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水田作业的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3055发布日期:2019-06-05 21: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水田作业的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水田作业的耙。



背景技术:

耙作为一种常用农业作业工具之一,一直是人们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工具。传统的耙都是在耙体上连接耙齿,为了减轻重量,耙体都是由几块板材焊接起来的、中空的结构。而在焊接时,一般都是仅仅焊接几个焊点,这样,这种中空的结构在作业时,就会有土壤和水进入到耙体内,这种现象在水田作业时尤其严重。这会增加动力机械的负荷,也会对耙体造成锈蚀。

另外,现在的耙也基本上都是一个固定整体,当在田边作业时,如果离田埂较远,会有部分田地没有被耙到,如果离田埂较近,则可能会与田埂之间发生干涉。同时,整体的耙,特别是大型的耙,携带很不方便。

另外,耙齿都是较为尖锐的硬物制成,这也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不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伸缩的、在水田作业时不会有土壤和水进入耙体的在水田作业的耙。

一种在水田作业的耙,连接于旋耕机,包括耙体、连接件,所述耙体能够实现对旋耕机作业过的大块土壤进行平整、细化、匀开,所述连接件能够将耙体连接于旋耕机,并实现所述耙体的升降,所述耙体为圆管,且没有耙齿。

所述耙体包含固定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可以在所述固定段内伸缩,以实现整个耙体长度的变化。

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为密封的空心圆管。

所述耙体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段,所述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段;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的伸缩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的伸缩,以实现整个耙体长度的变化。

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两端铰接有副耳,所述副耳也可以实现耙的功能,所述副耳还可以折叠于所述第一伸缩段、所述第二伸缩段上。

所述副耳与所述第一伸缩段、所述第二伸缩段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在自由状态下保护所述副耳处于工作位置,当所述副耳受到向上的外力作用时,可以向所述第一伸缩段、所述第二伸缩段的上方折叠;当所述副耳的向上的外力消失或小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时,所述弹性元件会拉动所述副耳,使之回到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的末端固接有伸缩段凸耳,所述伸缩段凸耳与固接在所述副耳上的副耳固定耳之间通过销铰接在一起,使所述副耳可以绕所述销转动。

所述连接件包括耙体第一立柱、耙体第二立柱、旋耕机第一立柱、旋耕机第二立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横梁。

所述耙体第一立柱、耙体第二立柱固接于所述耙体上,所述耙体第一立柱与所述旋耕机第一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一上下油缸,所述耙体第二立柱与所述旋耕机第二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二上下油缸。

所述第一上下油缸和所述第二上下油缸的伸缩可以实现所述耙体的上下升降。

所述旋耕机第一立柱、旋耕机第二立柱下方还分别铰接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固接于旋耕机上。

所述横梁固接于所述耙体第一立柱、耙体第二立柱之间,所述横梁上还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连接在旋耕机上,并在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多个可以安装孔,可以通过选择与旋耕机连接不同的所述安装孔以达到调节所述耙体的位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副耳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副耳部分从另一视角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件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伸缩段缩进一部分时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伸缩段、2-第一伸缩油缸、3-固定段、4-第二伸缩油缸、5-第二伸缩段、6-副耳、7-第二耙体立柱、8-第二连杆、9-固定片、10-第二上下油缸、11-拉杆、12-安装孔、13-横梁、14-第一上下油缸、15-第一连杆、16-第一耙体立柱、17-销、18-伸缩段凸耳、19-副耳固定耳、20-弹簧、21-第一旋耕机立柱、22-第二旋耕机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水田作业的耙,连接于旋耕机,包括耙体、连接件,耙体能够实现对旋耕机作业过的大块土壤进行平整、细化、匀开,连接件能够将耙体连接于旋耕机,并实现耙体的升降,耙体没有耙齿的圆管。由于水田里的土壤比较软、稀,使用圆管形的、没有耙齿的耙体就可以很轻松的将旋耕机作业后的土壤细化、匀平。在一定程度上,其工作后的作业面比带有耙齿的耙的作业面还要更加光滑、平整,适应下一步的农艺作业。

耙体包含固定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采用密封的空心圆管,以减小重量,并增强在水田中作业时的浮力。空心圆管的外径与耙体的内径相互配合,并可以在固定段内伸缩,以实现整个耙体长度的变化。

耙体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连接于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连接于第二伸缩段;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的伸缩带动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的伸缩,以实现整个耙体长度的变化。

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两端铰接有副耳,副耳也可以实现耙的功能,副耳还可以折叠于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上。

副耳与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保护副耳处于工作位置,当副耳受到向上的外力作用时,可以向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的上方折叠;当副耳的向上的外力消失或小于弹簧的弹力时,弹簧会拉动副耳,使之回到工作位置。

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的末端固接有伸缩段凸耳,伸缩段凸耳与固接在副耳上的副耳固定耳之间通过销铰接在一起,使副耳可以绕销转动。

连接件包括耙体第一立柱、耙体第二立柱、旋耕机第一立柱、旋耕机第二立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横梁。

耙体第一立柱、耙体第二立柱固接于耙体上,耙体第一立柱与旋耕机第一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一上下油缸,耙体第二立柱与旋耕机第二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二上下油缸。第一上下油缸和第二上下油缸的伸缩可以实现耙体的上下升降。

旋耕机第一立柱、旋耕机第二立柱下方还分别铰接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固接于旋耕机上。

横梁固接于耙体第一立柱、耙体第二立柱之间,横梁上还铰接有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上连接在旋耕机上,并在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上设置多个可以安装孔,可以通过选择与旋耕机连接不同的安装孔以达到调节耙体的位置的目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在水田作业的耙,连接于旋耕机,包括耙体、连接件,所述耙体能够实现对旋耕机作业过的大块土壤进行平整、细化、匀开,所述连接件能够将耙体连接于旋耕机,并实现所述耙体的升降,所述耙体为圆管,且没有耙齿。所述耙体包含固定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可以在所述固定段内伸缩,以实现整个耙体长度的变化。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为密封的空心圆管。所述耙体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段,所述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段;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的伸缩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的伸缩,以实现整个耙体长度的变化。

技术研发人员:余茂友;余亚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南市松友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5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