯和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所述三唑类杀菌剂包括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氟硅唑、己唑醇、丙环唑、粉唑醇、腈苯唑、环丙唑醇、氧环唑、联苯三唑醇、叶菌唑、戊菌唑、灭菌唑、四氟醚唑、丙硫菌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4分数比为30:1~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重量4分数比为1:51:5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较好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敎性粒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累积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80%。6、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业病害上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其特征是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镰刀菌中的应用。8、根据权利要求7,其特征是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病害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为氰烯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病害。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2)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3)本发明组合物防治谱广,能防治作物的多种病害。文档编号A01N37/44GK101595890SQ20091013913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发明者建孔,张承来,曹明章,王新军,陈树茂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