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29791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是从泥鳅幼苗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及营养成分入手,精心设计了泥鳅幼苗孵化至长成5cm以上大规格种苗种的各个环节,即:通过改变泥鳅池构造和布局,将泥鳅池分区、增设增氧机,使泥鳅幼苗的存活率大大提高,通过改变泥鳅幼苗饲料配方,缩短了泥鳅幼苗的培育时间,提高泥鳅成活率,使泥鳅幼苗在历时50~52天养殖后,就可长至5cm以上规格,亩产400kg以上,泥鳅成活率高达30%~40%,远远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同时,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泥鳅大规格苗种具有体质强、耐长途运输、缓苗期短、成活率高等特点,因此,本发明方法的推广将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泥 大规格苗种的局效池塘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泥鳅含高蛋白和低脂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泥鳅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功能为补脾益气、滋阴壮阳、清热解毒、祛湿邪、止消渴等症状,有“水中人参”之称。20世纪90年代以前,广大水田中随处可见泥鳅,其资源相当丰富,一般在自然条件下每公顷冬水田可产泥鳅15kg~30kg。但近年来,随着泥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人们发现,人们开始大量捕捞泥鳅,由于过度捕捞,特别是电捕泥鳅的泛滥,加上农田中大量施用对泥鳅有害的农药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天然水域和水田中的泥鳅资源逐年锐减,有的区域已经濒临绝迹。由于泥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加上泥鳅本身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耐运输和饵料易得等特点,且泥鳅本身是一种不易受污染的鱼类(当水被污染时,它会钻入淤泥中,或者不断冒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使之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
[0003]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展了泥鳅的人工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今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出台了许多扶持和激励政策,将泥鳅养殖作为特色地域经济大力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江苏赣榆县墩尚镇,已发展泥鳅养殖面积上千公顷,养殖户6000余个,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人均增收35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6%。养殖户平均收益超过6万元,其生态养殖园区内平均利润高于4万元/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和集散基地,泥鳅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泥鳅成鱼的养殖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其苗种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从野外捕捞获得。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现已经被国 内外的多家水产科研单位和水产工作者攻克,其主要方法是采用小泥鳅育苗池集中饲养,待鳅苗长至3cm后,投入成鳅池饲养,但此方法培育的鳅苗,生长到寸片(3cm长)时,存活率只有5%~10%,而将泥鳅水花苗直接投放池塘养殖,国内的顶尖水平也仅能达到20%,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泥鳅养殖业的发展,经研究发现,当泥鳅苗种生长至大规格苗种时(5~8cm)再投放池塘养殖,泥鳅的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然而,国内的育苗水平落后,能够将泥鳅苗从3cm培育至大规格苗种(5~8cm)的存活率仅有10%~20%。因此,随着泥鳅自然资源的逐年减少及其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获得优质的5cm以上的泥鳅人工苗种成为了我国泥鳅养殖业健康迅速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泥鳅幼苗培育成活率低,严重制约我国泥鳅养殖业发展的问题,提供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本发明方法培育泥鳅大规格苗种的生长周期为50~52天,成活率达30%~40%,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方面均远高于目前国内同行业的育苗水平。
[0005]本发明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建造泥鳅池:选择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土质中性或弱酸性的黏质土壤地,建若干口宽10~15m,长85~100m,深Im的泥鳅池,在泥鳅池靠近水源的一边设有进水口,另一边设有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上均设有滤水网;每口泥鳅池四周设置泥鳅防逃网,空中设置防水鸟网;每口泥鳅池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A区域是位于靠近泥鳅池进水口一侧、由80目围网围成的矩形区域,A区域占泥鳅池面积的1/3~1/2,A区域以外的区域为B区域;在每口泥鳅池中还均布有三台增氧机,每台增氧机外均用围网进行隔离围护;
(2)清塘消毒:每口泥鳅育苗池在灌水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150kg/亩,溶解水用量为生石灰的2~3倍;
(3)注水放苗:清塘7~10天后,选择清新无污染、透明度40~50cm的水源,向泥鳅池中注水,第一次注入池深20cm水,然后向每口泥鳅池的A区域中投放130~140万尾3天龄泥鳅水花;
(4)A区培育:A区泥鳅下塘后第I~5天,每天用虾片和生物肥交叉投喂,虾片用量:
0.1~0.5kg/次,每天3次,生物肥用量:1~1.5kg/次,每天I~2次,喂食间隔2~3小时;第6~15天,每天使用黄豆浆和奶粉交叉喂养,黄豆浆用量:I~5kg/次,每天投喂2~3次,奶粉用量:0.2~0.4kg/次,每天2~3次;喂食间隔2~3小时;所述虾片是用200目滤网水洗后取出滤液投喂;所述黄豆浆浓度是每Ikg干黄豆出豆浆15kg为好;所述奶粉是化水稀释后投喂;所述生物肥是按1: 5兑水稀释后投喂,所述生物肥为鱼用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或微生物肥水调水剂;
(5)B区肥水:在A区泥鳅下塘后第4天,使用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肥对B区域肥水,所述无机肥为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用量:碳酸氢铵/尿素为5~15kg/亩,过磷酸钙5kg/亩;有机肥为发酵猪粪水或发`酵鸡粪水,用量为500kg/亩,其中,每500kg粪水是由200~300kg猪粪或鸡粪发酵制得;生物肥为鱼用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或肥水调水剂,用量为5kg/亩;所述有机肥和生物肥按上述用量在泥鳅下塘第10天各追肥一次,泥鳅下塘15天后,B区泥鳅池产生出大量的泥鳅幼苗天然饵料;
(6)B区培育:待A区泥鳅下塘15天后,泥鳅幼苗均已长至2cm长,此时,撤去A区围网,让泥鳅幼苗进入B区泥鳅池摄食浮游动物,同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微粉料,每天4~5次,每次喂食量为鳅苗总体重的1%~2%,喂食间隔2~3小时,经过7天时间生长,泥鳅幼苗长至3cm长,此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微粉料,每天4~5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5%,喂食间隔2~3小时,经过28~30天时间生长,泥鳅幼苗长至5cm,此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颗粒料,每天4~5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5%,喂食间隔2~3小时;上述过程中每隔5~15天全池泼洒生物肥一次,每次5kg/亩;
(7)出苗:经过A区、B区50~52天的饲养,泥鳅幼苗长至5cm长、体重750尾/kg,亩产400kg以上,泥鳅苗种成活率达30~40% ;此时,就可根据客户所需规格苗种,捕捞出售或继续饲养至所需规格出售;
在上述喂养过程中,鳅苗体长小于5cm时,每天晚上打开增氧机增氧6~10小时,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2小时,鳅苗体长大于5cm时,只在水中溶氧量不足3mg/L或鳅苗浮头活跃时按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质要求:鳅苗下塘前5天,透明度控制在35~45cm,5天以后透明度控制在20~25cm,溶解氧3~6mg/L,pH值6.6~7.8,水温22~28°C,同时控制养殖水深随着鳅苗体长变化而变化,具体是苗种长至2cm之前,水深控制在20~25cm,苗种长至2~3cm时,水深30~40cm,苗种长至3cm以后,水深40~70cm ;若水色发黑或颜色过深时,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此外,池塘定期消毒、杀菌和防病按普通饲养方法管理即可。
[0006]本发明中所述泥鳅池的四周围网为50目网眼,主要目的是防止泥鳅钻壁和敌害入侵泥鳅池;A区泥鳅池及增氧机围网为80目网眼,A区围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泥鳅幼苗进入B区和隔离A区、B区水质,使A区水质更适宜泥鳅幼苗生长;增氧机围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增氧机绞伤泥鳅幼苗;空中防鸟网为专门定制的网眼尺寸为3.33X3.33cm2的尼龙网,目前市售的尼龙网没有此规格尼龙网,而网眼太小的尼龙网不利于泥鳅池中溶解氧含量增加,网眼太大的尼龙网又起不到防水鸟作用;上述围网均是固定在泥鳅池中事先栽好的固定柱上,围网底部入泥30cm。
[0007]所述虾片为台湾育晖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牌虾片”或台湾元海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元海高级虾片”;所述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是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嗜酸乳杆菌菌剂)”或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福可乐(A型)沼泽红假单胞菌制剂”或武汉百汇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多肽培藻精”;所述微生物肥水调水剂是常州市金太阳动物保健品郑陆分公司生产的“保水旺EM菌液”或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活菌I号”;当然还可以选择同类型的其他厂家生产的虾片和生物肥。
[0008]所述泥鳅幼苗专用配合饲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蒸干鱼粉25~35,预混料2~8,发酵丑柏25~35,油糠5~15,发酵菜柏5~15,面粉5~15,发酵菜籽饼0.5~7,食用油0.5~5 ;其微粉料是将上述各种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粉碎成80~100目微粉制得,其颗粒料是将上述微粉添加0.1~0.6份水产粘合剂,制成1.2~1.5mm大小的颗粒料;其主要成分含量如下:蛋白≥41%,赖氨酸≥2.6%,蛋氨酸≥0.8%,胱氨酸≥1.3%,脂肪≥6%,可消化蛋白≥37%。
[0009]所述蒸干鱼粉是指蛋白质含量为66%~68%、新鲜度100以下的进口蒸干鱼粉;所述预混料是唐山市力翔饲料厂生产的8511鱼用复合预混料,其主要原料组成为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微生物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肌醇、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亚硒酸钠、碘酸钾、氯化钴、磷酸二氢钙、石粉、抗氧化剂。
[0010]所述每口泥鳅池的池底保留10~30cm淤泥。
[0011]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泥鳅幼苗培育方法相比,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本发明中泥鳅水花下塘时是采用清水下塘,这也是本发明泥鳅幼苗培育成活率高的最重要因素。而传统的泥鳅幼苗培育都是采用肥水下塘,这是因为在四大家鱼的苗种培育过程中,肥水下塘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将直接导致育苗失败。很多渔民在肥水下塘上有很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这使得他们在培育泥鳅苗种的过程中常犯经验主义错误,认为肥水下塘也是泥鳅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本发明人通过多年培育泥鳅幼苗的实践经验发现,肥水下塘的鳅苗,无论水质肥瘦,泥鳅幼苗总是大批死亡,鳅苗长至3cm的存活率只有5%~10%,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发明人发现,刚孵化的泥鳅幼苗个体非常小,摄食能力弱,只能吃一些微粒小,易消化的食物,如蛋黄、豆浆、奶粉、虾片等,同时,因为它们体质非常弱,对水质要求就非常高,水体中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都为零时,泥鳅幼苗的成活率最高;此外,经过培肥的水体中除了不可避免的含有亚硝酸盐和氨氮外,还含有大量天然浮游动物,而刚孵化的泥鳅幼苗并不能摄食这些浮游动物,因为它们的消化功能很弱,口裂很小,这些浮游动物的存在不但不能提高泥鳅幼苗的成活率,反而还会伤害泥鳅幼苗,导致鳅
苗死亡。
[0012]基于上述养殖理念,本发明人对泥鳅育苗池进行改进,将泥鳅育苗池分为A、B两个区域,泥鳅幼苗体长小于2cm时,在泥鳅池A区生长,当泥鳅幼苗体长大于2cm时,将A区围网撤除,使泥鳅幼苗进入泥鳅池B区生长。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因为刚孵化的泥鳅幼苗个体非常小,摄食能力弱,只能吃一些蛋白含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如蛋黄、豆浆、奶粉、虾片等,适宜清水饲养,而随着泥鳅幼苗的成长,摄食能力也迅速增强,既要吃食高蛋白饲料,还要摄食天然饵料以加速其生长,若是不分区养殖,尽管清水下塘的鳅苗成活率较高,然而后期的饵料和营养跟不上其需求,也很容易导致泥鳅幼苗后期饲料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而导致其生长速度变缓、 体质变弱甚至死亡;二是泥鳅幼苗在A区生长的同时,可以对B区泥鳅池水进行肥水,此时因为B区没有泥鳅幼苗,可以用较廉价的无机肥和有机肥、辅以少量微生物肥进行水体培肥,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泥鳅幼苗在A区长至2cm的生长期间,B区泥鳅池已经培育出适合2~3cm鳅苗生长所需的大量天然饵料,这使得鳅苗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三是将大泥鳅池分区后,当鳅苗长至适合饲料喂养阶段时,无需转池,只需将围网撤除,鳅苗即可进入大泥鳅池生长,避免了鳅苗因转池操作引起的伤亡及缓苗期,提高了鳅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0013]此外,本发明还在泥鳅育苗池中布置了三台增氧机,而传统的泥鳅池中都不会考虑架设增氧机,因为养殖泥鳅的专业人士都知道,泥鳅有三种呼吸方式,即腮呼吸、皮肤呼吸和肠呼吸,因此,池塘中的溶解氧含量不会导致泥鳅大面积死亡。但是,刚孵化的泥鳅幼苗由于生长发育还不完全,只能依靠腮呼吸,而想要实现高密度培育泥鳅幼苗的话,就必须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一定要架设增氧机。此外,架设增氧机还可以防止泥鳅气泡病的发生,本发明中的增氧机除了夜间打开以保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外,每天中午也打开2小时,主要目的是起搅水作用;这是因为白天日照充足,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虽然可以为泥鳅池中提供大量的氧气,但是也导致水体中产生大量气泡,而这些气泡会导致泥鳅幼苗发生气泡病而大面积死亡。
[0014]本发明的另一主要改进在于:和传统泥鳅育苗方法相比,使用的饲料不同,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传统的泥鳅育苗在鳅苗刚孵化时使用奶粉或鸡蛋黄或豆浆喂养,而本发明中是使用虾片喂养,因为鳅苗刚孵化出前3天主要是靠卵黄营养维持生长,而3天后,卵黄营养基本被吸收完,奶粉、鸡蛋黄、豆浆等虽然蛋白含量较高,但是可消化蛋白含量比较低,并且比较容易破坏水质,而虾片中不仅含有大量可消化蛋白,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此外,将虾片洗水后制得的滤液悬浮性、适口性均优于蛋黄、豆浆等食物,同时,使用虾片可以更好地保持水中有益菌群的含量,稳定水质;因此,在3天龄鳅苗放塘后前5天使用虾片洗水投喂更符合鳅苗的生长需求;此外,本发明在给鳅苗喂食虾片的同时,还定量投喂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和微生物肥水调水剂,使用生物肥的好处在于,生物肥本身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非常容易被鳅苗吸收,还可以在清水中培养适合鳅苗摄食的微生物菌及浮游生物,生物肥还具有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调节水质,降低水体毒性,降解亚硝酸盐、氨氮含量的作用。
[0015]2.鳅苗长至2cm后,使用本发明人自己研发的泥鳅幼苗专用配合饲料。经发明人多年研究发现,泥鳅幼苗生长发育期间对蛋白质含量需求很高,而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泥鳅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含量普遍偏低,蛋白含量最高的也仅有30%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泥鳅幼苗的生长发育需求,这也是导致泥鳅幼苗生长速度慢和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而本发明人自己研发的泥鳅幼苗专用配合饲料中蛋白> 41%,赖氨酸> 2.6%,蛋氨酸> 0.8%,胱氨酸> 1.3%,脂肪> 6%,可消化蛋白> 37%,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成分,完全满足了泥鳅幼苗生长所需营养,提高了鳅苗的进食能力,从而达到了加速鳅苗生长速度、增强鳅苗体质、提闻其成活率的目的。
[0016]本发明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泥鳅幼苗生长最适宜的环境和营养成分,从泥鳅池构造、布局及鳅苗饲料入手,精心设计了泥鳅幼苗孵化至长成5cm以上大规格种苗种的各个环节,使泥鳅幼苗在历时50~52天养殖后,就可长至5cm以上规格,亩产400kg以上,泥鳅成活率高达30%~40%,远远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同时,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泥鳅大规格苗种具有体质强、耐长途运输、缓苗期短、成活率高等特点,因此,本发明方法的推广将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每口泥鳅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滤水网、防鸟网图中未示出)。
[0018]图中:I一泥鳅池,2—进水口,3—出水口,4一泥鳅池四周防逃网,5—A区泥鳅池,6—B区泥鳅池,7— A区围网,8—增氧机,9一增氧机围网,10—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建造泥鳅池:选择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土质中性或弱酸性的黏质土壤地,建若干口宽10~15m,长85~100m,深Im的泥鳅池1,在泥鳅池靠近水源的一边设有进水口 2,另一边设有出水口 3,所述进、出水口上均设有滤水网(图中未示出);每口泥鳅池四周设置泥鳅防逃网4,空中设置防水鸟网(图中未示出);每口泥鳅池分为A、B两个区域5和6,其中A区域5是位于靠近泥鳅池进水口一侧、由80目围网7围成的矩形区域,A区域占泥鳅池面积的1/3~1/2,A区域以外的区域为B区域6 ;在每口泥鳅池中还均布有三台增氧机8,每台增氧机外均用围网9进行隔离围护;所述泥鳅池的四周围网为50目网眼,A区泥鳅池及增氧机围网为80目网眼,空中防鸟网为专门定制的网眼尺寸为3.33X3.33cm2的尼龙网;所述围网均是固定在泥嫩池中事先栽好的固定柱10上,围网底部入泥30cm ;每口泥嫩池底部保留10~30cm淤泥;
(2)清塘消毒:每口泥鳅育苗池在灌水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150kg/亩,溶解水用量为生石灰的2~3倍;
(3)注水放苗:清塘7~10天后,选择清新无污染、透明度40~50cm的水源,向泥鳅池中注水,第一次注入池深20cm水,然后向每口泥鳅池的A区域中投放130~140万尾3天龄泥鳅水花;
(4)A区培育:A区泥鳅下塘后第1~5天,每天用虾片和生物肥交叉投喂,虾片用量:
.0.1~0.5kg/次,每天3次,生物肥用量:1~1.5kg/次,每天1~2次,喂食间隔2~3小时;第6~15天,每天使用黄豆浆和奶粉交叉喂养,黄豆浆用量:1~5kg/次,每天投喂2~3次,奶粉用量:0.2~0.4kg/次,每天2~3次;喂食间隔2~3小时;所述虾片是用200目滤网水洗后取出滤液投喂;所述黄豆浆浓度是每Ikg干黄豆出豆浆15kg为好;所述奶粉是化水稀释后投喂;所述生物肥是按1: 5比例兑水稀释后投喂,所述生物肥为鱼用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或微生物肥水调水剂;所述虾片为台湾育晖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牌虾片”或台湾元海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元海高级虾片”;所述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是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嗜酸乳杆菌菌剂)”或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福可乐(A型)沼泽红假单胞菌制剂”或武汉百汇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多肽培藻精”;所述微生物肥水调水剂是常州市金太阳动物保健品郑陆分公司生产的“保水旺EM菌液”或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活菌I号”,下同;当然还可以选择同类型的其他厂家生产的虾片和生物肥;
(5)B区肥水:在A区泥鳅下塘后第4天,使用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肥对B区域肥水,所述无机肥为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用量:碳酸氢铵/尿素为5~15kg/亩,过磷酸钙5kg/亩;有机肥为发酵猪粪水或发酵鸡粪水,用量为500kg/亩,其中,每500kg粪水是由200~300kg猪粪或鸡粪发酵制得;生物肥为鱼用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或肥水调水剂,用量为5kg/亩;所述有机肥和生物肥按上述用量在泥鳅下塘第10天各追肥一次,泥鳅下塘15天后,B区泥鳅池产生出大量的泥鳅幼苗天然饵料;
(6)B区培育:待A区泥鳅下塘15天后,泥鳅幼苗均已长至2cm长,此时,撤去A区围网,让泥鳅幼苗进入B区泥鳅池摄食浮游动物,同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微粉料,每天4~5次,每次喂食量为鳅苗总体重的1%~2%,喂食间隔2~3小时,经过7天时间生长,泥鳅幼苗长至3cm长,此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微粉料,每天4~5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5%,喂食间隔2~3小时,经过28~30天时间生长,泥鳅幼苗长至5cm,此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颗粒料,每天4~5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5%,喂食间隔2~3小时;上述过程中每隔5~15天全池泼洒生物肥一次,每次5kg/亩;
(7)出苗:经过A区、B区50~52天的饲养,泥鳅幼苗长至5cm长、体重750尾/kg,亩产400kg以上,泥鳅苗种成活率达30~40% ;此时,就可根据客户所需规格苗种,捕捞出售或继续饲养至所需规格出售;
在上述喂养过程中,鳅苗体长小于5cm时,每天晚上打开增氧机增氧6~10小时,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2小时,鳅苗体长大于5cm时,只在水中溶氧量不足3mg/L或鳅苗浮头活跃时按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质要求:鳅苗下塘前5天,透明度控制在35~45cm,5天以后透明度控制在20~25cm,溶解氧3~6mg/L,pH值6.6~7.8,水温22~28°C,同时控制养殖水深随着鳅苗体长变化而变化,具体是苗种长至2cm之前,水深控制在20~25cm,苗种长至2~3cm时,水深30~40cm,苗种长至3cm以后,水深40~70cm ;若水色发黑或颜色过深时,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此外,池塘定期消毒、杀菌和防病按普通饲养方法管理即可。
[0020]所述泥鳅幼苗配合饲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蒸干鱼粉25~35,预混料2~
8,发酵丑柏25~35,油糠5~15,发酵菜柏5~15,面粉5~15,发酵菜籽饼0.5~7,食用油0.5~5 ;其微粉料是将上述各种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粉碎成80~100目微粉制得,其颗粒料是将上述微粉添加0.1~0.6份水产粘合剂,制成1.2~1.5mm大小的颗粒料;其主要成分含量如下:蛋白≥41%,赖氨酸≥2.6%,蛋氨酸≥0.8%,胱氨酸≥1.3%,脂肪≥6%,可消化蛋白≥37%。
[0021]所述蒸干鱼粉是指蛋白质含量为66%~68%、新鲜度100以下的进口蒸干鱼粉;所述预混料是唐山市力翔饲料厂生产的8511鱼用复合预混料,其主要原料组成为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微生物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肌醇、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亚硒酸钠、碘酸钾、氯化钴、磷酸二氢钙、 石粉、抗氧化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建造泥鳅池:选择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土质中性或弱酸性的黏质土壤地,建若干口宽10~15m,长85~100m,深Im的泥鳅池,在泥鳅池靠近水源的一边设有进水口,另一边设有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上均设有滤水网;每口泥鳅池四周设置泥鳅防逃网,空中设置防水鸟网;每口泥鳅池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A区域是位于靠近泥鳅池进水口一侧、由80目围网围成的矩形区域,A区域占泥鳅池面积的1/3~1/2,A区域以外的区域为B区域;在每口泥鳅池中还均布有三台增氧机,每台增氧机外均用围网进行隔离围护; (2)清塘消毒:每口泥鳅育苗池在灌水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150kg/亩,溶解水用量为生石灰的2~3倍; (3)注水放苗:清塘7~10天后,选择清新无污染、透明度40~50cm的水源,向泥鳅池中注水,第一次注入池深20cm水,然后向每口泥鳅池的A区域中投放130~140万尾3天龄泥鳅水花; (4)A区培育:A区泥鳅下塘后第I~5天,每天用虾片和生物肥交叉投喂,虾片用量:0.1~0.5kg/次,每天3次,生物肥用量:1~1.5kg/次,每天I~2次,喂食间隔2~3小时;第6~15天,每天使用黄豆浆和奶粉交叉喂养,黄豆浆用量:I~5kg/次,每天投喂2~3次,奶粉用量:0.2~0.4kg/次,每天2~3次;喂食间隔2~3小时;所述虾片是用200目滤网水洗后取出滤液投喂;所述生物肥是按1: 5兑水稀释后投喂,所述生物肥为鱼用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或微生物肥水调水剂; (5)B区肥水:在A区泥鳅下塘后第4天,使用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肥对B区域肥水,所述无机肥为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用量:碳酸氢铵/尿素为5~15kg/亩,过磷酸钙5kg/亩;有机肥为发酵猪粪或发酵鸡粪,用量为500kg/亩;生物肥为鱼用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或肥水调水剂,用量为5kg/亩;所述有机肥和生物肥按上述用量在泥鳅下塘第10天各追肥一次,泥鳅下塘15天后,B区泥鳅池产生出大量的泥鳅幼苗天然饵料; (6)B区培育:待A区泥鳅下塘15天后,泥鳅幼苗均已长至2cm长,此时,撤去A区围网,让泥鳅幼苗进入B区泥鳅池摄食浮游动物,同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微粉料,每天4~5次,每次喂食量为鳅苗总体重的1%~2%,喂食间隔2~3小时,经过7天时间生长,泥鳅幼苗长至3cm长,此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微粉料,每天4~5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5%,喂食间隔2~3小时,经过28~30天时间生长,泥鳅幼苗长至5cm,此时投喂泥鳅幼苗配合饲料颗粒料,每天4~5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5%,喂食间隔2~3小时;上述过程中每隔5~15天全池泼洒生物肥一次,每次5kg/亩; (7)出苗:经过A区、B区50~52天的饲养,泥鳅幼苗长至5cm长、体重750尾/kg,亩产400kg以上,泥鳅苗种成活率达30~40% ;此时,就可根据客户所需规格苗种,捕捞出售或继续饲养至所需规格出售; 在上述喂养过程中,鳅苗体长小于5cm时,每天晚上打开增氧机增氧6~10小时,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2小时,鳅苗体长大于5cm时,只在水中溶氧量不足3mg/L或鳅苗浮头活跃时按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质要求:鳅苗下塘前5天,透明度控制在35~45cm,5天以后透明度控制在20~25cm,溶解氧3~6mg/L,pH值6.6~7.8,水温22~28°C,同时控制养殖水深随着鳅苗体长变化而变化,具体是苗种长至2cm之前,水深控制在20~25cm,苗种长至2~3cm时,水深30~40cm,苗种长至3cm以后,水深40~70cm ;若水色发黑或颜色过深时,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此外,池塘定期消毒、杀菌和防病按普通饲养方法管理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鳅池的四周围网为50目网眼,A区泥鳅池及增氧机围网为80目网眼,空中防鸟网为专门定制的网眼尺寸为3.33X3.33cm2的尼龙网;所述围网均是固定在泥鳅池中事先栽好的固定柱上,围网底部入泥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片为台湾育晖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牌虾片”或台湾元海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元海高级虾片”;所述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是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嗜酸乳杆菌菌剂”或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福可乐A型沼泽红假单胞菌制剂”或武汉百汇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多肽培藻精”;所述微生物肥水调水剂是常州市金太阳动物保健品郑陆分公司生产的“保水旺EM菌液”或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活菌I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鳅幼苗专用配合饲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蒸干鱼粉25~35,预混料2~8,发酵豆柏25~35,油糠5~15,发酵菜柏5~15,面粉5~15,发酵菜籽饼0.5~7,食用油0.5~5 ;其微粉料是将上述各种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粉碎成80~100目微粉制得,其颗粒料是将上述微粉添加0.1~0.6份水产粘合剂,制成1.2~1.5mm大小的颗粒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干鱼粉是指蛋白质含量为66%~68%、新鲜度100以下的进口蒸干鱼粉;所述预混料是唐山市力翔饲料厂生产的8511鱼用复合预混料,其主要原料组成为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微生物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肌醇、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亚硒酸钠、碘酸钾、氯化钴、磷酸二氢钙、石粉、抗氧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高效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口泥鳅池的池底保留10~30cm淤泥。
【文档编号】C05G1/00GK103719004SQ20131074119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周志清 申请人:黄梅县志清泥鳅繁育养殖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