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方法

文档序号:31895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方法,属于油菜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从总体上看,我国
油菜传统栽培技术以提高单产为目标,以精耕细作为核心,以人工劳作为主线。高产栽培技
术多采用人工育苗打穴移栽方式,用工量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力的转移,以经
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油菜栽培技术必须解决高产与高效的矛盾。 近年来生产上免、少耕,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稻套油等栽培技术在我国沿海发
达省份推广较快,直播油菜面积增加较快。但随着油菜前茬作物直播稻和晚粳稻面积增加,
油菜直播的茬口延迟。由于茬口晚,油菜有效生长期短,冬前生长量小、安全越冬风险大,产
量低。而且随着少免耕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油菜田间杂草发生危害程度也较过去有
所加重,尤其是伴生的双子叶杂草,不能有效防除,对产量影响很大。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冬
闲田形成与茬口迟、油菜种植经济效益低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水稻机械化收获大面积增加,田间稻草的处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大 部分农民都采取就地焚烧稻草措施。焚烧稻草危害有(一)污染空气环境焚烧稻草时滚 滚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 指数明显升高。(二)极易引发火灾稻草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山 林、电线杆附近。(三)引发交通事故焚烧稻草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直接影 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四)破坏土壤结构焚烧稻草使地面 温度急剧升高,蒸发水分,能直接烧死、烫死种植的冬季绿肥和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 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稻草中含有氮、磷、钾、镁、钙、硫等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稻草还田按每亩 600公斤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90公斤、尿素11. 8公斤、钙镁磷肥6. 5公斤、氯化钾18. 9公 斤,还能补充其它多种营养元素。稻草还田还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稻草在 耕翻入土之后,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同时进行腐殖质化,形成更复杂的腐 殖质,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提高了土壤本身调节水、肥、温、气的能力。实行稻草还田后 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
农田杂草的防除,除了传统的中耕除草以及农业综合防除措施,自上世纪四十年 代起,研发与应用了化学除草剂。化学除草剂应用的60多年历史中,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 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抗药性杂草种类一直呈上升趋势。此 外,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研究表明,稻草覆盖可显著抑制油 菜田间杂草(特别是双子叶杂草)的发生。油菜移栽田块,每亩覆盖稻草500公斤,单子叶 杂草发生率减少73. 6%,双子叶杂草发生率减少98. 8%。此外,农田覆盖作物秸秆改变了 近地面下垫面的性质和能量平衡,对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减少
3土壤蒸发、保墒蓄水、调节地温等。研究表明稻草覆盖可减少了农田地表热量散失20-30% 和水分蒸发25-40%。 1 2月低温条件下,覆盖稻草田块比未覆盖田块耕作层(0 20cm) 土温高1 1.51:,干旱季节土壤绝对含水量增高3% 6%。同时,稻草覆盖还可减轻雨水 的重力冲刷,减少土壤板结和水肥流失。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目前油菜栽培上高产与高效的矛盾;同时可解
决由于稻草焚烧、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通过稻草还田覆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含量,抑制杂草生长。因此该发明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节本、有效、可操作的油菜 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技术方案 —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技术,包括
1、稻田要求稻田平整,水稻收获后不要耕翻; 2、定畦水稻收获后及时用铁耙锄沟定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30cm ; 3、移栽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每畦栽两排,株距15-18cm,将油菜苗紧贴于畦
土排放,随即用土块压根,亩栽基本苗6000-6500株; 4、稻草还田每栽好一畦,将稻草铺填在畦面上(两行油菜苗中间),再取沟中土 压在稻草上,轮番进行,最终将稻草全量还入油菜田中。 采用该技术基肥和苗肥可一次性施入。在覆草前亩施48%复合肥15-20kg、尿素
10-15kg、硼砂lkg。重施早施苔肥。在田间植株大部分现蕾时,及时施好苔肥,亩施尿素
10kg、48X复合肥15kg,促进油菜花芽分化,促进一次分枝形成。在3月中旬看苗巧施淋花
肥,亩施尿素4kg,保粒增重。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 1、油菜苗摆栽在畦面上,取沟中湿土盖根,并覆盖稻草,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速 度,保持土壤湿度,根系发育好,缓苗期短; 2、雨天移栽时,不会产生传统穴栽时由于穴中积水而影响油菜根系发育,而且移 栽时畦沟较深,排水迅速,不易产生渍害; 3、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油菜盛花期通风透光好,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发生相对较 轻,而且方便施肥、打药等田间操作; 4、稻草焚烧对航空、交通和人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稻草还田既可解决由于
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油菜田杂草的发生; 5、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使移栽、前期施肥、深沟培土在移栽时同时完
成,减少了移栽以后的施肥、深沟培土、化除等用工,这样每亩可节省用工3-4个。 本发明主要技术效果 1、增产效益采用本技术田块比采用正常移栽技术的田块可增产30公斤/亩以 上,增产18%以上; 2、经济效益采用本技术省工节本,一般每亩田可减少劳动用工3-4个,节约成本 150-200元;
3、生态效益采用本技术,可解决稻草由于焚烧、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增 加稻草综合利用途径,又可通过稻草覆盖,减轻油菜杂草的发生,减少田间杂草化学防治;
4、改良土壤长期采用本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 土壤保肥与持水能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时间2007-2009年度 实施地点南京溧水县溧城镇蒋店村、竹箦镇濑阳村 实施方案实施分二个处理,(1)对照,即常规移栽方法,(2)摆栽稻草全量还田。 2007-2008年度在溧城镇蒋店村实施面积167亩;2008-2009年度在竹箦镇濑阳村实施面积 1065亩。具体操作为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和浇水方便旱地作油菜秧田。秧田与大田 按1 : 6比例做足油菜秧田。9月25日适时播种,秧田播种量为每亩0. 5-0. 6kg,二叶期间 苗,三叶期匀苗定苗(72-90株/m2),每亩留足5万苗,并喷施200ppm多效唑,培育矮壮苗。
对照,即常规移栽方法在水稻收获后,人工打穴移栽油菜苗,株距20-25cm,行距 35-40cm,亩栽基本苗6000-6500株。其它管理同常规方法。 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方法在水稻收获后用铁耙锄沟定畦,畦面宽9 0 c m ,畦沟宽 30cm,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每畦栽两排,株距15-18cm,将油菜苗紧贴于畦土排放,随即 用土块压根,亩栽基本苗6000-6500株。每栽好一畦,将稻草铺填在畦面上(两行油菜苗 中间),再取沟中土压在稻草上,轮番进行,最终将稻草全量还入油菜田中。在覆草前亩施 48%复合肥15-20kg、尿素10-15kg、硼砂lkg。重施早施苔肥。在田间植株大部分现蕾时, 及时施好苔肥,亩施尿素10kg、48X复合肥15kg,促进油菜花芽分化,促进一次分枝形成。 在3月中旬看苗巧施淋花肥,亩施尿素4kg,保粒增重。 实施效果2007-2008年度采用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田块平均产量 185. 3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6. 9公斤/亩,增产16. 98% ;亩增收225元;2008-2009年度 采用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田块平均产量193. 9公斤/亩,比对照增产30. 1公斤 /亩,增产18. 38% ;亩增收255元。采用本技术省工节本,一般每亩田可减少劳动用工3-4 个,节约成本150-200元。
权利要求
一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a)稻田要求稻田平整,水稻收获后免耕;b)定畦水稻收获后用铁耙锄沟定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30cm;c)移栽每畦栽两排,株距15-18cm,将油菜苗紧贴于畦土排放,随即用土块压根,亩栽基本苗6000-6500株;d)稻草还田每栽好一畦,将稻草铺填在畦面上,两行油菜苗中间,再取沟中土压在稻草上,轮番进行,最终将稻草全量还入油菜田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覆草前一次性施入基肥和苗肥,亩施48%复合肥15-20kg、尿素10-15kg、硼砂lkg ;在田间植株大部分现蕾时苔肥,施亩尿素 10kg、48X复合肥15kg ;在3月中旬看苗施淋花肥,亩施尿素4k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方法,涉及油菜栽培技术。该技术在水稻收获后用铁耙锄沟定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30cm,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每畦栽两排,株距15-18cm,将油菜苗紧贴于畦土排放,随即用土块压根,每栽好一畦,将稻草铺填在畦面上,再取沟中土压在稻草上。采用该技术田块比采用正常移栽技术的增产30.1公斤/亩,增产达18.38%,减少劳动用工3-4个,节约成本150-200元/亩。采用油菜免耕稻草全量还田技术,既可解决稻草由于焚烧、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可通过稻草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抑制杂草生长。该技术操作简便,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766093SQ20101011675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吴建荣, 戚存扣, 李建卫, 狄田荣, 葛家颖, 蒋进章, 陈新军, 黄卫平, 黄永银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