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的养殖,尤其是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海产藻类,不仅可以为人 们提供安全绿色的食品,而且可以提取褐藻胶、碘、醇等重要工业原料。海带的生产从自然 生长发展到了人工养殖,极大地增加了海带的产量,满足了人们生活及工业生产的需要。公 开的人工养殖方法,如1991年8月21日审定公告的CN1013545B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 中公开的一种“海带苗绳绑漂生产方法”,该公开的生产方法是由固定的木橛经根绳固定架 绳,架绳上设有大型浮漂,使架绳漂浮于海面,架绳间经吊绳挂一排两条中间连结成整体的 苗绳,在该苗绳上夹有海带苗,并在苗绳上根据不同的水温和海带藻体的生长情况更换不 同浮力的浮漂,将整条苗绳浮提到同一的受光水层,使整条苗绳上的海带受光均勻,提高海 带的光能利用率,利于海带植株均衡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该海带的人工养殖方法 在广大沿海地区应用至今,称之为传统的筏式养殖方法。目前,筏式人工养殖海带主要集中 在我国近海和内湾水域。近几年来,高密度、超负荷的养殖海带现象十分严重,水域环境逐 年恶化、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养殖产量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海域环境受到破坏,海水 质量普遍下降所造成的。而深水高区海域开发可以缓解内湾近海的压力,对改善和恢复内 湾、近海水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谓“深水高区”海域,即指脱离海湾岬角包围,不受任何陆岸物遮护的深水开放 海域。其特点一是水深30 40M ;二是平均流速> 65cm/S,最大流速> 110cm/S ;三是年 平均波高> 50cm,最大波高> 6m ;四是年平均大风天数> 60天(8级以上)。针对深水高 区的水深、流急、浪大、风多的这些特点,对于开展海带的筏式养殖来说,如果采用传统筏式 养殖方法中的筏架结构,其木橛长度、根绳长度、架绳长度、架绳间距、筏架架设方向、浮漂 与架绳的固定方式均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但是深水高区海域水质肥沃、洁净而无污 染,如果克服了存在的筏式养殖安全的技术难题,必将对海带产量的提高、缓解内湾近海的 水环境压力、拓展利用深水海域资源具有积极地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筏架的木橛长度、根绳长度、架绳长度、架绳间距、筏架架设 方向、浮漂与架绳的固定方式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 殖筏架的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针对深水高区海域的自然因素而提出,其方法合理,可提高 海带生产的安全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方面(1)、海域的选择选取水深30 40米、流速彡28cm/S彡60cm/S、泥、沙或泥沙混合的底质作为海带
3养殖筏架的构建海域,避开底质为稀泥或岩石的地带;(2)、根绳的选取选取直径大于22mm的麻绳或者直径大于23mm的聚乙烯绳作为根绳,其长度为水 深的1. 4 1. 5倍;(3)、根橛的选取与处理在夹苗前2 3个月,选取若干长度为100 130cm、直径为18 25cm的木质根 橛,将上述选取的根绳分别与选取的根橛对应固定连结,然后采用打橛设备将所述根橛按 照分列成若干排、每排两根的方式打入所选取的构建海域底部,与构建海域底部固定,其中 每排根橛与构建海域底部的固定方向与海流方向一致,相邻排的根橛间距为4 5m,每排 两根橛的间距为60 70m ;(4)、搭接架绳选取直径大于20mm、长度为每排两根橛间距的1. 02 1. 05倍的聚乙烯绳作为架 绳,将该架绳的两端分别对应搭接固定于上述与根橛固定连结的根绳自由端上;(5)、系架头漂选取3 4个浮力为10 15kg的浮漂系固在上述与根绳自由端相连接的架绳的 两端上;(6)、吊系浮漂选取若干浮力为10 15kg的浮漂分别由延长的常规浮漂绳按间距2 3m均勻 吊系于架绳上,使架绳没于水面之下,而浮漂浮于水面之上形成一种游离状浮漂;(7)、吊系苗绳在相邻的架绳上依次按0. 5 0. 8m的间距由常规吊绳平行系固两条中间连结成 整体、可夹固海带苗的常规苗绳,即建成大根橛、长根绳、短架绳、小架距、顺流架、游离漂的 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所述的将浮漂系结于架绳上的常规延长浮漂绳,其长度可根据天气情况和海带藻 体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调节,即该浮漂绳与架绳的连结为可调连结。所述的连结常规苗绳的常规吊绳,其长度可根据海带藻体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调 节,即该吊绳与苗绳的连结为可调连结。所述的分列成若干排的根橛,其处于构建海域外侧的1 4排,每排两端的根橛为 两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夹苗前2 3个月进行打根橛,使木质根橛吸水膨胀, 与海底充分愈合,即俗称的“烧窝子”,能够确保根橛的固定能力;采用长根绳可以使根橛在 风浪冲击下的受力方向由垂直向上改为斜向受力,避免根橛被拔起;短架绳、小架距、顺流 架的筏架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筏架所承受的风浪阻力,从而进一步消减根橛的受力;由于在 风浪气候下,2米以上的水层运动最剧烈,本发明在架绳上采用延绳系结浮漂而形成的游离 状浮漂,使筏架的架绳没于水面之下,可以使筏架尽量避开大风的袭击,确保安全生产。实 验测得本发明的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与近海、内湾的传统养殖所用的筏架在同样大风 袭击下,其总拔橛率低,海带产量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图。图2是图1的侧向视图。图中1.海域,2.根橛,3.根绳,4.架头漂,5.架绳,6.吊漂,7.浮漂绳,8.吊绳,
9.苗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1、构建海域的选择选择荣成桑沟湾口门东水深30m左右的深水高区海域,并进行流速和底质测量。流速是发展筏式养殖的重要海洋物理指标,不论是藻类还是贝类的正常生长都需 要适宜的流速。经大量的试验表明,海带养殖海区的流速超过60cm/秒后,其产量直线下 降;当流速小于28cm/秒时,其产量也会明显降低。所以构建深水高区筏架的海域的流速必 须认真测量好,以避免盲目构建。海底是筏架固定的唯一基础,其底质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筏架固定的安全程 度,事先把海区的底质情况摸清楚,选择泥、沙或泥沙混合的底质优先构建,尽量避开稀泥 和岩石地带。另外,尽量要成片、成规模地大面积构建筏架,规模越大其安全性越好。本实施例中,在图1中,优先选择2000亩的流速在35 55cm/S、泥沙混合型底质 的海域1作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海域。2、根绳的选取如图1所示,根绳3是连结根橛和架绳的部分,也是筏架安全性能的最重要的部 分。因为湾外高区海域水深流急、风高浪大,所用根绳3不可以旧代新或将就使用,必须采 用材质优良的新根绳。本实施例中,根绳3材质选用直径大于22mm的朝鲜麻绳。另外,也可使用直径大于23mm的聚乙烯绳。根绳3的长度直接与根橛受力大小有关,长度越短,在风浪的袭击下,根橛的受力 方向越接近于垂直向上,根橛被拔起的几率越高;反之,根橛的受力方向为斜向受力,大大 降低根橛被拔起的几率。本实施例中,根绳3的长度为水深的1. 5倍,取45m。3、根橛的选取与处理根橛2采用木质大橛,它是根绳3与海域1底部的唯一受力点,由于深水高区风浪 大,所以使用的木质根橛就要比普通海区所用的木质根橛要格外粗大。本实施例中选取的 根橛2的长度为125cm、直径为20cm。在陆地上,可预先将选取的根橛2中间部位钻一固定孔,将上述选取的根绳3端头 穿过固定孔后打一死结即可将根绳3与根橛2固定连结,其中死结的结径要大大超过固定 孔的孔径。实践证明根橛2再长、再粗大,打下就用也是不可靠的,所以必须提前打,让它吸 水膨胀与海底充分愈合,即俗称的“烧窝子”。在图1中,本实施例中是在夹苗前三个月采用火箭杆打橛机将根橛2按照分列成 排、每排两根的方式打入所选取的构建海域1底部。在图1中,每排两根橛2的间距为60m。
5
在处于构建海域1外侧的1 4排的根橛受风、受海流影响非常大。如图2所示,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本实施例中,在构建海域1的两侧外围的2排,每排两端的根橛采用双 根橛,即外围的2排架绳两端的根橛2和根绳3采用两根的方式进行固定。4、搭接架绳在图1中,架绳5是选取直径大于20mm的聚乙烯绳,其长度与每排两根橛间距相 等。如图1所示,将架绳5的两端分别对应搭接固定于与根橛2固定连结的根绳3自由端 上。架绳5搭接完成后,即形成短架绳、小架距、顺流架的筏架。实践证明筏架的架绳5越长所承受风浪的阻力就越大,从而使根橛2受力增加, 台风季节拔橛的几率就增高。因此,本实施例中,架绳5长度控制为60m。每排根橛2与构建海域1底部的固定方向即为架绳5的架设方向。图1中所示的 箭头方向为海流方向。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排根橛2与构建海域1底部的固定方向 与海流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人为地减少海流对筏架的冲压力,提高养殖安全系数。架距指的是相邻架绳之间的距离,也是相邻排的根橛之间的距离。深水高区的架 距与近海、内湾不同,因为近海、内湾风小流小,所以可采用较大架距。而深水高区流大浪大 风大,过大的架距就会给根橛和根绳带来更大的承受力,从而带来不安全因素。在图2中, 相邻排的根橛2的间距为4m。5、系架头漂图1中,筏架的架绳5与根绳3应能够随风浪有一定幅度的浮动,其解决方案是系 架头漂4。即在与根绳3自由端相连接的架绳5的两端上系固3 4个浮力为10 15kg 的浮漂。本实施例选择的方案是系固的架头漂4为3个12kg的浮漂。该架头漂4系固在 根绳3自由端上应能满足平流时自见不见,大流时随根绳3、架绳5漂入水面下。6、吊系浮漂在图1、图2中,选取24个浮力为12kg的浮漂作为吊漂6按一定间距固定于架绳 5上。所谓吊漂,是指浮漂不直接绑结于架绳5上,而是通过延长的浮漂绳7均勻吊系于架 绳5上,使架绳5没于水面之下,而浮漂浮于水面之上形成一种游离状浮漂,其使用目的就 是为了使架绳5尽量避开大风的袭击,确保安全生产。本实施例中吊漂6间的间距控制在 2. 5m。其中浮漂绳7采用常规的直径5mm的聚乙烯绳,绳长控制在1. 5m,其延长长度可根据 天气情况和海带藻体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调节,以保证安全生产及最大程度地提高海带的 光能利用率,利于海带植株均衡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海带产量。7、吊系苗绳在图1、图2中,在相邻的架绳5上依次按0. 5 0. 8m的间距采用常规吊绳8平行 连结两条中间连结成整体、可夹固海带苗的常规苗绳9。本实施例中,在图1中,相邻的两吊 绳8的间距采用的是0. 6m。图2中,所采用的常规苗绳9为直径15mm聚乙烯与棕纤维混纺 绳子,两苗绳9中间由扣环连结成整体。常规吊绳8为直径5mm的三股聚乙烯绳,其长度控 制在1. 5m,吊绳8的一端要牢固地绑系在架绳5上,不得使其左右滑动,以防止吊绳8和苗绳 9相互缠绕、磨损而掉失。吊绳8的另一端与苗绳9的连结可根据海带藻体的生长情况进行 适时调节,以提高海带的光能利用率,利于海带植株均衡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海带产量。试验结果采用本发明提供技术手段在水深30m处的海域构建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2000
6亩,进行深水高区海带养殖。养殖过程中受到了一场罕见的10. 5级以上,阵风达到11级以 上的大风袭击,本发明的根橛总拔橛率3. 5%,较近海、内湾的总拔橛率37. 8%降低了 10倍 多,当年平均亩产淡干海带2. 5吨,是近海、内湾海带产量的2倍多。
目前,该深水高区养殖已发展到4000多亩。
权利要求
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方面(1)、海域的选择选取水深30~40米、流速≥28cm/S≤60cm/S、泥、沙或泥沙混合的底质作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海域,避开底质为稀泥或岩石的地带;(2)、根绳的选取选取直径大于22mm的麻绳或者直径大于23mm的聚乙烯绳作为根绳,其长度为水深的1.4~1.5倍;(3)、根橛的选取与处理在夹苗前2~3个月,选取若干长度为100~130cm、直径为18~25cm的木质根橛,将上述选取的根绳分别与选取的根橛对应固定连结,然后采用打橛设备将所述根橛按照分列成若干排、每排两根的方式打入所选取的构建海域底部,与构建海域底部固定,其中每排根橛与构建海域底部的固定方向与海流方向一致,相邻排的根橛间距为4~5m,每排两根橛的间距为60~70m;(4)、搭接架绳选取直径大于20mm、长度为每排两根橛间距的1.02~1.05倍的聚乙烯绳作为架绳,将该架绳的两端分别对应搭接固定于上述与根橛固定连结的根绳自由端上;(5)、系架头漂选取3~4个浮力为10~15kg的浮漂系固在上述与根绳自由端相连接的架绳的两端上;(6)、吊系浮漂选取若干浮力为10~15kg的浮漂分别由延长的常规浮漂绳按间距2~3m均匀吊系于架绳上,使架绳没于水面之下,而浮漂浮于水面之上形成一种游离状浮漂;(7)、吊系苗绳在相邻的架绳上依次按0.5~0.8m的间距由常规吊绳平行系固两条中间连结成整体、可夹固海带苗的常规苗绳,即建成大根橛、长根绳、短架绳、小架距、顺流架、游离漂的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将浮漂系结于架绳上的常规延长浮漂绳,其长度可根据天气情况和海带藻体的生长情况 进行适时调节,即该浮漂绳与架绳的连结为可调连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结常规苗绳的常规吊绳,其长度可根据海带藻体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调节,即该 吊绳与苗绳的连结为可调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分列成若干排的根橛,其处于构建海域外侧的1 4排,每排两端的根橛为两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选取水深、流速大、泥沙底质作为构建海域;选取长度为水深的1.4-1.5倍、直径大于22mm的麻绳或者直径大于23mm的聚乙烯绳作为根绳;选取长度为100-130cm、直径为18-25cm的木质根橛与根绳固定连结,再用打橛机将其按分列成排、每排两根打入构建海域底部,其排距为4-5m,每排两根橛间距为60-70m;选取直径大于20mm、长度为一排两根橛间距的1.02-1.05倍的聚乙烯绳作为架绳,其两端与根绳自由端搭接;选取3-4个架头漂系固在根绳与架绳的搭接处;选取若干浮漂由延长的浮漂绳按一定间距吊系于架绳上;在相邻的架绳上按一定间距用吊绳系固苗绳,即建成深水高区海带养殖筏架。本发明构建方法合理,提高了海带生产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01G33/00GK101822207SQ20101017322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张启信, 慕全贵, 董永阳 申请人: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