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泥鳅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1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产养殖泥鳅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泥鳅池。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繁殖泥鳅的基地培育鳅苗成活率低,土池培育鳅苗十日内鳅苗成活率基本上没有,水泥池培育鳅苗十日内鳅苗成活率低于10%,因此造成很多泥鳅养殖企业瘫痪甚至破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泥鳅池,该水产养殖泥鳅池养殖泥鳅可使鳅苗成活率达70%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养殖泥鳅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3根以上增氧管,所述增氧管之间的间距< 1.5米,所述每根增氧管上连接有微孔气头。作为优选,所述增氧管为无毒胶管。作为优选,所述池体内表面上设置有水体隔离体。作为优选,所述水体隔离体包括无毒塑料薄膜层、玻璃板层和地板砖层,所述玻璃板层设置在无毒塑料薄膜层和地板砖层之间;所述地板砖层安装在所述池体内表面上。有益效果与原理: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针对人工催生的鳅苗不成熟、不健全,特别其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不成熟,因此鳅苗幼苗无能力自身满足自身的供养需求,只有靠人力帮忙,因此,采用增氧管和微孔气头,使水体中的氧含量高且分布均匀。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针对鳅苗进入生长期后水体中的营养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而需要吸食藻类,而由于藻类上附着很多地热产生的气泡加鳅苗消化功能不健全无法排泄而导致肠道膨胀浮出水面大量死亡(气泡病)的问题,采用水体隔离体将水体与地气隔离,从而彻底解决了气泡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水体隔离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包括池体I,池体I内装有水5,水5中设置有3根以上增氧管2,增氧管2之间的间距< 1.5米,每根增氧管2上连接有微孔气头3。增氧管2可以采用无毒胶管。[0017]采用本实施例1所述的水产养殖泥鳅池,10内泥鳅苗成活率可以达10%以上。养殖泥鳅时,增氧管2通过增氧机供给水5氧气以增氧。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包括池体I,池体I内装有水5,池体I内表面上设置有水体隔离体4。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包括池体I,池体I内装有水5,水5中设置有3根以上增氧管2,增氧管2之间的间距< 1.5米,每根增氧管2上连接有微孔气头3。池体I内表面上设置有水体隔离体4。如图4所示,水体隔离体4包括无毒塑料薄膜层41、玻璃板层42和地板砖层43,玻璃板层42设置在无毒塑料薄膜层41和地板砖层43之间。地板砖层43安装在池体I内表面上。采用本实施例3所述的水产养殖泥鳅池,10内泥鳅苗成活率可以达70%以上。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转换、转化、变化或替代,以及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水产养殖泥鳅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3根以上增氧管,所述增氧管之间的间距< 1.5米,所述每根增氧管上连接有微孔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为无毒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表面上设置有水体隔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隔离体包括无毒塑料薄膜层、玻璃板层和地板砖层,所述玻璃板层设置在无毒塑料薄膜层和地板砖层之间;所述地板砖层安装在所述池体内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泥鳅池,涉及水产养殖,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3根以上增氧管,所述增氧管之间的间距≤1.5米,所述每根增氧管上连接有微孔气头。与现有的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水产养殖泥鳅池可使鳅苗成活率达70%以上。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2979908SQ201220708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杨六一 申请人:杨六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