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葵花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878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葵花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葵花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葵花指的是向日葵的花,向日葵是一种植物,其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油炸,因此广受大众的欢迎,很多地区的农民均靠种植向日葵为生。现有技术中的葵花的采集基本靠人工完成,费时费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即便有葵花自动收割机,也是简单的对玉米收割机或小麦收割机的改进,并不完全适应葵花的收割,因为葵花往往长得参差不齐,采用普通的收割机在进行收割时不仅容易对葵花的表面造成划痕,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因葵花的高低不齐,在实际过程中极易造成葵花的压倒,而当葵花根茎过高时,往往无法收割到高处的向日葵,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葵花收割设计的高效、自动葵花收割机。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包括机架、分行板、传送链条、割刀、转动轴、液压油缸和输送槽,所述分行板设有平行设置的多个,所有分行板的后端通过底板焊接为一体,相邻两个分行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每个间距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运输葵花的传送链条,传送链条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轴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相应分行板前端的转动齿轮;所述分行板后端的底板上设有割刀,割刀设有多个且沿垂直于收割机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割刀呈V字形,割刀的V字形内侧设有锯齿;所述输送槽设在转动轴后端的机架上;所述液压油缸的底端固定在机架上,液压油缸的前端与分行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底板与转动轴铰接,液压油缸运动时带动底板、分行板和传动链条形成的整体进行升降运动。
[0005]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分行板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分行板的前端呈锥形。
[0007]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割刀之间的距离为O。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缸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槽上设有输送链条和设置在输送链条上的刮料杆,所述刮料杆设有沿输送链条均勾分布的多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行板尾端的上方还设有滚筒,滚筒通过两端的支架固定在左右两端侧的两块分行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皮带轮,驱动装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
[0012]进一步的,每块所述分行板的前端均为尖状。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四块胶条刮板。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在于:通过机架将本装置安装在四轮农机的前方,四轮农机前进时进行葵花的收割;葵花经分行板分行后由分行板之间的间隙向输送槽方向运动,其中葵花的花会在传送链条的传动作用下向后运动,经过割刀时割刀将葵花的根茎割断,将葵花送入输送槽中进行运输;输送槽出口处设有配套的葵花脱粒机,经葵花脱粒机脱粒后的葵花子通过螺旋式传输筒输送到机架上方的滚筒中进行储存。液压油缸能随时调整分行板的角度,从而更好的适应高矮不同的葵花的收割。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能够进行葵花的自动化收割,无需人力劳动,收割的效率高。
[0017]2、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四轮农机的前方,其操作时能够直观的观察前方葵花的位置,便于随时调节分行板的高度,以便准确的对葵花进行收割,其操作简单,收割效率高,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葵花的收割。
[0018]3、本实用新型将滚筒放在分行板末端的上方,当存在过高的葵花时,葵花经滚筒会挡住下落到分行板上,再由分行板下的割刀将葵花的根茎割断,从而顺利将高位的葵花顺利的进行收割,避免因无法收割压倒葵花根茎从而造成农民的损失。
[0019]4、本实用新型中的割刀固定不动,依靠四轮农机前进的动力和链条的运动实现割刀与葵花根茎之间的相对运动,相比传统收割机更加节省能源,而且能够更好的保护葵花表面,不会造成影响品质的划痕。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葵花收割机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葵花收割机的仰视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机架、2-分行板、3-传送链条、4-转动轴、5-液压油缸、6_输送槽、7_割刀、8-输送链条、9-刮料杆、I O-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包括机架1、分行板2、传送链条3、割刀7、转动轴4、液压油缸5和输送槽6,所述分行板2设有平行设置的多个,所有分行板2的后端通过底板焊接为一体,相邻两个分行板2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每个间距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运输葵花的传送链条3,传送链条3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轴4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相应分行板2前端的转动齿轮;所述分行板2后端的底板上设有割刀7,割刀7设有多个且沿垂直于收割机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割刀7呈V字形,割刀7的V字形内侧设有锯齿;所述输送槽6设在转动轴4后端的机架I上;所述液压油缸5的底端固定在机架I上,液压油缸5的前端与分行板2的中部连接,所述底板与转动轴4铰接,液压油缸5运动时带动底板、分行板2和传动链条3形成的整体进行升降运动。
[0026]相邻两个分行板2之间的间距为10-15cm;所述分行板2的前端呈锥形。所述分行板2尾端的上方还设有滚筒10,滚筒10通过两端的支架固定在左右两端侧的两块分行板2上。
[0027]相邻两个割刀7之间的距离为O。相邻两个割刀7之间相互紧贴设置,割刀7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0028]所述液压油缸5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通过液压油缸5能将分行板顶起从而实现底板、分行板2和传动链条3所形成整体的绕转动轴4转动,从而实现分行板2前端的升降。
[0029]所述输送槽6上设有输送链条8和设置在输送链条8上的刮料杆9,所述刮料杆9设有沿输送链条8均勾分布的多个。
[0030]所述转动轴4的一端设有皮带轮,驱动装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转动轴4的转动。
[0031]每块所述分行板2的前端均为尖状。尖状的前端能够保证能够顺利将葵花送入分行板2之间的间隙中。
[0032]所述转动轴4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四块胶条刮板。
[0033]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分行板(2)、传送链条(3)、割刀(7)、转动轴(4)、液压油缸(5)和输送槽(6),所述分行板(2)设有平行设置的多个,所有分行板(2)的后端通过底板焊接为一体,相邻两个分行板(2)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每个间距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运输葵花的传送链条(3),传送链条(3)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轴(4)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相应分行板(2)前端的转动齿轮;所述分行板(2)后端的底板上设有割刀(7),割刀(7)设有多个且沿垂直于收割机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割刀(7)呈V字形,割刀(7)的V字形内侧设有锯齿;所述输送槽(6)设在转动轴(4)后端的机架(I)上;所述液压油缸(5)的底端固定在机架(I)上,液压油缸(5)的前端与分行板(2)的中部连接,所述底板与转动轴(4)铰接,液压油缸(5)运动时带动底板、分行板(2)和传动链条(3)形成的整体进行升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分行板(2)之间的间距为 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行板(2)的前端呈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割刀(7)之间的距离为O O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5)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6)上设有输送链条(8)和设置在输送链条(8)上的刮料杆(9),所述刮料杆(9)设有沿输送链条(8)均匀分布的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行板(2)尾端的上方还设有滚筒(10),滚筒(10)通过两端的支架固定在左右两端侧的两块分行板(2)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的一端设有皮带轮,驱动装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转动轴(4)的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分行板(2)的前端均为尖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花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四块胶条刮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葵花收割机,包括机架、分行板、传送链条、割刀、转动轴、液压油缸和输送槽,相邻两个分行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间距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传送链条;分行板后端的底板上设有割刀,割刀设有多个,割刀呈V字形,割刀的V字形内侧设有锯齿;输送槽设在转动轴后端的机架上;液压油缸的底端固定在机架上,液压油缸的前端与分行板的中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能够进行葵花的自动化收割,无需人力劳动,收割的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四轮农机的前方,其操作时能够直观的观察前方葵花的位置,便于随时调节分行板的高度,以便准确的对葵花进行收割,其操作简单,收割效率高,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葵花的收割。
【IPC分类】A01D41/12, A01D41/04, A01D45/00
【公开号】CN205385707
【申请号】CN201620023677
【发明人】刘新文
【申请人】刘新文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