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蛙的高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53055发布日期:2019-08-30 22:1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养蛙的高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稻田预防虫害,都是施撒农药,化学残留、重金属物质滞于米内,严重影响米的品质。在稻田中养蛙能有效减少了稻米中的农药残留量,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新技术,不但可以预防稻田虫害,还可以增加经济收益,改善稻田土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合理用地、提高经济收益、绿色环保的稻田养蛙的高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蓬,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

遮阳挡雨蓬的材料使用角铁做架,架上盖透明胶瓦。

围沟深60cm左右,宽80cm左右,保持围沟蓄水。

青蛙按每亩6-8万只幼蛙投放。

稻田上方设置有罩网,防止鸟食青蛙。

稻田四周设置有围护栏,围护栏采用石棉瓦,防止老鼠和蛇类食蛙动物进入,同时防止饲养的青蛙逃离稻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稻田施撒农药,提高谷物品质,增加养蛙经济收益,减少饲料投入,增加了青蛙的品质,改善稻田土质,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蓬,遮阳挡雨蓬的材料使用角铁做架,盖透明胶瓦。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可以吸来周边5公里内的蛾子,沿食槽在食槽30cm上装诱蛾灯带,将蛾虫引到青蛙可以捕食的范围,从而减少投食量,提高青蛙的品质,同时可以杀灭周边的害虫;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整个食槽沿线上全部搭成遮阳挡雨蓬,防止青蛙在食槽上受到太阳爆晒,另外保证青蛙在雨天能正常取食。

实施例2,围沟深60cm左右,宽80cm左右,保持围沟蓄水。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青蛙按每亩6-8万只幼蛙投放。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稻田上方设置有罩网,防止鸟食青蛙。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5,稻田四周设置有围护栏,围护栏采用石棉瓦,防止老鼠和蛇等食蛙动物进入,同时防止饲养的青蛙逃离稻田。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稻田养蛙的高产方法,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稻米农药残留过高,土壤板结,经济收益不高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蓬,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

技术研发人员:邓述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顺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19.0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