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牧草的生产方法及加工机组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7753发布日期:2019-09-17 22:2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牧草的生产方法及加工机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牧业饲料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牧草的生产方法及加工机组。

二、

背景技术:

2015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9亿吨,利用量约为7.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80%。利用途径主要有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等五种方式。但“五料化”综合利用科技水平很低,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链短、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还远未彻底解决。我国每年用于饲料的秸秆总量近三亿吨,加工秸秆的工艺一直是采用粉碎(揉碎)直接喂饲、黄贮、微贮后喂饲等传统形式,由于秸秆蛋白含量低(平均不足2%),营养不足,牲畜很难从结构饲料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饲料化领域特别是如何实现秸秆替代优质牧草等深加工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进行秸秆深加工技术和装备研究是缓解我国饲草资源短缺,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物质基础。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产值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如美国为60%,加拿大为65%,德国为74%,法国为57%。而畜牧业产值中60%以上是由饲草转化而来的,所以饲草生产是畜牧业生产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产业。国际上草原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当人工草场占天然草原的10%时,草原总生产力可提高一倍。扩大人工种植草场是这些国家解决粗饲料来源的主要手段,实现秸秆替代优质牧草等深加工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为替代优质牧草的加工方法,加工处理后的秸秆从外观、营养成份和适口性都与优质牧草相近,故称之为“合成牧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牧草的生产方法,将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杆进行预处理、揉丝、合成、压制、装袋的方式生产合成牧草。

合成牧草加工机组由秸杆预处理设备、多功能揉丝机、水平回转式物料混合机、压捆机和包装机组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解决了秸秆蛋白含量低,其他相关营养成分不足,实现了秸秆替代优质牧草,合成牧草质地细软,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主要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所需的粗饲料(牧草)。

2、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大量秸秆处理难题,降低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3、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率,可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合成牧草生产方法流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合成牧草的生产方法及加工机组针对如何解决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不足、适口性差的问题展开研究。

1、农作物秸杆通过预处理设备,将秸秆捆进行拆捆,清理,除杂,输送,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

2、将预处理后的农作物秸杆进入多功能揉丝机,将秸秆加工成牧草状。

3、牧草状秸秆喷入水平回转式物料混合机。

4、对进入水平回转式物料混合机的农作物秸秆,先喷洒低浓度饲料用水性粘合剂(含着色剂),然后喷洒饲料用蛋白质粉等天然添加剂,之后均匀搅拌,送至压捆机压缩室入口。

5、通过压捆机压制成合成牧草草捆,包装机对草捆进行装袋处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牧业饲料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牧草的生产方法及加工机组。本发明通过合成牧草加工机组将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进行预处理、揉丝、合成、压制、装袋,最终生产出合成牧草。其中加工机组由秸秆预处理设备、多功能揉丝机、水平回转式物料混合机、压捆机和包装机组成,该方法解决了秸秆蛋白含量低,其他相关营养成分不足,实现了秸秆替代优质牧草,合成牧草质地细软,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主要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所需的粗饲料(牧草),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昆;杜建强;邢冀辉;敖恩查;王全喜;王培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华禹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19.0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