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循环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41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增氧循环水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增氧循环水车,其主要是于一承载浮体上装设由驱动装置驱动的两叶轮,并于该叶轮下段各设有一水槽,水槽前端具有低于水位的拨水口,且水槽外接有导管,藉以在增氧循环水车应用于养殖池时,导管能伸至养殖池池底,利用高速旋转叶轮于水槽中高速旋转打水,将水槽中的水通过水槽前端的拨水口拨打至水槽外,且利用水槽内外的水压差,使养殖池池底的水自动经由导管上升至水槽,使养殖池池底与池上层水得以上下全面性循环流动,并使空气能溶入水中,增加养殖池上层水与下层水的含氧量。
【专利说明】增氧循环水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车,尤指一种应用于养殖池的池面上,促进池底水循环流动与增加上、下层水含氧量等功能的增氧循环水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养殖池成为适用于水族生物生长的环境,水中有机物质的累积,为养殖池最常面临的问题。所述水中有机物质主要是来自残饵与水族生物的排泄物等,水中有机物质会消耗水中溶氧而使氨量过高,使水质变差、水中含氧量不足,而致水族生物成长不良或死亡,其中除了清除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外,人们通常会在养殖池中装设水车,凭借水车打水,以期促进池水流动以及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0003]如图5所示,前揭现有水车于使用过程中,仅是利用设于浮体60上的驱动装置61带动叶轮62于养殖池的上表层打水,又无下层水介入循环,难以使养殖池的上、下层池水产生循环流动的效果,且下层池水因循环流动不良而致水中含氧量偏低,不利于水族生物的养殖生长。
[0004]再者,因前述水车无法带动养殖池的池底流动以及池底水含氧量低等问题,业者通常还须于养殖池中增设水流增氧机等机组,方能提供养殖池中饲养的水族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惟因水车功能不足,须增设水流增氧机的方式,存在有设备成本高,且仍无法促进养殖池的池水产生良好上下循环流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氧循环水车,解决现有水车难以使养殖池上下层池水产生良好的循环流动与水中含氧量偏低等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增氧循环水车,其包含:
[0007]—承载浮体,其包含一基座,以及设于基座底部的浮体;
[0008]一驱动装置,其包含一驱动机组以及连接该驱动机组的两轴杆,所述驱动机组设置于承载浮体的基座顶部中央,该两轴杆分别伸向承载浮体左右两侧;
[0009]两叶轮,是分别组设于该两轴杆上,所述叶轮各具有多片拨水叶片;
[0010]两水槽,是分别组设于承载浮体的基座左右两侧,基座两侧的两叶轮下段分别伸入对应的水槽,该两水槽前端具有低于水位的拨水口 ;以及
[0011 ] 多根导管,是分别以其一端连通水槽。
[0012]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中,所述水槽为上宽下窄的槽体,水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入水孔,水槽槽底的入水孔接设有向下延伸的衔接管,导管一端接设于衔接管上。
[0013]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中,所述水槽的槽底设有两个入水孔,其一入水孔位于槽底中央,另一入水孔位于槽底后段。
[0014]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中,所述导管为可挠性管件,导管的末端装设滤网。
[0015]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中,所述驱动机组是马达与齿轮组的结合,驱动机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于基座左右两侧各一支架,所述支架分别提供轴杆穿过枢设其中。
[0016]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中,所述承载浮体于基座底部设有两平行间隔排列的浮体,基座左右两侧各设一承架,该两浮体位于该两承架之间。
[0017]本实用新型可达成的有益功效是,前揭增氧循环水车主要利用承载浮体左右两侧各设水槽,叶轮下段伸入水槽中,水槽前端具有低于水位的拨水口,水槽接设有导管,该增氧循环水车能浮于养殖池的池水上,导管能伸入养殖池的池下层,通过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叶轮于水槽中高速旋转打水,叶轮的多片拨水叶片将水槽中的水通过水槽前端的拨水口拨打至水槽外,凭借水槽内外的水压差,使养殖池池底的水自动经由导管上升至水槽,凭借此循环作动,使养殖池池底与池水上层的水得以全面性上下循环流动,且利用叶轮高速旋转的打水动作,使空气能溶入水中,增加水的含氧量,且能一并将池底的残饵或排泄物抽送至池水顶层,以利曝气与微生物分解,进而改善养殖池池水水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氧循环水车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增氧循环水车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增氧循环水车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增氧循环水车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养殖池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2]图5是现有水车应用于养殖池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_增氧循环水车;10-承载浮体;11_基座;12_浮体;13_承架;
20-驱动装置;21_驱动机组;22_轴杆;23_防护罩;24_支架;30_叶轮;31_拨水叶片;40-水槽;41-拨水口 ;42A、42B-入水孔;43_衔接管;44_弧片;50_导管;51_滤网;6_水车;60_浮体;61_驱动装置;62_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25]如图1所示,是揭示本实用新型增氧循环水车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增氧循环水车I的组成,其包含有一承载浮体10、一驱动装置20、两叶轮30、两水槽40以及多根导管50。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承载浮体10是一能飘浮于水上的构件,该承载浮体10包含一基座11以及至少一设于基座I底部的浮体12,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承载浮体10具有两浮体12,该两浮体12是平行而间隔设置于基座11底部。所述承载浮体10还可于基座11底部两侧各设一承架13,该两浮体12位于该两承架13之间。所述基座11与承架13可为不锈钢材所制成,使其不易锈蚀而能长时间使用。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20是装设于承载浮体10上,所述驱动装置20包含一驱动机组21以及两轴杆22,所述驱动机组21是马达与齿轮组的结合,并设置于承载浮体10的基座11顶部中央,该两轴杆22左右相对地连接驱动机组21的动力输出端部,该两轴杆22末端分别伸向承载浮体左右两侧。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组21外侧罩设有防护罩23,保护驱动机组21防止受潮、抗日照与防尘等功用,另于基座11左右两侧各一支架24,所述支架24分别提供轴杆22穿过枢设其中,凭借支架24对轴杆22提供辅助支撑功用。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两叶轮30是分别组设于该两轴杆22的末端,使该两叶轮30对称排列于承载浮体10两侧,所述叶轮30各具有多片拨水叶片31,该两叶轮30可为驱动装置20驱动旋转。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该两水槽40是分别组设于基座11左右两侧,基座11两侧的两叶轮30下段分别伸入对应的水槽40,该两水槽40前端具有低于水位的拨水口 41,水槽40的槽底设有至少一入水孔42A、42B。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槽40为上宽下窄的槽体,水槽40的槽底设有两个入水孔42A、42B,其一入水孔42A位于槽底中央,另一入水孔42B位于槽底后段。所述水槽40的槽底还可于入水孔42A、42B接设一衔接管43。所述水槽40还可于拨水口 41处形成朝外向下弯曲的弧片44,以利拨水。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导管50是分别以其一端连通水槽40的入水孔42A、42B,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管50为可挠性管件,导管50 —端套接于水槽40槽底的衔接管43上,另一端可装设滤网51等,或者亦可不装设滤网等。
[0031]本实用新型增氧循环水车I应用于养殖池时,如图4所示,其是凭借承载浮体10使水车浮于水上,两侧水槽40槽底所衔接的导管50伸入养殖池的池底层,所述导管50伸入池底层的末端设有滤网51为佳,用以防止养殖池中所饲养的水族生物被吸入导管50内部。另一方面,养殖池中的池水进入水槽40内,水槽40前端的拨水口 41低于池水的水位;或者,部分导管50末端亦能直接连接净水水源。当驱动装置20驱动叶轮30高速旋转打水时,其是凭借叶轮30的多片拨水叶片31将水槽40中的水通过水槽40前端的拨水口 41拨打至水槽40外,并利用水槽40内外的水压差,使养殖池池底的水自动经由导管上升至水槽40,藉此循环作动,使养殖池池底水与池上层的水得以全面性上下循环流动,并凭借叶轮30高速旋转的打水动作,使空气能溶入水中,增加水的含氧量。前述水车于作动时,因能凭借叶轮30高速旋转的打水动作将养殖池池底的底层水向上抽送,故也能一并将池底的残饵或排泄物抽送至池水顶层处,以利曝气与微生物分解,进而改善养殖池池水水质。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承载浮体,其包含一基座,以及设于基座底部的浮体; 一驱动装置,其包含一驱动机组以及连接该驱动机组的两轴杆,所述驱动机组设置于承载浮体的基座顶部中央,该两轴杆分别伸向承载浮体左右两侧; 两叶轮,是分别组设于该两轴杆上,所述叶轮各具有多片拨水叶片; 两水槽,是分别组设于承载浮体的基座左右两侧,基座两侧的两叶轮下段分别伸入对应的水槽,该两水槽前端具有低于水位的拨水口;以及 多根导管,是分别以其一端连通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为上宽下窄的槽体,水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入水孔,水槽槽底的入水孔接设有向下延伸的衔接管,导管一端接设于衔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槽底设有两个入水孔,其一入水孔位于槽底中央,另一入水孔位于槽底后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可挠性管件,导管的末端装设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可挠性管件,导管的末端装设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组是马达与齿轮组的结合,驱动机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于基座左右两侧各一支架,所述支架分别提供轴杆穿过枢设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浮体于基座底部设有两平行间隔排列的浮体,基座左右两侧各设一承架,该两浮体位于该两承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氧循环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浮体于基座底部设有两平行间隔排列的浮体,基座左右两侧各设一承架,该两浮体位于该两承架之间。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692219SQ20142005734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9日
【发明者】方文哲 申请人:方文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