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2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架,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
背景技术
近些年,设施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益,立体栽培方式逐渐被大家重视和采用。目前主要的立体栽培装置多是固定不可调节,并且需要留出一定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操作空间。这样既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光照,又造成了温 室横向空间的浪费,造成作物产量及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收益。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立体栽培架,充分利用温室内栽培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能保证植物最大程度的接受光照,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并能保证植物最大程度的接受光照的可调节式栽培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左侧框1,中框5,右侧框6,横撑8,底座10,转轴17,纵拉杆19。中框5与底座10焊接成一体,横撑8与纵拉杆19焊接成一体,增加稳固性。转轴17穿过轴承7的间隙、底座10、横撑8通过螺栓与手轮11连接,绕线轮21固定在转轴17上,钢丝绳20在绕线轮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头分别紧固在纵拉杆19上。左侧框I、右侧框6、底座10通过销轴与横撑8连接,穿销轴的孔内都套有轴套9。挡位板12,安装在中框5上,通过螺栓与中框5铰接,通过中框两端的档位板12不同孔位与挡扣23扣接,可以锁定左侧框I、右侧框6的偏转位置。边管16通过卡箍14固定在左侧框I、右侧框6上。黑白膜2、尼龙网3、透明膜4通过棚膜卡15依次卡在边管16上,从而在栽培架骨架间形成兜装栽培槽。其中,在黑白膜2与尼龙网3之间放置配重管13,这样就形成了笔直的排水槽。在栽培架的一端安装给水软管22,为栽培架作物的灌溉供水;另一端各槽底端安装排水软管18。其特征在于,非作物管理作业期间,左侧框I、中框5和右侧框6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架之间不留管理人员过道空隙。对作物进行管理作业时,转动手轮11,带动横撑8随转轴17偏转一个角度,钢丝绳20在绕线轮21上实现一端松放和一端收紧,左侧框I和右侧框6在横撑的带动下偏转同样的角度(如图2),此时将档位板12挂扣在挡扣23上,锁死横撑8的位置,各架之间产生过道。上述可调节式栽培架中,摇动手轮11可以带动左侧框I和右侧框6旋转,到达不同的高度。上述可调节式栽培架中,通过档位板12挂扣在挡扣23上,可以实现左、右侧槽的位置锁定。上述可调节式栽培架中,转轴17与底座10间装有轴承7,转轴转动顺畅。上述可调节式栽培架中,黑白膜2、尼龙网3、透明膜4通过棚膜卡15依次卡在边管16上,从而在栽培架骨架间形成兜装。[0009]上述可调节式栽培架中,在黑白膜2与尼龙网3之间放置配重管13,形成笔直的排水槽。上述可调节式栽培架中,左侧框I、右侧框6、底座10通过销轴与横撑8连接,穿销轴的孔内都套有轴套9。

图I为可调节式栽培架示意图。图2为栽培槽旋转后示意图。图3为可调节式栽培架前视示意图。图4为可调节式栽培架俯视示意图。标号说明I.左侧框 2.黑白膜 3.尼龙网4.透明膜5.中框6.右侧框7.轴承8.横撑 9.轴套10.底座11.手轮12.挡板13.配重管14.卡箍15.棚膜卡16.边管17.转轴18.排水软管19.纵拉杆20.钢丝绳21.绕线轮22.给水软管23.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边管16通过卡箍14固定在左侧框I、右侧框2上,黑白膜2、尼龙网3、透明膜4通过棚膜卡15依次卡在边管16上,从而在栽培架骨架间形成兜装。在黑白膜2与尼龙网3之间放置配重管13,这样就形成了笔直的排水槽。中框5与底座10焊接成一体,横撑8与纵拉杆19焊接成一体。转轴17穿过轴承7的间隙、底座10、横撑8通过螺栓与手轮11连接,绕线轮21固定在转轴17上,钢丝绳20在绕线轮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头分别紧固在纵拉杆19上。左侧框I、右侧框6、底座10通过销轴与横撑8连接,穿销轴的孔内都套有轴套9。非作物管理作用期间,左侧框I、中框5和右侧框6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架之间不留管理人员过道空隙。对作物进行管理作业时,转动手轮11,带动横撑8随转轴17偏转一个角度,钢丝绳20在绕线轮21上实现一端松放和一端收紧,左侧框I和右侧框6在横撑的带动下偏转同样的角度(如图2),此时将档位板12挂扣在挡扣23上,锁死横撑8的位置,各架之间产生过道,便于管理操作。左、右侧栽培槽可以根据作物喜阴或喜阳的特点进行合适的角度调节,达到作物最佳光照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包括左侧框(1),中框(5),右侧框¢),横撑(8),底座(10),转轴(17)及纵拉杆(19),其特征在于,中框(5)与底座(10)焊接成一体,横撑(8)与纵拉杆(19)焊接成一体,转轴(17)与底座(10)间装有轴承(7),转轴(17)穿过轴承(7)的间隙、底座(10)、横撑⑶通过螺栓与手轮(11)连接,绕线轮(21)固定在转轴(17)上,钢丝绳(20)在绕线轮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头分别紧固在纵拉杆(19)上,左侧框(I)、右侧框(6)、底座(10)通过销轴与横撑(8)连接,穿销轴的孔内都套有轴套(9),挡位板(12)安装在中框(5)上,通过螺栓与中框(5)铰接,通过挡位板(12)不同孔位与挡扣(23)扣接,可以锁定左侧框(I)、右侧框¢)的偏转位置,边管(16)通过卡箍(14)固定在左侧框(I)、右侧框(6)上,黑白膜(2)、尼龙网(3)、透明膜(4)通过棚膜卡(15)依次卡在边管(16)上,从而在栽培架骨架间形成兜装栽培槽,其中,在黑白膜(2)与尼龙网(3)之间放置配重管(13),这样就形成了笔直的排水槽,在栽培架的一端安装给水软管(22),另一端各槽底端安装排水软管(18)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属于农业生产领域。非作物管理作业期间,左侧框1、中框5和右侧框6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架之间不留管理人员过道空隙。对作物进行管理作业时,转动手轮11,带动横撑8随转轴17偏转一个角度,钢丝绳20在绕线轮21上实现一端松放和一端收紧,左侧框1和右侧框6在横撑的带动下偏转同样的角度,此时将档位板12挂扣在挡扣23上,锁死横撑8的位置,各架之间产生过道。本栽培架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根据作物喜阴或喜阳的特点调节栽培槽;不用预留人员过道,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635190SQ201220147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吴松, 张栋, 李娇, 刘文玺, 曲维民, 刘继刚 申请人:北京京鹏润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