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

文档序号:35444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虹鳟并使其变为鲑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虹鳟是属于鲑形目鲑科的淡水鱼,特征是全身有清晰黑点,从鳃到尾鳍的体侧部有红色到紫红色的图案。繁殖期雄鱼出现的婚姻色会发出非常美丽的虹的颜色的光泽。全长通常为约40cm左右,基本上是一生都在淡水中生活的河川残留型的鱼,夏季也要在水温为摄氏12度以下的冷水、特别是在流速快、富含氧的河流中生息。其为肉食性,摄食水生昆虫、贝类、甲壳类、其他鱼的卵、小鱼等。另一方面,鲑鳟与虹鳟同样均属于鲑形目鲑科,但非淡水鱼而是降海的降海型,是生长快的大型品种。有全长为1.2m、体重为25kg左右的记录。体形与其他鲑类无显著差异,银白色且背面有绿色,沿侧线有粉色条带。身体(特别是背面)、背鳍、脂鳍、尾鳍上有小黑点。鲑鳟又称为三文鳟,因头部上面为黑色,所以也称为钢头等,日本也称为铁头。如上所述,虽已知陆封的虹鳟中也有降海的种类(鲑鳟),但现状是还未解释清楚在何种条件下产生了这种差异。作为有关养殖虹鳟的方法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在不使用药剂的情况下,可将因病而导致的死亡控制在最小限度的稳定的虹鳟养殖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用从水深IOOm 以上的海洋中汲取的海洋深层水饲养虹鳟(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用于改善红肉鱼类(虹鳟等)的食肉性的饲料及其养殖方法,还公开了将含有虾青素10 IOOppm及谷胱甘肽50 5000ppm的饲料投喂养殖鱼的方法(专利文献2)。此外,对于虹鳟用的饲料,作为构成蛋白质源的必需氨基酸的平衡较好、不含生理抑制物质、廉价且嗜好性方面适合虹鳟的配合饲料,还公开了将鱼粉的一部分用来自啤酒粕的高蛋白质含有物代替的饲料(专利文献3)。另一方面,在调查有关鲑鳟的非专利文献时,大量存在关于通过染色体工程育成鲑鳟的方法的文献。例如,“通过染色体工程的新型养殖品种“信州三文鱼”(全雌异源三倍体)的开发”(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雄性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来育成,在“杂交鱼及异源三倍体育成技术的开发”(非专利文献幻中,记载了使用虹鳟等来育成杂交鱼及异源三倍体,在“虹鳟同源及异源多倍体的养殖特性”(非专利文献;3)中,刊载了育成以虹鳟为母方,以虹鳟、山女鳟、海鳟等为父方的同源或异源的2倍体及3倍体,并比较养殖特性的报道。此外,在“有关虹鳟中的二倍体鱼、三倍体鱼的盐分适应性”(非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将在海面养殖以虹鳟为代表的三倍体鱼时的盐分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氯化物值来进行判定、比较。如上所述,虽有关三文鳟的一些非专利文献会随处可见,但对于有关不通过染色体工程而使虹鳟变为大型鲑鳟的方法还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7518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3175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492516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海洋和生物》(日语原名海洋i生物)Vol. 31 No. 5 Page577-582(2009. 10. 15)非专利文献2《北海道立水产孵化场事业成绩书》(日语原名北海道立水産I化場事業成續書)Vol. 1994 Pagell7-119(1996. 03)非专利文献3《水产增殖》(日语原名水産増殖)Vol. 40 No. 2 Page. 121-129(1992. 06)非专利文献4《爱知县水产试验场业务报告》(日语原名愛知県水産試験場業務報告)Vol. 1988 Page. 59(1989. 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开发养殖虹鳟并使其变为鲑鳟的方法为课题。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者等锐意努力的结果,成功地发现了必须将虹鳟在特定条件下饲养并发现了其条件。即本发明如下(1) 一种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虹鳟中体重为200g 350g的鱼体,将筛选过的鱼体在海水温度士5°C以内的淡水中饲养3天 10天,其间停止喂料,之后移入海水中饲养。(2) (1)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鱼体闪着银光。(3) (1)或( 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虹鳟中体重为 200g 300g的鱼体。(4) (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筛选过的鱼体在海水温度士3°C以内的淡水中饲养。(5) (1) 中任一项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虹鳟在淡水中饲养4天 1星期。将习惯淡水的虹鳟移入海中会给鱼体带来相当大的负担,所以,鱼体需处于健康且可承受环境变化的状态。虹鳟受精后在河流中生长经过1年,体重即达到200g 350g 左右,为此种程度的大小时可承受如上所述的环境变化,优选为200g 300g。此外,作为健康的参数还有游泳方式、体型等,但虹鳟可通过鱼体闪着银光来进行判别。超过350g时,虹鳟进入成熟阶段,变为不能承受环境变化的状态。另一方面,低于 200g时,因不具备体力,从河流中向海中移动、或对海水盐分的抗性、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不充分,会发生死亡。对于海水和淡水的温度差,为了不过度增加虹鳟的负担,需将淡水温度和海水温度差保持在士5°C以内,适合优选为士3°C以内。且虹鳟在海水温度为6°C 8°C左右时食饵活动最旺盛,所以可以说淡水温度最优选为3°C 11°C。
在被调控的淡水中饲养时应注意饲养时间和饲料的投喂。缩短饲养时间时,移到海水中时移动后1天就会死亡。另外,如投喂饲料则抗性减弱,同样会立刻死亡。因此,必须的条件是在控温的淡水中3天 10天、优选为4天 1星期不投喂饲料来进行饲养。海水和淡水的温度差大于上述范围时,在不投喂饲料进行饲养后,可进一步在M 小时 三昼夜左右不投喂饲料,并在水槽中追加海水同时进行驯养。必须避免长时间进行从淡水水槽向海水中的移动,即使时间长也要在6小时以内进行,这一点非常重要。此时,不能伤害鱼体,且淡水水槽中要加入充足的氧来进行搬运。在成功移入到养鳟场时,投喂浮饵,但可根据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使肉色变为粉色。另外,也可以通过用鱼油浸渍饲料来使鱼肉的脂肪成分增加而增强肉的美味。海水温度重要的是要非常注意不使虹鳟生病。海水温度超过20°C时,希望立刻从水中捕捞,在冰与海水为1 1的冰柱中放入鱼体,立即运送到工场,为保持鲜度去除内脏和暗红色鱼肉部分,以制造生鱼片用的三文鱼。通过本发明,可使小型的虹鳟变为大型的鲑鳟,在使商品价值加倍的同时还有助于解决食料不足的问题。


图1为表示虹鳟(右)与通过本发明的从虹鳟变为鲑鳟(左)的鱼体的对比图。图2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从虹鳟变为鲑鳟的鱼体的切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显示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毋庸置疑,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在以下条件下实施本发明。场所中国山东省(陆地)及中国青岛黄岛(海水)实验者菊池英明鱼体虹鳟1.陆地饲养筛选时的条数500尾饲养场所中国山东省饲养前的个体重平均270g淡水饲养温度 4°C 14°C (用冰调节至与海水的温度差为士3°C以内)海水温度 7。C IlV温度调节后的饲养时间3天 10天2.向海上移动移动时间3. 5小时移动时的状态用车移动,移动过程中向水中加氧。移动后,从车上移入船上的水槽中,用船运到养鳟场。3.海上饲养养鳟场饲养场所中国青岛黄岛
移到养鳟场的条数 500尾移到养鳟场的鱼体的个体重平均230g饲料的内容浮饵至捕捞时的天数约7个月捕捞条数490尾捕捞时的平均体重平均2100g由以上结果可知,饲养开始时的平均体重230g的虹鳟在捕捞时平均体重大幅度增加到2100g而变成了的鲑鳟。且除上述实施例以外,还实施了海水和淡水的温度差为6°C的尝试,但50%左右的鱼体死亡。此外,尝试陆地上的饲养时间为2天时,1天就死亡了。
权利要求
1.一种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虹鳟中体重为200g 350g的鱼体, 将筛选过的鱼体在海水温度士5°C以内的淡水中饲养3天 10天,其间停止喂料,之后移入海水中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鱼体闪着银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虹鳟中体重为 200g 300g的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筛选过的鱼体在海水温度士3°C以内的淡水中饲养。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使虹鳟变为鲑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虹鳟在淡水中饲养4天 1星期。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以开发养殖虹鳟并使其变为鲑鳟的方法为课题。通过筛选虹鳟中体重为200g~300g的鱼体,将筛选的鱼体在海水温度±3℃以内的淡水中饲养3天~10天,其间停止喂料,其后移入海水中饲养,即可解决本发明的课题。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475064SQ20101056333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菊地彻, 菊地英明 申请人:青岛菊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