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锌、硒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锌、硒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包括育苗、移栽定植及后续的田间栽培管理步骤,在所述移栽定植步骤前,取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按照质量比20~60∶30~80∶1混合,将上述混合物与有机肥按照质量比5~20∶1000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按照混合肥每亩20~40kg进行田间施肥。本发明采用田间施肥的方法施用锌、硒、硼肥料,经滁菊自身的吸收与转化作用,达到富集锌、硒元素,提高滁菊食疗保健价值的目的。按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滁菊,锌、硒元素含量及有效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滁菊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降脂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富锌、砸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饮用菊花栽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滁菊中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及有效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滁菊原产于安徽滁州,被誉为我国四大药菊之首,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据《滁州志》载:清光绪年间被列为贡品,故又称“滁贡菊”。滁菊是药食兼用的珍贵药材,泡茶饮用具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免疫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滁菊具有降三高、抗菌、抗病毒、消炎、防癌、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多种保健作用,对头晕目眩、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也有显著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滁菊含黄酮类、挥发油、绿原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胆碱、菊苷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滁菊含有Cu、Fe、Zn、Co、Mn、Sr、Se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Se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菊花品种。
[0003]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锌作为重要的辅助因子与人体内200种以上酶的活性有关;锌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重要组分,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血管等作用;锌还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压。因此,适量补锌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锌直接参与糖代谢,维持胰岛素的合成、储存、分泌及活性,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此外,锌还能抑制肝炎病毒复制、保护肝脏、激活胸腺素,增强人体免疫力。
[0004]硒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中心,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调节人体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代谢,降低血粘度,防止动脉血管壁上脂质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硒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及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补硒有助于控制血糖浓度,还能减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补硒还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减轻酒精造成的肝脏损伤。此外,硒还有抵抗电磁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作用。
[0005]硼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硼能促进植物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硼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增产增收。施用硼肥的作物籽粒中对人体有益的锌、锰、钥、铜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硼能促进植物对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
[0006]总黄酮是指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它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天然产物,以2-苯基色原酮(flavones)为母核结构衍生而成,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活性。
[0007]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乏较为严重,“隐形饥饿”问题十分突出,锌、硒等必需微量元素长期摄入量不足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同时,现代人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油脂摄入过量,导致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高血脂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重要原因。选择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的农产品,通过农学的方法调控其生长过程,提高农产品中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农产品营养品质下降,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的人体营养健康问题,并有效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0008]本发明就是选择具有极高营养保健价值的饮用滁菊为对象,结合滁菊的天然属性,通过多种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利用滁菊自身的吸收与转化功能,提高繁殖器官——花中的锌、硒元素及总黄酮含量,增强滁菊的内在品质和营养价值。经常用该滁菊泡茶饮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锌、硒、总黄酮等微量营养素,对于清除体内自由基、调节血脂、防治“三高”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微量元素锌、硒的降脂滁菊及其栽培的方法,主要通过滁菊种植管理过程中的锌、硒、硼肥料的合理施用,实现所述滁菊中微量元素锌、硒含量比普通滁菊显著提高,同时滁菊中的有效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也比普通滁菊显著提闻。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锌、硒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包括育苗、移栽定植及后续的田间栽培管理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栽定植步骤前,取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按照质量比20?60: 30?80: I混合,将上述混合物与有机肥按照质量比5?20: 1000的比例搅拌均匀组成混合肥,然后按照混合肥每亩20?40kg进行田间施肥。
[0011]优选地,上述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的混合质量比为30?40: 40?55:1。
[0012]优选地,上述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的混合质量比为35: 50:1。
[0013]优选地,所述混合肥每亩田间施肥量为25kg。
[0014]本发明所述一种富锌、硒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其技术简便易行,生产费用低廉,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富锌、硒降脂滁菊,锌、硒元素吸收转化效果好,有效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比一般滁菊显著提高,具有更高的食疗保健价值。该产品长期泡茶饮用,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锌、硒,避免锌、硒缺乏导致的各种疾病;还可摄入更多黄酮类物质,有效降低因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图1是富锌、硒滁菊与普通滁菊锌含量的比较图;
图2是富锌、硒滁菊与普通滁菊硒含量的比较图;
图3是富锌、硒滁菊与普通滁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试验地点: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土肥站。
[0017]试验时间:2012年6月?2012年10月。
[0018]试验设置了三个不同处理组,三次重复,每区面积20m2,分别为:
[0019]处理1:锌、硒施肥,每区用硫酸锌40g,亚硒酸钠Ig,与5kg有机肥均勻混合后施于栽培床;
[0020]处理2:硼施肥,每区用硼酸40g,与5kg有机肥均匀混合后施于栽培床;
[0021]处理3:锌、硒、硼施肥,每区用硫酸锌40g,亚硒酸钠lg,硼酸40g,与5kg有机肥均匀混合后施于栽培床。
[0022]另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处理,施用5kg未加微量元素的有机肥。
[0023]实施例2:
[0024]试验地点: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土肥站。
[0025]试验时间:2012年6月?2012年10月。
[0026]试验设置了三个不同处理组,三次重复,每区面积20m2,分别为:
[0027]处理1:锌、硒施肥,每区用硫酸锌35g,亚硒酸钠Ig,与5kg有机肥均勻混合后施于栽培床;
[0028]处理2:硼施肥,每区用硼酸50g,与5kg有机肥均匀混合后施于栽培床;
[0029]处理3:锌、硒、硼施肥,每区用硫酸锌35g,亚硒酸钠Ig,硼酸50g,与5kg有机肥均匀混合后施于栽培床。
[0030]另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处理,施用5kg未加微量元素的有机肥。
[0031]有益效果
[0032]本发明所述的富锌、硒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能增强饮用滁菊的营养品质和保健价值,提高其经济效益。
[0033]按本发明方法培育的降脂滁菊由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进行了小鼠的降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动物实验以高脂饲料作为营养性氧化应激模型,高脂摄入显著提高小鼠机体的自由基水平,富锌、硒滁菊饮水能降低血液和组织的自由基水平,说明富锌、硒滁菊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2,富锌、硒滁菊饮水能提高喂饲高脂日粮小鼠的抗氧化能力(T-AOC)、还原型与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值(GSH/GSSG)、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睾周脂的抗氧化能力,并且降低丙二醛(MDA)水平与血脂水平,表明富锌、硒滁菊水提物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氧化应激,具有维持机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调节血脂、降低动脉硬化指数的作用。3,随着剂量增加,缓解氧化应激、调节血脂的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说明适量的富锌、硒滁菊饮水更适合实际需求。
[0034]综上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富锌、硒滁菊饮水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
[0035]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富锌、硒降脂滁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移栽定植及后续的田间栽培管理步骤,在所述移栽定植步骤前,取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按照质量比20?60: 30?80: I混合,将上述混合物与有机肥按照质量比5?20: 1000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按照混合肥每亩20?40kg进行田间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滁菊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的混合质量比为30?40: 40?5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滁菊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硫酸锌、硼酸、亚硒酸钠的混合质量比为35: 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滁菊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肥每亩田间施肥量为25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滁菊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生产的滁菊中锌含量为6.81mg/100g,硒含量为20.8μ g/100g,有效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为64.44mg/g。
【文档编号】C05D11/00GK104170571SQ20131020148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8日
【发明者】金亮, 刘正慧, 成志鹏, 刘微波, 李慧 申请人:苏州科缔康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