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农业生产中防治温室中粉虱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农业生产中防治温室中粉虱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设置防虫网及纱帘;2)闷棚;3)清园;4)挂黄板;5)取样调查;6)更换黄板;7)摘除老叶和喷施植物源药剂。本发明依据粉虱种群生长规律,通过措施延长粉虱种群生长的潜伏期与对数期,使作物栽培主要时间内错开粉虱高速增长时期。全面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技术,避免了在作物整个生产过程粉虱的爆发和危害,有选择和有目的使用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建立了以物理防治为基础的综合控制措施,不用任何化学农药,不产生抗药性,没有农药残留,保护环境,操作简单,且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可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
【专利说明】一种有机农业生产中防治温室中粉虱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有机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黄板诱杀为基础的防治温室粉虱的综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粉虱是多种蔬菜栽培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害虫,粉虱成虫和若虫不仅吸食作物植物的汁液,造成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还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作物失去商品价值,有的粉虱还能通过取食传播多种病毒病。
[0003]温室中作物上的粉虱主要为烟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和白粉虱(Trialeurodesvaprorar1rum (Westwood)),两者同属于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寄主范围都十分广泛,均是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保护地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温室中常混合发生。
[0004]粉虱的发生和危害的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和自身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粉虱在北方冬季的室外不能存活,它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在北方温室内I年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它们个体小、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容易爆发,危害严重。
[0005]由于温室的大面积发展,温室、大棚、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相互交替,为粉虱创造了很好的生存环境,造成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周年发生,危害不断扩大。由于长期的单独使用药剂防治,且用药不合理导致粉虱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已经对600多种农药产生抗性;又由于我国北方温室种植的一般为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都是粉虱喜食的寄主,因而粉虱危害的范围与程度还在不断的扩大。
[0006]对于作物上粉虱的防治方法,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化学农药的防治,防治粉虱的有效化学农药杀虫剂主要包括常规化学杀虫剂甲氰菊酯、联苯菊酯、硫丹、乙酰甲胺磷等,以及由拟除虫菊酯与其它杀虫剂组成的混剂;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和蚊蝇醚,施药的方法大部分都为成虫期叶面喷施,也有如目前比较常用的用异丙威熏棚或者用吡虫啉土壤施药。粉虱对多种杀虫剂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尤其是温室中的粉虱抗药性严重。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多次施药会使作物里的农药残留超标,由化学农药引起的3R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杜绝和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0007]粉虱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在加上农民不合理的使用药剂,用药次数逐渐增多,抗药性逐渐增强,蔬菜安全质量不能保证,谈蔬菜色变成为大家餐桌上的共同话题,为保证蔬菜安全,从源头上禁止或减少农药的使用是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寻求不用化学农药或少用农药的技术和方法成为必然。
[0008]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一些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正在研宄和应用,如培育无虫苗、清园、设置防虫网、合理安排茬口、间作和轮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粉虱对黄色光的偏好设置的黄板诱杀等物理措施和利用烟粉虱的捕食性天敌及其生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达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由于农业和生物措施的隔离性、单独性和不可操作性,在粉虱的防治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仍然靠药剂防治粉虱。在我国温室种植的作物大多数不能与粉虱不喜食性作物进行轮作倒茬,由于温室面积有限,因而很难种植诱集植物,因而很多较好的农业防治措施都不能很好使用,即使使用了农业措施也不能解决粉虱爆发时的危机;一些高温闷棚、挂黄板的物理防治措施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是不能彻底防治粉虱,在挂黄板的温室中经常可以看到粉虱漫天飞舞。对于生物防治,由于其成本较高,大棚内作物换茬,天敌很难建立种群,短时间内不能抑制爆发的粉虱,因而在普通农户往往被忽视。综合防治的应用很多时候都是几种措施一起使用,并没有找到各种措施相辅以达到最好效果的办法。而对于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作物大棚里,对于粉虱的爆发往往束手无策,2-3天使用一次植物源药剂也没有较理想的效果,且药剂成本高。因而找到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符合有机农业标准的粉虱控制方法必然会大受欢迎。
【发明内容】
[0009]鉴于上文所述的温室中粉虱的防治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研发出一种以黄板诱杀为基础的防治温室粉虱的综合控制办法。本发明以粉虱生物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具体是通过挂黄板延长粉虱种群生长的潜伏期,当作物上粉虱成虫的密度达到黄板诱杀粉虱的极限时,通过喷施植物源药剂压低粉虱成虫的密度以及通过摘取老叶减少若虫的数量,使粉虱种群增长又回到了潜伏期,当作物上粉虱成虫的密度再次达到该阈值时,作物已经基本收获完毕,没必要采取其他措施。即粉虱种群密度达到爆发所需要的时间超过了作物主要收获期结束后的时间。本发明实现物理防治的量化和综合防治措施的重点性、针对性和连贯性,形成本发明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首先提供一种适用于有机农业生产的、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控制温室粉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I)温室设置防虫网及纱帘,移栽作物前闷棚3次且清园;移栽作物后I周内挂黄板;
[0012]2)取样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周调查一次作物上粉虱成虫的数量;
[0013]3)摘除老叶:当作物下部单片叶上粉虱若虫分布面积超过1/2时,从下到上依次摘除老叶1-3片,一株最多3片;
[0014]4)喷施植物源药剂:当粉虱成虫密度大于2头/叶时,喷施植物源药剂。
[0015]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设置防虫网及纱帘,具体是指在种植作物期间,在通风口处设置20-30目的防虫网,温室内每茬作物移栽前以及室外作物收获前检查防虫网,确保防虫网设置完好;在温室进出口设置内外两层纱帘;所述的清园具体是指:在移栽作物苗前对栽培的大棚进行I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清理包括人工清除大棚内的杂草和清除大棚内的植株病残体和落叶等。
[0016]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摘除老叶的工作过程中,判断一片老叶是否该摘除,与若虫数量和在叶片上的分布有关;当作物下部单片叶上粉虱若虫分布面积超过1/2时,则摘除整张老叶,当每叶的若虫集中分布于该叶的某一处时,则可以摘除若虫聚集分布的部分。摘除的老叶,需收集后带出温室外集中处理。
[0017]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I)所述的闷棚为:第一次在春夏茬作物拉秧前闷棚3天以上,第二次在拉秧及清理残枝落叶后闷棚5天以上,第三次在翻地施肥后闷棚7天以上。所述的在作物拉秧前,进行一次闷棚,其目的是降低粉虱整个种群的密度,极大减少棚内粉虱迀出到棚外的数量。此外闷棚前需要关闭风口,且翻地施入的肥料为有机肥。
[0018]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I)所述的挂黄板的密度为每5-10m2的温室面积挂一块黄板,每个温室中黄板的密度均一,且当黄板上粘满粉虱时,更换黄板。
[0019]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I)中挂黄板的方位为平行于作物的畦,高出作物顶端5?15cm。
[0020]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取样调查为每点取6株,每株取上、中、下各一片叶,记录粉虱成虫的数量,然后得出粉虱成虫的总数,粉虱成虫总数除以所调查的总的叶数,得到一个平均值,该平均值代表该温室此时植株每片叶上的粉虱成虫密度。
[0021]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喷施植物源药剂集中在植株中上部叶面背部。
[0022]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的植物源药剂为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即可,例如各种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等。
[0023]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喷施的植物源药剂为0.3%苦参碱水剂,喷施药剂前摘除一次老叶。
[0024]将本发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番茄作物,【具体实施方式】见实施例,结果证明,此方法对防治粉虱有明显效果。
[0025]粉虱从卵到成虫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根据粉虱种群生长规律,在温室大棚里,由于作物是一茬接一茬,番茄整个生育阶段在大棚一般是少于7个月,因而粉虱种群增长一般是符合“S”型增长的前段,即种群密度一直处于增加。当粉虱种群密度超过一定时,由于高的繁殖率,药剂等措施对卵和若虫的防治效果差,因而短时期内粉虱种群密度又会反弹,所以通过本发明上文所述的措施使粉虱种群的密度一直处于逻辑斯蒂增长曲线的潜伏期和对数期,使作物基本收获结束时粉虱种群密度处于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可避免粉虱对作物造成的主要经济损失。
[0026]本发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以黄板诱杀为主要手段,通过挂黄板可以延长粉虱种群增长的潜伏期,黄板诱杀成虫,使若虫大部分分布于中下部,通过摘除老叶可减少若虫数量,不同的虫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调查黄板诱杀对粉虱种群和密度的影响基础上确定了黄板诱杀单一手段对粉虱防治的阈值(用黄板控制该棚此时植株每片叶上的粉虱成虫密度,阀值为成虫的密度小于2头/叶),即在此阈值下,只依靠黄板诱杀和配合摘除叶片,可以控制粉虱的危害,当叶片上粉虱成虫的数量超过该阈值(大于2头/叶)时,黄板不能控制粉虱种群的快速增长,需要植物源药剂控制压低粉虱的数量。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明确了黄板控制粉虱的最低密度,即当作物上粉虱成虫的密度小于2头/叶时,仅使用黄板可以控制粉虱数量,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0029]重点利用黄板对粉虱的诱杀作用,延长粉虱种群生长由潜伏期到对数期的时间,操作简单;
[0030]该发明是从粉虱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种群生长规律结合有机农业温室大棚种植一茬番茄所需要的时间出发,以时间的长短来错开粉虱爆发对番茄产生的主要经济危害,以错开所需时间长短为主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没有以消灭害虫为主线,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0031]在防治粉虱的过程中,对成虫采取黄板诱杀和植物源药剂喷雾,对若虫采取摘除老叶,两项措施相得益彰,整体上效果大于单一措施,摘除老叶减少若虫的数量,操作简单,见效快;
[0032]在防治粉虱的整个过程中,突出了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基础地位,建立了以黄板为主要手段,配套农业措施,实现了粉虱的非化学药剂防治。
[0033]该发明符合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没有使用化学农药,没有使用任何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保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安全。
[0034]本发明操作简单,农民易学易懂,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36]实施例1
[0037]一.以黄板诱杀为主防治温室粉虱
[0038]1.栽培地点:河北隆尧
[0039]2.番茄品种:欧盾粉果大番茄
[0040]3.黄板: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30cm
[0041]4.防治方法
[0042]I)闷棚:种植番茄的大棚上茬作物拉秧前先关闭风口和门,闷棚3天,然后拉秧,清理残枝落叶和杂草,再闷棚6天,最后翻土施入有机肥再闷棚7天。
[0043]2)清园前,检查风口处的防虫网以及进出口处的纱帘,有破损的地方修好或者重新换新的。在通风口处设置20-30目的防虫网,在温室进出口设置内外两层纱帘;
[0044]3)清园,移栽前3天清理2次大棚内的杂草、落果、病果和残枝落叶等。
[0045]4)整地移栽番茄苗。
[0046]5)移栽后,于第3天傍晚5点左右喷雾一次500倍的1.5%除虫菊素。
[0047]6)施药后第三天清晨开始挂密度为5m2/块黄板。从东到西开始挂,从南到北错开依次挂3块,平行于番茄的畦,高于作物5?15cm不等,黄板东西朝向。
[0048]7)挂黄板一周后调查番茄上的粉虱成虫的密度,每点取6株,每株取上、中、下各一片叶,往后每周定时调查一次番茄上粉虱成虫的密度。
[0049]8)挂黄板后,当黄板上粘满昆虫时,及时更换黄板
[0050]9)所有黄板的高度随着番茄的生长及时调整,调整时间依据番茄生长快慢间隔时间不等,调整时间为每天9点之前。
[0051]10)当记录的番茄上的粉虱成虫密度高于2头/叶时,于第二天8点(冬季9点后)开始整个棚统一打掉1-3片老叶,打掉的底叶及时带出大棚集中处理,下午5点左右喷雾一次300倍0.3%苦参碱,喷雾的位置集中在番茄中上部的叶片的背面。此处强调的是,施药前必须要摘除一次老叶。平时的农事操作中也可以摘除老叶,但可以不施药。
[0052]11)喷药后的第二天清晨,统一换下大棚里所有的黄板,换新的黄板。
[0053]12)统一换上新的黄板后,当哪块黄板粘满昆虫时,该黄板换上新的黄板。
[0054]13)拉秧前闷棚2天后再拉秧。
[0055]二.防治结果
[0056]I)本实施例防治方法,防治前番茄上的粉虱密度为3.26头/叶,防治中粉虱的密度由1.67头/叶一个星期后变为4.2头/叶,采取摘除老叶和喷雾药剂一个月后粉虱密度下降为0.39头/叶,采取摘除老叶和喷雾药剂两个月后粉虱上升为0.89头/叶,到拉秧前13天调查时,番茄上粉虱的密度刚超过2头/叶,此时番茄的大部分果实已经采摘,没有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0057]2)本实施例实施过程中,番茄栽培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害虫为粉虱,没有其他害虫危害,故整个过程中只施药两次,一次为除虫菊素,另一次为苦参碱(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无虫苗,无需喷施除虫菊素,由于本试验中移栽的苗上有粉虱,故移栽后就进行了一次喷施除虫菊素),挂与换黄板的次数平均下来为4次。
[0058]3)本实施例,在番茄主要果实采摘期间内无煤污病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农业生产中防治温室中粉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温室设置防虫网及纱帘,移栽作物前闷棚3次且清园;移栽作物后I周内挂黄板; 2)取样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周调查一次作物上粉虱成虫的数量; 3)摘除老叶:当作物下部单片叶上粉虱若虫分布面积超过1/2时,从下到上依次摘除老叶1-3片; 4)喷施植物源药剂:当粉虱成虫密度大于2头/叶时,喷施植物源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的闷棚为:第一次在春夏茬作物拉秧前闷棚3天以上,第二次在拉秧及清理残枝落叶后闷棚5天以上,第三次在翻地施入有机肥后闷棚7天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的挂黄板的密度为每5-10m2的温室面积挂一块黄板,每个温室中黄板的密度均一,且当黄板上粘满粉虱时,更换黄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挂黄板的方位为平行于作物的畦,高出作物顶端5?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取样调查为每点取6株,每株取上、中、下各一片叶,记录粉虱成虫的总数,然后得出平均值,代表该棚此时植株每片叶上的粉虱成虫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喷施植物源药剂集中在植株中上部叶面背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喷施植物源药剂为苦参碱、藜芦碱或除虫菊素。
【文档编号】A01G13/10GK104488623SQ201410773974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发明者】丁小玲, 杜相革, 余慧芸, 董民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