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118428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基因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将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常规品种,快速在家蚕品种中固定、表达,选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蚕业的发祥地和产业中心,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家蚕是鳞翅目中最重要的一种经济昆虫。家蚕由野桑蚕驯化而来,长期的人工选择极大地提高了家蚕的某些经济性状,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基因漂移,丢失了许多重要的基因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野桑蚕种类繁多,蕴含着宝贵的基因资源,对家蚕遗传育种、特殊性状基因库的建立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蚕业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产品单一、比较效益低,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难以抵御社会经济收入多元化和其它行业高收益的冲击,同时宝贵的蚕业资源远未充分利用,巨大的潜在财富被白白浪费。现代蚕业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培育具有特殊性状和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品种,开发蚕业新产品,拓展蚕业消费新领域,对蚕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获取高额附加值。通常由熟蚕抽丝作茧形成蚕蛹后,过12-15天形成蚕蛾,咬破蚕茧钻出茧壳外,那么这一颗茧子就算报废了,因此必须在12-15天内用烘茧的方法高温杀死蚕蛹,或者直接缫成丝,但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零星蚕茧的收集,运输、贮存、并在工厂内缫成丝是不可能的。但高温烘茧的同时,一方面造成蚕茧的解舒率下降,丝质变差,另一方面使宝贵的蚕蛹食品工业失去新鲜的原料。选育推广家蚕长期蛹品种,在茧丝生产中可以不烘炕蚕茧,直接进行鲜茧缫丝,既避免蚕茧收烘过程造成的解舒下降,丝质变差,又可以节省烘炕蚕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同时节省煤、电消耗,节能减排。育成长期蛹品种,可以实现新鲜蚕蛹的周年长期供应,开发蚕蛹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拓展蚕蛹新用途。在基础研究和基因工程领域,蚕蛹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工程载体,蛹期经过的延长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工程操作影响深远。因此,培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种意义重大。一些特殊类群野桑蚕中还保留着长期蛹基因拷贝,但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栖息地的减少,野桑蚕的生存正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宝贵的基因资源濒临灭绝, 抢救性保护珍稀野桑蚕基因资源刻不容缓,将其导入家蚕基因组进行生物保护是重要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蚕与野桑蚕远缘杂交,快速选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系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在曾发现蛹期经过较长的野桑蚕的野外环境中搜集野桑蚕,室内人工试养,选择蛹期经过较长的个体与家蚕交配,Fl代发生分离,选择蛹期经过长的个体留种,2、多种优良性状集成将Fl代中蛹期经过长的个体分别与经济性状好的中系家蚕品种6102F (素蚕、淡绿茧)和日系家蚕品种918A(普斑蚕、白茧)杂交,使F2代中同时聚合蛹期经过长、产茧量高、茧丝品质好、抗性强等多种优良性状基因,3、建立品系F2代同蛾区自交,F3代发生性状分离,中系中出现长期蛹和非长期蛹,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暗色斑蚕和素蚕等性状分化;日系中出现长期蛹和非长期蛹,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等性状分化,幼虫全部为普通斑纹。根据选育目标分别建立“中系暗色斑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白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9个品系,4、定向选择建立品系后,各品系均采取单蛾育、蛾区内自交繁种,按照各品系选育目标,幼虫期选择斑纹特征明显、蛹期选择蛹期经过30天以上、茧期选择茧色纯正的个体,在此基础上择优选择茧形纯正、茧形较大、茧层较厚的个体留种继代。如此连续多代选择,直到目标性状稳定遗传为止,建成“远缘杂交后代长期蛹育种素材基因库”,从中培育家蚕育种骨干亲本。采用上述方案,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品种,将其分批出库催青,精心饲养,并施以恰当的冷藏保护,形成在不同日期羽化的蚕蛾群体。利用野桑蚕蛹期经过长的个体与同期羽化的家蚕蛾杂交,后代群体中选择蛹期经过长的个体进行雌雄交配,再在下一代群体中选择蛹期经过长的个体进行雌雄交配,如此反复,直到蛹期经过长这一性状固定在后代中,且不再分离,获得长期蛹新品系。在每一代的种茧选择中,首先考虑蛹期经过长这一性状,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生命力强、茧形正、全茧量重、茧层厚等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家蚕家交配时,同时选择日系品种和中系品种作亲本,以便以后配制中日一代杂交种。在分离世代,根据不同的蛹期经过、斑纹和茧色分化建立不同小系。经过多代定向选择培优,育成骨干亲本材料,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列及图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的路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1)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四川省蓬安县废弃桑园内搜集野桑蚕,在室内模拟野外环境饲养,花盆中扦插带叶桑枝,每2天更换一次,保持桑叶不凋萎,野桑蚕放在其上,外罩防虫网罩,防止鼠虫危害和野蚕逃逸。野桑蚕幼虫体型细长,体色煤灰色,不规则斑纹;茧较小,纺锤型,茧色黄色, 茧层较薄;一头雄蛹,蛹期经过48天后羽化,蛾体黑灰色。野桑蚕蛹期经过长,羽化时无纯种家蚕与之交配,选用生产用种“871X872”雌蛾对交,单蛾蛋圈框罩,遮光,自然散对产卵; 蚕卵室温下保护24-36小时,卵色转为赤豆色时入冷库低温保护。卵色固定时为淡黄绿色,卵量486粒/蛾,良卵率98%。(2)多种优良目标基因聚合及品系建立远缘杂交Fl代幼虫均为暗色斑,纺锤型茧,茧黄色,雌蛾灰色,雄蛾黑灰色;蛹期经过性状发生分离。选择蛹期经过长的个体分别与经济性状好的中系家蚕品种6102F(素蚕、淡绿茧)及日系家蚕品种918A (普斑蚕、白茧)交配,聚合多种目标基因,改良F2代经济性状。F2代性状分化严重,出现长期蛹和短期蛹,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暗色斑蚕、普斑蚕和素蚕等多种类型。根据选育目标分别建立“中系暗色斑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 “中系素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白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9个品系。自F2代起,对同一世代不同发育阶段的蚕,根据幼虫体色斑纹、茧色、蛹期经过等多种表型性状进行严格选择。上簇结茧时采用茧袋结茧法,一头熟蚕装入一个茧袋, 茧袋上标明品种名称、上簇时间、蚕体斑纹等信息,逐一调查茧色、性别、羽化时间,严格选择蛹期经过长(》30天)、斑纹和茧色符合品系标准的个体留种,建立多种优良性状集成、 特征明显、类型丰富的家蚕长期蛹品系。(3)定向选择,纯化选优自F3代起,各选育系连续多代同蛾区自交采种,首先根据虫蛹生命率指标进行蛾区选择,选择生命力强的蛾区留种,在留种蛾区种进行个体选择,严格选择蛹期经过长 (^ 30天),斑纹和茧色纯正、符合品系标准,且经济性状优良的个体留种继代,直到目标性状表现符合要求,遗传基本稳定为止,得到家蚕育种骨干亲本材料。(4)选育结果①中系暗色斑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纯化试验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世代的增加,蛹期经过长的个体及暗色斑幼虫、淡绿色茧的比例明显增加。表1中系暗色斑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纯化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1)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在曾发现蛹期经过较长的野桑蚕的野外环境中搜集野桑蚕,室内人工试养,选择蛹期经过较长的个体与家蚕交配,Fl代发生分离,选择蛹期经过长的个体留种,(2)多种优良性状集成将Fl代中蛹期经过长的个体分别与经济性状好的中系家蚕品种6102F(素蚕、淡绿茧)和日系家蚕品种918A(普斑蚕、白茧)杂交,使F2代中同时聚合蛹期经过长、产茧量高、茧丝品质好、抗性强等多种优良性状基因,(3)建立品系F2代同蛾区自交,F3代发生性状分离,中系中出现长期蛹和非长期蛹, 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暗色斑蚕和素蚕等性状分化;日系中出现长期蛹和非长期蛹,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等性状分化,幼虫全部为普通斑纹。根据选育目标分别建立“中系暗色斑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 “日系普斑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白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 9个品系,(4)定向选择建立品系后,各品系均采取单蛾育、蛾区内自交繁种,按照各品系选育目标,幼虫期选择斑纹特征明显、蛹期选择蛹期经过30天以上、茧期选择茧色纯正的个体, 在此基础上择优选择茧形纯正、茧形较大、茧层较厚的个体留种继代。如此连续多代选择, 直到目标性状稳定遗传为止,建成“远缘杂交后代长期蛹育种素材基因库”,从中培育家蚕育种骨干亲本。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2、多种优良性状集成,3、建立品系,4、定向选择,本发明能培育具有特殊性状和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品种,开发蚕业新产品,拓展蚕业消费新领域,对蚕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获取高额附加值。
文档编号A01K67/04GK102405886SQ2011102354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刘俊凤, 刘彬斌, 吴建梅, 左艳春, 张剑飞, 张友洪, 杜周和, 胡光荣, 陈义安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