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3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装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自动装袋机。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时,需要把木屑、麦麸等原料装进专用塑料袋里,在装袋时,菇农要用 双手使劲前压、后挡,才能把料袋装得结实,这样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人工装袋,不但费 力,且把握不好力度,所生产菌棒受力不够均勻,会造成菌棒虚实不一,影响了食用菌生长。 为此,一些厂家生产了一些螺旋式自动装袋机,这些螺旋式自动装袋机普遍采用圆柱型护 袋铁筒取替双手护袋,减轻了菇农劳动强度,但采用这种铁筒护筒方式又出现三个问题一 是操作者安全问题护袋铁筒和装料铁筒间隙仅0. 5 1. 5cm,每装一袋两个铁筒就要交汇 一次,操作者每日要在两个铁筒之套进数千个塑料袋,容易发生误伤手指事故。二是菌棒底 部装不紧螺旋式自动装袋机采用护袋铁筒后,塑料袋在护筒和料筒间成游离腾空状态,菌 袋无支撑,即是皱着也任凭送料螺杆喂料,因此采用护袋铁筒的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生产的 菌棒,塑料袋底部往往出现皱袋和空洞,造成菌棒内菌料虚实不一,容易感染各种杂菌,严 重影响食用菌生长。三是塑料袋破损率高螺旋式自动装袋机采用铁筒护袋时,由于螺杆挤 出料呈单向圆周旋转,塑料袋也随着旋转料在护筒和料筒间旋转,护筒和料筒都是铁做的, 只要两个铁筒间隙发生偏差,塑料袋就会被护筒和料筒磨被、或者夹破,因此采用铁筒护袋 时,塑料袋破损率极高。鉴于上述该装袋机存在着安全、质量和破损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 装袋机使用和推广。数百万菇农依然沿用双手前压、后挡的非常耗费体力的装袋方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装袋工艺中的机 械推力,实现自行控制装袋的螺旋式自动装袋机,该装袋机装袋效率高,质量好,无破损、安 全性能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由 动力传动装置、出料装置、装卸袋装置、手柄按钮控制装置、软体压袋控制装置和电路控制 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体压袋控制装置,由软体压袋装置、连杆、杠杆,连杆,滚动 轴承、两块扁钢组成,杠杆支点位于静止导轨一侧,杠杆通过连接杆顶端安装有滚动轴承, 两块扁钢分别连接在活动支架的侧面;活动支架工作时,带动两块扁钢前后移动,滚动轴承 沿着扁钢上、下移动,经过杠杆的传递,使软体压袋装置完成上升和下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软体压袋装置的螺旋式自动装袋机,压袋装置与料 筒不再相交,操作者无安全隐患;压袋装置能将把菌袋完全拉直,菌袋无皱纹,使得菌棒底 部培养料装的饱满,提高了菌棒质量;压袋装置和挡袋装置均使用具有弹性的软体材料,装 袋时塑料袋在软体压袋装置作用下不会随着挤出料旋转,从而完全避免了塑料袋的破损, 采用软体压袋装置的螺旋式自动装袋机受到广大菇农的欢迎,成了菇农摆脱繁重的体力劳 动,实现轻松种菇的必备机械。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自动装袋机装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自动装袋机动力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自动装袋机府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自动装袋机软体压袋装置示意图。图中,1.机箱,2.电机,3.皮带,4.减速器,5.电磁离合器,6.拌料杆带轮,7.储料 斗,8.拌料杆,9.连杆,10.杠杆,11.软体压袋装置,12.装袋套筒,13.卸袋装置,14.软体 挡袋装置,15.活动支架,16.卸袋轨道,17.感应开关,18.感应开关,19.感应开关,20.静 止导轨,21.送料螺杆,22.手柄按钮,23.电磁离合器,24.齿条,25.拉簧,26.连杆,27.下 挡块,28.上挡块,29.卸袋滑轮,30.连杆,31.滚动轴承,32.扁钢,33.扁钢,34.齿轮, 35.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
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由动力传动装 置、出料装置、装卸袋装置、手柄按钮控制装置、软体压袋控制装置及电路控制装置组成。所 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如附
图1、2、3、所示,由机箱(1),电机O)、皮带(3),减速器、电磁 离合器(5),电磁离合器03)和齿轮04)组成,位于机箱⑴底部的电机⑵,电机⑵通 过皮带⑶,与电磁离合器(5)带轮及减速器⑷带轮相连;减速器⑷与电磁离合器03) 带轮连接,电磁离合器03)与齿轮(34)同轴;装袋时,打开电源开关,起动电机O),当电 磁离合器(5)吸合时,电机(2)带动电磁离合器(5)和同轴的送料螺杆转动,送料开 始;与送料螺杆同轴的带轮带动与相邻的两个拌料带轮(6)同时转动,搅拌杆(8)开 始拌料;当电磁离合器03)吸合时,电磁离合器03)带动齿轮(34)转动,齿轮(34)与齿 条04)吻合,齿条04)带动活动支架(1 后移,完成卸袋。所述的出料装置如附
图1、3所示,由拌料杆带轮(6),储料斗(7),拌料杆(8)、送 料螺杆及装袋套筒(1 组成,在机箱(1)上方设置了拌料杆带轮(6),储料斗(7)内 设置两根拌料杆(8),储料斗(7)底部设置了螺旋式送料螺杆(21),储料斗(7)外设置装袋 套筒(12),送料螺杆通过储料斗(7)出口伸至装袋套筒(12),当电磁离合器(5)吸合 时,拌料与送料同步转动,同轴的送料螺杆送料开始,与送料螺杆同轴的带轮带 动两个拌料杆带轮(6)转动,拌料杆(8)开始拌料,当电磁离合器(5)分离,送料与拌料同 时停止。所述的装卸袋装置,如附
图1、2、3、4所示,由装袋套筒(12)、静止导轨(20)、活动 支架(15)、拉簧(25)、软体压袋装置(11)、软体挡袋装置(14)、卸袋轨道(16)、卸袋装置 (13)和下方的驱动滑轮09)组成,装袋时,活动支架(1 复位;感应开关(19)启动电磁离 合器(5),带动送料螺杆送料装袋,随着送料增加,活动支架(1 外移启动了停止装料 的感应开关(18),并同时启动了与齿轮(34)同轴的电磁离合器03),电磁离合器03)带 动齿轮(34)转动,将齿条04)和活动支架(1 向外移送到卸袋位置,启动卸袋停止感应 开关(17),释放电磁离合器(23),卸袋滑轮09)向下倾斜,完成卸袋。[0015]所述的手柄按钮控制装置,如附
图1、4所示,由手柄按钮(22)、连杆(沈)、下挡块 (28)及上挡块(XT)组成,手柄按钮0 和连杆06)连接在机箱(1)的侧面,手柄按钮
(22)作用在于控制活动支架(15)的回位,当活动支架(15)完成装、卸袋时,下挡块08)在 弹簧的推动下卡住上挡块(27),装袋时向装袋料筒(1 套进塑料袋,按下手柄按纽(22), 带动下挡块08)与上挡块(XT)分离,活动支架(1 在拉簧0 的带动下回到装袋位置。所述的软体压袋控制装置,如附
图1、4所示,由软体压袋装置(11)、连杆(9)、杠杆 (10)、连杆(30)、滚动轴承(31)、扁钢(32)、扁钢(33)组成,杠杆(10)支点位于静止导轨 (20) 一侧,杠杆(10)通过连杆(30)顶端安装有滚动轴承(31),扁钢(32)、扁钢(33)分别 连接在活动支架(1 的侧面,装袋时,活动支架(15),带动扁钢(32)、扁钢(3 前后移动, 滚动轴承(31)沿着扁钢(32)、扁钢(3 上、下移动,经过杠杆(10)的传递,使软体压袋装 置(11)上升和下压。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如附
图1、4所示,由电控箱(35)、感应开关(17)、感应开关、感应开关(19)、电磁离合器(5)及电磁离合器03)组成,在机箱⑴的一侧的电控箱 (35)和导轨OO)内侧安装有装袋感应开关(19)、停止装袋与启动卸袋感应开关(18)及停 止卸袋感应开关(17),装袋时,使活动支架(15)移动,安装在活动支架(15)上的传感器到 达不同的装卸袋位置时,开启或停止相应的感应开关,通过电控箱(35)分别启动或停止电 磁离合器(5)或电磁离合器(23),从而达到自动装卸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自动装袋机工作流程接通电源,启动电机0),活动支架(15) 移动至卸袋位置,向储料斗(7)装料,从装料套筒(12)套进塑料袋,按下手柄按钮02),自 动装、卸袋循环开始活动支架(15)复位时开启装袋感应开关(19),该开关启动电磁离合 器(5)带动螺杆送料装袋,随着送料增加,活动支架(1 外移启动了停止装袋与启动 卸袋感应开关(18),启动了电磁离合器03),电磁离合器03)带动齿轮(34)转动,将齿 条04)和活动支架(15)移送到卸袋位置,启动停止卸袋感应开关(17),释放电磁离合器
(23),卸袋装置(13)向下倾斜,完成卸袋,此后,只需套袋和按动手柄按钮(22),无需其它 操作,即可完成整个装卸袋过程。
权利要求1. 一种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由动力传动装置、出料装置、装卸袋装置、手柄按钮控制装 置、软体压袋控制装置和电路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体压袋控制装置,由软 体压袋装置、连杆、杠杆、连杆、滚动轴承、扁钢及扁钢组成,杠杆的支点位于静止导轨一侧, 杠杆通过连接杆顶端安装有滚动轴承,两块扁钢分别连接在活动支架的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装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自动装袋机,由动力传动装置、出料装置、装卸袋装置、手柄按钮控制装置、软体压袋控制装置和电路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体压袋控制装置,由软体压袋装置、连杆、杠杆、连杆、滚动轴承、两块扁钢组成,杠杆支点位于静止导轨一侧,杠杆通过连接杆顶端安装有滚动轴承,两块扁钢分别连接在活动支架的侧面。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装袋效率高、菌棒质量好、性能稳定、操作安全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1/04GK201878570SQ20102060116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7日
发明者叶礼奎 申请人:叶礼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