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包括装料系统(2)、培养间(4)和分离系统(6),培养间(4)内设有加料装置(5)和置物架(22),培养间(4)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分离系统(6)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化设备生产昆虫蛋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蝇蛆蛋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大量优质动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多糖、抗菌肽等有效成分,是重要的可再生有机资源,作为高品质保健饲料和生物医药原材料,具有极大的潜力。
[0003]家蝇是世界广布种,以有机废弃物为孳生地,具有繁殖力强,能够规模清洁化养殖,虫体营养价值高,具有治理有机污染的能力等特点。但是传统的人工养殖蝇蛆方法步骤复杂,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的周期较长,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机械化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它利用机械化设备生产昆虫蛋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昆虫蛋白的工业化生产。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包括装料系统、培养间和分离系统,装料系统与培养间之间通过带料斗的电动堆高机与培养间连接,培养间内设有加料装置和置物架,培养间通过带料斗的电动堆高机与分离系统连接。
[0006]前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中,所述装料系统包括接料台和搅拌机,搅拌机设于接料台上,搅拌机的顶部设有底料入口,搅拌机的底部设有底料出口,料斗的外壁上设有固定装置,料斗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电动堆高机的叉杆上,料斗的顶部开口与底料出口对齐,料斗的底部设有开合装置。
[0007]前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中,所述置物架上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接种盆,每两个隔板之间的间距为50cm?60cm。
[0008]前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中,接种盆包括分隔架和底板,底板上设有固定槽,分隔架与底板通过固定槽密封连接,底板通过分隔架分为均等的9个接种格,底板为
0.4cm?1.0cm厚的不镑钢板。
[0009]前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中,所述分离系统包括物料传送带、工作台、振动下料装置、支撑装置、物料传输分层装置和筛网,物料传送带设于工作台上,物料传送带的一端通过支撑装置与振动下料装置连接,物料传输分层装置的一端设于振动下料装置的下方,物料传输分层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筛网,振动下料装置的上方设有连续给料机。
[0010]前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中,所述物料传输分层装置的上方设有光照系统和挡刮板,物料传输分层装置的中后部设有肥料传出装置;所述筛网的下方设有底料传出装置,筛网的上方设有除渣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装料系统和分离系统进行蝇蛆生产前的装料、蝇蛆生产转化后的卸料与分离,生产有机肥和动物保健蛋白,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大大提闻了生广效率。
[0012]本实用新型在接料时设置工作台有利于减少接料时底料逸出,改善了生产环境,降低了损耗;通过电动堆高机携带料斗进行接料,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复杂程度,节约了前期投入成本,以一个20000吨生产规模的生产线来算,初期建设可节约1200万左右;同时直接使用电动堆高机携带料斗进行接料运输,避免了人工运输,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并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通过在料斗上设置开合装置,使料斗可进行接料、加料和卸料,缩短了运送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开合装置可以调节张合度,控制每次加料量,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接种盆;通过在物料传输分层装置上方设有光照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蝇蛆和残渣分层速度,同时缩短了物料传输分层装置的长度。
[0013]由于昆虫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无论生长条件怎样恶劣,都可以根据环境进行自身调节,进行协同进化,进而形成新的特定种群。鉴于家蝇是世界广布种,适应能力强,可以工程化饲养,能够快速转化畜禽粪便等有机废物生产高效有机肥和优质蝇蛆蛋白。而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了转化效率,实现昆虫蛋白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有机生态循环;同时生产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有利于产业链的增值与扩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装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接种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底板加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分离系统的主视图;
[0020]图7是分离系统的俯视图;
[0021]图8是生产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1_底料传出装置,2-装料系统,3-电动堆高机,4-培养间5-加料装置,6-分离系统,7-支撑装置,8-挡刮板,9-筛网,10-连续给料机,11-照明装置,
12-隔板,13-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4-接料台,15-搅拌机,16-料斗,17-接种格,18-底料入口,19-底料出口,20-固定装置,21-开合装置,22-置物架,23-接种盆,24-分隔架,25-底板,26-固定槽,27-物料传送带,28-工作台,29-振动下料装置,30-肥料传出装置,31-除渣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00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包括装料系统
2、培养间4和分离系统6,装料系统2与培养间4之间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培养间4连接,培养间4内设有加料装置5和置物架22,培养间4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分尚系统6连接。
[0025]如图2所示,装料系统2包括接料台14和搅拌机15,搅拌机15设于接料台14上,搅拌机15的顶部设有底料入口 18,搅拌机15的底部设有底料出口 19,料斗16的外壁上设有固定装置20,料斗16通过固定装置20固定于电动堆高机3的叉杆上,料斗16的顶部开口与底料出口 19对齐,料斗16的底部设有开合装置21。
[0026]如图3所示,置物架22上设有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接种盆23,每两个隔板12之间的间距为55cm。
[0027]如图4和图5所示,接种盆23包括分隔架24和底板25,底板25上设有固定槽26,分隔架24与底板25通过固定槽26密封连接,底板25通过分隔架24分为均等的9个接种格17,底板25为0.7m厚的不锈钢板。
[0028]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离系统6包括物料传送带27、工作台28、振动下料装置29、支撑装置7、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和筛网9,物料传送带27设于工作台28上,物料传送带27的一端通过支撑装置7与振动下料装置29连接,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一端设于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下方,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另一端设有筛网9,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上方设有连续给料机10。
[0029]所述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上方设有光照系统11和挡刮板8,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中后部设有肥料传出装置30 ;所述筛网9的下方设有底料传出装置1,筛网9的上方设有除渣刷31。
[00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包括装料系统
2、培养间4和分离系统6,装料系统2与培养间4之间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培养间4连接,培养间4内设有加料装置5和置物架22,培养间4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分尚系统6连接。
[0031]如图2所示,装料系统2包括接料台14和搅拌机15,搅拌机15设于接料台14上,搅拌机15的顶部设有底料入口 18,搅拌机15的底部设有底料出口 19,料斗16的外壁上设有固定装置20,料斗16通过固定装置20固定于电动堆高机3的叉杆上,料斗16的顶部开口与底料出口 19对齐,料斗16的底部设有开合装置21。
[0032]如图3所示,置物架22上设有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接种盆23,每两个隔板12之间的间距为50cm。
[0033]如图4和图5所示,接种盆23包括分隔架24和底板25,底板25上设有固定槽26,分隔架24与底板25通过固定槽26密封连接,底板25通过分隔架24分为均等的9个接种格17,底板25为0.4cm厚的不锈钢板。
[0034]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离系统6包括物料传送带27、工作台28、振动下料装置29、支撑装置7、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和筛网9,物料传送带27设于工作台28上,物料传送带27的一端通过支撑装置7与振动下料装置29连接,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一端设于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下方,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另一端设有筛网9,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上方设有连续给料机10。
[0035]所述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上方设有光照系统11和挡刮板8,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中后部设有肥料传出装置30 ;所述筛网9的下方设有底料传出装置1,筛网9的上方设有除渣刷31。
[00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包括装料系统
2、培养间4和分离系统6,装料系统2与培养间4之间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培养间4连接,培养间4内设有加料装置5和置物架22,培养间4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分尚系统6连接。
[0037]如图2所示,装料系统2包括接料台14和搅拌机15,搅拌机15设于接料台14上,搅拌机15的顶部设有底料入口 18,搅拌机15的底部设有底料出口 19,料斗16的外壁上设有固定装置20,料斗16通过固定装置20固定于电动堆高机3的叉杆上,料斗16的顶部开口与底料出口 19对齐,料斗16的底部设有开合装置21。
[0038]如图3所不,置物架22上设有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接种盆23,每两个隔板12之间的间距为60cm。
[0039]如图4和图5所示,接种盆23包括分隔架24和底板25,底板25上设有固定槽26,分隔架24与底板25通过固定槽26密封连接,底板25通过分隔架24分为均等的9个接种格17,底板25为1.0cm厚的不锈钢板。
[0040]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离系统6包括物料传送带27、工作台28、振动下料装置29、支撑装置7、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和筛网9,物料传送带27设于工作台28上,物料传送带27的一端通过支撑装置7与振动下料装置29连接,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一端设于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下方,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另一端设有筛网9,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上方设有连续给料机10。
[0041]所述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上方设有光照系统11和挡刮板8,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中后部设有肥料传出装置30 ;所述筛网9的下方设有底料传出装置1,筛网9的上方设有除渣刷31。
[0042]如图8所示,一种使用前述生产线生产昆虫蛋白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3]步骤a,装料,将底料通过底料入口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匀,混匀后从搅拌机底部的底料出口落入料斗内,此时,料斗上的开合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使用电动堆高机将装有底料的料斗运输到培养间内;
[0044]步骤b,接种,在培养间内,打开料斗上的开合装置使其处于加料状态,通过电动堆高机调节料斗的高度,依次为置物架上的底板加料,然后手工铺平,再将分隔架通过固定槽固定在底板上,从而将底板均分为9个接种格,再分别为9个接种格手工接种蝇卵;
[0045]步骤C,培养,蝇卵在接种格内培养转化3天?4天后撤掉分隔架,并用电动堆高机将料斗置于置物架的一侧,从置物架的另一侧将转化后的蝇蛆底料推入料斗中,然后用电动堆高机将料斗运输至分离系统;
[0046]步骤d,分离,在分离系统中,使用电动堆高机将料斗运至物料传送带,打开料斗的开合装置使其处于卸料状态,将料斗内转化后的蝇蛆底料卸于物料传送带上,由物料传送带运输并倒入振动下料装置内,然后匀速地落入物料传输分层装置上,在光照系统的照射下,转化后的蝇蛆底料在传输的过程中分成上层饲料残渣和下层工程蝇幼虫,并通过挡刮板将上层的大部分饲料残渣驱散在中间的肥料传出装置上,剩余部分被传递到筛网上,在除渣刷的作用下,饲料残渣透过筛网掉在下方的底料传出装置上;
[0047]步骤e,工程蝇幼虫处理,将分离出来的工程蝇幼虫烘干后制成昆虫蛋白。
【权利要求】
1.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系统(2)、培养间(4)和分离系统(6 ),装料系统(2 )与培养间(4 )之间通过带料斗(16 )的电动堆高机(3 )与培养间(4 )连接,培养间(4)内设有加料装置(5)和置物架(22),培养间(4)通过带料斗(16)的电动堆高机(3)与分尚系统(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系统(2)包括接料台(14)和搅拌机(15),搅拌机(15)设于接料台(14)上,搅拌机(15)的顶部设有底料入口(18),搅拌机(15)的底部设有底料出口(19),料斗(16)的外壁上设有固定装置(20),料斗(16)通过固定装置(20)固定于电动堆高机(3)的叉杆上,料斗(16)的顶部开口与底料出口( 19)对齐,料斗(16)的底部设有开合装置(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22)上设有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接种盆(23),每两个隔板(12)之间的间距为50cm?6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接种盆(23)包括分隔架(24)和底板(25),底板(25)上设有固定槽(26),分隔架(24)与底板(25)通过固定槽(26)密封连接,底板(25)通过分隔架(24)分为均等的9个接种格(17),底板(25)为0.4cm?1.0cm厚的不镑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6)包括物料传送带(27)、工作台(28)、振动下料装置(29)、支撑装置(7)、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和筛网(9),物料传送带(27)设于工作台(28)上,物料传送带(27)的一端通过支撑装置(7)与振动下料装置(29)连接,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一端设于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下方,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另一端设有筛网(9),振动下料装置(29)的上方设有连续给料机(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上方设有光照系统(11)和挡刮板(8),物料传输分层装置(13)的中后部设有肥料传出装置(30);所述筛网(9)的下方设有底料传出装置(1),筛网(9)的上方设有除渣刷(31)。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467600SQ20132051690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吴建伟, 徐楠, 修江帆, 尹建, 国果 申请人: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