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属于设施农业领域。二、背景技术现用的温室保温被存在以下缺陷1、整体保温被须由种植户站在 大棚上,将一条条长方形棉被的长边相互搭接手工用线缝连,既不方便,也不结实,还易出 危险。经卷帘机长期卷、放,棉被变形,致使接缝处分开,棚上的塑料薄膜裸露,温室保温性 能大大降低;2、为了搭接严实,棉被搭接接头宽度一般超过20cm以上,造成材料浪费。由于 无法做到接头宽度完全一致,卷帘时各棉被所受拉力不一,很难将棉被卷成规整的圆柱体, 降低了棉被的使用寿命,也易导致卷帘机损坏,增加人工维护费用;3、抗风能力差,五级风 就可将棉被吹翻吹乱,常规解决办法是无论天气再寒冷,只要刮风就要把棉被用卷帘机卷 起,虽然保住了保温被,但却吹碎了大棚膜,棚内作物被冻伤冻死,严重影响农民收入。4、保 温被容易整体偏移,往往大棚山墙一边过多,一边又差几米,大棚膜裸露,要花大量人工费 力才能调整好。以上四点造成大棚内温度、光线、植物高矮不均勻,成熟期不一,产品品质不 一,效益不一。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能抗风又可省 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由不少于三条的棉 被依次连接组成,在位于最外两侧的棉被外侧处,顺其边间隔排列有拉环,最上端的拉环上 栓有拉绳,拉绳依次穿过拉环,拉绳下端与调节件上端连接,调节件下端与拉钩相连,拉钩 预埋在地中。相邻的两棉被内里距侧边边缘1-10厘米处,各缝制有连接件的半边。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实用新型抗风性能好,连接拆装方便、省时、省 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调节件结构示意图。图例1、棉被;2、连接件;3、拉环;4、拉绳;5、调节螺丝,6、调节套,7、拉钩。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3所示,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由不少于三条的棉被1依次连 接组成,在位于最外两侧的棉被1外侧处,顺其边间隔排列有拉环3,最上端的拉环3上栓有 拉绳4,拉绳4依次穿过拉环3,拉绳4下端与调节件上端连接,调节件下端与拉钩7相连, 拉钩7预埋在地中。相邻的两棉被1内里距侧边边缘1-10厘米处,各缝制有连接件2的半 边,连接件2可采用10#树脂材料制作的拉链,还可为挂钩,连接件2整体长度和棉被1侧 边等长。调节件由调节套6和调节螺丝5组成,调节套6为中心开有通孔的柱体,在通孔两 端开有内螺纹,调节螺丝5分别旋接在通孔内两端。
3[0013]安装时,先把各条棉被1 一一顺长方向排布在温室顶棚上,带有拉环3的棉被1分 别排在最外两侧,再把中间相邻棉被1的连接件2拉合,将独立的棉被1连接成保温被。保 温被上边与卷帘机连接,待卷帘机将保温被完全铺盖在温室顶棚上后,拉紧拉绳4下端并 固定在拉钩7上,将保温被两边紧紧压盖在温室顶棚上,防止被狂风吹起而偏移。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一种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其特征在于其由不少于三条的棉被依次连接组成,在位于最外两侧的棉被外侧处,顺其边间隔排列有拉环,相邻的两棉被内里距侧边边缘1 10厘米处,各缝制有连接件的半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拉环上栓 有拉绳,拉绳依次穿过拉环,拉绳下端与调节件上端连接,调节件下端与拉钩相连,拉钩预 埋在地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可采用10# 树脂材料制作的拉链,还可为挂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整体长度和 棉被侧边等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其特征在于调节件由调节套和 调节螺丝组成,调节套为中心开有通孔的柱体,在通孔两端开有内螺纹,调节螺丝分别旋接 在通孑L内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属于设施农业领域,抗风省工的温室连体保温被由不少于三条的棉被依次连接组成,在位于最外两侧的棉被外侧处,顺其边间隔排列有拉环,最上端的拉环上栓有拉绳,拉绳依次穿过拉环,拉绳下端与调节件上端连接,调节件下端与拉钩相连,拉钩预埋在地中。相邻的两棉被内里距侧边边缘1-10厘米处,各缝制有连接件的半边。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实用新型抗风性能好,连接拆装方便、省时、省工。
文档编号A01G9/22GK201640092SQ201020135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魏松 申请人: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