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432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种植大国。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可观,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一亿亩。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以及连年的种植等原因导致各种病害加重。马铃薯的重要病害如晚疫病、环腐病和软腐病都是由种薯带菌引起的,而丝核菌和镰刀菌在块茎上和土壤中也普遍存在。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果土壤湿度较大,则出苗前常发生种薯腐烂不出苗,或出苗后很快枯死,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产量。目前,种子包衣技术已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于提高出苗率、促进苗全苗壮、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马铃薯种薯包衣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采用水凝胶组成的凝胶层包衣以及采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包衣等,对外界的环境要求较高,对于出苗率和产量等作用不太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抗病性能以及产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种薯的准备处理;⑵在准备好的种薯表面均匀地喷上一层由聚乙烯醇、藻酸盐及水调成的浆液,静置到半干状态,得到半干状种薯;⑶将半干状种薯投入到由农用硫酸链霉素、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聚乙烯醇及滑石粉组成的药剂中初步造粒;⑷将初步造粒后的种薯投入到由藻酸盐、过氧化钙、醋糙、吸水剂及水构成的包衣外壳粉剂中进一步造粒;(5)将造粒后的丸粒化种薯表面均匀喷上所需颜色的咯菌腈乳液,投入到气体干燥机内进行表面的快速干燥,然后通风干燥,即制得丸粒化微型种薯。而且,所述步骤⑴种薯的准备包括按照重量分级准备处理和种薯催芽准备处理过程。而且,所述步骤⑵浆液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聚乙烯醇50%、藻酸盐30%、水20%。而且,所述⑶药剂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农用硫酸链霉素2 4%、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4%、聚乙烯醇5%、滑石粉90%。而且,所述农用硫酸链霉素的纯度为72%,所述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纯度为70%。
而且,所述⑷包衣外壳粉剂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藻酸盐25%、过氧化钙25%、醋糙30%、吸水剂8%、水12%。而且,所述步骤(5)的干燥处理包括,投入到气体干燥机内进行表面的快速干燥步骤和自然通风干燥步骤。而且,所述气 体干燥剂的温度控制在40°C左右。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本发明使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复配甲基托布津及咯菌腈乳液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抗病性和产量。2、本发明使用丸粒化包衣能够改善种薯周边微环境,提升壮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特点。3、本发明使用丸粒化包衣可增加单个种薯的体积,便于使用机械化播种,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4、本发明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咯菌腈药剂,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微型种薯进行了区别,减少了混杂的发生、纯化了种薯。5、本发明通过对丸粒化成分的控制可达到种薯播入土壤后,吸水包衣自行开裂,促进微型种薯快速发芽生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种薯的准备处理对于种薯的准备包括两个阶段(I)种薯进行分级准备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要挑选健康无病害的种薯,将种薯分级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微型薯分为l_3g、4-6g、7-10g等不同的等级。一般此项工作在11月-12月进行,以便来年春季使用。(2)种薯催芽准备合格的种薯在丸粒化包衣进行前,应使用打破休眠的种薯,以种薯开始萌动时为佳,芽尖不应大于2mm,不然在包衣过程中种薯芽尖会受到损伤。使用打破休眠的种薯的优点在于,使用丸粒化包衣后,会相应的延长休眠期,所以使用通过休眠的种薯可提早控制出苗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2、在准备好的种薯表面均匀地喷上一层由聚乙烯醇、藻酸盐和水调成的浆液,静置到半干状态,得到半干状种薯。在本步骤中,浆液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聚乙烯醇50%、藻酸盐30%、水20%。3、将半干状种薯投入到由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聚乙烯醇和滑石粉组成的药剂中初步造粒。本步骤中,造粒过程使用造粒机进行。药剂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2 4%、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4%、聚乙烯醇5%、滑石粉90%。4、将初步造粒后的种薯投入到由藻酸盐、过氧化钙、醋糙、吸水剂及水构成的包衣外壳粉剂中进一步造粒。本步骤中,造粒过程使用造粒机进行。包衣外壳粉剂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藻酸盐25%、过氧化钙25%、醋糙30%、吸水剂8%、水12%。经本步骤造粒后,在种薯外形成包衣外壳并达到客户的需求大小的微型种薯。5、将造粒后的丸粒化种薯表面均匀喷上所需颜色的咯菌腈乳液,投入到气体干燥机内(40°C)进行表面的快速干燥,然后通风干燥,即制得丸粒化微型种薯。经上述步骤制备出的微型种薯为丸粒化结构,微型种薯核心部分占30 50%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占1%,不同颜色咯菌腈乳液为1%,包衣壳体包括聚乙烯醇、滑石粉、藻酸盐、过氧化钙、醋糙等,其所占体积的40%-60% ;
在制备过程中,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不同颜色咯菌腈乳液等药剂可预防丝核菌和镰刀菌对薯块的浸染,提高出苗率;使用过氧化钙可给种子发芽提供充足的氧气;醋糙的使用可调节包衣的PH值为6. 2-6. 5左右,其可以对种薯包衣造成空洞,调整包以内种子的通气性。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种薯的准备处理; ⑵在准备好的种薯表面均匀地喷上一层由聚乙烯醇、藻酸盐及水调成的浆液,静置到半干状态,得到半干状种薯; ⑶将半干状种薯投入到由农用硫酸链霉素、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聚乙烯醇及滑石粉组成的药剂中初步造粒; ⑷将初步造粒后的种薯投入到由藻酸盐、过氧化钙、醋糙、吸水剂及水构成的包衣外壳粉剂中进一步造粒; (5)将造粒后的丸粒化种薯表面均匀喷上所需颜色的咯菌腈乳液,干燥处理后即制得丸粒化微型种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种薯的准备包括按照重量分级准备处理和种薯催芽准备处理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浆液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聚乙烯醇50%、藻酸盐30%、水2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⑶药剂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农用硫酸链霉素2 4%、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4%、聚乙烯醇5%、滑石粉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硫酸链霉素的纯度为72%,所述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纯度为70%。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⑷包衣外壳粉剂所构成组成的质量比为藻酸盐25%、过氧化钙25%、醋糙30%、吸水剂8%、水 12%。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干燥处理包括投入到气体干燥机内进行表面的快速干燥步骤和自然通风干燥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干燥剂的温度控制在40°C左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包括⑴种薯的准备处理;⑵在准备好的种薯表面均匀地喷上一层由聚乙烯醇、藻酸盐及水调成的浆液,静置到半干状态,得到半干状种薯;⑶将半干状种薯投入到由农用硫酸链霉素、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聚乙烯醇及滑石粉组成的药剂中初步造粒;⑷将初步造粒后的种薯投入到由藻酸盐、过氧化钙、醋糙、吸水剂及水构成的包衣外壳粉剂中进一步造粒;⑸将造粒后的丸粒化种薯表面均匀喷上所需颜色的咯菌腈乳液,干燥处理后即制得丸粒化微型种薯。本发明使用丸粒化包衣便于使用机械化播种,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显著提高出苗率、抗病性和产量,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C1/06GK102934549SQ20121048906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刘伟, 李军 申请人:天津市洋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