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20782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鱼类产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产卵场,顾名思义是指鱼类集群产卵的场所,产卵场为鱼类产卵提供了必需的理化(如遮蔽物、鱼卵附着基质等)和生物条件(主要指仔稚幼鱼所需的饵料生物),鱼类产卵场对于鱼类种群繁衍和延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 化、工程建设等原因导致世界各地天然水域内的鱼类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尤为突出的是天然水域中鱼类产卵基质遭到破坏和饵料生物丰度下降。鱼类产卵场受到破坏导致鱼类种群呈现单一化趋势、多样性急剧下降、濒危物种增多,直接影响到水域鱼类种群结构。面对这一现状,保护鱼类产卵场、为鱼类提供良好的产卵环境显得尤为迫切。目前,我国鱼类产卵场保护工作仅限于通过环境评估严格控制污染物排入及避免工程建设侵占鱼类产卵场等管理措施。然而,对于受损产卵场的恢复和重建方法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及方法,能够为鱼类,尤其是产粘性卵鱼类提供产卵遮蔽物及鱼卵附着基质,同时鱼卵附着基也为众多饵料生物群落提供栖息环境,增加饵料生物密度,保障初孵仔鱼饵料供给,从而达到恢复和重建鱼类产卵场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浮筒、支架、固定环、鱼卵附着基质,所述箱体框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所述箱体框架上表面两条相互平行的边上分别套有一个或多个浮筒;所述箱体框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平行于长边的支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支架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架上套有若干个固定环并固定;所述两根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固定环分别连接鱼卵附着基质的上下两端;所述箱体框架上表面四个顶角处分别连接锚绳。所述箱体框架采用直径为40 60mm的镀锌管或钢管通过直接焊接或用十字扣扣紧的方式制成。所述浮筒为圆柱形,采用泡沫塑料制成。所述支架采用镀锌管或钢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框架上,所述固定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鱼卵附着基质为棕榈片或麻袋片。所述锚绳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长度为水域最大水深的2倍以上。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I)将若干个所述恢复重建装置通过所述锚绳连接在一起,组成联体产卵箱;
2)在需要恢复重建鱼类产卵场的水域,使用竹锚打入海底泥中3 5m深处;3)使用所述锚绳将联体产卵箱与竹锚相连。所述的步骤I中,四个所述恢复重建装置以“田”字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_5]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为鱼类,尤其是产粘性卵鱼类提供产卵遮蔽物及鱼卵附着基质,同时鱼卵附着基也为众多饵料生物群落提供栖息环境,增加饵料生物密度,保障初孵仔鱼饵料供给,从而达到恢复和重建鱼类产卵场的目的,所形成的鱼类人工产卵场可随水位高低变化自动升降。


图I为本发明装置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侧视图(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俯视图;I.箱体框架2.浮筒3.锚绳4.支架5.固定环6.鱼卵附着基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I 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包括箱体框架
I、浮筒2、支架4、固定环5、鱼卵附着基质6,所述箱体框架I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所述箱体框架I上表面两条相互平行的边上分别套有一个或多个浮筒2 ;所述箱体框架I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平行于长边的支架4,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支架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架4上套有若干个固定环5并固定;所述两根支架4上对应位置的固定环5分别连接鱼卵附着基质6的上下两端;所述箱体框架I上表面四个顶角处分别连接锚绳3。所述箱体框架I采用直径为40 60_的镀锌管或钢管通过直接焊接或用十字扣扣紧的方式制成。所述浮筒2为圆柱形,采用泡沫塑料制成。所述支架4采用镀锌管或钢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框架I上,所述固定环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4上。所述鱼卵附着基质6为棕榈片或麻袋片。所述锚绳3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长度为水域最大水深的2倍以上。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I)将若干个所述恢复重建装置通过所述锚绳3连接在一起,组成联体产卵箱;2)在需要恢复重建鱼类产卵场的水域,使用竹锚打入海底泥中3 5m深处;3)使用所述锚绳3将联体产卵箱与竹锚相连。所述的步骤I中,四个所述恢复重建装置以“田”字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由箱体框架I、浮筒2、支架4、固定环5、鱼卵附着基质6、锚绳3六部分组成。箱体框架I为长方体结构,箱体框架I材料为直径40 60mm的镀锌管或钢管,直接焊接或用十字扣扣紧;箱体框架I高度以I. 2 I. 5m为宜。浮筒2为4 6个圆柱体形泡沫塑料,套在箱体框架I上表面两条相互平行的边上。支架4为直径20 30mm的镀锌管或钢管,直接焊接在箱体框架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支架4间距为600 800mm。固定环5为直径IOmm左右的金属圆环,直接焊接在支架4上;鱼卵附着基质6材料为棕榈片、麻袋片等,通过直径8_左右聚氯乙烯绳连接在固 定环5上;锚绳3为直径16mm的聚氯乙烯绳,固定在箱体框架I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其长度为水域最大水深的2倍以上。将四个恢复重建装置以“田”字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联体产卵箱;选择受损的鱼类产卵场水域投放联体产卵箱;联体产卵箱投放前,先用竹锚打入联体产卵箱投放水域海底泥中3 5m深处,然后通过锚绳3将联体产卵箱与竹锚相连,起到固定联体产卵箱的作用;多个联体产卵箱相互之间间距为5 Sm,以利于水体流通交换。由于锚绳3长度为水深的2倍以上,联体产卵箱可以充分飘浮在水面上,并可随潮汐(水面高低变化)自动升降。通过投入多组联体产卵箱,可为鱼类提供大面积的产卵栖息场所,从而实现鱼类产卵场的恢复和重建。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包括箱体框架(I)、浮筒(2)、支架(4)、固定环(5)、鱼卵附着基质(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I)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所述箱体框架(I)上表面两条相互平行的边上分别套有一个或多个浮筒(2);所述箱体框架(I)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平行于长边的支架(4),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支架(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架(4)上套有若干个固定环(5)并固定;所述两根支架(4 )上对应位置的固定环(5 )分别连接鱼卵附着基质(6 )的上下两端;所述箱体框架(I)上表面四个顶角处分别连接锚绳(3 )。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I)采用直径为40 60_的镀锌管或钢管通过直接焊接或用十字扣扣紧的方式制成。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2)为圆柱形,采用泡沫塑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采用镀锌管或钢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框架(I)上,所述固定环(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4)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附着基质(6)为棕榈片或麻袋片。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绳(3)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长度为水域最大水深的2倍以上。
7.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若干个所述恢复重建装置通过所述锚绳(3)连接在一起,组成联体产卵箱; 2)在需要恢复重建鱼类产卵场的水域,使用竹锚打入海底泥中3 5m深处; 3)使用所述锚绳(3)将联体产卵箱与竹锚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四个所述恢复重建装置以“田”字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恢复重建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浮筒、支架、固定环、鱼卵附着基质,所述箱体框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箱体框架上表面两条相互平行的边上分别套有浮筒;所述箱体框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套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连接鱼卵附着基质;所述箱体框架上表面四个顶角处分别连接锚绳;将该装置通过竹锚固定在需要恢复重建鱼类产卵场的水域。本发明能够为鱼类提供产卵遮蔽物及鱼卵附着基质,同时鱼卵附着基也为众多饵料生物群落提供栖息环境,增加饵料生物密度,保障初孵仔鱼饵料供给,从而达到恢复和重建鱼类产卵场的目的,所形成的鱼类人工产卵场可随水位高低变化自动升降。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870711SQ20121034235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庄平, 赵峰, 章龙珍, 龚珞军, 刘鉴毅, 张涛, 侯俊利, 宋超, 王妤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