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肥油菜-白萝卜-马铃薯轮/套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0494发布日期:2018-09-07 22:5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肥油菜-白萝卜-马铃薯轮/套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科作物);广义上的连作是指同一种作物或感染同一种病原菌或线虫的作物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这就是连作障碍。

贵州是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近年种植面积已达952.4万亩。白萝卜是贵州省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马铃薯和萝卜都属于极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对生产有严重影响。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更稀少。因此连作障碍对于贵州农业发展的危害尤其严重。

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长期以来中国旱地多采用以禾谷类为主或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具有防治病、虫、草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以及能够调节土壤肥力的优点,对于耕地资源稀少的贵州高海拔地区局要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绿肥油菜-白萝卜-马铃薯轮/套作克服连作障碍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绿肥油菜-白萝卜-马铃薯轮/套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绿肥油菜-白萝卜”套作:在第一年9月底,将田块按照厢面宽1.2m、沟宽0.3m进行开厢划分,在一部分厢块撒播油菜种子,每亩均匀撒播0.3-0.5kg油菜种子,油菜厢块以30kg/亩的施肥量施用15-15-15复合肥;

在其余厢块上种植第一季白萝卜,按照行距30cm、窝距30cm进行点播,白萝卜厢块以20kg/亩的施肥量施用15-15-15复合肥,以400kg/亩的施肥量施用农家肥,加盖单层黑膜予以保温;

步骤二)第一年12月底收获第一季白萝卜;按照行距30cm、窝距30cm进行点播第二季白萝卜,以14kg/亩的施肥量施用15-15-15复合肥,以280kg/亩的施肥量施用农家肥,加盖单层黑膜予以保温;

步骤三)第二年3月初对油菜进行第1次刈割,留茬高度约15cm,然后追施1次尿素,施肥量为20kg/亩,刈割的油菜经过粉碎后进行堆肥发酵;

步骤四)第二年3月底收获第二季白萝卜,同时将绿肥油菜进行第2次刈割,齐地刈割;第二次刈割的绿肥油菜均匀撒于整个田块表面,然后经过粉碎全部翻压于10-20cm的耕作层中;

步骤五)第二年4月初,采用“单垄双行”的栽培方式起垄种植马铃薯,垄距1.2m、行距0.3m,种植密度为3600-4000株/亩,将步骤三)中堆肥发酵后的油菜碎片全部均匀还田,同时施用牛粪800kg/亩、16-8-18的缓释肥100kg/亩;所种植的马铃薯于当年9月底收获,

步骤六)将步骤一)中第一年油菜和白萝卜的厢块互换种植,其余种植、施肥方式不变,进行“绿肥油菜-白萝卜”套作,之后按步骤二)~步骤五)操作;以后每次进行步骤一)时将油菜和白萝卜的厢块互换种植,如此轮流种植。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牛粪和16-8-18的缓释肥的60%用于基施、40%用于开花期追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五)中马铃薯种植密度为3810株/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可实现作物一年三收,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

(2)通过该“绿肥油菜-白萝卜-马铃薯”轮/套作技术可避免白萝卜或马铃薯连年单作产生的连作障碍、土壤板结等问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利用绿肥油菜刈割翻压,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同时多余的绿肥油菜还可以用作牲畜饲料;

(4)白萝卜按照每季亩产4吨算,单价0.4元/斤,两季白萝卜可实现6400元收益,马铃薯按照每季亩产3吨算,单价0.7元/斤,马铃薯可实现4200元收益,全年可实现10000元以上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第一年9月底采用“绿肥油菜-白萝卜”套作方式,将田块按照厢面宽1.2m、沟宽0.3m进行开厢划分,绿肥油菜采用撒播方式,按照每亩0.3-0.5kg均匀撒播于厢面上,施肥量为15-15-15的西洋复合肥30kg/亩;套作白萝卜按照行距30cm、窝距30cm进行点播,施肥量为15-15-15的西洋复合肥20kg/亩和农家肥400kg/亩,然后加盖单层黑膜予以保温;

(2)第一年12月底收获白萝卜后再种植一季白萝卜,栽培方式按照步骤(2)进行,施肥量按照步骤(2)中施肥量的70%施用;

(3)第二年3月初对绿肥油菜进行第1次刈割,留茬高度约15cm,然后追施1次尿素,施肥量为20kg/亩,刈割后的绿肥油菜经过粉碎后进行堆肥发酵;

(4)第二年3月底对白萝卜进行集中收获,同时将绿肥油菜进行第2次齐地刈割,将刈割后的绿肥油菜均匀撒于整个田块表面,然后经过粉碎全部翻压于10-20cm的耕作层中;

(5)第二年4月初,采用“单垄双行”栽培方式起垄种植马铃薯,垄距1.2m、行距0.3m,种植密度为3810株/亩,将步骤(3)中堆肥发酵后的绿肥油菜全部均匀还田,同时施用牛粪800kg/亩、16-8-18的缓释肥100kg/亩(60%基施、40%开花期追施);

(6)马铃薯于当年9月底收获,然后将步骤(1)中第一年种植绿肥油菜和白萝卜的厢块互换种植,重新翻耕土地后再次进行“绿肥油菜-白萝卜”套作,如此轮流种植。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绿肥油菜‑白萝卜‑马铃薯轮/套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绿肥油菜‑白萝卜”套作;步骤二)第一年12月底收获第一季白萝卜,点播第二季白萝卜;步骤三)第二年3月初对油菜进行第1次刈割,留茬高度约15 cm,然后追施1次尿素,施肥量为20 kg/亩,刈割的油菜经过粉碎后进行堆肥发酵;步骤四)第二年3月底收获第二季白萝卜,同时将绿肥油菜进行第2次刈割,齐地刈割;第二次刈割的绿肥油菜均匀撒于整个田块表面,然后经过粉碎全部翻压于10‑20 cm的耕作层中;步骤五)第二年4月初,采用“单垄双行”的栽培方式起垄种植马铃薯;以后每次进行步骤一)时将油菜和白萝卜的厢块互换种植,如此轮流种植。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伶;张萌;李渝;蒋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3.09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