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插水稻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本发明方法应用“促前、控中、稳后”的氮肥施用方法,减少了分蘖肥的使用量,将分蘖肥控制在总施氮量的5%左右,一方面满足机插秧苗前期分蘖早发,较早形成高产群体,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中期群体数量,促进了有效分蘖成穗,最大叶面积指数在7.5-8.0,后期有效叶面积下降缓慢,有效的防止群体早衰,优化了水稻的产量结构。与现有的机插秧相比,本技术将秧龄控制在18d左右,苗高13-18cm,3.2-4.0叶龄;秧龄延长的不超过25d,叶龄不超过4.2叶。相比而言,本技术应用后,秧苗整齐,植株个体间差异小,既不徒长也不落黄,长势旺盛。
【专利说明】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插水稻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水稻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大田中秧苗缓苗期较长,不同阶段分蘖不均衡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后期水稻成穗的均衡性。由于毯状秧苗栽插密度较大,多年来在机插秧肥料运筹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多次施用分蘖肥以及分蘖肥过多的情况,例如:中国农业信息网刊载的《如何施好水稻“三肥”》文章里,提到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一般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又如,《云南农业》1996年第05期,李万智所著“如何促进水稻有效分蘖”一文里,也提到了水稻分蘖肥的用量,在考虑了底肥、基肥数量和禾苗长势等,一般一次亩施尿素5千克。中国化肥网刊载的《机插早稻施肥有讲究》一章里,同样有“分蘖肥分两次施用有利于促进分蘖早发、稳发。机插后6-7天施一次,用量占分蘖肥的40%,可结合化学除草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栽后15天施余下的分蘖肥”的记载。由上可知,公知的机插水稻分蘖肥用量在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是确定无疑的。
[0003]由于上述施肥方法大量施用分蘖肥,直接导致了水稻生育中后期群体过大,早衰现象严重,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同时过量施肥也加重了农田环境及水质污染。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施肥方法使用分蘖肥过`量,污染农田的问题。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I)培育营养土:
[0007]在2月上旬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稻田的表层土进行培肥,均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667m2,以及氮、磷、钾复合肥40kg~50kg/667m2,均匀撒施后,施用旋耕机连续作业2~3遍;土壤熟化20-30天左右,取15cm左右的表层土壤进行堆制,土堆含水量保持在10%~15%的范围内,细土粒径在5mm以下;过筛后,按每667m2大田18-20张软盘,每张所述软盘备合格床土 4.0~4.5kg ;双膜育秧机插育秧床土每667m2大田预备合格床土100kg,每IOOkg所述床土中要分别加45%的三元复合肥225~300g,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苗床营养土要按标准厚度铺土覆土,确保2.5cm左右厚度;
[0008](2)构建合理的群体起点:
[0009]选秧龄15-20天、叶龄3.2叶的水稻小苗进行机插作业,机插合理群体起点基本苗为5万/667m2左右,机插高产栽培适宜行距为30cm,株距为13cm,每667m2栽插丛数1.7万丛左右,每丛栽插基本2-3本;
[0010](3)平衡施用氮肥:
[0011]中籼水稻机插本田总施纯氮在14~16kg/667m2左右,其中,基肥占总施氮量的45 %~55 %,在机插前撒施耖口肥,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 %,栽后7d左右追施分蘖肥,其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 %,穗肥占35 %~45 %,要求氮、磷、钾平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0012](4)强化大田栽后管理:
[0013]机插前要沉淀泥浆,薄水栽插;立苗后,保持浅水层,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分蘖;当田间群体茎蘖达预期穗数的80%时,提前烤田,将高峰苗控制在预计穗数的1.4倍左右,成穗率提高到70%左右;减数分蘖期至抽穗期实行间歇灌溉;抽穗以后采用湿润灌溉,收割前7-10天断水,防止水稻因断水过早而早衰。
[0014]发明原理:本发明方法应用“促前、控中、稳后”的氮肥施用方法,减少了分蘖肥的使用量,将分蘖肥控制在总施氮量的5 %左右,一方面满足机插秧苗前期分蘖早发,较早形成高产群体,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中期群体数量,促进了有效分蘖成穗,最大叶面积指数在7.5-8.0,后期有效叶面积下降缓慢,有效的防止群体早衰,优化了水稻的产量结构。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针对机插秧的分蘖肥运筹不合理的情况的问题,通过减少分蘖肥的比例,合理的控制机插秧水稻的群体,解决机插秧水稻生产中的群体与个体矛盾,生育前后期的矛盾,大面积提高机插秧水稻产量,在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进程的同时减少了农田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1、培育适龄壮秧
[0017](I)培育营养土准备育秧。
[0018]在2月上旬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稻田的表层土(0-20cm)进行培肥,均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667m2,以及氮、磷、钾复合肥40kg~50kg/hm2,均匀撒施后,施用旋耕机连续作业2~3遍;土壤熟化过程应该在20-30天左右,取15cm左右的表层土壤进行堆制,土堆含水量保持在10%~15%的范围,细土粒径应该在5_以下。过筛后,按软盘育秧机插育秧床土按每667m2大田18-20张软盘、每张软盘备合格床土 4.0~4.5kg ;双膜育秧机插育秧床土每667m2大田预备合格床土 100kg。每IOOkg床土中要分别加45%的三元复合肥225~300g,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苗床营养土要按标准厚度铺土覆土,确保2.5cm左右厚度。
[0019]安徽江淮小麦茬一般掌握在5月20日前后播种,6月5-10日移栽,不宜迟于6月15日,保证秧苗龄为15-20d。秧龄在三叶一心初期移栽,软盘或双膜育秧的落谷密度:18-20d秧龄的以每盘3900粒(24000粒/m2)为宜,21_23d秧龄的以每盘2900粒(18000粒/m2)为宜;相应的每cm2成苗数为1.47-1.81时,可以满足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的要求。
[0020](2)构建合理的群体起点
[0021]小苗(秧龄18d,叶龄3.2叶)机插合理群体起点基本苗为5万/667m2左右。安徽江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适宜行距为30cm、株距为13cm,每667m2栽插丛数1.7万丛左右,每丛栽插基本2-3本。[0022](3)平衡施用氮肥
[0023]中籼水稻机插本田总施纯氮应掌握在14~16kg/667m2左右,其中,基肥占总施氮量的45%~55%,在机插前撒施耖口肥,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栽后7d左右追施分蘖肥,其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穗肥占35%~45% (在穗肥中拔节壮杆肥占50%,强花壮籽肥占50% )。另外,机插高产栽培与常规手栽水稻类似,要求氮、磷、钾平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0024](4)强化大田栽后管理
[0025]机插前要沉淀泥浆,薄水栽插;立苗后,保持浅水层,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分蘖;当田间群体茎蘖达预期穗数的80%时,提前烤田,将高峰苗控制在预计穗数的1.4倍左右,成穗率提高到70%左右。减数分蘖期至抽穗期实行间歇灌溉。抽穗以后采用湿润灌溉,收割前7-10d断水,防止断水过早而早衰。
[0026]机插秧秧苗素质
[0027]与现有的机插秧相比,本技术将秧龄控制在18d左右,苗高13_18cm,3.2-4.0叶龄;秧龄延长的不超过25d,叶龄不超过4.2叶。相比而言,本方法应用后,秧苗整齐,植株个体间差异小,既不徒长也不落黄,长势旺盛。叶片挺立有弹性,叶鞘较短,3叶叶鞘与叶片长度比≥1.0 ;中枕距均匀,苗基粗3.0mm以上,苗基部粗扁。百株茎叶干重2.75g以上。每cm2成苗数1.2-2.0株,单株发根12-16条,根系短白粗壮,弯曲而有弹性;盘根成片,根系盘结力≥3.5kg。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育营养土: 在2月上旬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稻田的表层土进行培肥,均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667m2,以及氮、磷、钾复合肥40kg~50kg/667m2,均匀撒施后,施用旋耕机连续作业2~3遍;土壤熟化20-30天左右,取15cm左右的表层土壤进行堆制,土堆含水量保持在10%~15%的范围内,细土粒径在5mm以下;过筛后,按每667m2大田18-20张软盘,每张所述软盘备合格床土 4.0~4.5kg ;双膜育秧机插育秧床土每667m2大田预备合格床土 100kg,每IOOkg所述床土中要分别加45%的三元复合肥225~300g,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苗床营养土要按标准厚度铺土覆土,确保2.5cm左右厚度; (2)构建合理的群体起点: 选秩龄15-20天、叶龄3.2叶的水稻小苗进行机插作业,机插合理群体起点基本苗为5万/667m2左右,机插高产栽培适宜行距为30cm,株距为13cm,每667m2栽插丛数1.7万丛左右,每丛栽插基本2-3本; (3)平衡施用氮肥: 中籼水稻机插本田总施纯氮在14~16kg/667m2左右,其中,基肥占总施氮量的45%~.55 %,在机插前撒施耖口肥,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 %,栽后7d左右追施分蘖肥,其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 %,穗肥占35 %~45 %,要求氮、磷、钾平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4)强化大田栽后管理: 机插前要沉淀泥浆,薄水栽插;立苗后,保持浅水层,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分蘖;当田间群体茎蘖达预期穗数的80%时,提前烤田,将高峰苗控制在预计穗数的1.4倍左右,成穗率提高到 70 %左右;减数分蘖期至抽穗期实行间歇灌溉;抽穗以后采用湿润灌溉,收割前7-10天断水,防止水稻因断水过早而早衰。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3858721SQ20141011179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吴文革, 杨剑波, 陈刚, 许有尊, 王斌, 周永进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