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2392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野鸡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鸡模式,是目前养鸡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态养鸡新模式。本技术通过对放牧养鸡草地建植技术、适宜的栽畜量、优质牧草的采食量、放牧养鸡轮牧技术等系统研究,集成了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养鸡模式和观念。一是人t种植优质牧草作为养鸡的主要饲料来源(改变了鸡不是草食家禽,以草养鸡的技术问题,以及养鸡放牧草地建植技术难题);二是利用果园、疏林、幼林地和灌丛地种草放牧养鸡,解决了放养鸡遮阴的问题;:三是采用围栏轮牧,保持了草地长期利用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生态野鸡南方养殖,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该方法采用放牧和喂饲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采用轮牧养殖,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还限制了一定的放养密度,避免了因过牧对草地带来的损害,使用该方法饲养的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养殖方法:建植放牧草地,使草地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放牧草地隔成4~5个放牧小区,以40—50只/亩的密度放养鸡,放牧中的鸡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在不同小区间采用轮牧技术进行鸡的人t生态养殖。

进一步,所述空怀母野鸡,限制饲喂,以青粗料为主,适当补喂精料,保持体况适中,对体质偏瘦弱的母野鸡可加喂精料,并延长休配期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建植放牧草地,使草地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放牧草地隔成4~5个放牧小区,以40—50只/亩的密度放养鸡,放牧中的鸡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在不同小区间采用轮牧技术进行鸡的人t生态养殖。

进一步,所述加强保温,特别是要加强出生仔野鸡的保温,仔野鸡出生后要清理产仔箱内的污物,用清洁稻草、刨花等填实产箱四角,上铺野鸡毛,以防仔野鸡爬出窝外冻死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放牧草地最好是建植在疏树林、果园、幼林地或灌丛地,这样可以解决放养鸡遮阴的问题,同时,鸡在树上树下跳跃,增加运动量,使肉质更鲜嫩,口感更好。

进一步,所述科学哺乳,出生后68h内吃足初乳,及时调整仔野鸡,每窝以6—8只为宜,多余仔野鸡寄养给其他哺乳母野鸡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根据鸡的消化特点和采食习性以及草地的耐践踏和持久性,放牧草地为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合种植,其中豆科牧草为白三叶、百脉根中的一种或几种,禾本科牧草为多年生黑麦草、鸭茅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每100只种野鸡场需种草0.4—0.5hm2,人工种植牧草有黑麦草、矮象草、墨西哥玉米、串叶松香草、苦荚菜、苣菊等生态野鸡喜食的牧草,亩产鲜草量可达4500-7000k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前述的轮牧技术为鸡在第一个小区中放牧5~7d后.将鸡转移至第二个放牧小区,第一个放牧小区中的牧草经过20d的生长,再次用于鸡的放养,如此循环在各放牧小区间进行轮牧养殖,使得每个小区的牧草在用于放牧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2.实现规模人工养殖;3.经济价值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该方法采用放牧和喂饲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采用轮牧养殖,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还限制了一定的放养密度,避免了因过牧对草地带来的损害,使用该方法饲养的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养殖方法:建植放牧草地,使草地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放牧草地隔成4~5个放牧小区,以40—50只/亩的密度放养鸡,放牧中的鸡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在不同小区间采用轮牧技术进行鸡的人t生态养殖。

实施例1:

根据鸡的消化特点和采食习性以及草地的耐践踏和持久性,确定牧草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豆科牧草白叶和禾本科牧草黑麦草的种子按照7:3的重量比混合,在果园地建植放牧草地,放牧草地中白j叶牧草占7o%,黑麦草占30%,然后将建植好的放牧草地用鸡网隔成4个放牧小区。每个放牧小区的面积为一亩,在一个小区中养殖40只鸡,鸡白天啄食草叶和草地中的各种活虫,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这样就节约了30%的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当鸡在第一个放牧小区中放养7d后.将所有鸡转移至另外一个放牧小区进行养殖,第一个放牧小区中的牧草经过15d的生长和恢复后,用于再次放牧养殖。这样的轮牧技术使得每个小区的牧草在用于放牧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

实施例2:

将豆科牧草百脉根和禾本科牧草鸭茅的种子按照7:3的重量比混合,在果园地建植放牧草地,放牧草地中百脉根牧草占70%,鸭茅占30%.然后将建植好的放牧草地用鸡网隔成5个放牧小区,每个放牧小区的面积为一亩,在一个小区中养殖50只鸡。鸡白天啄食草叶和草地中的各种活虫,每天晚上补充日粮70%的精饲料,这样就节约了30%的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当鸡在第一个放牧小区中放养5d后,将所有鸡转移至另外一个放牧小区进行养殖,第一个放牧小区中的牧草经过20d的生长和恢复后,用于再次放牧养殖,这样的轮牧技术使得每个小区的牧草在用于放牧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

实施例3:

将豆科牧草百脉根和禾本科牧草鸭茅的种子按照7:3的重量比混合,在果园地建植放牧草地.放牧草地中百脉根牧草占70%,鸭茅占30%,然后将建植好的放牧草地用鸡网隔成5个放牧小区,每个放牧小区的面积为一亩,在一个小区中养殖45只鸡,鸡白天啄食草叶和草地中的各种活虫,每天晚上只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当鸡在第一个放牧小区中放养6d后,将所有鸡转移至另外一个放牧小区进行养殖.第一个放牧小区中的牧草经过18d的生长和恢复后,用于再次放牧养殖,这样的轮牧技术使得每个小区的牧草在用于放牧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该方法采用放牧和喂饲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采用轮牧养殖,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还限制了一定的放养密度,避免了因过牧对草地带来的损害,使用该方法饲养的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养殖方法:建植放牧草地,使草地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放牧草地隔成4~5个放牧小区,以40—50只/亩的密度放养鸡,放牧中的鸡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在不同小区间采用轮牧技术进行鸡的人T生态养殖。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南方生态野鸡养殖效益高、品质好。

技术研发人员:腾洪彬;李小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3
技术公布日:2017.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