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本发明还
涉及其培养料。
背景技术:
黑木耳[Aurcularia auricula (L. ex Hock. Underw)]是一禾中黑色、胶质、味美的食 用菌,主要产于我国的东北和湖北等地的山区,年产量1.5万吨(干耳)左右。木耳菌状 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木耳质地柔软,口 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 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其营养价值可与 动物性食物相媲美。 黑木耳的传统栽培方式为椴木、阔叶树木屑和棉籽皮。目前,木材资源日益减少, 棉籽皮价格不断上涨,每吨高达800余元,而且棉籽皮做原料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产品农 药残留超标,2007年上海大山河公司出口的黑木耳就因农药残留超标,被日本国封存拒付 货款。玉米秸秆做原料的关键问题是原料含氮低,棉籽皮的含氮量是玉米秸秆的3. 8倍,而 添加玉米面、黄豆粉补充氮源时,又会引起青霉菌、绿霉菌的污染,所以玉米秸秆植黑木耳 一直没有形成商品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林地袋栽黑 木耳技术,黑木耳属弱光性真菌,而树林恰好为黑木耳遮光,而黑木耳生长时期释放出的 C02又给树林增添了碳肥,两者有机结合,使林地得到了综合利用。以林地做栽培场所,即减 少了设施农业投入,又增加了菇农收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木屑(杂木)45-50,玉米秸秆粉35-50,麦麸或细稻糠10-15,玉米粉1-3,石膏l,石灰粉 0. 5-1。本发明加入石灰粉的目的是调节培养料的ra为5. 5-6. 5。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
成木屑(杂木)45,玉米秸秆粉45,麦麸或细稻糠10,玉米粉2,石膏1,石灰粉0. 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
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
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 5-2小时,闷
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3_65%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 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4. 8-5. 2cm,湿重750-850克,中间打 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IO(TC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麦粒菌种或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 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 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 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t:,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 室温逐渐降至22-241:;室内湿度保持在60% -70% (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 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l-2次,每次 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 保持2-3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 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t:,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 口 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 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 20-25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 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l)它改变了传统以木屑和棉籽皮为主料的配方,提供了 一种新的更廉价、环保的原料。(2)林地袋栽黑木耳物理法催耳芽新技术,促使子实体原基 分化期一致,这为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劳动力的安排取得了一致性,达到节省管理人 员、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3)研发的子实体期间等温喷水法和低温喷水法,促使耳片表面 细胞和生发层细胞分化不同步,造成耳片局部细胞堆集,发育成肥厚的耳片,有效提高木耳 的商品性。(4)0)2设施化林地栽培黑木耳,节省了农业设施,充分利用了林地面积。(5)创 造了生态林业利用模式,树木光合作用时,消耗(A放出氧气而木耳呼吸时,消耗氧气、放 出二氧化碳,等于给树木施了二氧化氮肥木耳和树木在02和0)2上生理互补,互为有利,构 建了生态林业新模式。(6)采用本发明培养料和栽培方法后,每1菌袋(每1菌袋成本为 1. 2元)产干木耳约50克(干木耳每公斤50元),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配方木屑(杂木)45,玉米秸秆粉45,麦麸10,玉米粉2,石膏1,石灰粉0. 5。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 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 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2小时,在闷料 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5% 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 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5. 2cm,湿重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 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IO(TC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 温后,无菌接种棉籽壳菌种,l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 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 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 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t:,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 室温逐渐降至22-241:;室内湿度保持在60% -70% (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 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l-2次,每次 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阳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 间保持3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 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t:,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 口 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 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5cm, 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 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实施例2: 配方木屑(杂木)48,玉米秸秆粉5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l,石灰粉1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
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
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 8小时,在闷
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
64%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 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5cm,湿重80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 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10(TC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 至室温后,无菌接种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 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 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 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t:,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 室温逐渐降至22-241:;室内湿度保持在60% -70% (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 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l-2次,每次 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阳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 间保持2. 5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 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t:,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 割口 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 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 22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 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实施例3 :
5
配方木屑(杂木)50,玉米秸秆粉48,细稻糠12,玉米粉1,石膏1,石灰粉0.8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 5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3%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4. 8cm,湿重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IO(TC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麦粒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t:,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1:;室内湿度保持在60% -70% (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l-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阳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2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t:,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 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0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权利要求
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杂木木屑45-50,玉米秸秆粉35-50,麦麸或细稻糠10-15,玉米粉1-3,石膏1,石灰粉0.5-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杂木木屑45,玉米秸秆粉45,麦麸或细稻糠10,玉米粉2,石膏1,石灰粉0.5。
3. —种杏鲍菇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 拌料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 5-2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3-65%备用;(2) 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4. 8-5. 2cm,湿重750-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IO(TC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麦粒菌种或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3) 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t:,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C ;室内湿度重量百分数要保持在60% _70%,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l-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4) 林间管理选择七分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2-3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t:,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 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0-25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林地袋栽黑木耳技术,黑木耳属弱光性真菌,而树林恰好为黑木耳遮光,而黑木耳生长时期释放出的CO2又给树林增添了碳肥,两者有机结合,使林地得到了综合利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它改变了传统以木屑和棉籽皮为主料的配方,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廉价、环保的原料。
文档编号C05G3/00GK101723759SQ20091022976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寇玉芳, 张振水, 张法博, 曲新村, 牛希静, 韩超 申请人: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