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46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旋耕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农用拖拉机上,用于田间耕耘作业的旋耕机。旋耕机由主体构架和耕耘部位组成,后板覆盖在耕耘部位的后方,所述后板包括:由从前方铰链旋转轴的外周部位延伸到后方的第1平面部位;从所述第1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自第1平面部位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2平面部位;从所述第2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自第2平面部位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3平面部位;从所述第3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朝着后方和上方以凹状弯曲方式在耕耘时下压土壤并平整土地的平整土地部位;以及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后侧在呈圆弧状向上弯曲的同时,又从该弯曲的上方部位进一步向前延伸所形成的后侧中空部位,所述中空部位配有和平整土地部位的内侧相互对接的中空部。
【专利说明】旋耕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耕种用具,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农用拖拉机上,用于田间耕耘作业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旋耕机的后盖采用铁板制造,其超重重量导致行驶中的拖拉机车身无法获得很好的重量平衡;同时,铁板制造的后盖还易引起旋耕机在土壤中打滑;当在进行平整土壤表面的作业时,在后侧部位发生土壤上翻现象又导致作业无法获得理想的平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旋耕机结构,既可减轻机械重量,又可减少耕耘时土壤的吸附量。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旋耕机,安装在拖拉机的后侧,由安装在所述拖拉机上的主体构架和将旋耕刀安装在刀轴上形成的耕耘部位组成,所述刀轴由拖拉机提供的动力带动进行旋转,刀轴盖覆盖在所述耕耘部位的上方,后板覆盖在所述耕耘部位的后方,同时通过铰链和所述刀轴盖的后侧相互连接以实现所述后板可上下摆动,在所述后板上侧设有滑动部位,用于控制所述后板摆动的压力调节杆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构架上,另一端支撑在所述滑动部位上,所述后板包括:由从前方铰链旋转轴的外周部位延伸到后方的第I平面部位;从所述第I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自第I平面部位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2平面部位;从所述第2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自第2平面部位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3平面部位;从所述第3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朝着后方和上方以凹状弯曲方式在耕耘时下压土壤并平整土地的平整土地部位;以及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后侧在呈圆弧状向上弯曲的同时,又从该弯曲的上方部位进一步向前延伸所形成的后侧中空部位,所述中空部位配有和平整土地部位的内侧相互对接的中空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3平面部位的长度比第I平面部位和第2平面部位的总长度更长;所述第I平面部位和第3平面部位的夹角在115度至125度之间;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弯曲半径的尺寸在175mm至185mm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与土壤接触的一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采用表面光滑且硬度较高的不锈钢材料制造。这样,在确保和地面接触的部位具备较好的耐磨性外,还可在耕耘过程中起到不易吸附土壤的良好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旋耕机旋转启动后,通过旋耕部位在农田进行耕耘,同时,经过耕耘的土壤又通过经压力调节杆产生的旋转力调整过的后板进行平整土地作业。本实用新型旋耕机的后板包括第I平面部位、第2平面部位、第3平面部位以及平整土地部位的结构特点,使得土壤能够平滑翻动、仅有少量的土壤被会吸附在机械上、能源损耗少以及平整土地作业效率更高。[0009]另外,由于后板采用简单而轻巧的钢板结构,故不会发生合成树脂等材料制后盖表面易受损、易出现凹凸不平现象等的问题。且,凭借平整土地部位的后侧在呈圆弧状向上弯曲的同时,又从该弯曲的上方部位进一步向前延伸的后侧中空部位,该中空部位配有和平整土地部位的内侧相互对接的中空部。这一构造,可确保平整土地部位拥有足够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可长时间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耕机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所示实施 例的右视图;
[0014]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5]图5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后板结构示意图。
[0016]【标号说明】
[0017]I主体构架 10前侧管架 11后侧管架
[0018]12 传动箱13 侧板14 安装臂
[0019]15 上拉杆16 支柱17 上拉杆销
[0020]18 下拉杆销2 变速器20 输入轴
[0021]3 耕耘部位30 刀轴31 法兰
[0022]32 旋耕刀4 刀轴盖5 后板
[0023]50 铰链51 铰链活动轴52 滑动部位
[0024]53 第I平面部位54 第2平面部位55 第3平面部位
[0025]56 平整土地部位57 后端中空部位6 压力调节杆
[0026]60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耕机包括连接在拖拉机的后侧的主体构架I和耕耘部位3组成。
[0028]主体构架I由左右方向较长的前侧管架10和后侧管架11组成。在前侧管架10和后侧管架11的两端对应设置传动箱12和侧板13,在上端处被牢牢紧固在其上。同时,在后侧管架11的中间部位,设有可使输入轴20在自由旋转过程中可向前突出的变速器2。固定在变速器2两侧的安装臂14为可向前突出的结构。另外,在变速器2的上方,设有可向前突出的上拉杆15,上拉杆15的端部和安装臂14的端部通过支柱16连接。上拉杆15的端部安装有上拉杆销17,安装臂14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下拉杆销18。
[0029]位于传动箱12和侧板13下部之间的刀轴30可自由旋转,刀轴30上轴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法兰31,牢牢紧固在刀轴30上。在每个法兰31上,多个旋耕刀32分别呈放射状向外突出,形成耕耘部位3。
[0030]在传动箱12 —侧的刀轴30的端部,通过设置在传动箱12内的连动介质和变速器2的输出轴相互连接、连动。接受到变速器2输出的动力后,刀轴30即可开始旋转。
[0031]耕耘部位3设在传动箱12和侧板13之间,在耕耘部位3的上方,设有覆盖耕耘部位3的刀轴盖4,刀轴盖4沿着耕耘部位3的旋转轨迹呈浅圆弧状布置,刀轴盖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并固定在传动箱12和侧板13上。
[0032]进一步地,在刀轴盖4的后侧一端加设一后板5,后板5通过铰链50与刀轴盖4后侧连接,可确保后板5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摆动。在后侧管架11上设有了压力调节杆6,后板5上侧设有滑动部件52,通过压力调节杆6在滑动部位52上自由滑动,控制后板5的摆动。
[0033]在滑动部位52的两侧,压力调节杆6分别设有弹簧60。当后板5摆动时,弹簧60的位置发生改变,其上受到的附加力也随之发生改变,以此来调节后板5摆动时的灵活水平。或者地,也可以将滑动部位设置在后侧管架11 一侧,将后板5的一端设计成可自由旋转的结构。
[0034]结合图4、图5所示,后板5由从前方铰链活动轴51的外周部位延伸到后方的第I平面部位53、以及从该第I平面部位53的后侧开始自第I平面部位53向下方连续倾斜倾斜的第2平面部位54、以及从该第2平面部位54的后侧开始自第2平面部位54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3平面部位55、以及从该第3平面部位55的后侧开始朝着后方和上方以凹状弯曲方式在耕耘时下压土壤并平整土地的平整土地部位56、以及该平整土地部位56的后侧在呈圆弧状向上弯曲的同时,又从该弯曲的上方部位进一步向前延伸的后端中空部位57构成。其中后端中空部位57配有和平整土地部位56的内侧相互对接的中空部。其中,第3平面部位55的长度比第I平面部位53和第2平面部位54的总长度更长;如图5所示,第I平面部位53和第3平面部位55的夹角A的大小在115度至125度之间;平整土地部位56的弯曲半径B的尺寸在175mm至185mm之间。
[0035]进一步地,在后板5的平整土地部位56的土壤接触面一侧,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不锈钢材质凭借其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的特点,在确保和地面接触的部位具备较好耐磨性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因石子碰撞引起的损伤和变形造成的表面凹凸不平现象,耕耘时也不易发生吸附土壤的情况。因此,即使在长期使用后也可确保在耕耘作业时获得平整美观的耕地效果。
[0036]使用本实用新型旋耕机时,在拖拉机后侧的三点悬架结构上,分别连接上拉杆15、上拉杆销17和安装在下拉杆14左右两侧的下拉杆销18,同时,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和变速器2的输入轴20通过万向传动轴等动力传动轴连接。在拖拉机行驶并带动本旋耕机前行时,来自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旋转动力启动后,变速器2的输入轴20开始旋转,来自变速器2输出轴的旋转动力通过传动箱12的连动介质,经刀轴30导入后,即可控制旋耕部位3旋转驱动。安装在旋耕部位3上的各个旋耕刀32在农田耕耘时可起到碎土的作用。同时,旋耕机所到之处,土壤顺着刀轴盖4被抛向后方后又被吸回,最终停留在后板5 —侧。之后,土壤又被带到后板5的第3平面部位55的倾斜面,在被位于后方的平整土地部位56压平后,呈现平整的形态,从而达到平整土地的效果。旋耕机在耕作过程中,凭借其第3平面部位55的倾斜角和平整土地部位56的弯曲半径,可平稳地行使、下压土壤,有效地控制机械对土壤的吸附量,减少耕耘时受到的阻力。
[0037]后板5的第I平面部位53和第2平面部位54从位于后板5旋转部位的铰链50的铰链旋转轴51上方开始向后方延伸。通过这样的设计,在铰链50后方一侧的耕耘部位3处形成了一个空间部位,可有效防止对土壤的过度施压。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铰链50处加设可防止土壤泄露的弹性板40,则还可以确保必要的旋转空间。
[003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被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覆盖的结构均在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本案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耕机,安装在拖拉机的后侧,由安装在所述拖拉机上的主体构架和将旋耕刀安装在刀轴上形成的耕耘部位组成,所述刀轴由拖拉机提供的动力带动进行旋转,刀轴盖覆盖在所述耕耘部位的上方,后板覆盖在所述耕耘部位的后方,同时通过铰链和所述刀轴盖的后侧相互连接以实现所述后板可上下摆动,在所述后板上侧设有滑动部位,用于控制所述后板摆动的压力调节杆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构架上,另一端支撑在所述滑动部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包括: 由从前方铰链旋转轴的外周部位延伸到后方的第I平面部位; 从所述第I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自第I平面部位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2平面部位; 从所述第2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自第2平面部位向下方连续倾斜的第3平面部位; 从所述第3平面部位的后侧开始,朝着后方和上方以凹状弯曲方式在耕耘时下压土壤并平整土地的平整土地部位;以及 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后侧在呈圆弧状向上弯曲的同时,又从该弯曲的上方部位进一步向前延伸所形成的后侧中空部位,所述中空部位配有和平整土地部位的内侧相互对接的中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平面部位的长度比第I平面部位和第2平面部位的总长度更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平面部位和第3平面部位的夹角在115度至125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弯曲半径的尺寸在175mm 至 185mm 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土地部位的与土壤接触的一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01B33/10GK203482587SQ20132056606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蒲田义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佐佐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