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8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白蚁防治领域,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 简单、便于安装的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白蚁危害更为严重。白蚁危害木构 件都是隐蔽进行的,不易被人发现,被危害物体表面形似完好,里面千疮百孔,一旦发现已 造成损失。白蚁的食物十分广泛,凡含纤维素物质均是白蚁的食物,所述白蚁危害具有广泛 性和严重性。白蚁危害面很广,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白蚁危害房屋建筑物以及装饰 装修、仓储物质、棉麻制品、书籍、资料、通讯电缆、铁路枕木和含纤维素的军用物资,白蚁危 害江河提防和水库土坝,造成决提垮坝灾害。国内外防治白蚁以往常用的药剂,主要以有机氯类化学杀虫剂如灭蚁灵、氯丹等。 由于白蚁危害隐蔽,破坏性大,隐藏在树木和建筑物木结构内或地底下、水库提坝上不易发 现,使用该类药剂灭治不能彻底,而且使用该类药剂有毒,进行防治白蚁会污染环境,对生 态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传统防治方法只是在提坝已发生了白蚁严重危害后将其部分消灭, 而不能把白蚁消灭在其对提坝产生严重危害之前,故只是治标,不能治本。提坝内的白蚁群 体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幼年初期群体到成年成熟群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要20年 以上的时间;成熟的成年群体,由于其群体大、个体多,每年分群飞出数以万计具有生殖能 力的生殖蚁建立新群体。由于白蚁活动范围大,活动痕迹多,危害发生时在提坝上留有大量 泥线、泥被、分群孔等,对提坝的危害严重,也容易被人们发现,用传统的方法可以灭治;尚 未成熟的幼年群体,由于其发育不全,不能产生繁殖蚁,群体小,个体少,活动范围小,活动 痕迹少,对提坝不造成致命的危害,也不易被人们发现,传统的防治方法对其无能为力但 幼年群体是成熟群体的后备军,如不加控制会自然发育为成熟群体,所以,传统的方法虽然 每年消灭了不少成熟群体,但每年却又有从幼年期发育而来的新的成熟群体产生,使提坝 上仍有新的白蚁成熟群体的危害而遭遇险情。我国提坝白蚁防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人工挖巢防治、氯丹毒泥灌浆防治、“灭蚁 灵”馆条诱杀防治(广东省推广的经验)、新药物饵剂诱杀装置防治。人工挖巢防治方法,有 的只挖小巢,不挖或少挖大巢白蚁;有的是多挖大巢,遗留小巢蚁群。人工挖巢防治对山林 蚁源地蚁群没有触及,山林中成熟蚁群每年产生大量的有翅成虫飞落至提坝上营巢繁殖, 新蚁群逐年增多,加重危害。后二个防治阶段均是使用氯丹、“灭蚁灵”这些长效性、有积累 中毒和长距离迁移性药物,是强力致癌、致畸、致突变能力的药物,遭到世界各国的禁用。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监测诱杀白蚁的方法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首先将这类高效低 毒酌慢性灭蚁药剂,配制成毒饵,即在诱饵中加入少量的慢性灭蚁药剂,配制成毒饵,投放 在白蚁危害部位,引诱白蚁自行取食毒饵,让白蚁食后带入群体,利用白蚁的生活习性和毒 饵的慢性作用,让毒饵在群体中相互传递最终导致杀灭整个白蚁群体。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将该装置埋设于地下,可及时地发现白蚁取食活动,将饵剂投入,饵剂内药物进入取食工蚁体内,几经传递最终消灭取食的蚁群,还能为提坝、房屋建筑等监测白蚁,起到预防白蚁危 害的作用。目前国外常用的白蚁防治装置,该装置主要是一个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上端开口 用顶盖封闭,底部设有圆锥部,该装置外壁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长条形孔。使用时是在该装置 内放置木条诱饵,关闭顶盖,然后埋设于地下;当白蚁进入该装置吃饵后,打开顶盖,将木条 和诱饵倒出,更换毒饵,以杀灭白蚁。但上述白蚁防治装置,在检查时需要将白蚁和木条全 部取出,容易惊动蚁群,影响白蚁群体活动;该装置内部容易积水,而白蚁喜潮湿,但不喜欢 渍水的环境,因此不利于诱杀白蚁。此外,该装置外壳采用整体成型,结构复杂,不但成本 高,而且无法折叠堆放,比较占空间,因此不利于大量运输和储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低成本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不 但便于大量运输和储存,而且安装简单,节省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楔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整体形状为一倒置的空心楔形体,其外壳由两块 矩形侧板、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以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构成,所述矩形侧板和三角形侧 板上均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孔,所述两块矩形侧板和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通过设置在各自 边缘上的卡扣装置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空心楔形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通过设在其底面的卡扣装置与所述矩形侧 板和所述等腰三角形侧板底边连接。锥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整体形状为一倒置的空心多边形锥体,其外壳由 至少三块等腰三角形侧板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构成,所述侧板上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 孔,每两块相邻的所述侧板通过设置在各自边缘上的卡扣装置相互铰接,形成所述空心多 边形锥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的卡扣装置优选方案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 一侧的公接头,及设置在所述侧板另一侧的母接头。所述侧板的公接头与对应的相邻一侧 的侧板母接头插接,所述侧板的母接头与对应的另一侧的相邻侧板的公接头插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通过设在其底面的卡扣装置与所述侧板的 底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均为标准件,用高压注塑机一次脱模 成型,并且模具易于加工,因此加工成本较低。使用卡扣装置连接,简单快捷,,在现场能快 速地拼装。由于侧板之间存有缝隙,因此诱杀装置内的水分能够从缝隙中渗出,不会出现积 水现象,又由于有盖板遮光,温湿度较快,食料又丰富,采食条件好,白蚁进入装置内取食率 高,安徽省含山县东山水库大坝埋设的诱杀装置,经过57-65天实验,有50%的诱杀装置发 现工蚁取食迹象,诱蚁率很高,并且白蚁的天敌黑蚂蚁、蜈蚣不敢进入,白蚁在诱杀装置内 可以安心取食饵木。检查白蚁也很方便,轻揭盖板查看,不会惊扰白蚁取食,便于定期或不 定期检查。当检测人员发现诱杀装置内有鲜活的泥被,只须轻轻拨开少量泥被,将饵条纳入 泥被内,工蚁会很快筑泥被盖住,无须顾忌天敌^C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在现场能快速地拼装,不用时挖开土堆取出,拆开洗净晾干就可保存,投放饵剂更简单,取食饵剂率高。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锥形诱杀装置等腰三角形侧板的主视图,图2为锥形诱杀装置盖板剖视图,图3为图1中A-A面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面剖视图,图5为锥形诱杀装置公接头与母接头连接状态图,图6为楔形诱杀装置矩形侧板的主视图,图7为楔形诱杀装置矩形侧板的后视图,图8为楔形诱杀装置三角形侧板的主视图,图9为图8中D-D面剖视图,图10为楔形诱杀装置盖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 5,锥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整体形状为一倒置的空 心多边形锥体,以三角锥体为例,其外壳由三块等腰三角形侧板1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5 构成,侧板1上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孔4,每两块相邻的侧板1通过设置在各自边缘上的卡 扣装置相互铰接,形成空心多边形锥体。侧板的卡扣装置优选方案包括设置在侧板1 一侧 的公接头2,及设置在侧板1另一侧的母接头3。侧板的公接头2与对应的相邻一侧的侧板 母接头插接,侧板的母接头3与另一侧相邻侧板上对应的公接头插接。盖板5可通过设在其底面的卡扣装置与侧板1的底边连接,也可以直接覆盖在侧 板1上面。其优点该装置总共只有侧板1、盖板5两种零部件,加工、组装极其方便,再加上体 积不大,便于埋设,适合大面积布点以监测白蚁。实施例二 参见图6 10,楔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整体形状为一倒置的空 心楔形体,其外壳由两块矩形侧板6、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7以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5’构 成,矩形侧板6和三角形侧板7上均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孔4,矩形侧板6正面设有两排用 于放置饵木的突起8。矩形侧板6正面沿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条截面为倒“T”形的卡槽9,矩 形侧板6背面两侧边以及等腰三角形侧板7边缘处均设有与卡槽9对应的“T”形接头10, 矩形侧板5和等腰三角形侧板7通过各自的接头与对应的卡槽相互插接,构成所述空心楔 形体。其优点是体积大,内置饵木多,诱蚁力强,加之该装置内温湿度条件好,诱来的白蚁在 饵站内安心取食,诱杀提坝白蚁效果很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盖板5’可以通过设在其底面的卡扣装置与侧板6、 侧板7底边连接,也可以直接覆盖在侧板6、侧板7上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埋设时必须与土壤紧密接触,装置盖板盖上后密封性很 好,土壤湿度较周边土壤高,加上40-50天较长时间的间隔,工蚁较艰难的找到这些场所取 食,调查时还见到有工蚁筑泥路将顶板水珠引出,湿润土壤,利于修筑覆盖饵木、菌棒的泥被。以下是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在四座水坝防治试验结果(1)和县龙门口水库为小(一)型水库,08年9月27日-28日在大坝背水坡和部 分迎水坡被埋设楔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34个,每个装置内装杨木3-5条,茯苓菌棒 0. 5-1个供白蚁取食,10月22日、11月4日分2次现场检查,发现设置的装置被提坝上散放 吃草的耕牛踩坏6个,被人盗走1个,白蚁的天敌多足纲的钱串子入侵2个,白蚁进入装置 取食饵木的有12个,占34个诱杀装置总数的35. 29%,占有效的诱杀装置的48%,以靠近 山林公路旁的一段提坝白蚁进入监测诱杀装置内较多。(2)含山县仙踪镇长山水库为中型水库,10月2日埋设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65个(以楔形为主),装置内放置杨木3-5条,茯苓菌棒0.5根,10月25日、11月3_4日分 2次现场检查,被提坝上散放吃草的耕牛踩坏9个装置,有15个装置有白蚁进入,在杨木条 上取食,占埋设诱杀装置总数的23. 08%,占提坝内埋设有效的诱杀装置的26. 78%。(3)含山县东山水库坝长500m,监测诱杀装置实际布控450m,09年8月24日至9 月2日埋设137个装置,据多次调查,提坝的50-350m处蚁迹密布,而380-450m处见到的蚁 迹很少。9月24日、25日检测,有36个装置被散放吃草的耕牛破坏,实际有效的诱杀装置 101个,白蚁进入取食的42个(6个装置白蚁只食茯苓菌棒,26个装置只食杨木,10个装置 杨木、菌棒均食),白蚁进入楔形诱杀装置的取食率达41. 48%。10月29日第2次检测,埋设的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120个(17个装置因提坝 的溢洪道施工被土掩埋)又有12个监测诱杀装置被耕牛踩坏,实际有效的装置108个,54 个诱杀装置有白蚁进入取食,取食率达50%,比上次检测高8.52%,54个扎中2个杨木、茯 苓菌棒均食,2个装置中的菌棒被食,50个装置内白蚁取食杨木,说明杨木诱食力远胜于茯 苓菌棒。(4)无为县牌楼水库大坝坝长450m,实际布控的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400m, 09年9月5日-10日埋设81个诱杀装置,9月26日(相隔16-21日)第一次检测,发现仅 1个装置白蚁进入,2个装置外发现了白蚁。10月28日(相隔48-53天)第二次检测,81 个诱杀装置装置中14个装置内有白蚁进入,白蚁进入装置取食率达17. 28% (无为县牌楼 水库08年12月至09年元月进行过挖巢防治,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埋设后一直无雨干旱,影 响白蚁活动采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 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 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楔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杀装置整体形状为一倒置的空心楔形体,其外壳由两块矩形侧板、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以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构成,所述矩形侧板和三角形侧板上均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孔,所述两块矩形侧板和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通过设置在各自边缘上的卡扣装置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楔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是 在所述矩形侧板正面沿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条截面为倒“T”形的卡槽,所述矩形侧板背面两 侧边以及所述等腰三角形侧板边缘处均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T”形接头,所述矩形侧板 和所述等腰三角形侧板通过各自的接头与对应卡槽相互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楔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设 在其底面的卡扣装置与所述矩形侧板和所述等腰三角形侧板底边连接。
4.锥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杀装置整体形状为一倒置的空 心多边形锥体,其外壳由至少三块等腰三角形侧板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构成,所述侧板 上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孔,每两块相邻的所述侧板通过设置在各自边缘上的卡扣装置相互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锥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卡扣 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一侧的公接头,及设置在所述侧板另一侧的母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锥形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设 在其底面的卡扣装置与所述侧板的底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白蚁防治领域,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组装式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诱杀装置分为楔形和锥形两种,锥形监测诱杀装置外壳由至少三块等腰三角形侧板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构成,所述侧板上开有供白蚁进入的通孔,每两块相邻的所述侧板通过设置在各自边缘上的卡扣装置相互连接;楔形监测诱杀装置的外壳由两块矩形侧板、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以及一块带有提手的盖板构成,所述两块矩形侧板和两块等腰三角形侧板通过卡扣装置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在现场快速地拼装,不用时挖开土堆取出,拆开洗净晾干就可保存,投放饵剂更简单,白蚁取食饵剂率高。
文档编号A01M1/10GK201657718SQ20102014999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丁必然, 严建成, 夏善堂, 葛贻华, 陈斌, 陈鎛尧 申请人:陈鎛尧;陈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