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捕捉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70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螃蟹捕捉笼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螃蟹捕捉笼,由上框架、饵料袋、连接弹簧、卡扣、进蟹口、渔网、下框架部分组成,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个连接弹簧,上框架、下框架、连接弹簧形成笼体,在笼体外设置有渔网,所述的渔网通过聚乙烯绳固定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在渔网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进蟹口,在笼体的中部固定有饵料袋,饵料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渔网的上下两端相固定连接,渔网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取蟹口,取蟹口内设置有拉绳,饵料袋的上端通过拉绳与渔网的上端相固定,拉绳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挂钩,在上框架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挂钩。该螃蟹捕捉笼支架采用弹簧制成,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螃蟹捕捉笼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螃蟹捕捉笼,属于作业渔船捕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螃蟹捕捉笼是圆柱体的固定铁架,外面罩着一层鱼网,四周设置有进蟹口,渔民在出海作业时,为了能够捕到更多的螃蟹,需要带成千个捕捉笼,但是由于传统的螃蟹捕捉笼的笼体是固定的,体积大,堆放起来非常不方便,需要高高的堆放在甲板上,若堆放过高时,不仅不符合规定,而且还会影响渔船的抗风能力,给渔民和渔船带来安全隐患。传统螃蟹捕捉笼的体积问题已经成为蟹笼作业船提高产量和生产安全之间难以解决的矛盾,成为作业渔船捕捉设备【技术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螃蟹捕捉笼;该螃蟹捕捉笼支架采用弹簧制成,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能够大大节省占地面积,携带十分方便;该螃蟹捕捉笼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0005]一种螃蟹捕捉笼,他由上框架、饵料袋、连接弹簧、卡扣、进蟹口、渔网、下框架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个连接弹簧,上框架、下框架、连接弹簧形成笼体,在笼体外设置有渔网,所述的渔网通过聚乙烯绳固定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在渔网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进蟹口,在笼体的中部固定有饵料袋,饵料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渔网的上下两端相固定连接,渔网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取蟹口,取蟹口内设置有拉绳,饵料袋的上端通过拉绳与渔网的上端相固定,拉绳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挂钩,在上框架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挂钩。
[0006]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和技术特征:
[0007]1、该螃蟹捕捉笼支架采用弹簧制成,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能够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携带十分方便。
[0008]2、该螃蟹捕捉笼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螃蟹捕捉笼的结构示意图。
[0010]如图所示,图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
[0011]1.上框架、2.饵料袋、3.拉绳、4.第一挂钩、5.取蟹口、6.连接弹簧、7.卡扣、8.第二挂钩、9.进蟹口、10.渔网、11.下框架、12.聚乙烯绳。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0013]实施例
[0014]如图所示,一种螃蟹捕捉笼,他由上框架1、饵料袋2、连接弹簧6、卡扣7、进蟹口 9、渔网10、下框架11部分组成。
[0015]如图所示,在上框架I与下框架11之间通过卡扣7固定有若干个连接弹簧6,上框架1、下框架11、连接弹簧6形成笼体,在笼体外设置有渔网10,所述的渔网10通过聚乙烯绳12固定在上框架I和下框架11上,在渔网10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进蟹口 9,在笼体的中部固定有饵料袋2,饵料袋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渔网10的上下两端相固定连接,渔网10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取蟹口 5,取蟹口 5内设置有拉绳3,饵料袋2的上端通过拉绳3与渔网10的上端相固定,拉绳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挂钩4,在上框架I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挂钩8。
【权利要求】
1.一种螃蟹捕捉笼,由上框架(1)、饵料袋(2)、连接弹簧(6)、卡扣(7)、进蟹口(9)、渔网(10)、下框架(11)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上框架(1)与下框架(11)之间通过卡扣(7)固定有若干个连接弹簧(6),上框架(1)、下框架(11)、连接弹簧(6)形成笼体,在笼体外设置有渔网(10),所述的渔网(10)通过聚乙烯绳(12)固定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11)上,在渔网(10)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进蟹口(9),在笼体的中部固定有饵料袋(2),饵料袋(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渔网(10)的上下两端相固定连接,渔网(10)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取蟹口(5),取蟹口(5)内设置有拉绳(3),饵料袋(2)的上端通过拉绳(3)与渔网(10)的上端相固定,拉绳(3)的端部设 置有第一挂钩(4),在上框架(1)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挂钩(8)。
【文档编号】A01K69/10GK203575393SQ20132079177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发明者】赵学强 申请人:赵学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