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砖及其形成的绿植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733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植砖及其形成的绿植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堆叠的砖式花盆及其形成的绿植墙,属于园林、环境等绿化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绿化也日益得到重视,但绿化用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紧张,为了有效增加绿化面积,种植花盆也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立体绿化种植。

现有的技术的花盆用于立体化种植时,需要用挂钩,支撑平台等。也有例如公告号cn102090285a的《一种砖式花盆及其形成的立体绿化墙面》,但叠加及搭建浇灌管路复杂,不适合家庭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绿植砖,结构简洁,堆叠快捷,浇灌方便,更适合形成绿化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植砖,包括一主体种植腔体,其特征在于:主体种植腔体的壳体大体呈上部开口的长方体;主体种植腔体上部左侧连通一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一种植腔体;主体种植腔体上部右侧连通两个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二种植腔体;所述的第一种植腔体和两个第二种植腔体水平位置呈错开分布,且底部高于主体种植腔体的底部;所述的壳体前后是一平面部分;底部设有漏水口;壳体上端面四个拐角顶平面与底部四个拐角底平面呈易堆叠的对齐尺寸。

一种绿植墙,由所述的绿植砖堆叠而成。

本发明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壳体在第一种植腔体的两侧设有便于植物上长的两个第一斜槽;在两个第二种植腔体的中间设有便于植物上长的一个第二斜槽;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底部内凹。

所述的主体种植腔体四个角设有固定通孔。

所述的绿植砖采用塑料材料。

所述的绿植砖采用陶土材料。

所述的一种绿植墙,绿植砖的主体种植腔体四个角设有固定通孔,以及用于堆叠绿植砖固定在固定通孔内的固定条。

本发明的绿植砖呈长方体,堆叠后,通过左右侧凸出的种植腔体种植花卉植物,且相互错开的凸出种植腔体不影响花卉植物的采光成长;底部漏水口的设计也方便上部浇水下流;本绿植砖结构简洁,维护方便,且易堆叠呈绿植墙,且可形成双面绿植墙,也可采用固定条加强墙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独特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例一的绿植砖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施例二的绿植砖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施例三的绿植砖及绿植墙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一种绿植砖,包括一主体种植腔体1,主体种植腔体1的壳体2大体呈上部开口的长方体;主体种植腔体1上部左侧连通一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一种植腔体3;主体种植腔体1上部右侧连通两个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二种植腔体4;所述的第一种植腔体3和两个第二种植腔体4水平位置呈错开分布,且底部高于主体种植腔体1的底部;所述的壳体2前后是一平面部分5;底部设有漏水口6;壳体2上端面四个拐角顶平面7与底部四个拐角底平面8呈易堆叠的对齐尺寸。

所述的壳体2在第一种植腔体3的两侧设有便于植物上长的两个第一斜槽9;在两个第二种植腔体4的中间设有便于植物上长的一个第二斜槽10;第一斜槽9和第二斜槽10底部内凹。绿植砖错开堆叠时,斜槽10能增加花卉植物向上生长的空间,能进一步遮盖绿植砖,使得绿植墙绿化占有率更高,更美观。而缺少斜槽,花卉植物向上的空间面积小,部分易斜长,美观度会差些。

所述的主体种植腔体1四个角设有固定通孔11。

本实施例的绿植砖采用塑料材料,也可采用陶土材料。

第一种植腔体3和第二种植腔体4大体上呈半圆柱形。第一斜槽9和第二斜槽10也呈圆弧形的斜切槽,且下大上小;第一斜槽9和第二斜槽10斜切槽顶部不达到壳体2的顶部;绿植砖堆叠时,上下绿植砖转180°堆叠,下面一块绿植砖的第一种植腔体3与上面一块绿植砖第二斜槽10相应对准;下面一块绿植砖的第二种植腔体4与上面一块绿植砖第一斜槽9相应对准。

所述的绿植砖底部设有漏水口6,漏水口6是一通孔;也可以是带有环形切槽的不切穿的漏水口6,用户可以沿环形切槽将孔戳穿;本发明可以设计设计由三个不断变大的带环形切槽的漏水口6,根据种植不同,开不同大小的漏水口6。

所述的第一种植腔体3和两个第二种植腔体4底部高于主体种植腔体1的底部,以便上下绿植砖有更大的接触面积,稳固堆叠安装。当然壳体2上端面四个拐角顶平面7与底部四个拐角底平面8呈对齐尺寸,也能加大接触面积,稳固堆叠安装。

如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一种绿植砖,包括一主体种植腔体1,主体种植腔体1的壳体2大体呈上部开口的长方体;主体种植腔体1上部左侧连通一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一种植腔体3;主体种植腔体1上部右侧连通两个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二种植腔体4;所述的第一种植腔体3和两个第二种植腔体4水平位置呈错开分布,且底部高于主体种植腔体1的底部;所述的壳体2前后是一平面部分5;壳体2上端面四个拐角顶平面7与底部四个拐角底平面8呈易堆叠的对齐尺寸。

本实施例的绿植砖采用陶土材料。

第一种植腔体3和第二种植腔体4大体上呈凸出的梯形体,朝外的面是一第二平面部分13。

如附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的绿植砖及堆叠成的绿植墙,一种绿植砖,包括一主体种植腔体1,主体种植腔体1的壳体2大体呈上部开口的长方体;主体种植腔体1上部左侧连通一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一种植腔体3;主体种植腔体1上部右侧连通两个凸出的上部开口的第二种植腔体4;所述的第一种植腔体3和两个第二种植腔体4水平位置呈错开分布,且底部高于主体种植腔体1的底部;所述的壳体2前后是一平面部分5;壳体2上端面四个拐角顶平面7与底部四个拐角底平面8呈易堆叠的对齐尺寸。

第一种植腔体3和第二种植腔体4大体上呈半圆柱形。在壳体2底部设有漏水口。

一种绿植墙,由所述的绿植砖堆叠而成。绿植砖优选堆叠时上下呈180度水平翻转,以便形成纵向错开的植腔体。绿植墙从最上部浇水,可到达最下部,浇灌方便,也可以向各植腔体单独浇水,以便满足不同花卉植物的土壤湿度要求。本发明创造的绿植墙相对现有技术,还可以实现双面墙体的绿化作用,且最高处主体种植腔体1能种植高耸些的花卉植物,增加绿植墙的绿化高度,丰富花卉植物品种。

另外所述的绿植砖的主体种植腔体1四个角设有固定通孔11,以及用于堆叠绿植砖固定在固定通孔11内的固定条12。固定条12的长度根据堆叠高度可做调整,固定条12的插入或插入后入土,增加绿植墙的牢固度。

本发明的绿植砖呈长方体,堆叠后,通过左右侧凸出的种植腔体种植花卉植物,且相互错开的凸出种植腔体不影响花卉植物的采光成长;底部漏水口的设计也方便上部浇水向下流;本绿植砖结构简洁,维护方便,且易堆叠呈绿植墙,也可采用固定条加强墙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形成双面墙体绿化,结构具有较高的独特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堆叠的砖式花盆及其形成的绿植墙,属于园林、环境等绿化领域。一种绿植砖,包括一主体种植腔体,主体种植腔体的壳体大体呈上部开口的长方体;主体种植腔体设有水平位置呈错开分布且凸出、底部高于主体种植腔体的底部的第一种植腔体和第二种植腔体;所述的壳体前后是一平面部分;壳体上端面四个拐角顶平面与底部四个拐角底平面呈易堆叠的对齐尺寸。本发明左右侧凸出的种植腔体种植花卉植物,不影响花卉植物的采光成长;浇水方便;本绿植砖结构简洁,且易堆叠成双面绿植墙,也可采用固定条加强墙体固定。本发明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独特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修;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德修
技术研发日:2017.05.17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