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02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保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诱杀林木重要害虫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不仅是中国广泛分布、严重危害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而且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病原传播媒介,已对中国许多省(市)的松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控制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是治理松材线虫病的关键。
目前,对于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使用化学农药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化学防治虽然具有一些防治效果,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广谱性的杀虫剂在大面积的森林害虫防治中应慎用;而研究探索无公害治理技术十分迫切。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一些灯光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研究,但只是发现松褐天牛成虫对普通黑光灯和普通电灯光源具有一定的趋性,而且在防治上应用后引诱效果差。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该专用光源的光波波长为340nm。
本发明的应用上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包括
首先,将该光源装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
然后,在灯具下放置杀虫水盆。
本发明的上述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及方法的应用,应用于马尾松和/或油松松林中,诱杀松褐天牛成虫。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由于采用光波波长为340nm的单一波长光源,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效果显著高于其它波长的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用光源的光波波长为340nm。
本发明的应用上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先,将该光源装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
然后,在灯具下放置杀虫水盆。
可以在成虫羽化时将所述灯具安装好,在灯具下的杀虫水盆里装满水,水中放入 0. 01%的洗衣粉并搅拌混勻。
也可以在成虫羽化之前将所述灯具安装好,在灯具下的杀虫水盆用于收集雨水, 并在杀虫水盆中放置洗衣粉。
本发明的上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及方法的应用,所述方法应用于马 j^if^ (Pinus massoniana Lamb.) λ7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他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树种林分中诱杀松褐天牛成虫,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
具体实施例
专用光源是340nm波长的单一光波。
本发明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应用上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首先将该光源装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然后在灯下的圆形塑料盆里装满水,水中放入0. 01 %的洗衣粉并搅拌混勻,以使松褐天牛成虫诱来后掉入盆内水中,很快窒息死亡,并将太阳能灯具的开关调到自动档。
上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及技术的应用,将上述的专用光源及技术应用于马尾松等松树林中,以及其他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树种林分中诱杀松褐天牛成虫,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
本发明通过8组不同波长的黑光灯,经过连续三年在室内和林间诱集试验,最后从中筛选出了对松褐天牛成虫引诱作用最强的波长及最佳灯具。
筛选试验具体实例
实例一,通过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室内外诱杀效果筛选试验。
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反应和趋性不同的特性,并根据松褐天牛成虫的复眼特殊构造,设计了 8种能发出不同波长的黑光灯管,进行了野外诱集效果的测试试验(灯具设施为湖北省荆州市科力电子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蓄电池式光控雨控害虫诱杀灯,型号为MC-2003C,蓄电池为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骆驼6-QW-36MF 型)。试验用6组共48套灯光,每组灯的编号及波长为1号185nm,2号435nm,3号2Mnm, 4号:545nm,5号:311nm,6号:611nm,7号:365nm,8号:6400K (K值,表示色温的单位)普通日光灯(对照),蓄电池电压和灯管功率分别为12V和15W。
首先,进行了 8种不同波长灯光的室内诱集效果的筛选试验。室内试验于2010年 5月6 9日在湖南省中方县进行。租用中方县农业机械局会议室,约iaiiX12m的正方形房间。在房间一端靠墙边布灯,共有8种不同波长的灯,呈扇形摆放,使各灯与放虫点的距离保持一致。相邻两灯的间距约1. 2m,灯与灯之间用木板隔开,使来源不同的光线不致相互干扰而影响诱集结果。放虫点与灯的距离为8米,室温为21 22°C。5月6日 9日白天采集松褐天牛成虫,晚上19:00 23:00进行室内试验。室内试验分3组处理,分别为每次释放松褐天牛雌成虫100头,释放松褐天牛雄成虫100头,释放松褐天牛雌雄成虫各50头。 放虫前先将门窗关好,窗帘拉上,日光灯关掉,打开所有黑光灯,然后释放成虫。让其自由爬向或飞向不同的光源,观察天牛成虫对不同光源的选择趋性。放完虫后试验人员离开房间。 30min后试验人员进入房间,打开日光灯,关闭黑光灯,检查记录试验结果,进入各灯所在木板隔断范围内的试虫视为做出有效选择。回收所有松褐天牛成虫,单头装在IOmL塑料离心管内。灯的顺序随机排列,每组试验进行完一个重复,将灯的位置调换后再继续试验。松褐天牛成虫在同一晚上仅参加试验1次,不重复使用。统计每次试验各灯诱集来的天牛成虫的数量,并分析波长与诱集作用强弱之间的关系。室内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波长的各灯之间的引诱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单独对雌虫的引诱数量、单独对雄虫的引诱数量、还是对雌雄成虫混合群体的引诱数量,均表现为7号灯效果最好,5号和3号灯次之,对照组8号为普通日光灯,其引诱作用最弱。综合评估各灯的引诱作用大小依次为7号> 5号> 3号 > 6号> 1号> 4号> 2号> 8号。通过对本试验中不同波长与诱虫量的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灯对松褐天牛的引诱量与波长大致呈抛物线关系,但方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雌虫 df = 2,4,F = 0. 45,P = 0. 6676 ;雄虫df = 2,4,F = 0. 70,P = 0. 5492 ;雌雄混合群体 df = 2,4, F = 0. 16,P = 0. 8574),引诱作用最强的波长范围大致在350nm左右。
然后进行林间试验,2010年6月10 12日将野外引诱效果最好的A7号灯挂到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马尾松林间进行诱集试验。选择2个相距约1500m远的山头,各在半山腰挂设1盏灯,各灯开关调到自动档,晚上19:30左右自动亮灯,凌晨5:30左右自动灭灯。 每2天更换1次蓄电池。傍晚时检查各灯是否自动点亮,并观察天牛成虫扑灯情况。次日清早检查结果,统计收集桶中的天牛成虫数量,并分雌雄性记录。另外,将盒内收集到的其他种类昆虫也记录下来,同时记录当地的天气情况。结果表明,林间虽然能够诱到松褐天牛成虫,但诱集量少,平均每灯每晚的诱虫量仅为0-1头。可能此时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已过,林间成虫的种群密度较低,也可能是天气原因所致(引诱试验期间均为阴天且常有阵雨);而且林间由于阻挡物较多,光线辐照的有效范围有限,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此外,由于本次试验所选的波长在185-611nm范围内跳跃式的7个点,可能引诱效果最佳的波长没有选上。
实例二,进一步设计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室内外诱杀效果筛选试验。
室内试验方法同实例一,只是试验时间地点QOll年5月23 M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室内)及每组灯的编号和波长不同,分别为1号390nm,2号380nm,3号370nm,4号 365nm,5号340nm,6号311nm,7号298nm。综合评估各灯的引诱作用大小依次为5号> 6号> 4号> 7号> 1号=2号=3号。
2011年7月9日至8月3日,根据室内试验筛选结果,取引诱作用较强的5号 (340nm)和320nm(波长接近6号,仍然编为6号)灯管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进行了林间试验,以4号(普通黑光灯365nm)灯管为对照。为在山区无电的大面积森林里更加便捷、有效地诱虫,避免为充电而山上山下地搬运蓄电池等诸多不便,提高工作效率,这次将蓄电池式诱虫灯具改为太阳能式诱虫灯具。具体方法是,将灯管装在一种光控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型号为FWS-DBL-I,大盆式1.5m高诱虫灯,深圳市富巍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然后在灯下的圆形塑料盆中装满水(在离水源较远的山顶等处挂灯诱杀松褐天牛时,人工加水困难,可提前选好挂灯地点,在成虫羽化之前将该灯具安装好,并放置好塑料大盆以收集雨水),水中放入0. 01%的洗衣粉混勻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掉入盆内的松褐天牛成虫无法逃逸而窒息死亡,并将太阳能灯具的开关调到自动档(晚上19:00左右自动亮灯, 次日清早约5:30天亮后自动灭灯)。7月9日将太阳能诱虫灯挂于九华山死树较多的松树林内,并确保虫口密度等环境条件基本相似;各灯相距约8km,以确保各灯光线之间互不干扰。共试验2组灯,每组设2个重复,共6盏灯。傍晚时检查各灯是否自动点亮,并观察天牛成虫扑灯情况。次日清早检查结果,统计灯下大盆中天牛成虫数量,并分雌雄记录。另外,将大盆内诱到的其它种类的昆虫也记录下来,同时记录当地的天气情况。结果表明,对松褐天牛成虫的引诱作用各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对雌虫的引诱量、还是对雄虫的引诱量,均表现为5号灯效果最好,在林间每晚的诱虫量最高可达49头,6号和4号灯次之,对照4号灯引诱作用最弱。从而筛选出最佳光源为340nm ;而且从记录的大盆内诱到其它种类昆虫经我们对每天诱来的昆虫鉴定和统计的数据来看,除了松褐天牛成虫外,还诱集来其它害虫,如数量较多的有褐幽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松瘤象Sipalinus gigas Fabricius、马尾松角胫象 Shirahoshizo patruelis (Voss)、蛾类、蝼蛄类、金龟类; 数量较少的有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 inus griseus (Fabricius)、金毛四条花天牛 Leptura auratopiIosa(Matsushita)、大云鱼思金龟 Polyphylla laticollis Lewis、岐子、蟑螂等。从对诱到的松褐天牛雌成虫怀卵量的解剖统计结果来看,平均每头雌虫的怀卵量为 30. 09 (n = 85,O 64)粒。据文献记载,松褐天牛成虫的产卵量为30 200粒/雌,平均约100粒/雌,每日产卵量为2 10粒/雌,产卵期12 102d,平均54d左右(杨宝君等, 2003)。在收集诱集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时发现,有些诱集到的松褐天牛成虫鞘翅柔软,尚未完全硬化,可能属于刚羽化后不久的天牛成虫。在解剖过程中还发现,有些天牛成虫卵巢内卵量很少,卵粒也不饱满,颜色较浅,甚至没有还没有成熟的卵粒,其生殖系统尚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表明羽化后不久的松褐天牛成虫即具有趋光性;诱到的松褐天牛成虫中有些是刚羽化后不久的天牛,而个别则为产卵前期的天牛,说明该黑光灯诱集的松褐天牛成虫是处于未产卵和产卵初期阶段,因而将对大量降低林间松褐天牛的虫口数量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该光源不仅能够有效杀灭松褐天牛成虫,还能诱杀其它森林害虫,对天敌昆虫安全,可应用于林间防治松褐天牛,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本发明可在不通电的林区使用
本发明还使用了良好的灯具设施即光控雨控太阳能诱虫灯具,在无电的山区大面积森林里可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便捷而有效,避免了采用蓄电池式诱虫灯为充电而山上山下地搬运蓄电池等诸多不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该灯具设施还有体积小、便于运输的优点,携带和架设都很方便。
总之,利用松褐天牛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的习性,在成虫羽化期进行灯光诱杀, 可以大量消灭松褐天牛成虫,有效降低其后代的种群数量,是松褐天牛的有效而无公害的控制技术。
本发明经过室内外测试,发现了对松褐天牛成虫诱集效果最好的特定波长的黑光灯,即一种能够发出单一波长的管灯(波长为340nm的5号灯),其一晚一灯最多诱集量达 49头,显著高于同时间的对照(普通黑光灯)的最多诱集量(5头);同时,还通过试验,筛选出一种效果良好的灯具设施即光控太阳能诱虫灯具;二者结合使用应用于马尾松、油松及其他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树种林分中诱杀松褐天牛成虫,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其特征在于,该专用光源的光波波长为340nm。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将该光源装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然后,在灯具下放置杀虫水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虫羽化时将所述灯具安装好,在灯具下的杀虫水盆里装满水,水中放入0.01%的洗衣粉并搅拌混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虫羽化之前将所述灯具安装好,在灯具下的杀虫水盆用于收集雨水,并在杀虫水盆中放置洗衣粉。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专用光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光源应用于马尾松和或油松松树林中,诱杀松褐天牛成虫。
6.一种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马尾松和/或油松松树林中,诱杀松褐天牛成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杀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专用光源的光波波长为340nm。首先,将该光源装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然后,在灯具下放置杀虫水盆。可应用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等松树林中,以及其他松褐天牛危害的树种的松树林分中,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
文档编号A01G13/00GK102487912SQ2011103512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唐桦, 唐艳龙, 杨忠岐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