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一布套,还包括竖直设置且位于第一支撑柱上方的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内部的第三支撑柱和用于调节第三支撑柱高度的调节装置,第一布套并套住第二支撑柱。本发明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增设第二支撑柱,可以增加生长架的长度,增设第三支撑柱和可调节第三支撑柱高度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第三支撑柱的高度,可以提高生长架的长度调节范围,随着绿萝的生长,绿萝茎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生长架的支撑柱上,从而可以持续对绿萝提供支撑,绿萝依然可以向上生长。
【专利说明】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 架。
【背景技术】
[0002] 自然界中有的植物的茎干柔软不能直立,需要缠绕或依附它物向上生长,所以称 之为攀缘植物。
[0003] 攀缘植物如绿萝,其茎蔓粗壮,可长达数米,茎节处有气根。随着株龄的增长,绿萝 枝繁叶茂。
[0004] 由于绿萝的茎蔓生长速度较快,人们常做柱藤式栽培,即在花盆中央坚立一根支 撑柱,支撑柱表面再套上一层布套,以利于绿萝茎曼攀附在布套上并向上生长。
[0005] 随着花盆中栽种的绿萝的生长,由于支撑柱的长度有限,绿萝茎蔓向上生长超过 支撑柱的顶端后,支撑柱不能继续对绿萝茎曼形成支撑作用,导致影响绿萝的继续生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目的是实现支撑绿萝生长的生长架的长 度可调节。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包括 坚直的第一支撑柱和套设在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布套,还包括坚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 撑柱上方的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内部的第三支撑柱和用于调节第三支撑柱高度的 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布套并套住第二支撑柱。
[0008] 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支撑柱为同轴。
[0009] 所述第三支撑柱向上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部位套设有第二布套。
[0010]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的基座和穿设在基座上且用于向上 顶起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内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与基座连接,基座设有用于驱动内 撑杆移动的驱动机构。
[0011] 所述内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柱同轴,内撑杆的上端插入第三支撑柱内,下端插入 第一支撑柱内。
[0012]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内撑杆同轴的中心轴、套设在中心轴 上的蜗轮和与蜗轮啮合的蜗杆,基座外设有与蜗杆连接且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手柄,中心 轴内设有让内撑杆穿过的中心孔,且中心孔的内壁设有与内撑杆表面设置的外螺纹配合形 成螺旋传动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设有与内撑杆下端连接的滑座和与滑座配合的导 向机构。
[0013] 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连接的上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的下壳体 以及位于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套管,上壳体、下壳体与套管之间的空间为容纳所述中心 轴、蜗轮和蜗杆的空腔体,蜗杆支撑在套管上且伸出套管外与所述手柄连接。
[0014] 所述滑座设有从外壁面上沿径向朝向内部凹入形成的容纳槽,容纳槽沿周向至少 均布有三个,且各容纳槽中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壁面接触的滚珠和用于推动滚珠 的第一弹簧。
[0015] 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保持机构,保持机构包括设在第三支撑柱内部的保持基体、 设于保持基体内且可沿径向移动的推杆、用于推动推杆的第二弹簧和与推杆连接且用于与 套设在第三支撑柱上的布套接触的保持块,第三支撑柱的侧壁设有让推杆穿过的孔,推杆 的一端与第二弹簧接触,另一端伸出于第三支撑柱外与保持块连接。
[0016] 所述保持基体为圆柱形,所述推杆沿轴向在保持基体内设有多层,且各层的推杆 沿周向均布有多个。
[0017] 本发明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增设第二支撑柱,可以增加生长架的长度,增设 第三支撑柱和可调节第三支撑柱高度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第三支撑柱的高度, 可以提高生长架的长度调节范围,随着绿萝的生长,绿萝茎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生长架的支 撑柱上,从而可以持续对绿萝提供支撑,绿萝依然可以向上生长,而且通过调节装置可以对 增设的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提供支撑,使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稳定,避免生长架 因长度过长而出现偏斜等情况,提高生长架的稳定性,以确保对绿萝提供可靠的支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9] 图1是采用本发明生长架的绿萝栽培设备的剖视图;
[0020] 图2是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基座的分解图;
[0022] 图4是蜗轮与蜗杆的配合示意图;
[0023] 图5是第三支撑柱及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24] 图6是保持基体各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是保持基体各层保持块在撑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图7中A处放大图;
[0027] 图中标记为:
[0028] 1、第一布套;2、栽培容器;3、第一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
[0029] 5、调节装置;
[0030] 51、导向块;
[0031] 52、基座;521、上壳体;522、下壳体;523、套管;524、上凸块;525、下凸块;
[0032] 53、保持基体;531、滑槽;
[0033] 54、蜗轮;55、蜗杆;56、手柄;57、上导向杆;
[0034] 58、滑座;581、容纳槽;582、滚珠;583、第一弹簧;
[0035] 59、内撑杆;
[0036] 510、中心轴;511、推杆;512、保持块;513、下导向杆;514、第一挡块;515、第二弹 簧;516、第二挡块;517、挡圈;
[0037] 6、第三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 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 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39] 如图1所示为采用本发明生长架的一种绿萝栽培设备,包括用于栽种绿萝的栽培 容器2和和用于对绿萝生长提供支撑的生长架,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生长架包括一根坚直 的第一支撑柱3和套设在第一支撑柱3上的第一布套1,第一支撑柱3为中空的圆管,第一 支撑柱3的下端插入栽培容器2中并固定安装。栽培容器2 -般为花盆,栽培容器2中填 充有用于使绿萝根生长的栽培材料,如土壤等。在栽培时,将绿萝幼苗栽种在栽培容器2的 栽培材料中,栽培材料为绿萝提供养分,随着绿萝的生长,其茎曼会逐渐攀附在第一支撑柱 3上,并沿着第一支撑柱3逐渐向上生长。由于第一支撑柱3的长度有限,当绿萝茎曼向上 生长超过第一支撑柱3的上端后,第一支撑柱3不能继续对绿萝茎曼形成支撑作用,因此, 本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还包括一根坚直设置的且位于第一支撑柱3上方的第二支撑柱 4、位于第二支撑柱4内部的第三支撑柱6和调节装置5,第一布套1并套住第二支撑柱4。 第二支撑柱4和第三支撑柱6是设置在调节装置5上,调节装置5是用于调节第三支撑柱 6的高度,还可以对第二支撑柱4和第三支撑柱6起到支撑作用。设置第二支撑柱4,可以 增加生长架的总长,随着绿萝的生长,绿萝茎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第二支撑柱4上向上生长。 设置第三支撑柱6和可调节第三支撑柱6高度的调节装置5,第三支撑柱6内置于第二支撑 柱4内,在第二支撑柱4满足绿萝生长要求时,第三支撑柱6不从第二支撑柱4中伸出,当 绿萝茎曼向上生长超过第二支撑柱4的上端后,通过调节装置5使第三支撑柱6上升伸出 于第二支撑柱4,从而可以提高生长架的长度调节范围,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第三支撑柱6的 伸出长度。随着绿萝的生长,绿萝茎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生长架的支撑柱上,从而可以持续对 绿萝提供支撑,绿萝依然可以向上生长,而且通过调节装置5可以对增设的第二支撑柱4和 第三支撑柱6提供支撑,使第二支撑柱4和第三支撑柱6稳定,避免生长架因长度过长而出 现偏斜等情况,提高生长架的稳定性,以确保对绿萝提供可靠的支撑。
[0040] 具体地说,第二支撑柱4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管,与第一支撑柱3的材料一 致。第二支撑柱4并与第一支撑柱3同轴,且两者直径大小也一致,以适应绿萝茎曼的生 长。在生长架上增加第二支撑柱4后,使第一布套1同时包覆在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 柱4上,因此第一布套1要具有足够的长度,其长度要超过第一支撑柱3的长度,在未增加 第二支撑柱4时,可以将第一布套1的超长部分置于第一支撑柱3内,待增加第二支撑柱4 时再将其抽出。第一布套1的材质与现有技术的相同,如无纺布、棕毛等,以便于绿萝茎曼 上的气根吸附。
[0041] 第三支撑柱6也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管,与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的 材料一致。第三支撑柱6并与第二支撑柱4和第一支撑柱3同轴,由于第三支撑柱6是内 置于第二支撑柱4内部,第三支撑柱6的外直径略小于第二支撑柱4的内直径。
[0042] 在调节第三支撑柱6的高度时,由于第一布套1的长度有限,在第三支撑柱6向上 伸出于第二支撑柱4的部位可以套设第二布套,第二布套将第三支撑柱6露出的部分覆盖 住,第二布套与第一布套1的材质相同。在继续调节第三支撑柱6的高度且第二布套的长 度不够时,可以采用相同的办法,通过增加新的布套,将第三支撑柱6露出的部分覆盖住, 以利于绿萝茎曼吸附而继续向上生长。
[0043] 生长架的调节装置5包括设在第一支撑柱3上端的基座52、穿设在基座52上且 用于向上顶起第三支撑柱6的内撑杆59、位于第一支撑柱3内的滑座58、设在第三支撑柱 6内的保持机构和设在基座52上的驱动机构等,第二支撑柱4的下端与基座52连接,驱动 机构是用于驱动内撑杆59上下作直线移动的。
[0044] 内撑杆59作为可以上下移动的构件,其上端插入第二支撑柱4和第三支撑柱6 内,下端插入第一支撑柱3内,内撑杆59与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和第三支撑柱6同 轴。保持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柱6的内部,内撑杆59位于保持机构的正下方,内撑杆 59的顶面是与保持机构接触,以对保持机构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可以推动第三支撑柱 6向上移动,以实现生长架高度的调节。
[0045] 作为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基座52上且与内撑杆59同轴的中心轴510、套设 在中心轴510上的蜗轮54和与蜗轮54啮合的蜗杆55,基座52外设有与蜗杆55连接且用 于驱动蜗杆55转动的手柄56。中心轴510为可转动的,中心轴510上沿轴向设有让内撑杆 59穿过的中心孔,蜗轮54固定在中心轴510上。内撑杆59的表面设有外螺纹,中心轴510 的中心孔的内壁设有与内撑杆59表面设置的外螺纹配合形成螺旋传动的内螺纹。第一支 撑柱3内设有与内撑杆59下端连接的滑座58和与滑座58配合的导向机构,滑座58为圆 形的块状构件,滑座58的直径略小于第一支撑柱3的内直径,内撑杆59的下端与滑座58 固定连接,从而内撑杆59在下端可以通过滑座58稳定在第一支撑柱3内。蜗杆55的轴线 与中心轴510的轴线相垂直,即蜗杆55为水平设置。蜗轮54与蜗杆55相配合形成传动机 构,通过旋转基座52外侧的手柄56,手柄56带动蜗杆55转动,蜗杆55驱动蜗轮54转动, 蜗轮54带动中心轴510同步转动,中心轴510通过螺旋传动驱动内撑杆59作直线运动,内 撑杆59并带动第一支撑柱3内的滑座58同步上下移动,最终在实现第三支撑柱6的高度 调节过程中使第三支撑柱6稳定的移动。
[0046]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蜗轮54和蜗杆55构成的传动机构,由于蜗轮54和蜗杆55相 配合具备自锁功能,因此在驱动内撑杆59、滑座58等部件向上移动后,可以防止第三支撑 柱6下滑,从而无需再单独设置锁止机构,提高驱动机构的可靠性。另外,将手柄56设置在 基座52的外侧,蜗杆55上的支撑轴相应要穿过第一布套1后与手柄56连接,便于操作。
[0047] 作为优选的,如图1所示,与滑座58配合的导向机构为设置在第一支撑柱3内部 的下导向杆513,下导向杆513为坚直设置的长直杆,上端与基座52固定连接,并与内撑杆 59相平行,且导向杆至少要设置两个,并在内撑杆59外侧沿周向均匀分布,相应在滑座58 上设有让导向杆穿过的通孔,导向杆可以确保滑座58和内撑杆59作稳定的直线运动,使滑 座58始终能够保持与第三支撑柱6内的导向块51和保持基体53为相平行的状态,而且下 导向杆513在径向上可以对滑座58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0048] 作为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基座52包括与第二支撑柱4连接的上壳体521、 与第一支撑柱3连接的下壳体522以及位于上壳体521、下壳体522之间的套管523,上壳体 521、下壳体522与套管523之间的空间为容纳中心轴510、蜗轮54和蜗杆55的空腔体,蜗 杆55支撑在套管523上且伸出套管523外与手柄56连接。上壳体521和下壳体522均为 圆盘状的构件,套管523为圆环状的构件,套管523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521和下壳体522 固定连接,且三者为同轴,并与第一支撑柱3等同轴。上壳体521和下壳体522并用来支撑 中心轴510,相应在上壳体521和下壳体52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让中心轴510的端部插入的 通孔,内撑杆59也通过该通孔穿过基座52。上壳体521和下壳体522并能够对中心轴510 在轴向上进行限位,具体是由中心轴510在两端分别设置轴肩与上壳体521和下壳体522 配合实现轴向限位。由于中心轴510需要转动,因此在中心轴510的两端与基座52的上壳 体521、下壳体522之间可以设置轴承。
[0049] 如图1所示,蜗杆55为水平设置,基座52上是由套管523对蜗杆55提供支撑,如 图3所示,在套管523的侧壁设有用于蜗杆55两端的支撑轴穿过的通孔,从而可以使蜗杆 55支撑在套管523上,而且蜗杆55 -端伸出套管523外与手柄56连接。
[0050] 作为优选的,上壳体521、下壳体522和套管523的外直径大小与第一支撑柱3和 第二支撑柱4的外直径大小相等。而且基座52作为第一支撑柱3与第二支撑柱4之间的 过渡部位,第一布套1并套住基座52,以利于绿萝茎曼的攀附生长,第一布套1上并设有让 蜗杆55 -端伸出与手柄56连接的孔。
[0051] 为了便于基座52与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的连接,在上壳体521的顶面设 有一个用于插入第二支撑柱4内的形状为圆环形的上凸块524,在下壳体522的底面设有 一个用于插入第一支撑柱3内的形状为圆环形的下凸块525,上凸块524与上壳体521同 轴,下凸块525与下壳体522同轴。上凸块524与第二支撑柱4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过盈 配合,使第二支撑柱4可以紧紧套在基座52上,下凸块525与第一支撑柱3之间的连接也 可以采用过盈配合,使基座52可以紧紧插入第一支撑柱3中固定。另外,上凸块524与第 二支撑柱4、下凸块525与第一支撑柱3之间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
[0052] 如图2所示,在滑座58内设有从外壁面上沿径向朝向内部凹入形成的容纳槽581, 容纳槽581在滑座58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且各容纳槽581中分别设有一个用于与第一支 撑柱3内壁面接触的滚珠582和一个用于推动滚珠582的第一弹簧583。滚珠582为球形 体,第一弹簧583夹在滚珠582与容纳槽581的内壁之间,第一弹簧583为螺旋弹簧,第一 弹簧583对滚珠582施加作用力,使滚珠582向外移动,确保滚珠582能够始终与第一支撑 柱3的内壁面接触。在滑座58内设置与第一支撑柱3内壁面接触的滚珠582,在滑座58移 动过程中,滚珠582在第一支撑柱3的内壁面上滚动,避免滑座58的外壁面与第一支撑柱 3内壁面接触,从而可以减小摩擦力,确保滑座58和内撑杆59顺畅的移动;同时,三个滚珠 582可以保证滑座58和内撑杆59与第一支撑柱3的对中性要求,防止滑座58因移动而导 致位置出现偏差,进一步的也保证了内撑杆59与保持机构之间的配合可靠。
[0053] 在第三支撑柱6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三支撑柱6位于最低位置,基座52在第三支 撑柱6下方托住第三支撑柱6,第三支撑柱6的底面可以设置成与上壳体521的顶面接触的 方式进行限位。另外,为了提高第三支撑柱6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在第三支撑柱6的内 孔中设有让内撑杆59穿过的导向块51,导向块51为圆柱形的构件,其中心设有让内撑杆 59穿过的通孔,该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内撑杆59的直径。导向块51是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 柱6的内部,并与第三支撑柱6同轴,在内撑杆59穿过导向块51后,内撑杆59可以通过导 向块51对第三支撑柱6在径向上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第三支撑柱6因受到外力影响 而出现偏斜等情况。在上壳体521上还设有坚直的上导向杆57,上导向杆57为长直杆,上 导向杆57与内撑杆59平行,上导向杆57向上穿过导向块51,相应在导向块51上还设有 让定位杆穿过的通孔。优选的,上导向杆57在上壳体521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上导向杆 57 -方面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第三支撑柱6在水平方式产生移动,确保其与第二支撑柱4、 内撑杆59等的同轴度,另一方面对第三支撑柱6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间接地也可以提 高生长架的稳定性。
[0054] 如图1所不,在上导向杆57上还设有第一挡块514,该第一挡块514的直径大于 上导向杆57的直径,且第一挡块514位于导向块51的下方,第一挡块514的顶面与导向块 51的底面接触时,第一挡块514可以对导向块51和第三支撑柱6在轴向上起到限位作用。
[0055] 在第三支撑柱6被内撑杆59顶起后,对于在第三支撑柱6的伸出部分外侧包覆的 布套,如第二布套和新增的其它布套,由于布套的直径尺寸均为统一的,而第三支撑柱6本 身的外直径要小于第二支撑柱4的外直径,因此套在第三支撑柱6伸出部分的布套会得不 到支撑,对于较软的布套,在绿萝茎曼的拉扯下有可能会出现变形、向下脱落等情形,而且 第三支撑柱6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本绿萝栽培设备的调节装置5还包括设在基座 52上且位于第三支撑柱6内部的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包括保持基体53、设于保持基体53 内且可沿径向移动的推杆511、与推杆511连接且用于与第三支撑柱6外侧布套接触的保持 块512和设于保持基体53内部的用于推动推杆511的第二弹簧515,保持块512呈弧形的 瓦块状结构。
[0056] 保持基体53为圆柱形的构件,具有一定的长度,在保持基体53内设有从外壁面开 始沿径向朝向内部延伸的滑槽531,推杆511和第二弹簧515位于该滑槽531中,第二弹簧 515为螺旋弹簧,第二弹簧515夹在推杆511与滑槽531的内壁之间,第二弹簧515对推杆 511施加作用力,使推杆511能够沿着滑槽531向保持基体53外作直线移动。在第三支撑 柱6向上移动并使保持块512越过第二支撑柱4的顶面后,第二弹簧515会推动推杆511 沿着滑槽531中朝向保持基体53的外侧移动,从而推动保持块512朝向套在第三支撑柱6 上的布套处移动并与其接触。
[0057] 作为优选的,滑槽531沿保持基体53的轴向在保持基体53内设有多层,且在各 层沿保持基体53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各个滑槽531中设置一个推杆511和一个第二弹簧 515。在保持基体53的同一层,沿周向设置多个推杆511,各推杆511连接一个弧形的保持 块512,如图7所示,在同一层的所有保持块512在第三支撑柱6的外侧展开后,会形成一个 可以与套在第三支撑柱6上的布套的内表面接触的圆柱面,使布套被撑开,使布套得到支 撑和限位,避免其出现变形或向下脱落等情形。
[0058] 保持基体53上设置多层滑槽531、第二弹簧515、推杆511和保持块512,具体层 数根据第三支撑柱6所需要达到的最高位置进行设置,优选的,相邻两层之间的距离相等, 即滑槽531、推杆511和保持块512沿保持基体53的轴向为等距分布。在第三支撑柱6向 上移动过程中,保持基体53上的保持块512,在依次越过第二支撑柱4的顶面后,会依次被 撑开,形成圆柱面,最终与外侧的布套接触。在第三支撑柱6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三支撑柱 6完全位于第二支撑柱4内,第三支撑柱6上的保持块512也是全部位于第二支撑柱4内, 在第二弹簧515的作用下,保持块512会被推出与第二支撑柱4的内壁面接触,为了减小摩 擦,可以将第二支撑柱4的内壁面做得比较光滑。
[0059]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保持基体53在各层均布有四个滑槽531、第二 弹簧515、推杆511和保持块512,相应在第三支撑柱6的侧壁上对应各滑槽531位置分别 设有与滑槽531连通的孔,推杆511从此孔穿过与外侧的保持块512连接。
[0060] 保持基体53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外直径与第三支撑柱6的内直径相等,第三支撑 柱6套在保持基体53上,因此保持基体53也可以对第三支撑柱6在径向上起到一定的支 撑作用,避免第三支撑柱6出现偏斜等情况,提高生长架的稳定性。保持基体53的长度根 据第三支撑柱6所需要达到的最高位置进行设置,优选的,保持基体53的顶面与第三支撑 柱6的顶面平齐,保持基体53的底面与第二支撑柱4的顶面平齐,这样套在第三支撑柱6 外的布套都能够被保持块512撑开。
[0061] 保持机构的保持基体53可以采用与第三支撑柱6为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三 支撑柱6内,从而与第三支撑柱6连接成一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三支撑柱6的稳定性,在 保持基体53的底部中心处还可以设置一个让内撑杆59的顶端插入的凹孔,凹孔具有一定 的深度,而且可以将内撑杆59的顶端设置成与该凹孔为过盈配合,使内撑杆59可以紧紧插 入凹孔中,从而也可以提高第三支撑柱6的稳定性。另外基于同样的目的,在保持基体53 上也可以设置让上导向杆57插入的孔。
[0062] 如图5所示,在第三支撑柱6的外壁面上对应各层保持块512的位置处还可以分 别设置一圈沟槽,沟槽与第三支撑柱6和保持基体53同轴,沟槽深度至少要大于保持块512 的厚度,以确保能够容纳各层的保持块512。
[0063] 如图8所示,为了限定保持块512的移动距离,在第三支撑柱6的侧壁上设置的与 滑槽531连通的孔中均可以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挡圈517,相应在推杆511上设置一个第二 挡块516,第二挡块516位于滑槽531中,挡圈517的内直径小于第二挡块516的外直径,在 第二弹簧515推动推杆511向外移动过程中,第二挡块516随同推杆511同步移动,当推杆 511上的第二挡块516与挡圈517接触时,挡圈517阻止推杆511继续移动,保持块512撑 开到位。
[0064] 如图1所示,内撑杆59截面为圆形的长直杆,其外表面设有与中心轴510配合的 外螺纹,其下端与滑座58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内撑杆59的表面螺纹段的长度使滑座 58位于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而且下导向杆513也要伸入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与滑座58 配合,螺纹段的长度越长,相应第三支撑柱6的调节距离也越大,而且生长架的稳定性也越 好。
[0065] 在调节第三支撑柱6的高度时,由于第一布套1的长度有限,在第三支撑柱6向上 伸出于第二支撑柱4的部位可以套设第二布套,第二布套将第三支撑柱6露出的部分覆盖 住,第二布套与第一布套1的材质相同。在继续调节第三支撑柱6的高度时,可以采用相同 的办法,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布套,将第三支撑柱6露出的部分覆盖住,以利于绿萝茎曼吸附 而继续向上生长。
[0066] 由于第三支撑柱6为可移动的,为了避免外套的布套随同第三支撑柱6和保持块 512 -起移动,因此需要设置固定结构将布套固定住,如可以采用胶水粘连的方式将第一布 套1粘在第一支撑柱3上使其固定,或者采用卡箍在第一布套1的下端将第一布套1紧固 在第一支撑柱3上;对于在第三支撑柱6上套设的第二布套,可以将第二布套的下端与第一 布套1的上端或者是第二支撑柱4的上端通过胶水粘连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卡箍 将第二布套的下端紧固在第二支撑柱4上;对于在第三支撑柱6上继续新增的其余布套,同 样也需要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布套之间,可以通过胶水粘连的方式连接,或者其它方式实现 连接,最终可以使套在所有支撑柱外的布套形成一个整体。
[0067]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 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 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包括坚直的第一支撑柱和套设在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 布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坚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方的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二支 撑柱内部的第三支撑柱和用于调节第三支撑柱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布套并套住第二 支撑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 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支撑柱为同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柱 向上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部位套设有第二布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 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的基座和穿设在基座上且用于向上顶起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内撑杆,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与基座连接,基座设有用于驱动内撑杆移动的驱动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杆与所述第 三支撑柱同轴,内撑杆的上端插入第三支撑柱内,下端插入第一支撑柱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 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内撑杆同轴的中心轴、套设在中心轴上的蜗轮和与蜗轮啮合的蜗 杆,基座外设有与蜗杆连接且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手柄,中心轴内设有让内撑杆穿过的中 心孔,且中心孔的内壁设有与内撑杆表面设置的外螺纹配合形成螺旋传动的内螺纹,所述 第一支撑柱内设有与内撑杆下端连接的滑座和与滑座配合的导向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 第二支撑柱连接的上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的下壳体以及位于上壳体、下壳体之间 的套管,上壳体、下壳体与套管之间的空间为容纳所述中心轴、蜗轮和蜗杆的空腔体,蜗杆 支撑在套管上且伸出套管外与所述手柄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设有从外壁 面上沿径向朝向内部凹入形成的容纳槽,容纳槽沿周向至少均布有三个,且各容纳槽中设 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壁面接触的滚珠和用于推动滚珠的第一弹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 保持机构,保持机构包括设在第三支撑柱内部的保持基体、设于保持基体内且可沿径向移 动的推杆、用于推动推杆的第二弹簧和与推杆连接且用于与套设在第三支撑柱上的布套接 触的保持块,第三支撑柱的侧壁设有让推杆穿过的孔,推杆的一端与第二弹簧接触,另一端 伸出于第三支撑柱外与保持块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绿萝栽培设备的生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基体为圆柱 形,所述推杆沿轴向在保持基体内设有多层,且各层的推杆沿周向均布有多个。
【文档编号】A01G9/12GK104145742SQ20141036403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6日
【发明者】唐小华 申请人:安徽瓦尔特机械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