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秧盘育秧装置初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但存在着秧苗出芽率及成苗率低的不足,而设备本身也存在只能培一层底土及面土的缺陷,底土与面土直接影响秧苗的出芽与成苗,进一步影响秧苗插秧后的生长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育秧设备只能培一层底土及面土的不足,而一层底土与面土降低了秧苗的出芽率及成苗率,提供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改进了培土装置,可以培两 层底土及面土,提高了秧苗的出芽率、成苗率,增加了秧苗的根系,进而,提高了秧苗插秧后的成活率。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包括支架和流水线装置,支架与流水线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装置上设有电机、培土机一、培土机二、滚动毛刷、喷水泵、播种机、固定毛刷、培土机三、培土机四、连接块和滚轮,其中连接块将两流水线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滚轮通过电机带动,秧盘从培土机一经过,秧盘内铺一层粗底土,经过培土机二,秧盘内又铺一层细底土,秧盘经过滚动电刷把底土铺平,粗、细两层底土,增加了秧苗的根系,秧盘经过喷水泵,使底土具有水分,提高了秧苗的出芽率及成苗率,秧盘经过播种机,种子进入秧盘中,再经过固定毛刷,使种子分布均匀,秧盘经过培土机三,使营养土覆盖住种子,提高了秧苗的营养,进一步,提高了秧苗插秧后的存活率,秧盘经过培土机四,细面土再次覆盖在有机肥上,秧盘再经过滚动毛刷,把面土平铺均匀,提高了秧苗的出芽率及成苗率。此流水线装置,提高了机械化操作水平,提高了育秧的发芽率及成苗率,增大了秧苗的根系,同时,降低了操作成本。所述的培土机一、培土机二、培土机三、培土机四依次培植粗底土、细底土、有机月巴、细面土。所述的喷水泵,其喷水管数量为2-4个。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了育秧的发芽率及成苗率,增大了秧苗的根系,进一步,提高了秧苗插秧后的存活率,同时,提高了机械化操作水平,降低了操作成本。
附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中1.支架、2.流水线装置、3.电机、4.培土机一、5.培土机二、6.滚动毛刷、
7.喷水泵、8.播种机、9.固定毛刷、10.培土机三、11.培土机二、12.连接块、13.滚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包括支架I和流水线装置2,支架I与流水线装置2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装置2上设有电机3、培土机一 4、培土机二 5、滚动毛刷
6、喷水泵7、播种机8、固定毛刷9、培土机三10、培土机四11、连接块12和滚轮3,其中连接块12将两流水线装置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滚轮13通过电机3带动,秧盘从培土机一4经过,秧盘内铺一层粗底土,经过培土机二 5,秧盘内又铺一层细底土,秧盘经过滚动电刷6把底土铺平,粗、细两层底土,增加了秧苗的根系,秧盘经过喷水泵7,喷水泵7设有2个喷水管,使底土具有水分,提高了秧苗的出芽率及成苗率,秧盘经过播种机8,种子进入秧盘中,再经过固定毛刷9,使种子分布均匀,秧盘经过培土机三10,使营养土覆盖住种子,提高了秧苗的营养,进一步,提高了秧苗插秧后的存活率,秧盘经过培土机四11,细面土再次覆 盖种子,秧盘再经过滚动毛刷12,把面土平铺均匀,提高了秧苗的出芽率及成苗率。此流水线装置,设置有两层底土、面土的培土装置,提高了育秧的发芽率及成苗率,增大了秧苗的根系,同时,提高了机械化操作水平降低了操作成本。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包括支架(I)和流水线装置(2),支架(I)与流水线装置(2)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装置(2)上设有电机(3)、培土机一(4)、培土机二(5)、滚动毛刷(6)、喷水泵(7)、播种机(8)、固定毛刷(9)、培土机三(10)、培土机四(11)、连接块(12)和滚轮(13),其中连接块(12)将两流水线装置(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秧盘育秧流水线,所述的培土机一(4)、培土机二(5)、培土机三(10)、培土机四(11)依次培植粗底土、细底土、有机肥和细面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秧盘育秧流水线,所述的喷水泵(7),其喷水管数量为2-4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秧盘育秧流水线,包括支架和流水线装置,支架与流水线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装置上设有电机、培土机一、培土机二、滚动毛刷、喷水泵、播种机、固定毛刷、培土机三、培土机四、连接块和滚轮,其中连接块将两流水线装置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提高了育秧的发芽率及成苗率,增大了秧苗的根系,进一步,提高了秧苗插秧后的存活率,同时,提高了机械化操作水平,降低了操作成本。
文档编号A01C7/16GK102934553SQ20121045463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汪庆, 曹晶晶 申请人: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