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孵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1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甲鱼孵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甲鱼孵化系统,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本发明包括孵化架、孵化装置、水槽、排风扇、温度灯,孵化装置放置于孵化架上,排风扇用于保证孵化室的通风,温度灯用于控制孵化室的温度,甲鱼受精卵孵化后,幼体爬出孵化装置掉入水槽中,便于幼体的收集。孵化装置上下各有一层海绵层,利用海绵的保温性、透气性和保水性,保证了蛭石层的温度和湿度,使用蛭石作为孵化介质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隔热性和通透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提高甲鱼受精卵的孵化率,缩短了孵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
【专利说明】甲鱼孵化系统
[0001]抟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鱼孵化系统。
技术背景
[0002]甲鱼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关注,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人工养殖甲鱼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充分地应用。甲鱼的孵化是甲鱼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收益。甲鱼的孵化受环境、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大,幼体常常受到其他动物的影响造成成活率和出苗率减少。
[0003]传统的人工孵化甲鱼,主要用沙石作为介质,模仿甲鱼蛋天然孵化条件进行孵化。申请号为20092023907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鳖孵化池,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暖棚、鳖暖棚孵化池、沙层、鳖孵化池外墙、土层、过渡墙、稚鳖暂养水池、排污口组成,在所述的暖棚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鳖暖孵化池,鳖暖孵化池分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设有沙层和土层,其中上部为沙层,下部为土层;所述的鳖暖棚孵化池的右半部分为稚鳖暂养水池,左右两部分之间设有过渡墙,稚鳖暂养水池内设有排污口。用此孵化池进行孵化,鳖的孵化周期长且孵化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鱼孵化系统,缩短甲鱼孵化周期,提高孵化率,保证幼体成活率。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甲鱼孵化系统,包括孵化架、孵化装置、水槽、排风扇、温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装置包括塑料孵化箱、上海绵层、蛭石层、甲鱼受精卵和下海绵层,底部带有小孔的塑料孵化箱的底层设置有一层厚度为Icm的下海绵层,在下海绵层上方均匀地设置有6~IOcm厚的蛭石层,蛭石层上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Icm的上海绵层;孵化装置放置于孵化架上。这种结构能使甲鱼受精卵均匀地置于蛭石层中,受精卵之间没有接触;排风扇用于保证孵化室的通风,温度灯用于控制孵化室的温度,促进甲鱼受精卵孵化。
[0006]优选地,所述水槽建于孵化架一侧,水槽中放置5~IOcm深度的清水。这种结构幼体孵化后爬出孵化装置,掉入水槽中,不但避免幼体爬出孵化装置后甩落死亡,还便于养殖人员进行收集。
[0007]优选地,所述蛭石层使用前经阳谷曝晒消毒处理并具有一定的湿度,其湿度为蛭石与水的比重为4:3。因为曝晒消毒减少了蛭石层的细菌,蛭石层的具有一定的湿度,提供了甲鱼良好的孵化环境。
[0008]优选地,所述上海绵层和下海绵层,含水量控制在饱和状态。这不仅能控制蛭石层水分挥发,还能在孵化过程蛭石层湿度降低时提供水分,保持蛭石层湿度。
[0009]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孵化架一侧建有水槽,不但避免幼体爬出孵化装置后甩落死亡,还便于养殖人员进行收集。孵化装置上下各有一层海绵层,利用海绵的保温性、透气性和保水性,保证了蛭石层的温度和湿度。蛭石具有较好的吸水性、 隔热性和通透性,使用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提高了甲鱼受精卵的孵化率,缩短了孵化周期, 降低了养殖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甲鱼孵化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甲鱼孵化系统的左视图。
[0012]图3为本发明的孵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孵化架、2.孵化装置、3.水槽、4.排风扇、5.温度灯、6.塑料孵化箱、7.上海绵层、8.蛭石层、9.甲鱼受精卵、10.下海绵层,11.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甲鱼孵化系统,包括孵化架1、孵化装置2、水槽3、排风扇4、温度灯5,孵化装置2放置于孵化架I上。利用排风扇4保证孵化室的通风,利用温度灯5控制孵化室的温度,甲鱼受精卵9孵化后,幼体爬出孵化装置2掉入水槽3中,便于幼体的收集。
[0016]水槽建于孵化架I 一侧,水槽中放置5~IOcm深度的清水。幼体孵化后爬出孵化装置2,掉入水中,不但避免幼体爬出孵化装置2后甩落死亡,提高了幼体成活率,还便于养殖人员进行收集。
[0017]孵化装置2,包括塑料孵化箱6、上海绵层7、蛭石层8、甲鱼受精卵9、下海绵层10。 用底部带有小孔11的塑料孵化箱6,在塑料孵化箱6底 部铺一层厚度为Icm的下海绵层10, 在下海绵层10上方均匀地铺3~5cm厚的蛭石层8,均匀放入一层甲鱼受精卵9,保证受精卵之间没有接触,再覆盖3~5cm厚的蛭石层8,最后在蛭石层8上面铺一层厚度为Icm的上海绵层7。
[0018]蛭石层8,使用前经阳谷曝晒消毒处理并具有一定的湿度,其湿度为蛭石与水的比重为4:3。
[0019]上海绵层I和下海绵层10,含水量控制在饱和状态,不仅能控制蛭石层8水分挥发,还能在孵化过程蛭石层8湿度降低时提供水分,保持蛭石层8湿度。
[0020]孵化装置2上下各有一层海绵层,利用海绵的保温性、透气性和保水性,保证了蛭石层的温度和湿度。蛭石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隔热性和通透性,使用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提高了甲鱼受精卵的孵化率,缩短了孵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
[0021]其孵化的具体步骤为:
(I)在繁殖季节,在透气的塑料孵化箱6的底部铺一层厚度为Icm的下海绵层10。
[0022](2)在下海绵层10上方均匀地铺3~5cm厚的蛭石层8。
[0023](3)均匀放入一层甲鱼受精卵9,保证甲鱼受精卵9之间没有接触。
[0024](4)覆盖3~5cm厚的蛭石层8。
[0025](5)在蛭石层8上面铺一层厚度为Icm的上海绵层2。[0026](6)将孵化装置2放入孵化室内的各层孵化架I上。
[0027](7)用温度灯控制孵化室内温度为30~32°C,用排风扇4控制孵化室的通风。
[0028](8) 15天后,将孵化装置2内破损的受精卵拣出。
[0029](9)放入孵化室继续孵化,总共35~40天孵化出幼崽。
[0030](10)幼体孵化后爬出孵化装置2,掉入水槽。
[0031](11)对水槽中的甲鱼幼体进行收集。
[0032]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甲鱼孵化系统,包括孵化架、孵化装置、水槽、排风扇、温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装置包括塑料孵化箱、上海绵层、蛭石层、甲鱼受精卵和下海绵层,底部带有小孔的塑料孵化箱的底层设置有一层厚度为Icm的下海绵层,在下海绵层上方均匀地设置有6~IOcm 厚的蛭石层,蛭石层上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Icm的上海绵层;孵化装置放置于孵化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鱼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建于孵化架一侧,水槽中放置5~IOcm深度的清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鱼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层使用前经阳谷曝晒消毒处理并具有一定的湿度,其湿度为蛭石与水的比重为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鱼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海绵层和下海绵层,含水量控制在饱和状态。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563840SQ201310471038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孙伟杰, 吕伟清 申请人:桐乡市大麻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