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刺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5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刺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海刺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海刺参饲料,包括通过柞蚕蛹免疫诱导制备得到的柞蚕蛹粉。海刺参饲料按照下述的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免疫柞蚕蛹粉1-5份,白鱼粉1-5份,虾糠粉2-8份,脱脂大豆粉2-8份,玉米粉2-8份,马尾藻与鼠尾藻混合藻粉20-40份,海泥牡蛎混合粉40-60份,预混料0.5-1份。该海刺参饲料的制备方法为通过原料准备和制备、混合和造粒等制备步骤制作而成。使用本发明饲料的优点是饲养出了免疫力高、生长速度快、品质好的海刺参,明显提高了海刺参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拓展柞蚕资源应用领域,有效降低海参养殖中的抗生素使用量。
【专利说明】一种海刺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海参饲料,特别涉及一种海刺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当前我国北方的海刺参苗种养殖多为室内人工养殖,养殖周期为半年到一年,多为一年。养殖过程中,鱼粉是其饲料中主要的动物蛋白源,但随着国际鱼粉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导致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市场上一些劣质鱼粉因价格低廉而被广泛使用,长期饲喂这些劣质鱼粉不仅易导致苗种营养缺乏而造成生长迟缓、抗病力低下,而且鱼粉中常携带有病原菌和化学防腐剂,易造成苗种患病和死亡。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往往使用廉价贻贝干粉甚至不添加动物性蛋白养殖海参,其结果是饲料营养严重不足,导致海参苗种生长缓慢,应激性差,在水温、盐度和水质等外界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时,极易患病死亡,大大影响了海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鱼粉替代物是当前稳定海参养殖的基本要求。
[0003]专利号为CN102630830A的名为“一种提高海参免疫力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抗菌肽作为饲料成分,证实抗菌肽的添加能提高海参生长速度并提高抗病力,但采用的抗菌肽为纯化物质,无明确来源,且未考虑成本和收益,在质量可控性和效益计算上存在较大变数。
[0004]因此,对于目前海刺参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商品饲料价格较高转而普遍使用营养物质不足、易被污染而携带致病因子的劣质饲料,从而导致海刺参生长迟缓、存活率低等现象的技术问题,需要寻找一种成本低、可提高海刺参生长、存活率且环保的海刺参饲料。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海刺参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由于商品饲料价格较高而普遍使用营养物质不足、易被污染而携带致病因子的劣质饲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可提高海刺参生长、存活率且环保的海刺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海刺参饲料,包括柞蚕蛹粉,柞蚕蛹粉是通过柞蚕蛹免疫诱导制备得到的。柞蚕蛹是蚕一生积累营养物质的高峰期,含有大量全价蛋白,占干物质的45?50%,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且比例均衡,营养上属全价蛋白,优于肉、蛋、奶、鱼的价值,是卫生部批准的“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单”中唯一的昆虫类食品。作为昆虫,其世代短、繁殖快,我国柞蚕茧年产量10万余吨,大部分被用于食品,现已作为优质蛋白源成为鱼粉的首先替代品。柞蚕蛹除富含优质蛋白外,还具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即活体经过外源生物免疫诱导能够自身产生抗菌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抗菌蛋白、抗菌肽、溶菌酶和凝集素等),统称为柞蚕抗菌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抗菌肽。此外,柞蚕蛹经免疫诱导后除抗菌肽其它抗菌类蛋白也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如能充分利用柞蚕蛹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将极大提高柞蚕蛹应用范围,并降低成本。[0008]一种海刺参饲料,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
[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海刺参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刺参饲料包括柞蚕蛹粉,所述的柞蚕蛹粉是通过柞蚕蛹免疫诱导制备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刺参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刺参饲料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海刺参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刺参饲料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海刺参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以下:将采用免疫诱导方法制备的柞蚕蛹粉、白鱼粉、虾糠粉、脱脂大豆粉、玉米粉、混合藻粉、混合粉及预混料进行充分混合,制成颗粒。
5.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刺参饲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刺参饲料在海刺参养殖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刺参饲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按照下述的方式投放上述海刺参饲料:水温在20°C以上时,放养密度为1-2斤/方水体,海刺参饲料的投放量和海刺参的质量比为7:100,倒池周期为7-10天;水温在15°C以下时,放养密度为5-9斤/方立体,海刺参饲料 的投放量和海刺参的质量比为5:100,倒池周期为10-15天。
【文档编号】A23K1/18GK103549195SQ201310535834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孙永欣, 温志新, 李树英, 李亚洁, 李学军, 米锐, 孟楠, 都兴范, 王晓燕 申请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