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白蚁诱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蚁的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对农作物、树木和建筑物(如房屋、提坝等)都会造成严重危害。现有白蚁诱 杀装置在诱杀过程中引诱与杀灭分离,还需要定时检查、查看,费时又费力,而且白蚁一旦 受^C扰会马上转移,总是不能及时对白蚁进行杀灭,诱杀效果差、效率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12月28日公告了一发明创造名称为白蚁检测桩, 专利号为200420107861. 1的实用新型,根据其说明书结合说明书附图可知该白蚁检测桩 由活络配合的顶盖、桩身组成,桩身为中空结构用于放药饵,桩身的壳壁上设有斜向上的通 孔,用于引诱白蚁进入同时防止药饵渗入土壤中污染环境。该白蚁检测桩实现引诱和杀灭 结合,提高了诱杀效果,能起到了一定的诱杀作用,但该检测桩为了保证该检测桩有足够强 度打入土壤中并且保持竖直不弯曲,通孔的数量、直径不能过多过大,即限制了能同时进入 该检测桩的白蚁的数量,也即限制了该检测桩的诱杀效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9年2月3日公告了一发明创造名称为白蚁控制诱集 器,专利号为96207199. 4的实用新型,根据其说明书结合说明书附图可知其包括一控制 诱集管,其上设有昆虫出入孔,控制诱集管内设有用于关闭昆虫出入孔和取出残余药料的 穿孔开闭管,穿孔开闭管内设置有相连的药料载杆和落料盒,该白蚁控制诱集器虽然环境 污染较少,可靠性较好,但该诱集器在换药料时,打开顶盖后需要将穿孔开闭管和药料载杆 取出,将新药料重新串入药料载杆上才能完成换药过程;而在取出穿孔开闭管和药料载杆 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控制诱集器周围已经聚集的白蚁产生大的惊动,白蚁受惊后马上转移 而导致不能及时杀灭白蚁,降低该控制诱集器的诱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白蚁杀灭装置 需要定时检查、查看,费时又费力,且白蚁一旦受惊扰会马上转移,总是无法及时对白蚁进 行杀灭,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和内芯,外壳和内芯上均设有进口,外壳和内芯之间设有间距,夕卜 壳顶部连接顶盖形成封闭整体,内芯下端抵接在外壳底部,内芯上端抵接在顶盖上。进一步,外壳底部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与内芯对应的接合部,内芯连接在托板的 接合部上,固定可靠,有效防止内芯的相对运动。进一步,托板上均勻设有若干竖向的通孔I,在雨季时便于下水。进一步,接合部内均勻设有若干竖向的通孔II,在雨季时便于下水。进一步,内芯侧壁上设有中心对称设置的纵向挡板,便于白蚁大量聚集在挡板四 周以及进入内芯,提高杀灭效果。[0011]进一步,外壳底部为椭圆的底壁,底壁上设有通孔III,既可在干旱时贮水,又可在 雨季时便于下水。优选的,外壳顶部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状滑槽I,顶盖外壁上设有与滑槽I对应的滑 动凸起I,顶盖和外壳的连接简便、可靠。进一步,顶盖上连接有密封用内芯盖。优选的,顶盖内壁上设有螺旋状滑槽II,内芯盖外壁上设有与滑槽II对应的滑动 凸起II,内芯盖转动连接顶盖后内芯盖和顶盖平齐,内芯盖与顶盖的连接简便、可靠。优选的,外壳和内芯的进口均呈栅栏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无污染、可长 期重复使用、强度高、杀灭效率高等有益效果,外壳便于白蚁进出取食为引诱部分,内芯中 投放杀灭毒饵为杀灭部分,外壳和内芯之间投放白 蚁饵剂来引诱白蚁为检测部分,不需要 定时检查、查看,而且不惊扰白蚁,充分考虑引诱效果,安装简单方便,可广泛运用于新建房 屋白蚁预防、旧房灭治。在设置该白蚁诱杀装置后,如再发现白蚁危害,只需在复查时对该 诱杀装置是否遭到破坏和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蚁诱杀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G向视图;图4为
图1中F向视图;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6为图2中H向视图;图7为图6中B-B向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K向视图;
图12为
图11中C-C向剖视图;
图13为图9中M向视图;
图14为
图13中D-D向剖视图;
图15为
图10中N向视图;
图16为
图15中E-E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至
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中空圆柱体的外壳1 和内芯2,内芯2中投放杀灭毒饵,为该诱杀装置的杀灭部分,外壳1和内芯2上均设有进口 且呈栅栏状结构,栅栏状结构便于白蚁的进入取食及监控。外壳1底部为椭圆的底壁,底壁 上设有均勻分布的四个通孔ΠΙ11,既可在干旱时贮水,又可在雨季时便于下水。内芯2侧壁上设有中心对称设置的纵向挡板21,外壳1和内芯2之间设有间距,其间距内可投放白蚁饵剂引诱白蚁,为该诱杀装置的检测部分。外壳1顶部连接顶盖3形成封闭整体,外壳1顶 部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状滑槽112,顶盖3外壁上设有与滑槽112对应的滑动凸起132,顶盖 3和外壳1的连接简便、可靠。外壳1底部设有托板4,托板4上均勻设有若干竖向的通孔 142,托板4上设有与内芯2对应的接合部,接合部内均勻设有若干竖向的通孔1143,内芯2 下端抵接在托板4的接合部41上,内芯2上端抵接在顶盖3上,固定可靠,有效防止内芯2 的相对运动。顶盖3上连接有密封用内芯盖5,顶盖3内壁上设有螺旋状滑槽1131,内芯盖 5外壁上设有与滑槽1131对应的滑动凸起1151,内芯盖5转动连接顶盖3后内芯盖5和顶 盖3平齐,内芯盖5与顶盖3的连接简便、可靠。
权利要求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1)和内芯(2),所述外壳(1)和内芯(2)上均设有进口,外壳(1)和内芯(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外壳(1)顶部连接顶盖(3)形成封闭整体,所述内芯(2)下端抵接在外壳(1)底部,内芯(2)上端抵接在顶盖(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托 板(4),所述托板⑷上设有与内芯(2)对应的接合部(41),所述内芯⑵连接在托板(4) 的接合部(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上均勻设有 若干竖向的通孔I (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41)内均勻设 有若干竖向的通孔II (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⑵侧壁上设有 中心对称设置的纵向挡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为椭圆 的底壁,所述底壁上设有通孔III (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的内壁 上设有螺旋状滑槽I (12),所述顶盖(3)外壁上设有与滑槽I (12)对应的滑动凸起I (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上连接有密 封用内芯盖(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内壁上设有 螺旋状滑槽II (31),所述内芯盖(5)外壁上设有与滑槽II (31)对应的滑动凸起II (51),所 述内芯盖(5)转动连接顶盖(3)后内芯盖(5)和顶盖(3)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和内芯(2) 的进口均呈栅栏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和内芯,外壳和内芯上均设有进口,外壳和内芯之间设有间距,外壳顶部连接顶盖形成封闭整体,内芯下端抵接在外壳底部,内芯上端抵接在顶盖上,外壳底部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与内芯对应的接合部,内芯连接在托板的接合部上,内芯侧壁上设有中心对称设置的纵向挡板,外壳和内芯进口均呈栅栏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无污染、可长期重复使用、强度高、杀灭效率高等有益效果,不需要定时检查、查看,而且不惊扰白蚁,充分考虑引诱效果,安装简单方便,可广泛运用于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旧房灭治;如再发现白蚁危害,只需在复查时对诱杀装置是否遭到破坏和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即可。
文档编号A01M1/20GK201557478SQ20092019860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史力夫, 朱泝沂, 杨生发, 范雪峰, 陆雪祥, 顾征毅 申请人:海宁市白蚁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