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9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枇杷果树栽培技术,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能提高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即果实甜度、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
背景技术
套袋是枇杷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枇杷套袋能有效地减轻甚至防止各种病菌和各种害虫,以及鸟类直接侵染或为害枇杷果实,而且可防止果实直接受到农药污染,减轻农残,减轻裂果,使果实外形美观,从而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增加效益,是枇杷等果品无公害生产的有效措施。但是,在传统上枇杷生产常用牛皮纸袋或旧报纸袋进行套袋,虽然这两种套袋材料中的牛皮纸透光性强,报纸(透光性不好)成本低,但两者均不耐湿,受雨淋易变软,大雨过后袋壁紧贴在枇杷果实上,遇晴天太阳照射,果实易受日灼伤害,好果率往往低于60%,并且套袋后往往风味变淡,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 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即甜度、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下降,口感变差(固形物含量多在 10% -11%之间,有的甚至低于10%,这样的枇杷口感淡而无味,效益不高),而且近年来因为生态环境恢复使得鸟类大量繁殖,山地枇杷园鸟害十分严重,所以,采用的套袋材料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枇杷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 使得套袋材料来源容易解决,具有管理方便,有利提高枇杷果实固形物含量(即果实甜度等),有利降低裂果率和增加产量,从而能进一步明显增加枇杷果农的生产效益。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这种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以下方法步骤A、疏果,即当枇杷树木在每年开花结幼果时节,要进行疏果(甚至疏花),留取生长较为一致的枇杷幼果,但每个果穗果数只能保留3个或3个以下幼果(即不要多子3个幼果);B、第一次套袋(首次套袋),即在枇杷幼果生长至直径大小为l--2cm时,采用泡沫塑料网套作为套袋套在幼果上,首次套袋的目的是防止鸟类的危害;C、第二次套袋,即在枇杷果实经过40—60天的生长,直径大小在3—5cm间,果实完全膨大后,进行第二次套袋,此时套袋的果实大小不再变化,进入转色成熟期,且第二次套袋的开口应与地面水平线形成45度角,这样有利于光线的穿透,提高套袋后果实的透光通气性;D、地膜(薄膜)覆盖树盘,即二次套袋后,当果园中有5%-10%的枇杷果实开始转色时,用农用地膜覆盖树盘,以利于降低树体对多余水分的吸收和降低裂果率,由于枇杷果实进入转色期间(即成熟期)降雨量大,所以在果园中有5%-10%的果实开始转色时,采用农用地膜覆盖树盘(地膜(PE薄膜)厚度为0. 025mm),将树盘内的区域完全覆盖,这样有利于降低根系对多余水分的吸收,可以降低裂果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步骤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一、在所述的第一次套袋(首次套袋)步骤中所用的泡沫塑料网套是采用丝径为 1. 5—2. Omm的聚乙烯(PE)材料织成,并制成网长为6. 0—8. 0cm、网宽为4. 0—6. 0cm、孔径为8-lOmm的规格结构(注泡沫塑料网套可购自专业生产商)。二、所述的第二次套袋步骤中所用的套袋是由牛皮纸、铝箔和PE构成的纸铝塑复合薄膜材料制成,所述的套袋是制成左周边和右周边为闭合边且相互平行,上(或下)周边闭合,下(或上)周边开口的袋体结构(注纸铝塑复合薄膜袋可利用食品包装袋制成,或购自专业生产商),由于采用纸铝塑复合薄膜的套袋,对外界水汽有较强的阻隔性能。三、在所述的进行地膜(薄膜)覆盖树盘步骤时,所采用的地膜(农用PE薄膜)的厚度为0. 025mm。覆盖树盘用的农用地膜厚度选择为0. 025mm,具有透光性好,二次套袋后, 枇杷进入转色成熟期,此时往往降雨多,空气湿度大,在果园中有5%-10%的果实开始转色时,用农用地膜(PE薄膜)覆盖树盘,将树盘内的区域完全覆盖有利于降低树体根系对多余水分的吸收,可以降低裂果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对枇杷果实采取泡沫塑料网套和纸基复合包装材料(纸铝塑复合薄膜)制成的袋子先后进行两次套袋的方法,并在枇杷转色成熟时,在树盘下进行薄膜覆盖,有效地解决和提高了果树根系对外界水汽的阻隔性能(可减少根系对多余水分的吸收),含糖量(果实甜度)高,降低了枇杷果实的裂果率,及避光性害虫侵害果面的难题,果皮茸毛完整,没有病斑,总之,本发明由于采取分二次套袋及薄膜覆盖树盘的方法(又称果实二次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可以充分利用南方枇杷果区的光、热、水资源,为生产优质枇杷创造了必要条件,十分有利增加果农收入。经过这种方式套袋的枇杷固形物含量平均可以达到12% -13%,最高可以达到13. 5%,好果率在85%以上(单果重可达75g),无裂果及病斑,果实茸毛完整。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在枇杷开花形成幼果后进行疏果,每个果穗留果不能多于3个,在幼果直径大小为1—2cm时,利用网长6. 0-8. Ocm,网宽4. 0-6. 0cm,孔径8-10mm,丝径1. 5-2. Omm的泡沫塑料网套进行第一次套袋,以防止鸟类的危害,首次套袋后,果实经过40-60天的生长,在果实完全膨大后直径大小在3--5cm之间时,进行第二次套袋,此时套袋中的果实大小不再变化或变化不多,第二次套袋的开口与地面水平线形成 45度角,这样有利于光线的穿透,提高套袋后果实的透光通气性,二次套袋后,枇杷进入转色成熟期,此时往往降雨多,空气湿度大,在果园中有5-10%的果实开始转色时,用农用地膜(PE薄膜)覆盖树盘,地膜厚度为0. 025mm,将树冠内的区域完全覆盖,可有效地解决和提高果实对外界水汽的阻隔性能,有利于降低根系对多余水分的吸收,有利降低裂果率和日灼烧的发生,枇杷含糖量高。本发明的其他栽培管理的方法步骤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以下方法步骤A、疏果,即当枇杷树木在每年开花结幼果时节,要进行疏花疏果,留取生长较为一致的枇杷幼果,但每个果穗果数只能保留3个或3个以下幼果;B、第一次套袋(首次套袋),即在枇杷幼果生长至直径大小为l-2cm时,采用泡沫塑料网套套在幼果上;C、第二次套袋,即在枇杷果实经过40-60天的生长,直径大小在3--5cm间,果实完全膨大后,进行第二次套袋,且第二次套袋的开口应与地面水平线形成45度角;D、地膜覆盖树盘,即二次套袋后,当果园中有5%-10%的枇杷果实开始转色时,用农用地膜覆盖树盘,以利于降低根系对多余水分的吸收和降低裂果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次套袋步骤中所用的泡沫塑料网套是采用丝径为1. 5-2. Omm的聚乙烯材料织成,并制成网长为6. 0—8. 0cm、网宽为4. 0—6. 0cm、孔径为8—10mm的规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次套袋步骤中所用的套袋是采用由牛皮纸、铝箔和PE构成的纸铝塑复合薄膜材料制成,所述的套袋是制成左周边和右周边为闭合边且相互平行,上(或下)周边闭合,下(或上)周边开口的袋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行地膜覆盖树盘步骤时,所采用的地膜即PE薄膜的厚度为0. 025mm。
全文摘要
一种能提高枇杷固形物含量的果实套袋及树盘覆膜栽培法,采用以下方法步骤疏果,即当枇杷树在结幼果时节进行疏果,每个果穗果数只能保留3个或3个以下幼果;第一次套袋,即在枇杷幼果生长至直径大小为1-2cm时,采用泡沫塑料网套作为套袋套在幼果上;第二次套袋,即在枇杷果实经过40-60天的生长,直径大小在3-5cm间,果实完全膨大后,进行第二次套袋;地膜覆盖树盘,即二次套袋后,当果园中有5%-10%的果实开始转色时,用农用地膜覆盖树盘。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果树根系对外界水汽的阻隔性能,降低了枇杷果实的裂果率和日灼烧的发生,果皮茸毛完整,没有病斑,含糖量高,总之,可以充分利用南方枇杷果区的光、热、水资源,为生产优质枇杷创造了必要条件。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2379234SQ20111025174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冯德庆, 刘明香, 张丽梅, 钟珍梅, 陈钟佃, 黄勤楼, 黄秀声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