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构。
背景技术:
残留在农地中的地膜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种重大问题,采用机械回收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技术,公告号(cn106068712a)公开了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及捡拾方法,其包括滚筒及铰接在滚筒中的捡拾齿组,凸轮滑道在安装在滚筒内部,并为捡拾齿组提供运动轨迹,作业时,滑轮在凸轮滑槽中运动,磨损快,由于凸轮滑道安装在滚筒内部,其不便于滑轮的安装与维护;其次,滚筒依靠拖拉机的牵引力被动行走,捡拾齿入土困难,存在工作效率低、生产生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其工作效率高、易维护,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包括左右两端敞口的滚筒,滚筒的外表面设有多组捡拾齿孔,滚筒内穿设有主轴,主轴的两端设有若干与滚筒内壁连接的支杆,滚筒的两端设有滑道体,所述滑道体包括基板,基板的内侧设置由弧形的内轮廓边及其对应的外轮廓边构成的曲线滑道,基板上位于曲线滑道的内侧设有偏心的轴孔,滑道体通过轴孔处的轴承安装在主轴上,滚筒内位于两滑道体之间设置捡拾齿组,所述捡拾齿组包括转轴、摆臂和齿杆,滚筒内壁环向均布多根相互平行的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挂耳与滚筒内壁铰接,齿杆上均匀固定设置多个弧形的捡拾齿,每根齿杆上的捡拾齿对应于横向排列在滚筒外壁上的捡拾齿孔,齿杆的两端各安装一滑轮,滑轮位于滑道体内侧面的曲线滑道中,齿杆与转轴之间通过所述摆臂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农田残膜回收机的前端两侧板之间,滚筒两端的滑道体与回收机机架前端的两侧板固定连接。主轴向外伸出机架侧板的一端安装有主轴链轮,并由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机提供动力。此外,滑轮位于滚筒的两端面,易于拆装维护。
工作时,与外界传动连接的主轴带动滚筒旋转,安装在滚筒内壁上的转轴通过摆臂驱使安装在齿杆两端的滑轮相对曲线滑道移动,由于滑道体固定在机架侧板上不动,齿杆则相对曲线滑道摆动,安装在齿杆上的捡拾齿逐个伸出滚筒,并将农田残膜挑至于滚筒的背侧,然后逐渐回缩至滚筒内。
滚筒的周侧面位于相邻两组捡拾齿孔之间设有多个落土孔。随捡拾齿带入滚筒中的渣土可通过落土孔排出。
主轴的两端各设有5根与滚筒内壁连接的支杆,5根支杆的内侧端环向固定主轴套上,主轴套铆接在所述主轴上,支杆的末端固定有挂耳,主轴套、支杆与所述挂耳一体成型。有利于节省材质,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基板上位于曲线滑道内设置一滑轮拆装槽。滑轮一般选用轴承件,其在作业工作中属于易损件,转动滚筒,将待拆换的滑轮转动至滑轮拆装槽,便可利于滑轮的拆装,当捡拾齿组安装的不合适时,也可通过滑轮拆装槽调整齿杆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故障率高、维护频繁,残膜捡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滚筒转动行走过程中,滚筒通过支杆与主轴固定连接,在作业过程中,滚筒主动旋转,驱动捡拾齿循环式入地、挑膜并逐渐回缩至滚筒内,工作阻力小,残膜捡拾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捡拾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2.曲线滑道,3.摆臂,4.捡拾齿,5.捡拾齿孔,6.支杆,7.滑道体,8.轴孔,9.滑轮拆装槽,10.转轴,11.齿杆,12.滑轮,13.主轴,14.主轴链轮,15.落土孔,16.挂耳,17.主轴套,18.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实施例一: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包括左右两端敞口的滚筒,滚筒的外表面设有多组捡拾齿孔,滚筒1内穿设有主轴13,主轴13的两端设有若干与滚筒内壁连接的支杆6,滚筒1的两端设有滑道体7,所述滑道体包括基板,基板的内侧设置由弧形的内轮廓边及其对应的外轮廓边构成的曲线滑道2,基板上位于曲线滑道2的内侧设有偏心的轴孔8,滑道体通过轴孔处的轴承安装在主轴13上,滚筒1内位于两滑道体之间设置捡拾齿组,所述捡拾齿组包括转轴10、摆臂3和齿杆11,滚筒1内壁环向均布多根相互平行的转轴10,转轴10的两端通过挂耳16与滚筒1内壁铰接,齿杆11上均匀固定设置多个弧形的捡拾齿4,每根齿杆11上的捡拾齿4对应于横向排列在滚筒外壁上的捡拾齿孔5,齿杆11的两端各安装一滑轮12,滑轮12位于滑道体7内侧面的曲线滑道2中,齿杆11与转轴10之间通过所述摆臂3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农田残膜回收机的前端两侧板18之间,滚筒两端的滑道体7与回收机机架前端的两侧板18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滚筒1的周侧面位于相邻两组捡拾齿孔5之间设有多个落土孔15。随捡拾齿带入滚筒中的渣土可通过落土孔排出。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主轴13的两端各设有5根与滚筒内壁连接的支杆6,5根支杆6的内侧端环向固定主轴套17上,主轴套17铆接在所述主轴13上,支杆6的末端固定有挂耳16,主轴套17、支杆6与所述挂耳16一体成型。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基板上位于曲线滑道2内设置一滑轮拆装槽9。转动滚筒,将待拆换的滑轮12转动至滑轮拆装槽9,便可利于滑轮的拆装,当捡拾齿组安装的不合适时,也可通过滑轮拆装槽9调整齿杆11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故障率高、维护频繁,残膜捡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滚筒1转动行走过程中,滚筒1通过支杆6与主轴13固定连接,在作业过程中,滚筒1主动旋转,驱动捡5拾齿循环式入地、挑膜并逐渐回缩至滚筒1内,工作阻力小,残膜捡拾效率高。
1.一种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包括左右两端敞口的滚筒,滚筒的外表面设有多组捡拾齿孔,其特征在于:滚筒(1)内穿设有主轴(13),主轴(13)的两端设有若干与滚筒内壁连接的支杆(6),滚筒(1)的两端设有滑道体(7),所述滑道体包括基板,基板的内侧设置由弧形的内轮廓边及其对应的外轮廓边构成的曲线滑道(2),基板上位于曲线滑道(2)的内侧设有偏心的轴孔(8),滑道体通过轴孔处的轴承安装在主轴(13)上,滚筒(1)内位于两滑道体之间设置捡拾齿组,所述捡拾齿组包括转轴(10)、摆臂(3)和齿杆(11),滚筒(1)内壁环向均布多根相互平行的转轴(10),转轴(10)的两端通过挂耳(16)与滚筒(1)内壁铰接,齿杆(11)上均匀固定设置多个弧形的捡拾齿(4),每根齿杆(11)上的捡拾齿对应于横向排列在滚筒(1)外壁上的捡拾齿孔(5),齿杆(11)的两端各安装一滑轮(12),滑轮(12)位于滑道体(7)内侧面的曲线滑道(2)中,齿杆(11)与转轴(10)之间通过所述摆臂(3)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其特征在于:滚筒(1)的周侧面位于相邻两组捡拾齿孔(5)之间设有多个落土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轴(13)的两端各设有5根与滚筒内壁连接的支杆(6),5根支杆(6)的内侧端环向固定主轴套(17)上,主轴套(17)铆接在所述主轴(13)上,支杆(6)的末端固定有挂耳(16),主轴套(17)、支杆(6)与所述挂耳(16)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残膜捡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曲线滑道(2)内设置一滑轮拆装槽(9)。